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美人計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識破了賈詡假降偷襲的計謀,徹底平定了宛城。張繡也因此事被劉備剝奪官職,歸為平民。
這日,張繡嬸嬸鄒氏見張繡多日心情鬱悶,便詢問原因。
張繡道出了心中苦悶,表示自己對不住叔叔。
鄒氏趁機說出此事的關鍵人物趙塵,利用趙塵好色的特點,將自己獻給趙塵。
隻要能與趙塵說上話,或許尚有機會。
張繡一聽,大吃一驚。
“嬸嬸萬萬不可!某之過錯豈能讓嬸嬸受罪。”
鄒氏卻說道:“你家叔叔過世多年,僅留下你我二人相依為命。今日你有事,作為嬸嬸,我豈能坐視不理。”
“那也不行,就算要用美人計,某也一定能尋一名美麗女子送於趙塵。”
話到此處,鄒氏低下頭,靦腆地說道:“大可不必。正好我也想見識見識這位百姓口中的名士,讓文和先生都敬仰的謀士。”
張繡聽之,也便明白了嬸嬸的意思,便不再相勸。
張濟去世多年,鄒氏一直勤勤懇懇,撫養幼子,從未有過過分之舉。
這一切張繡看在眼裏。今日他有難,言語之間又能有感觸,嬸嬸心中有所期待,再有所阻攔自然不合人情。
當日夜,張繡領著鄒氏來拜訪趙塵。
趙塵以禮相待,於書房中言論。
張繡開口便說道:“草民得知軍師日夜勞累,身邊又沒有人服侍,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今日前來是想為軍師緩解疲勞,舒緩心情。”
趙塵一聽,便明白了其中意思,笑道:“將軍如今雖為百姓,但心懷天下,倒是令人敬佩。隻是今日前來若是隻為某,那便不用將軍操心了,自有人為某寬心。”
張繡見趙塵要拒絕,急忙說道:“軍師位高權重,自然會有人安排,隻是自家嬸嬸仰慕軍師久已,想要一睹軍師真容,還請軍師答應。”
說完,也不管趙塵有沒有應允,便請鄒氏前來。
趙塵雖然心中早有預料,但卻未曾料到張繡之嬸鄒氏之事會落在自己頭上。
隻見鄒氏邁著小碎步款款而來。
直到趙塵跟前,他才明白,為何當初曹操見了鄒氏會多日纏綿不理軍務,還從城中搬到了營帳中。
這般大家閨秀,自然人見人愛。
雖已近三十,但知書達理,容貌秀麗,氣質脫俗,遠遠看去早已褪去了豆蔻年華的稚氣和清秀,多了幾分成熟穩重,猶如陳年的佳釀,醇厚而耐人尋味。她的美麗不僅僅是外在的精致,更是內心的積澱和智慧的顯現。
趙塵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張繡便意識到嬸嬸的計謀定然會有效。
隻是鄒氏再貌美醇厚又如何,趙塵身後早已經有多位賽天仙的娘子,各個都比鄒氏要美上幾分,雖有一時的心動,卻無法入住心中。
更何況趙塵堅守一條鐵律,就如同當初的貂蟬一般,雖是喜愛,也不會下手。
隨著鄒氏的靠近,一股淡淡的香味已經彌漫在書房之中。
趙塵麵上已經恢複了先前的平靜。
還沒等鄒氏和張繡開口,趙塵搶先說道:“將軍和嬸嬸大可不必如此。今日張將軍前來鄙舍,某也知將軍用意。嬸嬸乃長輩,侄子乃晚輩,豈能因侄子的前途而犧牲長輩的幸福。遙想當年,張濟將軍英雄蓋世,隻是時運不濟。若是嬸嬸有其他意願,趙某可為嬸嬸安排。隻是在趙某這裏,要為將軍說句話,不必以身犯險。”
聽到此處,鄒氏的臉刷一下便紅了。
就在剛才,她見到了心中期待已久的那名男子,心中不免有些激動。
這男子比想象中的還要帥氣,富有男人味,難怪這麽多天下美女心甘情願地跟隨他,願意為他生兒育女。
正當鄒氏靠近趙塵,想要行禮問候之時,卻聽到趙塵這般言語,心中不免失落。
她甚至懷疑自己的美貌沒有達到趙塵的要求。
鄒氏連忙說道:“軍師莫要怪侄兒,此乃我的主意。我隻是想要一睹軍師真容,若是有所打擾,還請軍師見諒。”
趙塵笑道:“夫人體諒晚輩,令人感動。今天天色不早了,不如讓院中護衛送夫人迴去,以免路上不測。”
鄒氏一聽,原本激動的眼神也徹底陷入灰暗無光,仿佛眼前的一切已經跟她無關。
也確實跟她無關。
張繡也知道,今日的美人計完全沒有效果,哪怕自家嬸嬸確實成熟貌美,但趙塵絲毫沒有動心。
換言之,他張繡恢複職位已經無望。
正當二人告別趙塵準備離去之時,張繡聽趙塵說道:“張將軍留步,我尚有事與將軍商議。”
張繡不解,隻是迴頭送別鄒氏,而後轉身迴到趙塵府院中。
“不知軍師喚我何事?”
