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發出去以後,張衝來到了豐台大營的校場。


    台下,兩萬多豐台大營的士兵們眼巴巴的望著台上的張衝。


    在進行兵員核查的這幾天裏,他們心中都是十分忐忑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到底在何方。


    其中也不乏一些小規模的嘩變,騷動。可很快都被陸軍鎮壓下去,按照“紀律條令”進行了處理。


    剩下這些人,隻能眼巴巴等著張衝對他們的安排。


    張衝上台後,開始了他慷慨激昂的演講。


    從十年前鴉片戰爭我大清所受的屈辱苦難,西方列強是怎麽欺負我們大清的,講到了我們大清與西方的差距,又講到自己想要振興大清的宏偉藍圖,最後以一句“落後就要挨打”結束演講。


    張衝的這番演講,成功將眾人的激情給點燃了。


    台下大多數人都是八旗子弟,他們打小就是聽著祖宗們“馬背上得天下”的故事長大的,他們的心中都曾有雄心壯誌,隻不過清朝從開國起,便規定旗人禁止自謀生計。


    但所謂的鐵杆莊稼遠遠趕不上旗人人口增加的速度,致使普通旗人老百姓異常貧困,隻能在這軍隊中賴著,混一口飯吃。


    聽了張衝的演講,台下的士兵們都情緒激動,有人都流出了熱淚。


    “皇上!那奴才們應該怎麽辦!”


    “皇上!奴才雖然老了,但奴才還能騎馬,您就帶著奴才出征吧!”


    看著台下的眾人還有一顆忠心,張衝也頗為動容。


    隨後,安德海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宣讀了起來。


    聖旨的內容不是別的,正是讓他們原地改製的聖旨。


    他們這些人,從一名軍人轉變成為一名工人,即日起就要前往直隸開采煤礦,為大清的建設出一份力。


    剛才張衝已經講過了發展工業的重要性,為了大清不落後於洋人,為了大清不用挨打。眾人也都認識到了自己以後要從事的工作的意義。紛紛表示一定要努力開采煤礦,為大清建設,添磚加瓦!


    而對於提督史學佳那些原來豐台大營的高級將領們,軍法處將他們全部給查了個底朝天,連他們去過京城哪家娛樂場所,和哪個小妹進行過親切交流全部查的一清二楚。


    經查,這些人中沒有一個好東西。看來旗人老百姓異常貧窮,而旗人上層階級的生活十分奢侈這個說法錯不了一點。


    張衝看著軍法處呈上來的報告,隻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


    “全部依法處理,違法所得全部上交朕的內務府。”


    就這樣,史學佳等人喜迎“秋後問斬”,而他們辛辛苦苦積攢的金銀珠寶,全部進了張衝的“口袋”。


    將領們全部蹲了大牢,士兵們全部改製去做了工人。原本熱鬧的豐台大營一下子就空了下來。


    看來繼續征兵迫在眉睫了。


    征召新兵,就需要軍官,可新式軍隊的軍官可不光是身材高大就能幹得了的,也不能像以前腐朽的舊軍隊一樣實行世襲製。


    張衝琢磨著,軍事學院也該成立了。


    張衝叫來了關奎龍,商量軍事學院的事宜。


    張衝一開始的想法是從科舉以外,再設計一個類似於後世“高考”的考試,選拔人才。


    可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便得到了關奎龍的極力反對。


    關奎龍向張衝仔細闡述了他反對設計新考試的原因。


    張衝登基之後,從改革一些朝廷機構,到創立新軍,這一係列措施已經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而如今明麵上反對的聲音雖然不大,但那是對張衝皇權的忌憚。


    現如今要設計新考試,勢必就要降低科舉考試的含金量。科舉製度在華夏適用了一千多年,其中的利益關係更是深不可測。


    如果這個時候擅動科舉考試,勢必會收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強大阻力,不光新政策推行不下去,就連之前所取得的成果怕是也保不住了。


    張衝思考了一下,確實是這麽個道理。


    在和關奎龍再三商量後,最終決定。


    將豐台大營舊址改為“陸軍講武堂”,為正二品級朝廷機構,由關奎龍兼任陸軍講武堂第一任校長,張衝任名譽校長。這樣,以後凡是講武堂畢業的軍官,都可以說自己是“天子門生”,這也可以保證這些基層軍官對張衝的忠誠,有利於張衝將軍權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進入陸軍講武堂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是陸軍的正式成員。


    每年在陸軍範圍內組織一次考試,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參加這個考試,隻要通過考試便可以進入陸軍講武堂進行學習,畢業後便可以從一名普通士兵轉變為基層軍官。


    第二種方法便是訓練和作戰中立軍功。


    張衝在陸軍實行新型的軍功製度,從下往上分別是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凡是陸軍的士兵,榮立三次三等功或者兩次二等功以上的,便可以獲得進入陸軍講武堂的資格,畢業後也可以成為軍官。


    這個方案也得到了關奎龍的認可。


    這樣不僅可以為新軍選拔人才,還可以用軍功激勵士兵們艱苦訓練、英勇作戰。又是一舉兩得好措施。


    不多耽誤,張衝立馬就讓安德海擬旨,正式設立“大清陸軍講武堂”。


    旨意傳到了朝廷中,朝中大臣們對此並不感冒,認為隻是這個年輕皇帝在胡鬧。


    一群武夫還專門設立什麽一個講武堂?再怎麽講也講不出什麽道道來。


    但他們吐槽歸吐槽,張衝的聖旨他們還是要執行的。


    很快,戶部便將第一筆經費轉到了新設的講武堂內,關奎龍所選的講武堂教官們的任命也很快下來了。


    第二批征兵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展開。


    之前參加陸軍的年輕人呢,如今都在自己的村裏都成了香餑餑,媒人們整天往他們家中跑,這次陸軍再征兵,自然是收到了老百姓們的一致歡迎。很快,兩萬名高質量的新兵便征召完畢,被送到了陸軍訓練基地進行新兵訓練去了。


    完成這些工作,張衝的“禦駕親政”又該進行下一階段了。


    話說張衝的這個禦駕親征為何顯得不慌不忙呢,因為這個時候太平天國運動剛剛開始,還屬於地方性的起義,還掀不起多大風浪,所以張衝也沒有著急對太平天國的討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穿越:鹹豐帝的列強征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沒有迷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沒有迷路並收藏時空穿越:鹹豐帝的列強征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