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先丈量出要爆破的麵積,計算出火藥使用量。


    隨即挖來一些黃泥,徒手塑成拇指粗細的桶狀,最後拉到30厘米。


    這是最原始的爆破筒,隻需要把配置好的爆炸物填充進去即可。


    做完這些,陳東又把蓖麻和燈芯草搓在一起。


    蓖麻油脂多,能保證燃燒性,燈芯草則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兩者相輔相成,保證燃燒速度均勻。


    做了幾個爆破筒以後,陳東以炭做筆,把岩石壁分割成若幹個矩形。


    四點定位爆破,是小空間裏最實用的。


    火藥量的減少,直接削弱了爆破筒的威力,每次隻炸開一點小麵積。


    即便中間有了差池,也有很大的補救餘地。


    準備工作做完了以後,陳東把家人都疏散出去。


    引信留得很長,給了他足夠逃離的時間。


    陳東一手舉著火把,半彎著腰,像點炮仗似的,引信呲出火星的瞬間,整個人已經彈了出來。


    “嘭!”


    屋裏傳出一聲悶響,黃土摻著老灰撲撲簌簌地往下掉。


    雖說陳東已經很小心地控製火藥量了,可空間的局限性依然讓火藥威力翻倍。


    等煙塵散去,屋裏已是滿地碎石。


    再看岩壁上,已出現一個臉盆大小的洞口。


    陳東沒顧著高興,而是先檢查一下房屋的整體情況。


    還好,沒出現開裂或者牆體晃動的問題。


    陳東一聲接著一聲地放,十幾個爆破筒連續爆發威力。


    每一炮都帶著悶響,炸得吳家溝人心惶惶。


    誰也不知道陳東這小子又在搞什麽。


    一下午過去,曾經堅不可摧的岩壁已經徹底破開,山裏的涼風滲得人骨頭縫都發涼。


    即便外麵已經春暖花開,可在山洞裏依然能嗬出哈氣,內部甚至還能看見白霜。


    這說明,山洞內部的溫度始終在零度徘徊,甚至可能是零下!


    這不但是天然空調,更是天然的大冰箱!


    有了這地方,甭管是糧食還是蔬菜,都能得到極好地保存。


    這麽好的地方不利用起來,那簡直是浪費資源!


    山洞雖然開鑿出來,可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山的內部沒有自然風,這就導致空氣不流通,裏麵的冷空氣出不來,最多就是徘徊在門口。


    這種情況會導致局部寒冷,達不到全屋散熱的情況。


    必須想個辦法讓空氣徹底流通起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穿堂風,可這就意味著要把山的另一端也炸穿。


    可這山體幾乎到了極限,再有什麽動作,山體很容易出現塌方。


    思索片刻,陳東把目光瞄準頭頂。


    把山炸穿雖然實現不了,但是在頭頂打個洞應該不成問題。


    陳東立馬拿出繩子,在頭頂斜坡位置開始丈量。


    隨即陳東又跑到山上,從外側繼續觀察。


    在反複地確認中,陳東的圖紙愈發完善。


    他從山裏開的洞,連通的正好是山上的一棵大鬆樹。


    這地方隱秘得很,基本沒人會注意到。


    說幹就幹!


    陳東拿著鐵鍁一點點往下挖,挖出洞口以後塞進爆破筒。


    隻不過,他把火藥量減少很多。


    這一次,隻炸開一個碗口大的洞。


    如果說地下室裏的岩壁是出氣孔,那上麵的就是進氣孔。


    進氣孔必須比出氣孔小,這樣會形成一定程度的負壓,而負壓又能形成一股吸力,把洞裏的冷氣推出去,從而把熱氣擠出來,最終實現整體降溫的效果。


    這個原理叫峽管效應,以後的空調壓縮機也是借助這個原理。


    頭頂的洞口一打開,洞裏的風明顯變大了,整個地下室的溫度都在下降。


    這就意味著,上麵的進氣孔已經起到作用了。


    不過,陳東要把這個風力繼續放大,而且要變成可調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風扇。


    有了之前做扇葉的經驗,再做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隻不過,這次又做了改良,做了兩扇陀螺扇。


    風扇也有正反之分,正麵是往裏凹,反麵則是往外突,從外形上看,有點像陀螺,所以才得了這麽個名字。


    陀螺扇必須配套使用,單拿出來一個,幾乎沒什麽用。


    一個小時的時間,陳東已經做出兩個陀螺扇。


    兩套陀螺扇中間用一根麻繩連接,以一正一反的方式擺正。


    洞口進來的風,會先後帶動兩個風扇,一正一反的擺放是為了增大壓強,相當於一個驅動器。


    果然,陀螺扇投入工作後,山洞裏的風瞬間唿唿作響。


    還沒過多久,陳東就聽見周晴在樓上喊冷。


    周晴叫的聲音越大,陳東就越興奮。


    這說明成功了!


    不過,現在風扇的狀態還屬於不可控的。


    現在需要把雜亂的岩壁清理好,重新安裝上兩扇格柵式大門。


    陳東從山上取了一整顆柞木,用鋸子分割成尺寸相同的木板,從左右到右嵌在牆裏。


    每一個木板都是活動的,可以根據溫度選擇打開或者關閉。


    無論是從外形還是內部核心,這完全是仿照空調的原理。


    這又一次印證陳東長久以來的想法,隻要弄清楚原理,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山洞成了一個可控的空調,又有了一扇獨立的大門。


    更讓陳東期待的是,山洞的內部空間。


    炸藥高頻次的爆破,讓山洞內部有了幾十平方米的空間。


    麵積雖然不大,但是高度足夠,甚至再搭建個二層也不是問題。


    陳東趕緊把周晴喊下來,幫忙把內部的碎石清理幹淨。


    倆人分工明確,陳東負責我修補牆麵,把多餘的棱角全部敲掉,再用黃泥把凹陷的位置補齊。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讓牆麵完整,增加空間利用程度。


    周晴專心致誌清理殘磚廢土,把每個縫隙都清理得很幹淨。


    忙碌了一天,終於把內部空間清理出來,倆人的衣服變得潮濕,陰冷順著骨頭縫往身體裏鑽。


    烘衣服的時候,陳東腦子裏衍生出新規劃。


    現在溫度確實夠低,但濕度降不下來,所有的物資都會發黴。


    這就意味著,不能把這地方當成大冰箱。


    要說單純的改造濕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內部烘幹,點上一把大火,燒上十天半個月,濕氣肯定祛除個七七八八。


    可難的是,溫度還不能升高。


    一道難題,又一次擺在陳東麵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香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香墨並收藏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