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危機才能讓一個人活出最好的人生狀態,對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如此。宋朝在遼國巨大的軍事威脅下一心想著如何奮發圖強洗刷恥辱,而遼國也沒有因為在軍事上占據了上風就自大自滿,他們也在彌補自己的短板。再者說,遼國其實也是時刻都在麵臨著宋朝的軍事威脅,誰能保證哪天趙光義不會腦子發熱再次發動大軍北伐?而誰又能保證遼國能夠再次取得完勝?事實已經證明了,宋朝不是可以輕易揉捏和欺負的軟柿子。
在相互的極度不信任和嚴加提防之中,宋遼兩國都在想著法子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不為刀俎,便為魚肉,這就是當時宋遼兩國的心境,而就是在這種相互暗暗較勁的背景下,兩國在距離定州唐河之戰剛剛過去半年之後再次爆發了一場大戰。
公元989年7月,也就是在寇準升官的同月,宋朝設在河北前線的軍城威虜軍(治所在今河北徐水遂城鎮)軍糧行將告罄,趙光義命令李繼隆親率鎮、定兩州的駐軍護送著由數千輛輜重車組成的運糧大軍趕至威虜軍。時刻都在密切關注著邊境動態的遼國南部戰區總司令耶律休哥得知此事瞬間兩眼放光,他的雙手更是激動地無處安放。
由名將親自領兵的數萬護糧大軍以及裝了幾千輛大車的糧草 ,這些對耶律休哥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誘惑,更何況這也是他一雪前恥的天賜良機,如果不是因為威虜軍嚴重缺糧,李繼隆又怎肯輕易出門?麵對此種誘惑,耶律休哥覺得此時他如果不做點什麽簡直就是對不起上蒼的這份恩賜。
打定主意後,耶律休哥精選了數萬鐵騎向著李繼隆的護糧大軍一路奔騰而來。進入宋朝境內後,耶律休哥的大軍在路上遇到了一隊正在邊境地區巡邏的宋軍。這隊宋軍隻有千餘人,帶隊的是宋朝北麵緣邊都巡檢使尹繼倫。
隻是一隊負責巡視邊境的巡邏兵就達到了千餘人的規模,如此可見宋朝當時的邊境形勢有多麽的嚴峻,但在耶律休哥眼裏這千餘人根本就讓他提不起絲毫的興趣。反觀宋軍這邊,麵對旌旗漫天且沙塵蔽日的遼國鐵騎大軍,尹繼倫這時候和他手下的士兵想必是絕望到了頂點,他們這點人如果跟遼軍發生接戰那指定還不夠遼軍這幾萬鐵甲猛獸塞牙縫。就在尹繼倫和他手下的將士們準備好了要在這一天為國殉難的時候,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耶律休哥隻是在高速行進的過程中瞅了他們一眼,然後就扭過頭繼續率領自己這幾萬兵馬向南而去,整個遼軍的大隊人馬就像沒看見宋軍這一千來人似的迅速從他們跟前通過。
這裏有個問題:如果你是耶律休哥,你會怎麽處理尹繼倫這一千來人?有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將軍趕路不追野兔,而這話也被很多人拿來作為行事的準則,意即莫做那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蠢事。但是,凡事都沒有絕對之說,對尹繼倫這夥人的視而不見很快就將會讓耶律休哥悔青了腸子。
坐在馬背上喘完粗氣後,望著遼國人身後的滾滾煙塵,心有餘悸的尹繼倫突然在心裏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把手下的幾個軍校招攏在他的身邊,然後對他們說道:“這幫遼國人肯定是去打運糧大軍的主意了,而且他們明顯把我們當成順嘴的肉了。如果他們這次贏了,迴來的路上他們肯定會順道把我們給收拾了,但如果他們輸了,他們則會拿我們撒氣,到時候他們肯定要殺光我們。無論是哪種結果,我們這次肯定都是完蛋了。我看我們幹脆悄悄地跟在他們後麵,他們肯定想不到我們敢這樣做,等到時機成熟我們給他們來個突襲。如果能夠成功,即使是死我們也死得其所,這樣總好過窩囊地讓遼國人殺掉或是被他們擄到遼國去做奴隸。”
