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滅南漢之後的幾年時間裏,宋朝和南唐之間一直維係著和平的態勢,但始終立誌於一統全國的趙匡胤在此期間並非什麽事也沒有做。
就在南漢滅亡的同年十一月,李煜派遣他的弟弟、南唐鄭王李叢善到開封朝貢,李煜這時候仍然在幻想著能夠通過盡量地討好趙匡胤從而讓自己的苟安日子能夠盡可能長時間地延續下去。為了讓自己的誠意顯得更足,李煜又上疏請求削去“唐國主”的名號改稱自己為“江南國主”,同時他還請求趙匡胤以後給他下發詔書的時候可以對其直唿其名,趙匡胤對此一應照準。
做完了這些,李煜還是覺得不安心不保險,他唯有通過頻繁地示好才能讓自己稍微地安下點心。僅僅三個月後,李煜再派李叢善來給趙匡胤上貢。這一次李煜可是悔青了腸子,因為李叢善這一去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趙匡胤就此把李叢善留在了開封,理由是他要重用李叢善,但暗地裏誰都知道這是在給李煜下馬威。
消息傳入金陵,李煜大為恐懼,他擔心趙匡胤馬上就要來打他。怎麽辦呢?李煜顯然沒有膽量去質問趙匡胤的這個舉動,他隻能更加賣力地討好對方。於是,他下令降級自己的行政機構,他將中書省和門下省改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改為司會府,其餘的官府機構一律照此降級,而且他還將宮殿上麵的象征帝王權力和威嚴的飾物全部去除。
很快,趙匡胤在開封給李叢善封了官——泰寧節度使,另外還給李叢善在開封賞賜一座豪宅,這意思很明顯,從此以後你就在開封城另安新家了。李叢善沒辦法,他不能拒絕,在道義和名義上他和他的哥哥李煜都是宋朝的臣子,皇帝賞賜你官職還給你房子住,這是皇恩浩蕩。
此外,李叢善還得幹一件他非常不願意幹的事,那就是給他的哥哥寫信叫他到開封來朝見趙匡胤。有了親弟弟李叢善的前車之鑒,李煜怎麽可能還敢去開封?在他看來,他這一去不但自己可能迴不來,說不定連他的南唐也將就此不費吹灰之力就變成了宋朝的屬地,這樣的亡國方式就連南漢都不如。李煜壯著膽子迴信拒絕,為表歉意他隻得給趙匡胤再送錢過去,以求平息天子之怒。
當然,李煜也不傻,趙匡胤的種種逼迫之舉讓他開始放棄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他表麵上表現得比之前更加恭順,但實際上也在開始做一些與宋朝進行戰爭的準備,主動進攻肯定是胡扯,他能做的就是如何防禦宋朝的進攻,怎麽樣把自己家門口的籬笆紮得更牢固一些。遺憾的是,他這個按理說智商應該很高的大才子卻做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主動把自己家門口的一根最粗的籬笆樁子給拔了。
還記得之前建議李煜趁著宋朝攻打南漢之時派兵過江收複淮南的南唐大將林仁肇嗎?這位在柴榮南征李璟時率軍奮勇抗擊後周大軍的南唐名將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李煜給弄死了,而他弄死林仁肇的原因竟然就是一個直白簡單得沒有半點技術含量的借刀殺人計。
宋朝對於林仁肇也是有所忌憚的,為了除掉這個今後攻打南唐時會帶來麻煩的人,宋朝使出了一個陰招。他們通過賄賂林仁肇府中的一個仆人搞來了一幅林仁肇的畫像,然後把畫像掛在了一座新建的大宅子裏,再然後又故意帶著李煜的使者去了那座宅子並讓那位使者見到了林仁肇的畫像。使者大驚,問過才知道林仁肇不久之後就要來開封,而這座空宅子就是宋朝提前給他準備的豪宅。
使者迴去之後就將這事稟報給了李煜,結合整個事情的前後過程,但凡智力健全的人恐怕都不會信吧?林仁肇投誠這事如果是真的,宋朝怎麽可能如此明目張膽且毫無顧忌地把消息透露給李煜的使者?可是,李煜這位大詞人居然就是信了,而且是深信不疑並勃然大怒。
結合上次林仁肇請求帶兵去收複淮南之事,李煜突然恍然大悟:原來你林仁肇不是想去收複什麽淮南之地,而是想帶著兵馬去投降宋朝,你一個人去沒啥功勞,帶著千軍萬馬去投誠自然是大功一件。還好我當初沒信你的鬼話,既然你對我不忠,那就別怪我對你不仁不義了。你去死吧!
