第249章 又輸了
重生後,她把全家踢出族譜 作者:司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人站出來,看著許書寧道:“小許大人口空無憑,可有證據?”
許書寧道:“自然有。”
她讓人把周氏跟前伺候的那些被其虐打的丫鬟帶了過來,還喊了芷昔來給她作證,周氏的確給她下了巴豆一事。
她沒想到的事,苟氏竟然也跟著一起來了,還為她作證,證明周氏真的給她下了巴豆。
芷昔願意來給許書寧做證,是因為她現在完全看明白了,許同方是沒有心的,跟著許同方在一起,許同方並不能成為她的依靠。
她兩個孩子都沒有保住,而害了她的人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半點影響都沒有。
她卻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還沒了清白。
她知道,她若是想要重新過好日子,隻能靠許書寧,徹底的靠許書寧,所以她願意站出來給許書寧作證。
苟氏來,是想把周氏徹底的踩下去,周氏因為許同方需要她對付許書寧,所以最近在府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想折騰許呈的妻子。
這些也都算了,但周氏當著許呈的妻子,故意落苟氏的臉。
苟氏當時差點就被氣炸了,她在兒媳婦跟前沒了臉,以後還如何在兒媳婦跟前立威?
許同方看到芷昔和周氏來了,十分生氣。
他不得不親自站出來道:“周氏下巴豆一事,的確是真的,但臣還是那句話,她就是無知婦人,沒有見識,覺得女子為官不妥,應該到了年紀就嫁人。”
“當時的事情發生後,臣十分生氣,也已經責罰過了周氏。”
“至於虐打下人的事情,也是因為周氏沒什麽見識,下人就總想著怠慢她,周氏被冒犯了十分生氣,所以才會如此偏激。”
“臣也一直都在教導她,這需要一個過程,臣相信她會慢慢變好的。”
他說完這些,還帶著責備的看向許書寧:“寧兒,你如此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羞辱你的母親,這就是真的不孝了。”
太子都被氣笑了:“許大人,明明是有人先彈劾小許大人,您又不堅定的站在小許大人這邊,幫小許大人說話,小許大人為了自證,才不得不如此的。”
“什麽時候,自證清白,都成了錯了?”
許同方道:“殿下,非也。”
“微臣跟寧兒雖然是父女,但朝堂之上無親戚,應該就事論事。”
“自證清白當然沒錯,但寧兒和臣妻之間的事情,說白了就隻是家事,上升不到自證清白那麽嚴重。”
“且孝順與否,除了旁人的評價,當然是做父母的他們的感受最為重要。”
“周氏感覺不到寧兒對她的孝順,故而才如此折騰,寧兒為了自證清白,把她母親一個內宅夫人暴露於人前,讓眾人譴責,很不妥當。”
“她證明自己孝順的方法有很多種,唯獨不應該用這種。”
許書寧聽著聽著就輕笑了一聲:“多謝殿下為臣仗義直言。”
“按照許大人的意思,若是祖父祖母對您有什麽不滿,並書寫記錄了下來,這不孝之名,許大人是不是也無從反駁?”
許同方聽見許書寧這話,不知為何心頭一慌。
他一直都知道,許祖父對他是不滿意的。
不滿意他那個時候去投奔皇上,許祖父覺得若是他真的想出仕,而是應該等著皇上平定了天下,去參加正兒八經的科考。
再或者就是,在皇上身邊還沒有那麽多人的時候去效勞。
許同方去的那個時間,說白了就是,皇上那裏已經沒有任何危險,天下之主這個位置都已經穩了的時候。
他過去,也不能做出什麽很有建設性的意見,許祖父覺得那是在投機取巧。
後來許同方娶苟氏為平妻,更是踩到了許祖父的雷點,原本許祖父要過去阻攔的,但那個時候周氏又要生了,許祖母也被氣病了,家裏離不得人。
再後來,許同方做了京官,許祖父的很多政見跟許同方又不和。
許祖父是務實派,許同方是投機派,但他很狡猾的用了許祖父的不少建議,所以才得以步步高升。
但後麵的這些,許書寧都是不知道的。
她以為許祖父隻是對許同方娶平妻這事情不滿意。