尹繼倫的言外之意就是反正都是個死,倒不如死得壯烈死得其所。就這樣,尹繼倫的這支千餘人的小部隊偷偷地尾隨在了耶律休哥的身後。要命的是,一心隻顧著趕路的耶律休哥竟然沒發現身後有尾巴。更加讓耶律休哥感到沮喪的是,等他趕到威虜軍時才發現李繼隆已經把糧食運到城裏並帶著大軍往迴趕了。
不過,這其實也不要緊,看樣子這批糧食遼軍是搶不到了,可李繼隆的運糧大軍現在指定還在迴定州的路上,如果遼軍追上去把這撥人解決了照樣是大功一件。在毫無任何依托和險阻的平原大地上率領騎兵追殺宋軍的步兵,這種事耶律休哥可是再熟悉不過了,關鍵是他此行可是不止為了軍糧,他跟李繼隆還有一筆血債要討迴。如果這次順帶幹掉了李繼隆,那麽耶律休哥上次在唐河之戰的仇也可以得報,宋朝人在提起他的名字時更是會無不膽寒。想及於此,耶律休哥再沒有半點的猶豫,他率軍繞過威虜軍城開始全力追擊李繼隆所部。
當宋軍渡過徐河之後,李繼隆得報身後有大隊遼軍追了上來,於是他命令宋軍麵河列陣準備迎敵。當遼軍風塵仆仆地趕到徐河之北時已是暮色時分,麵對河對麵整軍列陣的宋軍,耶律休哥知道自己這一次是沒機會大開殺戒了,他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貿然選擇立即與宋軍開戰。遼軍這一路上的狂飆突進已經讓他們個個都口幹舌燥且累得要死,說他們是強弩之末也毫不為過,而宋軍則是嚴陣以待,耶律休哥很清楚此時開戰他的勝算不大。
那好,既然如此,那就先睡一覺,等到明天早晨吃飽喝足之後再殺人。反正河對岸的宋軍又不會長翅膀飛了,估計他們也不可能敢渡河過來發起主動進攻,今晚就先嚇嚇他們,等到明早再收拾他們也不遲。如果宋軍選擇連夜撤離,那反倒是耶律休哥夢寐以求的事,這種事他同樣沒少經曆,當年曹彬的東路軍就是被他在這種情況下殺了個屍橫遍野。
當然,耶律休哥久經戰事也不至於自大到沒邊,為了防止李繼隆真的敢在夜裏搞偷襲,這一晚耶律休哥和他的士兵們選了一個與河對麵的宋軍保持了足夠距離的安全區域紮下了營寨。不過,讓耶律休哥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身後竟然會被人狠狠地捅上一刀。
夜裏,當疲憊不堪的遼軍士兵相繼睡下的時候,他們的災星則在這個時候摸到了他們的身後——尹繼倫帶著那一千個宋軍悄悄地摸上來了。
在打探到了遼軍的營地之後,尹繼倫命令所有人都下馬,然後扔掉手裏的長槍大刀等大家夥,拿著短兵器一步步地摸到了遼軍的營地外圍就地埋伏了起來。不清楚尹繼倫為何沒有在半夜時分對遼軍發動突襲,反正這一夜什麽都沒有發生,但等到天剛蒙蒙亮的黎明時分,這持續了一整夜的寧靜終於是被打破了。
遼軍睡眼惺忪地從夢中醒來,然後開始無精打采地準備吃早飯。就在此時,尹繼倫帶著他的一千多人突然衝了出來像從天而降的兇神惡煞似的直接殺向了遼軍的指揮中樞——中軍大帳。好多遼軍在迴味夢境的情況下就被猛衝過來的宋軍當場要了小命,一時間遼軍的中軍大營一片大亂。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由於宋軍經過一夜的偵查準確地找到了耶律休哥的帥帳之所在,因而在突襲發起的第一時間就有一撥宋軍直接衝進了耶律休哥的大帳,而這位遼軍的主帥此時正拿著小刀子在割肉吃。一名宋軍士兵徑直衝過來舉刀就砍向了耶律休哥,可能是太過激動和興奮的原因,這個小兵的這一刀竟然砍歪了,耶律休哥的腦袋是躲過了一劫,但他的一隻手臂卻生生地被砍了一刀!
