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通過智取西涼城這一戰可以說是徹底地震住了外部的那些敵對勢力,但即使如此他要麵對和處理的問題和難題仍然還有很多。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李德明把這個順序給顛倒了,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安定內部,而且這西涼府剛吃進肚子裏他也需要一段時間去慢慢消化。


    我們先扔下他,迴過頭再去開封走一遭。


    李繼遷遠赴西天取經的這一年是公元1004年,這一年也是宋朝的景德元年,趙恆在這一年裏不但改了年號,而且他還下詔大赦天下。他之所以要大赦天下是因為這時候的宋朝皇太後——萬安太後李氏身患重病且久治不愈,趙恆希望能夠以此讓上天賜福於自己的這位名義上的“母後”。這位萬安太後正是宋朝名將李繼隆的親妹妹,也就是當初在趙光義死後曾密謀立楚王趙元佐為皇帝的那位宋朝明德皇後。


    要說趙恆還真的是個厚道人,他登基之後對這位嫡母可以說是恭孝有加,他對這個時年四十四歲的李太後簡直就是像親生母親一樣地侍奉。當了皇太後的李氏最初是在嘉慶殿居住,趙恆後來又專門為她修建了一座宮殿並命名為“萬安宮”,而這個萬安皇太後的頭銜也就是這麽來的。


    宋朝此時的皇太後雖然才四十出頭,但她已經步入了生命的最後階段,而大宋新一代的皇太後此時也開始在曆史的舞台上正式地嶄露頭角。往後的曆史可以證明,這一位皇太後才是宋朝曆史上第一位開創了女主當國之先河的人,甚至於在某種程度上就連漢朝的呂雉和唐朝的武則天都得在她麵前黯然失色,因為這兩位女中豪傑在她們的小宇宙爆發之時或多或少地都對國家造成了破壞和傷害,但宋朝的這位未來的女主卻幾乎沒有讓這個國家為她的個人權力和私欲而流過哪怕是一滴血。


    下麵讓我們隆重歡迎此人的登場亮相!


    這個女人名叫劉娥。說到她的出身,我們隻能用低微的來形容,而這還算是客氣和含蓄的說法,在當時其實應該叫做卑賤。


    公元968年,劉娥出生在當時的成都府華陽縣一戶平民之家。(這裏提前八卦一下,這個華陽縣在未來還會誕生一個曆史名人,而這個人的孫女以及他的孫女婿則比他的名氣還要大。這個人名叫王珪,宋神宗時期與王安石同朝的宰相,而他那位孫女婿的大名堪稱震古爍今,此人姓秦名檜!)


    出身低微也就不說了,畢竟天底下這種出身的人數不勝數,可更慘的是,劉娥很小的時候就父母雙亡,於是年幼的她被自己的外婆家給收養了。可是,外婆家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貧苦老百姓,而且還近乎於子嗣斷絕,以至於劉娥後來發達了都找不到一個親戚來與她一道共享榮華富貴。如此境遇,我們可想而知劉娥的童年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度過的,但頗具有諷刺和辛酸意味的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姑娘她最擅長的竟然是唱歌,據說她不但歌聲婉轉動聽,而且還精於播鞀(táo,類似於撥浪鼓的一種簡單樂器)。


    命運之惡以及其殘酷性在劉娥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她才十歲出頭的時候她的人生就又遭重創,她成了史書上所記載的一個“孤女”。何為孤?很有可能就是這世間她連一個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都沒有了。迫於生計,當時還隻是個小小少女的劉娥經人介紹嫁給了當地的一個名叫龔美的打造首飾的匠工。


    怎麽樣?看到這裏相信沒人會將此時遠在蜀川的這個可憐的已為人婦的少女和開封城裏尊貴無比的親王趙恆聯係起來吧?別急,有緣千裏來相會,有緣終有相逢時。


    龔美有了家室也就開始想著如何才能讓自己以及身邊的這位嫵媚動人的小娘子過上好日子,思來想去他覺得華陽這塊地方甚至是成都府都不能實現他的這個願望,隻有一個地方才行,那就是傳說中繁華無比如天堂一般的京城開封。龔美就這樣帶著自己的小娘子一路從成都趕往了開封,這一路上夫妻倆的日子不用猜都能知道:龔美扛著一塊打首飾的招牌大聲吆喝,劉娥則沿途賣唱,夫妻倆就是這樣一路曆經千難萬險終於走到了夢中的天堂世界開封城。