就此,南唐的一代名將——那位甘願以自己全家妻兒老小的性命為擔保也要冒險去奪迴淮南的南唐大將被李煜用一杯毒酒給提前終結了生命。所謂玩火者必自焚,李煜用一杯毒酒鴆殺了他的臣子,到最後他自己也被他的閻王用一杯毒酒給終結了人生。
這件事跟劉鋹當年殺掉邵廷絹是如此的相似,麵對強敵而自毀長城之君,古今有幾個能不亡國?隻是可惜了林仁肇的一腔的忠肝義膽和熱血,一代猛將竟死得如此的不明不白,如此的窩囊和憋屈。
林仁肇,惜哉!
時間進入公元973年 ,趙匡胤已經有些按捺不住想要對李煜揮舞大棒子了。這年的四月,他趁著李煜生日的機會派遣他的寵臣盧多遜前去為李煜賀壽。相比於其他的那些到南唐公幹的宋朝使臣,身為宋朝頂級高官的盧多遜要顯得有涵養得多,他對李煜很有禮節並無任何的天朝上國使者的驕橫和粗魯,這讓李煜以及南唐的那些臣工們也是有點喜出望外。
等到賀壽完畢即將踏上過江的船隻時,盧多遜“突然”想起自己好像還有點事沒有做,他叫人急忙迴去見李煜。那個人對李煜說:“我們盧大人托我把話帶給你,他這次來其實還有一個小事情,朝廷正在重修天下圖經,其他地方我們都有了,現在就缺江南諸州,盧大人希望你能給我們一份讓我們帶迴去。”
這個所謂的圖經簡單來說就是記錄一個地方山川地貌、戶口多寡、風土人情甚至包括軍事關隘及兵力布防等情況的地理圖文手冊。這玩意兒能是輕易就給別人的嗎?可事實是什麽?李煜立馬叫人火速將江南十九州的圖經加班加點地抄送了一份給盧多遜。
這叫什麽?別人要殺你,而你急切地主動給別人遞刀子過去。這件事幸好是李煜幹的,如果是別的什麽人幹的,那指定是要以內奸罪殺頭。可是,李煜就是這麽幹了。他這是弱智了嗎?不像,或許他這樣做不過是再一次地在向趙匡胤表忠心罷了。
對此,我們其實也沒有必要過度地嘲諷李煜的軟弱或懦弱,這種情況以及這種事在弱者麵對強者的時候經常出現。麵對霸權,我選擇低頭,我這樣做隻是想好好地活著,這有錯嗎?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也是一個難言對錯的問題,所謂人不畏死,足懼萬夫,但前提是這個人不畏死。所以,那些嘲笑李煜軟弱和懦弱的人大可不必如此,除非你在遭遇與他類似的事件之時能夠表現得比他有種。我不是說我們不能說他什麽,但這種隻是涉及到了人性而非大奸大惡的行為和意識能理解就好,如果不能理解也談不上批判。
盧多遜迴到開封將自己在江南的所見所聞告訴給了趙匡胤,他直言南唐可取,而盧多遜突然地靈機一動帶迴了江南諸州的圖經更是讓趙匡胤喜不自禁。而李煜呢?他覺得自己表現得這麽乖是不是就可以跟趙匡胤講點條件呢?於是他屢次請求趙匡胤讓他的弟弟李叢善迴歸江南,但全都被拒絕,李煜為此而黯然神傷,在寫文抒發自己對弟弟的一片思念之情的同時,無心享受的他更是下令廢止了宮中的一切宴飲。
生性純善友愛的李煜對李從善因為他的原因而身陷開封感到很是難過,他想要迴自己的弟弟,可那邊趙匡胤也想要一個人,而那個人就是李煜本人。趁著李煜派人上表請求趙匡胤對其進行冊封之禮的時機,趙匡胤再次派出使者梁迥請李煜去開封,理由也很正當:“朝廷今年冬天要舉行柴燎之禮,陛下請國主到時候親臨開封一趟,陛下希望能夠與國主共同主持祭祀大禮。”
麵對趙匡胤與此類似的要求,李煜之前已經多次表示拒絕拒絕。按照讀書人的思維和理論來說,既然我李煜已經多次表示拒絕,那你趙匡胤就不該臉皮再那麽厚,可趙匡胤不是一個書生,他是帝王,心黑臉皮厚對他來說更是帝王心術和權謀的一部分,可李煜想不通這些。麵對趙匡胤短時間內的頻繁相邀,他這一次不敢再直接拒絕了,他的迴應是沉默——無聲的拒絕。
梁迥迴到開封將李煜的反應告訴給了趙匡胤,大宋皇帝陛下這下是徹底對李煜失去了耐心,他的忍耐也到了極限。對於南唐,趙匡胤其實一直是心存幻想,他希望能夠通過和平的手段兼並南唐,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事實讓他失望了,要想兼並南唐他就必須要再次大起刀兵。