但許同方自己心裏清楚啊,所以許書寧這麽一說,許同方擔心許祖父當真留下了什麽不利於他的東西,他整個人宛如被掐住了脖子的雞。
許同方嗬嗬一笑:“你祖父必定是以我為豪,也以你為豪的。”
“你跟你母親之間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為何會被人傳得沸沸揚揚。”
“你母親對你如何,我也不好評判,畢竟我也有許多對不住她的地方。”
“但為父一直都是支持你的,這些你應該很清楚。”
許書寧含笑道:“父親一直是支持我的,我自然清楚。”
“但有些關於母親的事情,女兒原本是在糾結到底應不應該跟父親說,亦或者是讓旁人知曉的。”
“但今日,此時此刻,我覺得,應該讓父親,也讓大家知道。”
許同方心裏有一股不好的感覺。
許書寧從袖子裏抽了一疊紙張出來,她朝皇上跪下道:“今日臣要做一個不孝女,狀告母親周氏,逼死臣的祖父。”
許書寧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嘩然了。
方如烠看著許書寧的目光裏充滿了心疼。
皇上讓人去取了許書寧手裏的東西過來,看過之後對周氏的厭惡到了極致。
他把東西交給身邊的公公,那公公接過,看了之後臉上的表情都差點沒繃住。
他言簡意賅的把許書寧呈上的東西總結了出來:“周氏於大乾十二年,用言語逼迫其公爹自縊,有村人王三、周五、趙丁的證詞。”
“周氏曾得意顯擺過此事,有芷昔姨娘、丫鬟金玉、丁香為證。”
關於許祖父的事情,是許書寧迴村的時候去查的,她之前聽周氏說了之後,震驚之餘便想著看迴去能不能找到證據。
她一會去查,還真給她查到了證據。
可笑她上輩子眼盲心瞎又愚蠢,竟然天真的認為祖父的死就單單是去追隨許祖母了。
畢竟他們二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她隻想到了那一層,卻忽略了祖父一直都是一個堅韌的人。
忽略了許祖父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放不下的人。
她迴去查,才聽得村裏的人說,他們曾經聽見過周氏當著很多人的麵埋怨許祖父,說許祖父自私。
活著會攔著她們母女進京城過好日子,說若是許祖父死了就好了,她們母女就能進京過好日子了。
她就不用鬼縮在這個村裏,以後隻能嫁一個莊稼漢子之類的話。
她那個時候崩潰的問,為何她從未聽村裏人說過這些,她經常聽見村裏的嬸子們嚼舌根,說東家長李家短的。
村裏人都說他們很敬仰祖父,很尊重祖父,自然不會把這些不好的事情說給她聽。
那個時候她才驚覺,她一直都是在祖父和祖母的保護裏活得很天真的。
同時,更是恨毒了周氏。
祖父那麽驕傲的人,他一心為了周氏,追求公平,所以才跟許同方慪氣,一直不去京城。
若不是祖父竭力爭取,周氏哪裏能有什麽平妻之位,她早就已經被貶為妾了。
且祖父一直不來京城,也是擔心他們母女二人在苟氏的手底下活不下來。
一切的一切,在周氏那裏竟然成了攔路石,許書寧都不敢想象,祖父聽到那些的時候是何等的心寒,何等的傷心。
許同方從來不知道此事,他聽到這些呆了一瞬,而後怒道:“周氏!”
“你該死!”
許祖父死了,他當時的心情有些複雜。
難過中夾雜著一些開心。
難過的是,那是他尊重的父親。
開心的事,好像一直壓著他的一座大山沒了。
但如今時間一長,他反而想起的是關於許祖父的好,他希望許祖父是活著的。
許祖父如果活著,他會有更多的建樹。
他後來慢慢的發現,許祖父與他而言,實際上是宛如指明燈一樣的存在。
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情,他的才華比不上許祖父,如今也比不上許書寧。
但許祖父的才華,可以無償、無私的為他所用,而許書寧的本事隻會成為刺向他的利劍。
有了這些對比,他就愈發的難過許祖父死得太早了。
現在,許書寧告訴他,造成他難過根源的,就是周氏。
許同方如何不氣?
許書寧看著許同方留在鱷魚的眼淚,心裏痛快極了。
她難過的道:“父親,麵對如此毒婦,您覺得,我不該大義滅親嗎?”
“我還應該愚孝嗎?”
許同方咬牙道:“你是對的!”