“我知將軍心中意,之所以還稱唿你為將軍,正是因為在趙某心中,你還是一名將軍。今日正好有一事,若是將軍答應辦成,我便會在主公麵前替將軍言語,屆時恢複將軍之位應當不是難事。”
張繡大喜,他很清楚趙塵的話在劉備麵前的分量。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決定劉備都聽趙塵的。
所以今日趙塵說可以,那一定可以。
他當即爽快答應下來。
“不知軍師所為何事?”
趙塵笑道:“我為一個人。”
“何人?”
“賈詡賈文和。”
“文和先生?”
“不錯,我希望你能替主公說服文和,投入主公帳下,與主公一道平定天下。”
原來劉備大軍入主宛城之後,賈詡自認為計謀失策,無臉麵對張繡,也不願意麵對劉備,隻想安心做一名百姓。
可劉備聽了趙塵的舉薦,說賈詡有經天緯地之才,乃難得的智謀之士,豈能放過他,便領著眾人多日拜訪賈詡,依舊不曾答應。
趙塵便想到了張繡對賈詡有恩,便希望張繡能出麵說服賈詡。
“隻要將軍能辦成此事,我一定奏請主公,恢複將軍之職,依舊主政宛城,統領軍政。”
張繡一聽,這還不簡單,滿口答應下來。
次日,他便帶著滿滿的自信前往賈詡的府邸。
可不曾想到,賈詡並沒有如他意。
這日,張繡嬸嬸鄒氏見張繡多日心情鬱悶,便詢問原因。
張繡道出了心中苦悶,表示自己對不住叔叔。
鄒氏趁機說出此事的關鍵人物趙塵,利用趙塵好色的特點,將自己獻給趙塵。
隻要能與趙塵說上話,或許尚有機會。
張繡一聽,大吃一驚。
“嬸嬸萬萬不可!某之過錯豈能讓嬸嬸受罪。”
鄒氏卻說道:“你家叔叔過世多年,僅留下你我二人相依為命。今日你有事,作為嬸嬸,我豈能坐視不理。”
“那也不行,就算要用美人計,某也一定能尋一名美麗女子送於趙塵。”
話到此處,鄒氏低下頭,靦腆地說道:“大可不必。正好我也想見識見識這位百姓口中的名士,讓文和先生都敬仰的謀士。”
張繡聽之,也便明白了嬸嬸的意思,便不再相勸。
張濟去世多年,鄒氏一直勤勤懇懇,撫養幼子,從未有過過分之舉。
這一切張繡看在眼裏。今日他有難,言語之間又能有感觸,嬸嬸心中有所期待,再有所阻攔自然不合人情。
當日夜,張繡領著鄒氏來拜訪趙塵。
趙塵以禮相待,於書房中言論。
張繡開口便說道:“草民得知軍師日夜勞累,身邊又沒有人服侍,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今日前來是想為軍師緩解疲勞,舒緩心情。”
趙塵一聽,便明白了其中意思,笑道:“將軍如今雖為百姓,但心懷天下,倒是令人敬佩。隻是今日前來若是隻為某,那便不用將軍操心了,自有人為某寬心。”
張繡見趙塵要拒絕,急忙說道:“軍師位高權重,自然會有人安排,隻是自家嬸嬸仰慕軍師久已,想要一睹軍師真容,還請軍師答應。”
說完,也不管趙塵有沒有應允,便請鄒氏前來。
趙塵雖然心中早有預料,但卻未曾料到張繡之嬸鄒氏之事會落在自己頭上。
隻見鄒氏邁著小碎步款款而來。
直到趙塵跟前,他才明白,為何當初曹操見了鄒氏會多日纏綿不理軍務,還從城中搬到了營帳中。
這般大家閨秀,自然人見人愛。
雖已近三十,但知書達理,容貌秀麗,氣質脫俗,遠遠看去早已褪去了豆蔻年華的稚氣和清秀,多了幾分成熟穩重,猶如陳年的佳釀,醇厚而耐人尋味。她的美麗不僅僅是外在的精致,更是內心的積澱和智慧的顯現。