    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又是那麽的骨感,到了開封之後龔美才發現原來開封城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遍地都是金子。他以為自己可以在開封靠著自己的手藝吃飽飯甚至是買上房子和車子(當然了,是馬車),可作為北宋帝國的都城甚至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最富有的城市,開封城裏的能工巧匠一抓一大把,比他龔美手藝更高超的首飾匠人更是多了去了。再說他的小娘子,劉娥確實很能唱歌,可京城裏的有錢人有幾個願意去欣賞街頭的文藝表演,人家都隻會去高檔娛樂場所消費享受。在這個繁華富庶的開封城沒有經濟來源就意味著一日三餐皆不能飽腹甚至隻能在一片漆黑的夜晚露宿街頭,龔美和劉娥這對蜀地的小夫妻就此被生活逼入了絕境。


    眼瞅著身邊這位曾經美麗動人的小娘子一天天變得身形消瘦麵容憔悴,龔美做出了一個讓他萬分痛苦卻也無可奈何的的決定並把那句埋藏在心裏好久的話給說了出來。


    “娘子,我實在是沒本事養活你,你還是另攀高枝吧!”


    話分兩頭,再來說與劉娥同年出生甚至比劉娥還小了幾個月的趙恆。


    在被趙光義封為襄王的那年,趙恆剛滿二十歲。趙恆某次在王府中與幾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夥伴閑聊時聊到了男人們所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女人。也不知道他是怎麽迴事,他突然對身邊的人說了一句:“我這個人比較偏好蜀川的妹子,她們不但身材婀娜多姿且還非常的聰明伶俐,你們平時在開封城裏多給我留意一下唄!”


    當時在場的人裏麵就包括了張耆。還記得這個人嗎?在望都之戰裏,定州大營的宋軍主帥王超就是派他帶著一千人為大軍做先鋒前去救援望都。既然趙恆都發話了,張耆自然是時刻都把這事情給記在了心頭。


    命運的齒輪就這樣開始旋轉。張耆某天下班迴家聽說府裏新買了一個漂亮的侍女,而且這個人還是從蜀川來的。張耆一聽這話立馬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他立馬叫這個侍女前來見他,這個侍女不是別人,正是劉娥。一看到劉娥,張耆頓時就大腦充血——不是他對劉娥動心了,而是他忽然間明白自己這一生的榮華富貴終於是有保障了。他把劉娥帶去見了趙恆,趙恆一見到劉娥也瞬間變花癡,簡直就是一見鍾情,他就此無法自拔地被劉娥給迷住了。


    趙恆此時其實已經有老婆了,他的首任正妻便是北宋名將潘美的第八女潘氏,但潘氏這個時候早已過世,趙恆的現任正妻是曾任宣徽南院使的郭守文的女兒郭氏,但很顯然老郭家的閨女與這個悶騷的王爺不對口味。在被趙恆給看中後,劉娥就此住進了襄王府,兩人整日如膠似漆快活似神仙。


    這年輕人遇到喜歡的人或事都不怎麽懂得節製,趙恆自然也不例外。趙光義發現趙恆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就很奇怪:我這個兒子怎麽最近老是一副身體被掏空的樣子?


    趙光義召來趙恆的乳母詢問情況。這個當時被封為秦國夫人的婦人當然知道趙恆最近在幹什麽,她把劉娥與趙恆的事一股腦兒地全都告訴給了趙光義。聽罷,趙光義大怒:你堂堂一個親王竟然跟一個來曆不明的民間女子纏在了一起,這成何體統?我皇家的顏麵何在?