他不得不如此承認。
頑固派知道,他們這次,又輸了。
輸的根源在於,許同方完全不是許書寧的對手,每次做的事情非但不能把許書寧拉下去,反而還會把許書寧襯托得更加偉光正。
今日早朝過後,他們默默計劃著把許同方排出去,要把許同方變成他們共同的棋子。
許同方是何等精於算計之人,敏銳的感覺到了他們的變化,頑固派開始陷入內鬥。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如今擺在眼前的,是許同方迴府之後處置周氏。
許書寧道:“自然有。”
她讓人把周氏跟前伺候的那些被其虐打的丫鬟帶了過來,還喊了芷昔來給她作證,周氏的確給她下了巴豆一事。
她沒想到的事,苟氏竟然也跟著一起來了,還為她作證,證明周氏真的給她下了巴豆。
芷昔願意來給許書寧做證,是因為她現在完全看明白了,許同方是沒有心的,跟著許同方在一起,許同方並不能成為她的依靠。
她兩個孩子都沒有保住,而害了她的人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半點影響都沒有。
她卻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還沒了清白。
她知道,她若是想要重新過好日子,隻能靠許書寧,徹底的靠許書寧,所以她願意站出來給許書寧作證。
苟氏來,是想把周氏徹底的踩下去,周氏因為許同方需要她對付許書寧,所以最近在府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想折騰許呈的妻子。
這些也都算了,但周氏當著許呈的妻子,故意落苟氏的臉。
苟氏當時差點就被氣炸了,她在兒媳婦跟前沒了臉,以後還如何在兒媳婦跟前立威?
許同方看到芷昔和周氏來了,十分生氣。
他不得不親自站出來道:“周氏下巴豆一事,的確是真的,但臣還是那句話,她就是無知婦人,沒有見識,覺得女子為官不妥,應該到了年紀就嫁人。”
“當時的事情發生後,臣十分生氣,也已經責罰過了周氏。”
“至於虐打下人的事情,也是因為周氏沒什麽見識,下人就總想著怠慢她,周氏被冒犯了十分生氣,所以才會如此偏激。”
“臣也一直都在教導她,這需要一個過程,臣相信她會慢慢變好的。”
他說完這些,還帶著責備的看向許書寧:“寧兒,你如此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羞辱你的母親,這就是真的不孝了。”
太子都被氣笑了:“許大人,明明是有人先彈劾小許大人,您又不堅定的站在小許大人這邊,幫小許大人說話,小許大人為了自證,才不得不如此的。”
“什麽時候,自證清白,都成了錯了?”
許同方道:“殿下,非也。”
“微臣跟寧兒雖然是父女,但朝堂之上無親戚,應該就事論事。”
“自證清白當然沒錯,但寧兒和臣妻之間的事情,說白了就隻是家事,上升不到自證清白那麽嚴重。”
“且孝順與否,除了旁人的評價,當然是做父母的他們的感受最為重要。”
“周氏感覺不到寧兒對她的孝順,故而才如此折騰,寧兒為了自證清白,把她母親一個內宅夫人暴露於人前,讓眾人譴責,很不妥當。”
“她證明自己孝順的方法有很多種,唯獨不應該用這種。”
許書寧聽著聽著就輕笑了一聲:“多謝殿下為臣仗義直言。”
“按照許大人的意思,若是祖父祖母對您有什麽不滿,並書寫記錄了下來,這不孝之名,許大人是不是也無從反駁?”
許同方聽見許書寧這話,不知為何心頭一慌。
他一直都知道,許祖父對他是不滿意的。
不滿意他那個時候去投奔皇上,許祖父覺得若是他真的想出仕,而是應該等著皇上平定了天下,去參加正兒八經的科考。
再或者就是,在皇上身邊還沒有那麽多人的時候去效勞。
許同方去的那個時間,說白了就是,皇上那裏已經沒有任何危險,天下之主這個位置都已經穩了的時候。
他過去,也不能做出什麽很有建設性的意見,許祖父覺得那是在投機取巧。
後來許同方娶苟氏為平妻,更是踩到了許祖父的雷點,原本許祖父要過去阻攔的,但那個時候周氏又要生了,許祖母也被氣病了,家裏離不得人。
再後來,許同方做了京官,許祖父的很多政見跟許同方又不和。
許祖父是務實派,許同方是投機派,但他很狡猾的用了許祖父的不少建議,所以才得以步步高升。
但後麵的這些,許書寧都是不知道的。
她以為許祖父隻是對許同方娶平妻這事情不滿意。
但許同方自己心裏清楚啊,所以許書寧這麽一說,許同方擔心許祖父當真留下了什麽不利於他的東西,他整個人宛如被掐住了脖子的雞。
許同方嗬嗬一笑:“你祖父必定是以我為豪,也以你為豪的。”