耶律休哥絕對算是沙場老將,受傷這種事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要知道當年在高粱河他就渾身中槍數處,但情況得分兩頭說。當時他是抱定必死之決心衝殺在戰陣之中,他那時候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此時則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手臂上挨的這一刀讓他瞬間感到劇痛無比,他此時也不再是什麽遼國的第一戰神了,而是一個隻具備逃生本能的凡人。他拖著鮮血直流的一條胳膊立馬衝出了營帳,然後不顧一切地跳上了部下牽來的一匹戰馬奪命而去。這時候的耶律休哥哪裏還有工夫去判定這是宋軍的小股偷襲還是全軍出擊,他隻知道自己的中軍大營都被端了,在這種局麵下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突圍出去,畢竟保命要緊。
尹繼倫雖猛,但他的實力畢竟有限,等到數萬的遼國人清醒過來後,尹繼倫的這幫人也就陷入了苦戰。不過,他們本就是抱著必死之決心發動的這場突襲,此時的身陷重圍對他們來說是早就預料到的。
就在遼軍對尹繼倫展開瘋狂報複的時候,得知遼軍營地大亂的李繼隆率軍渡河殺了過來。耶律休哥此時已不見蹤影,遼軍在宋軍的全麵反推之下也就此喪失了戰鬥的意誌,他們開始向北倉皇潰逃以至於他們在自己的營地裏自相踐踏,宋軍則是趁勢對其進行掩殺。
等到將滯留在徐河之畔的遼軍清理幹淨後,李繼隆命令手下大將李繼宣帶領兩千精銳騎兵對遼軍展開追殺。潰逃的遼軍在半路上先是被不明情況的宋將王杲一頓截殺,然後逃至曹河時又被同樣不明情況的定州副都部署孔守正再度半路截殺。等到遼軍經曆兩次截殺並以為自己終於安全故而放慢逃生速度時,李繼宣率領的兩千銳氣正盛的宋軍鐵騎又在保州追上了他們並對其一頓胖揍,這一路遼軍完全就是屁滾尿流地逃迴了國境之內。
此戰耶律休哥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這位遼國的戰神此前在戰場上可謂是難逢敵手,但自打和李繼隆交上手之後,他似乎就遇到了命裏的克星,這一次的死裏逃生更是讓這位遼國的超級戰將在事後頗有劫後餘生之感,要不是老天爺幫忙他恐怕早就已經為國捐軀了。
徐河之戰不但讓耶律休哥這位遼國的軍神身心都備受重創,更是讓遼軍上下都產生了心理陰影,如此看來這宋軍一旦發起狠來還真的是不好惹。此戰的潰敗再加上唐河之戰的慘敗,耶律休哥率領的遼國最為精銳的鐵甲軍團已經連續兩次被李繼隆所部給打得懷疑人生。此戰過後,遼軍上下幾乎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沒事還是不要主動過去找抽為好,而在此後的數年時間裏遼軍也真的就再未對宋朝發動過兵團級別的軍事襲擾,雙方就此進入了長達數年的“和平時期”。
我們在這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曹彬和潘美這兩位宋初最有聲望的戰將相繼聲名受損且各自都已進入人生暮年的情況下,李繼隆的挺身而出無疑在軍事層麵為宋朝起到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作用。如果沒有唐河之戰和徐河之戰的兩次超級大敗所帶給遼國上下的震撼和震懾,我們很難想象遼國接下來會在心理和實際行動上對宋朝進行何等程度的欺辱。從這一點上來說,李繼隆這位宋朝的“國舅爺”堪稱名副其實,我們說他是宋朝此時的護國柱石也絕不為過。