    於是乎,趙光義強令趙恆立馬跟這個叫劉娥的女人斷絕關係,趙恆不得已隻能對自己的父親幹起了陽奉陰違的事:他確實把劉娥給趕出了王府,但他卻暗中把劉娥安置在了他的好基友張耆的家裏,而他也總是偷偷跑到張耆家裏去跟劉娥私會。


    張耆為了避嫌,他從此再不迴自己的家,他的那個家就此成了趙恆金屋藏嬌的地方。趙恆也很大方,他給了張耆一筆銀子讓張耆重新找了個舒服地方住下。


    再來說劉娥和龔美。


    在認識趙恆之前劉娥就早已是一介人婦,堂堂親王竟然跟一個婦人廝混在一起,這種事無論怎樣都是有損趙恆本人的聲譽。另外,劉娥此時對自己的前夫龔美還是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正所謂一夜夫妻百日恩,這些年來夫妻倆風風雨雨一起走過來真的是很不容易,而她被賣入張耆的府中也實屬無奈,對此她是一點也不怨恨龔美。基於這其中的各種感情交織,龔美在劉娥的嘴裏從此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劉娥的親哥哥——劉美。趙恆愛屋及烏,劉美由此也因為劉娥的受寵而成了“皇親國戚”。當劉娥後來徹底發達變成了劉皇後和劉太後,龔美也跟著一起發達,他不但當了大官住上了豪宅、而且還娶了達官顯貴的閨女為妻,龔美的後半生完全稱得上是一個妥妥的人生贏家。


    這事聽上去是不是很奇葩?沒有人知道趙恆是否清楚龔美和劉娥曾是一對夫妻,如果他知道此事卻毫不在意,那麽還真的佩服一下趙恆的氣量和肚量。也許愛情真的可以戰勝一切,至少在這件事情上這句話是站得住腳的。


    趙恆跟劉娥偷偷摸摸地做了將近十年的地下夫妻後,隨著趙光義的駕崩以及趙恆的登基,這二人也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做夫妻了。要說趙恆對劉娥也確實是真愛,如果隻是尋花問柳,劉娥根本不可能在這將近十年的時間裏都被趙恆所寵幸。天下美女何其多,當趙光義駕崩之時,劉娥已經是三十歲了,可趙恆依舊愛她愛得死去活來,即便劉娥在這麽多年的時間裏連一個子嗣都沒有給他生出來。


    迴到公元1004年的正月,此時已經登基七年的趙恆才正式給了劉娥一個比較有身份的名分——他下詔封劉娥為美人,一同受封的還有另一個蜀川妹子,此人便是後來宋仁宗趙禎的養母楊淑妃。趙禎一直稱唿劉娥為大娘娘,楊氏則被他稱為小娘娘。這個楊氏和劉娥是老鄉,都是成都人,一個是華陽縣人,一個郫縣人。這個楊氏同樣深得趙恆的寵幸,甚至可以說他對劉娥和楊氏是做到了雨露均沾。如此看來,趙恆說他喜歡蜀川的妹子還真的是心口如一。


    劉娥之所以到現在才被冊封為美人是有原因的,因為宋朝的那幫飽讀聖賢之書的兩府高官們甚至是所有的朝中官員都覺得她的出身太低賤了,而且當初趙光義可是明令禁止趙恆再與劉娥靠近,趙恆這是在背後是費了好多心思才終於給了劉娥這麽一個美人的封號。盡管劉娥自稱自己是出身將門,但這個事除了她自己基本上沒人相信(她說自己祖籍是太原的,她的祖父是五代時期後漢和後周的右驍衛大將軍劉延慶,她的父親是宋太祖時期的禁軍虎捷軍指揮使劉通)。


    美人——這個封號在後宮的眾多擁有封號的女人當中並不是很顯赫,在其上還有諸如常在、婕妤、姬、修儀、德儀、昭儀、嬪、夫人、妃、貴妃、皇貴妃、皇後等一大堆的台階等著去跨越。但是,劉娥不會為此而感到失落,有趙恆的專寵,再加上這十多年來她在張耆的家裏苦修內功早已經讓其變成了一個溫柔賢惠且知書達禮更懂得權謀應變的貴婦,她不愁自己今後的地位得不到保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帝國興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曆並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