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拿下長安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命馬超和馬岱各領一路人馬,將長安城前的夏侯惇和夏侯淵大軍引開,自己領著剩餘的數千人準備攻城。
韓遂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區區數千人自然不是城中兩萬人的對手。
令韓遂和曹操沒有想到的是,張飛早已潛入長安城內,此刻領軍兩千拿下了東門。
趙塵和張飛裏應外合,很快就攻入了城中。
三軍人馬在長安城的東門附近展開巷戰。
隻是麵對人數壓力,趙塵根本無法繼續推進,隻能讓趙雲和張飛各領一路,攔住曹操和韓遂的進軍,等候著北門的變化。
此刻的長安城北門,有一名將軍,正在說服眾將士投降。
那人便是成公英一直在尋找的李堪。
原來那日李堪正好出行在外,與成公英擦肩而過。
剛要迴府的親信看到了成公英押解府上眾人一路到縣衙,心中便意識到了問題,匆忙匯報給李堪。
李堪靈機一動,找了一戶百姓,給了些許錢財,便藏身於此。
跟隨著的親信也紛紛散去,各自隱匿。
直到趙塵領軍攻打長安城,東門的殺喊聲四起,李堪意識到時機已到,領著親信一路直奔北門。
從潼關出發來長安城之時,趙塵曾經囑咐過,若是六千將士依舊在他手中,便可伺機而動,隻需要與城外大軍裏應外合,定然能拿下長安城。若是六千將士無法進城,或是行動敗露,孤身一人之時,便等候消息,爭取與北麵而來的郭嘉大軍配合。
如今便是孤身一人闖北門。
趙塵知道李堪在西涼大軍中的威望,當初擊破潼關之時,不管如何都要將其收服,便是相信李堪能順利拿下西涼軍。
此時此刻,李堪站在北門眾將士麵前,勸說:“諸位兄弟皆知,韓遂雖為西涼統帥,可此人殘暴無情,不顧兄弟們安危,並非最佳主公。反觀雒陽城劉皇叔,深受百姓愛戴,仁義廣布天下,是個明主。此刻,東門已經失守,趙塵已經領軍殺入長安城中,用不了多久便會拿下長安城。屆時投降,隻是被動之舉,若是如今歸順,乃順應大勢也。”
守城的將士聽之,互相低聲嘀咕,沒有人願意第一個站出來,也沒有人願意與李堪為敵,將李堪拿下。
李堪見狀,瞄了一眼混在人群中的親信。
親信會意,第一個舉手說道:“李將軍,我願跟隨將軍,投入劉皇叔帳下。”
一個人出現了決定,其他人便紛紛響應。
第二個,第三個……
直到北門上的數百將士都願意歸順。
李堪不費一兵一卒,便順利拿下了北門。
可他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郭嘉領軍前來。
按照趙塵的計劃,今夜應該是郭嘉大軍攻入北門,趙塵親自領軍殺入東門,而後兩軍匯合,將韓遂和曹操大軍趕出長安城。
李堪一時間有些焦急,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親信忽然來報,說東門處,三路大軍混戰,一時間看不清形勢。
李堪也無奈,此刻他手上隻有剛剛願意跟隨他的數百將士,除了等再無他法。
另一邊,趙塵指揮著趙雲和張飛抵擋曹操和韓遂。
巷戰的激烈程度著實出乎眾人的預料,幾乎是站在對方的屍體上占領的一寸一尺。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塵大軍再精銳也駕不住韓遂和曹操的人多,逐漸出現大麵積傷亡。
約莫一個多時辰,趙塵不得不領著大軍緩緩撤離到東門口,堅守著城樓。
“奉孝為何還沒來!”