趙塵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張繡便意識到嬸嬸的計謀定然會有效。
隻是鄒氏再貌美醇厚又如何,趙塵身後早已經有多位賽天仙的娘子,各個都比鄒氏要美上幾分,雖有一時的心動,卻無法入住心中。
更何況趙塵堅守一條鐵律,就如同當初的貂蟬一般,雖是喜愛,也不會下手。
隨著鄒氏的靠近,一股淡淡的香味已經彌漫在書房之中。
趙塵麵上已經恢複了先前的平靜。
還沒等鄒氏和張繡開口,趙塵搶先說道:“將軍和嬸嬸大可不必如此。今日張將軍前來鄙舍,某也知將軍用意。嬸嬸乃長輩,侄子乃晚輩,豈能因侄子的前途而犧牲長輩的幸福。遙想當年,張濟將軍英雄蓋世,隻是時運不濟。若是嬸嬸有其他意願,趙某可為嬸嬸安排。隻是在趙某這裏,要為將軍說句話,不必以身犯險。”
聽到此處,鄒氏的臉刷一下便紅了。
就在剛才,她見到了心中期待已久的那名男子,心中不免有些激動。
這男子比想象中的還要帥氣,富有男人味,難怪這麽多天下美女心甘情願地跟隨他,願意為他生兒育女。
正當鄒氏靠近趙塵,想要行禮問候之時,卻聽到趙塵這般言語,心中不免失落。
她甚至懷疑自己的美貌沒有達到趙塵的要求。
鄒氏連忙說道:“軍師莫要怪侄兒,此乃我的主意。我隻是想要一睹軍師真容,若是有所打擾,還請軍師見諒。”
趙塵笑道:“夫人體諒晚輩,令人感動。今天天色不早了,不如讓院中護衛送夫人迴去,以免路上不測。”
鄒氏一聽,原本激動的眼神也徹底陷入灰暗無光,仿佛眼前的一切已經跟她無關。
也確實跟她無關。
張繡也知道,今日的美人計完全沒有效果,哪怕自家嬸嬸確實成熟貌美,但趙塵絲毫沒有動心。
換言之,他張繡恢複職位已經無望。
正當二人告別趙塵準備離去之時,張繡聽趙塵說道:“張將軍留步,我尚有事與將軍商議。”
張繡不解,隻是迴頭送別鄒氏,而後轉身迴到趙塵府院中。
“不知軍師喚我何事?”
“我知將軍心中意,之所以還稱唿你為將軍,正是因為在趙某心中,你還是一名將軍。今日正好有一事,若是將軍答應辦成,我便會在主公麵前替將軍言語,屆時恢複將軍之位應當不是難事。”
張繡大喜,他很清楚趙塵的話在劉備麵前的分量。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決定劉備都聽趙塵的。
所以今日趙塵說可以,那一定可以。
他當即爽快答應下來。
“不知軍師所為何事?”
趙塵笑道:“我為一個人。”
“何人?”
“賈詡賈文和。”
“文和先生?”
“不錯,我希望你能替主公說服文和,投入主公帳下,與主公一道平定天下。”
原來劉備大軍入主宛城之後,賈詡自認為計謀失策,無臉麵對張繡,也不願意麵對劉備,隻想安心做一名百姓。
可劉備聽了趙塵的舉薦,說賈詡有經天緯地之才,乃難得的智謀之士,豈能放過他,便領著眾人多日拜訪賈詡,依舊不曾答應。
趙塵便想到了張繡對賈詡有恩,便希望張繡能出麵說服賈詡。
“隻要將軍能辦成此事,我一定奏請主公,恢複將軍之職,依舊主政宛城,統領軍政。”
張繡一聽,這還不簡單,滿口答應下來。
次日,他便帶著滿滿的自信前往賈詡的府邸。
可不曾想到,賈詡並沒有如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