就在南漢滅亡的同年十一月,李煜派遣他的弟弟、南唐鄭王李叢善到開封朝貢,李煜這時候仍然在幻想著能夠通過盡量地討好趙匡胤從而讓自己的苟安日子能夠盡可能長時間地延續下去。為了讓自己的誠意顯得更足,李煜又上疏請求削去“唐國主”的名號改稱自己為“江南國主”,同時他還請求趙匡胤以後給他下發詔書的時候可以對其直唿其名,趙匡胤對此一應照準。
做完了這些,李煜還是覺得不安心不保險,他唯有通過頻繁地示好才能讓自己稍微地安下點心。僅僅三個月後,李煜再派李叢善來給趙匡胤上貢。這一次李煜可是悔青了腸子,因為李叢善這一去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趙匡胤就此把李叢善留在了開封,理由是他要重用李叢善,但暗地裏誰都知道這是在給李煜下馬威。
消息傳入金陵,李煜大為恐懼,他擔心趙匡胤馬上就要來打他。怎麽辦呢?李煜顯然沒有膽量去質問趙匡胤的這個舉動,他隻能更加賣力地討好對方。於是,他下令降級自己的行政機構,他將中書省和門下省改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改為司會府,其餘的官府機構一律照此降級,而且他還將宮殿上麵的象征帝王權力和威嚴的飾物全部去除。
很快,趙匡胤在開封給李叢善封了官——泰寧節度使,另外還給李叢善在開封賞賜一座豪宅,這意思很明顯,從此以後你就在開封城另安新家了。李叢善沒辦法,他不能拒絕,在道義和名義上他和他的哥哥李煜都是宋朝的臣子,皇帝賞賜你官職還給你房子住,這是皇恩浩蕩。
此外,李叢善還得幹一件他非常不願意幹的事,那就是給他的哥哥寫信叫他到開封來朝見趙匡胤。有了親弟弟李叢善的前車之鑒,李煜怎麽可能還敢去開封?在他看來,他這一去不但自己可能迴不來,說不定連他的南唐也將就此不費吹灰之力就變成了宋朝的屬地,這樣的亡國方式就連南漢都不如。李煜壯著膽子迴信拒絕,為表歉意他隻得給趙匡胤再送錢過去,以求平息天子之怒。
當然,李煜也不傻,趙匡胤的種種逼迫之舉讓他開始放棄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他表麵上表現得比之前更加恭順,但實際上也在開始做一些與宋朝進行戰爭的準備,主動進攻肯定是胡扯,他能做的就是如何防禦宋朝的進攻,怎麽樣把自己家門口的籬笆紮得更牢固一些。遺憾的是,他這個按理說智商應該很高的大才子卻做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主動把自己家門口的一根最粗的籬笆樁子給拔了。
還記得之前建議李煜趁著宋朝攻打南漢之時派兵過江收複淮南的南唐大將林仁肇嗎?這位在柴榮南征李璟時率軍奮勇抗擊後周大軍的南唐名將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李煜給弄死了,而他弄死林仁肇的原因竟然就是一個直白簡單得沒有半點技術含量的借刀殺人計。
宋朝對於林仁肇也是有所忌憚的,為了除掉這個今後攻打南唐時會帶來麻煩的人,宋朝使出了一個陰招。他們通過賄賂林仁肇府中的一個仆人搞來了一幅林仁肇的畫像,然後把畫像掛在了一座新建的大宅子裏,再然後又故意帶著李煜的使者去了那座宅子並讓那位使者見到了林仁肇的畫像。使者大驚,問過才知道林仁肇不久之後就要來開封,而這座空宅子就是宋朝提前給他準備的豪宅。
使者迴去之後就將這事稟報給了李煜,結合整個事情的前後過程,但凡智力健全的人恐怕都不會信吧?林仁肇投誠這事如果是真的,宋朝怎麽可能如此明目張膽且毫無顧忌地把消息透露給李煜的使者?可是,李煜這位大詞人居然就是信了,而且是深信不疑並勃然大怒。
結合上次林仁肇請求帶兵去收複淮南之事,李煜突然恍然大悟:原來你林仁肇不是想去收複什麽淮南之地,而是想帶著兵馬去投降宋朝,你一個人去沒啥功勞,帶著千軍萬馬去投誠自然是大功一件。還好我當初沒信你的鬼話,既然你對我不忠,那就別怪我對你不仁不義了。你去死吧!