“你跟你母親之間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為何會被人傳得沸沸揚揚。”
“你母親對你如何,我也不好評判,畢竟我也有許多對不住她的地方。”
“但為父一直都是支持你的,這些你應該很清楚。”
許書寧含笑道:“父親一直是支持我的,我自然清楚。”
“但有些關於母親的事情,女兒原本是在糾結到底應不應該跟父親說,亦或者是讓旁人知曉的。”
“但今日,此時此刻,我覺得,應該讓父親,也讓大家知道。”
許同方心裏有一股不好的感覺。
許書寧從袖子裏抽了一疊紙張出來,她朝皇上跪下道:“今日臣要做一個不孝女,狀告母親周氏,逼死臣的祖父。”
許書寧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嘩然了。
方如烠看著許書寧的目光裏充滿了心疼。
皇上讓人去取了許書寧手裏的東西過來,看過之後對周氏的厭惡到了極致。
他把東西交給身邊的公公,那公公接過,看了之後臉上的表情都差點沒繃住。
他言簡意賅的把許書寧呈上的東西總結了出來:“周氏於大乾十二年,用言語逼迫其公爹自縊,有村人王三、周五、趙丁的證詞。”
“周氏曾得意顯擺過此事,有芷昔姨娘、丫鬟金玉、丁香為證。”
關於許祖父的事情,是許書寧迴村的時候去查的,她之前聽周氏說了之後,震驚之餘便想著看迴去能不能找到證據。
她一會去查,還真給她查到了證據。
可笑她上輩子眼盲心瞎又愚蠢,竟然天真的認為祖父的死就單單是去追隨許祖母了。
畢竟他們二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她隻想到了那一層,卻忽略了祖父一直都是一個堅韌的人。
忽略了許祖父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放不下的人。
她迴去查,才聽得村裏的人說,他們曾經聽見過周氏當著很多人的麵埋怨許祖父,說許祖父自私。
活著會攔著她們母女進京城過好日子,說若是許祖父死了就好了,她們母女就能進京過好日子了。
她就不用鬼縮在這個村裏,以後隻能嫁一個莊稼漢子之類的話。
她那個時候崩潰的問,為何她從未聽村裏人說過這些,她經常聽見村裏的嬸子們嚼舌根,說東家長李家短的。
村裏人都說他們很敬仰祖父,很尊重祖父,自然不會把這些不好的事情說給她聽。
那個時候她才驚覺,她一直都是在祖父和祖母的保護裏活得很天真的。
同時,更是恨毒了周氏。
祖父那麽驕傲的人,他一心為了周氏,追求公平,所以才跟許同方慪氣,一直不去京城。
若不是祖父竭力爭取,周氏哪裏能有什麽平妻之位,她早就已經被貶為妾了。
且祖父一直不來京城,也是擔心他們母女二人在苟氏的手底下活不下來。
一切的一切,在周氏那裏竟然成了攔路石,許書寧都不敢想象,祖父聽到那些的時候是何等的心寒,何等的傷心。
許同方從來不知道此事,他聽到這些呆了一瞬,而後怒道:“周氏!”
“你該死!”
許祖父死了,他當時的心情有些複雜。
難過中夾雜著一些開心。
難過的是,那是他尊重的父親。
開心的事,好像一直壓著他的一座大山沒了。
但如今時間一長,他反而想起的是關於許祖父的好,他希望許祖父是活著的。
許祖父如果活著,他會有更多的建樹。
他後來慢慢的發現,許祖父與他而言,實際上是宛如指明燈一樣的存在。
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情,他的才華比不上許祖父,如今也比不上許書寧。
但許祖父的才華,可以無償、無私的為他所用,而許書寧的本事隻會成為刺向他的利劍。
有了這些對比,他就愈發的難過許祖父死得太早了。
現在,許書寧告訴他,造成他難過根源的,就是周氏。
許同方如何不氣?
許書寧看著許同方留在鱷魚的眼淚,心裏痛快極了。
她難過的道:“父親,麵對如此毒婦,您覺得,我不該大義滅親嗎?”
“我還應該愚孝嗎?”
許同方咬牙道:“你是對的!”
他不得不如此承認。
頑固派知道,他們這次,又輸了。
輸的根源在於,許同方完全不是許書寧的對手,每次做的事情非但不能把許書寧拉下去,反而還會把許書寧襯托得更加偉光正。
今日早朝過後,他們默默計劃著把許同方排出去,要把許同方變成他們共同的棋子。
許同方是何等精於算計之人,敏銳的感覺到了他們的變化,頑固派開始陷入內鬥。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如今擺在眼前的,是許同方迴府之後處置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