在相互的極度不信任和嚴加提防之中,宋遼兩國都在想著法子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不為刀俎,便為魚肉,這就是當時宋遼兩國的心境,而就是在這種相互暗暗較勁的背景下,兩國在距離定州唐河之戰剛剛過去半年之後再次爆發了一場大戰。
公元989年7月,也就是在寇準升官的同月,宋朝設在河北前線的軍城威虜軍(治所在今河北徐水遂城鎮)軍糧行將告罄,趙光義命令李繼隆親率鎮、定兩州的駐軍護送著由數千輛輜重車組成的運糧大軍趕至威虜軍。時刻都在密切關注著邊境動態的遼國南部戰區總司令耶律休哥得知此事瞬間兩眼放光,他的雙手更是激動地無處安放。
由名將親自領兵的數萬護糧大軍以及裝了幾千輛大車的糧草 ,這些對耶律休哥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誘惑,更何況這也是他一雪前恥的天賜良機,如果不是因為威虜軍嚴重缺糧,李繼隆又怎肯輕易出門?麵對此種誘惑,耶律休哥覺得此時他如果不做點什麽簡直就是對不起上蒼的這份恩賜。
打定主意後,耶律休哥精選了數萬鐵騎向著李繼隆的護糧大軍一路奔騰而來。進入宋朝境內後,耶律休哥的大軍在路上遇到了一隊正在邊境地區巡邏的宋軍。這隊宋軍隻有千餘人,帶隊的是宋朝北麵緣邊都巡檢使尹繼倫。
隻是一隊負責巡視邊境的巡邏兵就達到了千餘人的規模,如此可見宋朝當時的邊境形勢有多麽的嚴峻,但在耶律休哥眼裏這千餘人根本就讓他提不起絲毫的興趣。反觀宋軍這邊,麵對旌旗漫天且沙塵蔽日的遼國鐵騎大軍,尹繼倫這時候和他手下的士兵想必是絕望到了頂點,他們這點人如果跟遼軍發生接戰那指定還不夠遼軍這幾萬鐵甲猛獸塞牙縫。就在尹繼倫和他手下的將士們準備好了要在這一天為國殉難的時候,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耶律休哥隻是在高速行進的過程中瞅了他們一眼,然後就扭過頭繼續率領自己這幾萬兵馬向南而去,整個遼軍的大隊人馬就像沒看見宋軍這一千來人似的迅速從他們跟前通過。
這裏有個問題:如果你是耶律休哥,你會怎麽處理尹繼倫這一千來人?有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將軍趕路不追野兔,而這話也被很多人拿來作為行事的準則,意即莫做那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蠢事。但是,凡事都沒有絕對之說,對尹繼倫這夥人的視而不見很快就將會讓耶律休哥悔青了腸子。
坐在馬背上喘完粗氣後,望著遼國人身後的滾滾煙塵,心有餘悸的尹繼倫突然在心裏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把手下的幾個軍校招攏在他的身邊,然後對他們說道:“這幫遼國人肯定是去打運糧大軍的主意了,而且他們明顯把我們當成順嘴的肉了。如果他們這次贏了,迴來的路上他們肯定會順道把我們給收拾了,但如果他們輸了,他們則會拿我們撒氣,到時候他們肯定要殺光我們。無論是哪種結果,我們這次肯定都是完蛋了。我看我們幹脆悄悄地跟在他們後麵,他們肯定想不到我們敢這樣做,等到時機成熟我們給他們來個突襲。如果能夠成功,即使是死我們也死得其所,這樣總好過窩囊地讓遼國人殺掉或是被他們擄到遼國去做奴隸。”