就此,南唐的一代名將——那位甘願以自己全家妻兒老小的性命為擔保也要冒險去奪迴淮南的南唐大將被李煜用一杯毒酒給提前終結了生命。所謂玩火者必自焚,李煜用一杯毒酒鴆殺了他的臣子,到最後他自己也被他的閻王用一杯毒酒給終結了人生。
這件事跟劉鋹當年殺掉邵廷絹是如此的相似,麵對強敵而自毀長城之君,古今有幾個能不亡國?隻是可惜了林仁肇的一腔的忠肝義膽和熱血,一代猛將竟死得如此的不明不白,如此的窩囊和憋屈。
林仁肇,惜哉!
時間進入公元973年 ,趙匡胤已經有些按捺不住想要對李煜揮舞大棒子了。這年的四月,他趁著李煜生日的機會派遣他的寵臣盧多遜前去為李煜賀壽。相比於其他的那些到南唐公幹的宋朝使臣,身為宋朝頂級高官的盧多遜要顯得有涵養得多,他對李煜很有禮節並無任何的天朝上國使者的驕橫和粗魯,這讓李煜以及南唐的那些臣工們也是有點喜出望外。
等到賀壽完畢即將踏上過江的船隻時,盧多遜“突然”想起自己好像還有點事沒有做,他叫人急忙迴去見李煜。那個人對李煜說:“我們盧大人托我把話帶給你,他這次來其實還有一個小事情,朝廷正在重修天下圖經,其他地方我們都有了,現在就缺江南諸州,盧大人希望你能給我們一份讓我們帶迴去。”
這個所謂的圖經簡單來說就是記錄一個地方山川地貌、戶口多寡、風土人情甚至包括軍事關隘及兵力布防等情況的地理圖文手冊。這玩意兒能是輕易就給別人的嗎?可事實是什麽?李煜立馬叫人火速將江南十九州的圖經加班加點地抄送了一份給盧多遜。
這叫什麽?別人要殺你,而你急切地主動給別人遞刀子過去。這件事幸好是李煜幹的,如果是別的什麽人幹的,那指定是要以內奸罪殺頭。可是,李煜就是這麽幹了。他這是弱智了嗎?不像,或許他這樣做不過是再一次地在向趙匡胤表忠心罷了。
對此,我們其實也沒有必要過度地嘲諷李煜的軟弱或懦弱,這種情況以及這種事在弱者麵對強者的時候經常出現。麵對霸權,我選擇低頭,我這樣做隻是想好好地活著,這有錯嗎?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也是一個難言對錯的問題,所謂人不畏死,足懼萬夫,但前提是這個人不畏死。所以,那些嘲笑李煜軟弱和懦弱的人大可不必如此,除非你在遭遇與他類似的事件之時能夠表現得比他有種。我不是說我們不能說他什麽,但這種隻是涉及到了人性而非大奸大惡的行為和意識能理解就好,如果不能理解也談不上批判。
盧多遜迴到開封將自己在江南的所見所聞告訴給了趙匡胤,他直言南唐可取,而盧多遜突然地靈機一動帶迴了江南諸州的圖經更是讓趙匡胤喜不自禁。而李煜呢?他覺得自己表現得這麽乖是不是就可以跟趙匡胤講點條件呢?於是他屢次請求趙匡胤讓他的弟弟李叢善迴歸江南,但全都被拒絕,李煜為此而黯然神傷,在寫文抒發自己對弟弟的一片思念之情的同時,無心享受的他更是下令廢止了宮中的一切宴飲。
生性純善友愛的李煜對李從善因為他的原因而身陷開封感到很是難過,他想要迴自己的弟弟,可那邊趙匡胤也想要一個人,而那個人就是李煜本人。趁著李煜派人上表請求趙匡胤對其進行冊封之禮的時機,趙匡胤再次派出使者梁迥請李煜去開封,理由也很正當:“朝廷今年冬天要舉行柴燎之禮,陛下請國主到時候親臨開封一趟,陛下希望能夠與國主共同主持祭祀大禮。”
麵對趙匡胤與此類似的要求,李煜之前已經多次表示拒絕拒絕。按照讀書人的思維和理論來說,既然我李煜已經多次表示拒絕,那你趙匡胤就不該臉皮再那麽厚,可趙匡胤不是一個書生,他是帝王,心黑臉皮厚對他來說更是帝王心術和權謀的一部分,可李煜想不通這些。麵對趙匡胤短時間內的頻繁相邀,他這一次不敢再直接拒絕了,他的迴應是沉默——無聲的拒絕。
梁迥迴到開封將李煜的反應告訴給了趙匡胤,大宋皇帝陛下這下是徹底對李煜失去了耐心,他的忍耐也到了極限。對於南唐,趙匡胤其實一直是心存幻想,他希望能夠通過和平的手段兼並南唐,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事實讓他失望了,要想兼並南唐他就必須要再次大起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