尹繼倫的言外之意就是反正都是個死,倒不如死得壯烈死得其所。就這樣,尹繼倫的這支千餘人的小部隊偷偷地尾隨在了耶律休哥的身後。要命的是,一心隻顧著趕路的耶律休哥竟然沒發現身後有尾巴。更加讓耶律休哥感到沮喪的是,等他趕到威虜軍時才發現李繼隆已經把糧食運到城裏並帶著大軍往迴趕了。
不過,這其實也不要緊,看樣子這批糧食遼軍是搶不到了,可李繼隆的運糧大軍現在指定還在迴定州的路上,如果遼軍追上去把這撥人解決了照樣是大功一件。在毫無任何依托和險阻的平原大地上率領騎兵追殺宋軍的步兵,這種事耶律休哥可是再熟悉不過了,關鍵是他此行可是不止為了軍糧,他跟李繼隆還有一筆血債要討迴。如果這次順帶幹掉了李繼隆,那麽耶律休哥上次在唐河之戰的仇也可以得報,宋朝人在提起他的名字時更是會無不膽寒。想及於此,耶律休哥再沒有半點的猶豫,他率軍繞過威虜軍城開始全力追擊李繼隆所部。
當宋軍渡過徐河之後,李繼隆得報身後有大隊遼軍追了上來,於是他命令宋軍麵河列陣準備迎敵。當遼軍風塵仆仆地趕到徐河之北時已是暮色時分,麵對河對麵整軍列陣的宋軍,耶律休哥知道自己這一次是沒機會大開殺戒了,他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貿然選擇立即與宋軍開戰。遼軍這一路上的狂飆突進已經讓他們個個都口幹舌燥且累得要死,說他們是強弩之末也毫不為過,而宋軍則是嚴陣以待,耶律休哥很清楚此時開戰他的勝算不大。
那好,既然如此,那就先睡一覺,等到明天早晨吃飽喝足之後再殺人。反正河對岸的宋軍又不會長翅膀飛了,估計他們也不可能敢渡河過來發起主動進攻,今晚就先嚇嚇他們,等到明早再收拾他們也不遲。如果宋軍選擇連夜撤離,那反倒是耶律休哥夢寐以求的事,這種事他同樣沒少經曆,當年曹彬的東路軍就是被他在這種情況下殺了個屍橫遍野。
當然,耶律休哥久經戰事也不至於自大到沒邊,為了防止李繼隆真的敢在夜裏搞偷襲,這一晚耶律休哥和他的士兵們選了一個與河對麵的宋軍保持了足夠距離的安全區域紮下了營寨。不過,讓耶律休哥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身後竟然會被人狠狠地捅上一刀。
夜裏,當疲憊不堪的遼軍士兵相繼睡下的時候,他們的災星則在這個時候摸到了他們的身後——尹繼倫帶著那一千個宋軍悄悄地摸上來了。
在打探到了遼軍的營地之後,尹繼倫命令所有人都下馬,然後扔掉手裏的長槍大刀等大家夥,拿著短兵器一步步地摸到了遼軍的營地外圍就地埋伏了起來。不清楚尹繼倫為何沒有在半夜時分對遼軍發動突襲,反正這一夜什麽都沒有發生,但等到天剛蒙蒙亮的黎明時分,這持續了一整夜的寧靜終於是被打破了。
遼軍睡眼惺忪地從夢中醒來,然後開始無精打采地準備吃早飯。就在此時,尹繼倫帶著他的一千多人突然衝了出來像從天而降的兇神惡煞似的直接殺向了遼軍的指揮中樞——中軍大帳。好多遼軍在迴味夢境的情況下就被猛衝過來的宋軍當場要了小命,一時間遼軍的中軍大營一片大亂。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由於宋軍經過一夜的偵查準確地找到了耶律休哥的帥帳之所在,因而在突襲發起的第一時間就有一撥宋軍直接衝進了耶律休哥的大帳,而這位遼軍的主帥此時正拿著小刀子在割肉吃。一名宋軍士兵徑直衝過來舉刀就砍向了耶律休哥,可能是太過激動和興奮的原因,這個小兵的這一刀竟然砍歪了,耶律休哥的腦袋是躲過了一劫,但他的一隻手臂卻生生地被砍了一刀!
耶律休哥絕對算是沙場老將,受傷這種事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要知道當年在高粱河他就渾身中槍數處,但情況得分兩頭說。當時他是抱定必死之決心衝殺在戰陣之中,他那時候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此時則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手臂上挨的這一刀讓他瞬間感到劇痛無比,他此時也不再是什麽遼國的第一戰神了,而是一個隻具備逃生本能的凡人。他拖著鮮血直流的一條胳膊立馬衝出了營帳,然後不顧一切地跳上了部下牽來的一匹戰馬奪命而去。這時候的耶律休哥哪裏還有工夫去判定這是宋軍的小股偷襲還是全軍出擊,他隻知道自己的中軍大營都被端了,在這種局麵下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突圍出去,畢竟保命要緊。
尹繼倫雖猛,但他的實力畢竟有限,等到數萬的遼國人清醒過來後,尹繼倫的這幫人也就陷入了苦戰。不過,他們本就是抱著必死之決心發動的這場突襲,此時的身陷重圍對他們來說是早就預料到的。
就在遼軍對尹繼倫展開瘋狂報複的時候,得知遼軍營地大亂的李繼隆率軍渡河殺了過來。耶律休哥此時已不見蹤影,遼軍在宋軍的全麵反推之下也就此喪失了戰鬥的意誌,他們開始向北倉皇潰逃以至於他們在自己的營地裏自相踐踏,宋軍則是趁勢對其進行掩殺。
等到將滯留在徐河之畔的遼軍清理幹淨後,李繼隆命令手下大將李繼宣帶領兩千精銳騎兵對遼軍展開追殺。潰逃的遼軍在半路上先是被不明情況的宋將王杲一頓截殺,然後逃至曹河時又被同樣不明情況的定州副都部署孔守正再度半路截殺。等到遼軍經曆兩次截殺並以為自己終於安全故而放慢逃生速度時,李繼宣率領的兩千銳氣正盛的宋軍鐵騎又在保州追上了他們並對其一頓胖揍,這一路遼軍完全就是屁滾尿流地逃迴了國境之內。
此戰耶律休哥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這位遼國的戰神此前在戰場上可謂是難逢敵手,但自打和李繼隆交上手之後,他似乎就遇到了命裏的克星,這一次的死裏逃生更是讓這位遼國的超級戰將在事後頗有劫後餘生之感,要不是老天爺幫忙他恐怕早就已經為國捐軀了。
徐河之戰不但讓耶律休哥這位遼國的軍神身心都備受重創,更是讓遼軍上下都產生了心理陰影,如此看來這宋軍一旦發起狠來還真的是不好惹。此戰的潰敗再加上唐河之戰的慘敗,耶律休哥率領的遼國最為精銳的鐵甲軍團已經連續兩次被李繼隆所部給打得懷疑人生。此戰過後,遼軍上下幾乎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沒事還是不要主動過去找抽為好,而在此後的數年時間裏遼軍也真的就再未對宋朝發動過兵團級別的軍事襲擾,雙方就此進入了長達數年的“和平時期”。
我們在這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曹彬和潘美這兩位宋初最有聲望的戰將相繼聲名受損且各自都已進入人生暮年的情況下,李繼隆的挺身而出無疑在軍事層麵為宋朝起到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作用。如果沒有唐河之戰和徐河之戰的兩次超級大敗所帶給遼國上下的震撼和震懾,我們很難想象遼國接下來會在心理和實際行動上對宋朝進行何等程度的欺辱。從這一點上來說,李繼隆這位宋朝的“國舅爺”堪稱名副其實,我們說他是宋朝此時的護國柱石也絕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