趙塵心中暗暗叫苦,郭嘉沒有出現,或許意味著北門沒有被李堪拿下,也可能是郭嘉趕來的路上遇到了伏兵。
不管哪種情況,趙塵都不得不做好撤離打算。
不需幾個時辰,城內的兩萬大軍就會將他們全部包圍。
更麻煩的是夏侯惇和夏侯淵被馬超和馬岱引走之後,兩隊人馬各自奔出了數十裏,夏侯惇和夏侯淵幾乎同時幡然醒悟,意識到了此乃調虎離山之計也,當即領軍返迴。
馬超和馬岱人少,拖延不住,隻能緊緊跟隨。
時間迴到兩日前,郭嘉用計拿下高陵之後,便準備與趙塵一道,攻打長安城。
他留下高覽堅守高陵,自己領著陳到和張郃二人,領軍八千,一路南下。
行至半路,剛過陽陵,郭嘉忽感身體不適,病倒在半路上。
一時間,大軍沒有了主心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陳到和張郃隻能領軍暫且停留在陽陵,並將此情況速速報到趙塵處。
半日之後,郭嘉醒來,見陳到和張郃依舊還在陽陵,心中焦急。
可身體無法支撐他繼續領軍。
他當機立斷,命陳到和張郃速速領軍繼續前往長安城。
張郃不放心。
郭嘉說道:“軍師有令在先,明日晚便會對長安城發起進攻,需要我軍攻打長安城北門,而後與軍師匯合在城中,共同對抗韓遂和曹操。若是我軍未至,會嚴重影響軍師的計謀實施,很可能陷軍師與危境,二位將軍速速領軍前往。”
陳到與張郃商議,留下兩千人保護郭嘉,二人領軍趕往長安城。
畢竟是耽擱了大半日,行軍有所影響,故而李堪拿下北門之後,一直未見有大軍前來。
直到次日淩晨,陳到和張郃才趕到北門。
李堪見大軍來,立刻警惕起來,核實身份。
陳到和張郃也不敢輕易進城,三人並沒有見過。
好在李堪說出了趙塵的計劃,二人才相信此事。
三人合兵一處,殺入城內,一道前往城東。
與此同時,夏侯惇和夏侯淵也已經趕迴長安城,對著東門發起進攻。
原先是趙塵和張飛裏應外合打東門,而此刻卻是曹操韓遂在內,夏侯惇夏侯淵在外,內外夾擊僅有六千大軍的趙塵大軍。
趙塵已經沒有退路,內外都是敵軍,城樓已是唯一的守護。
大軍減員也越來越嚴重。
正當趙塵感覺此行無法完成之際,北麵陳到、張郃、李堪三人殺到,從背後突襲了韓遂和曹操。
韓遂和曹操根本沒有料到此刻會有大軍從後方殺來,一時間亂了陣腳。
趙塵從城樓上看到情況,意識到定是郭嘉大軍殺到,當即命趙雲領軍衝下城樓。
兩軍前後夾擊,氣勢大漲,斬殺敵軍無數。
韓遂和曹操見形勢不妙,朝著南門奪路而去。
韓遂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區區數千人自然不是城中兩萬人的對手。
令韓遂和曹操沒有想到的是,張飛早已潛入長安城內,此刻領軍兩千拿下了東門。
趙塵和張飛裏應外合,很快就攻入了城中。
三軍人馬在長安城的東門附近展開巷戰。
隻是麵對人數壓力,趙塵根本無法繼續推進,隻能讓趙雲和張飛各領一路,攔住曹操和韓遂的進軍,等候著北門的變化。
此刻的長安城北門,有一名將軍,正在說服眾將士投降。
那人便是成公英一直在尋找的李堪。
原來那日李堪正好出行在外,與成公英擦肩而過。
剛要迴府的親信看到了成公英押解府上眾人一路到縣衙,心中便意識到了問題,匆忙匯報給李堪。
李堪靈機一動,找了一戶百姓,給了些許錢財,便藏身於此。
跟隨著的親信也紛紛散去,各自隱匿。
直到趙塵領軍攻打長安城,東門的殺喊聲四起,李堪意識到時機已到,領著親信一路直奔北門。
從潼關出發來長安城之時,趙塵曾經囑咐過,若是六千將士依舊在他手中,便可伺機而動,隻需要與城外大軍裏應外合,定然能拿下長安城。若是六千將士無法進城,或是行動敗露,孤身一人之時,便等候消息,爭取與北麵而來的郭嘉大軍配合。
如今便是孤身一人闖北門。
趙塵知道李堪在西涼大軍中的威望,當初擊破潼關之時,不管如何都要將其收服,便是相信李堪能順利拿下西涼軍。
此時此刻,李堪站在北門眾將士麵前,勸說:“諸位兄弟皆知,韓遂雖為西涼統帥,可此人殘暴無情,不顧兄弟們安危,並非最佳主公。反觀雒陽城劉皇叔,深受百姓愛戴,仁義廣布天下,是個明主。此刻,東門已經失守,趙塵已經領軍殺入長安城中,用不了多久便會拿下長安城。屆時投降,隻是被動之舉,若是如今歸順,乃順應大勢也。”
守城的將士聽之,互相低聲嘀咕,沒有人願意第一個站出來,也沒有人願意與李堪為敵,將李堪拿下。
李堪見狀,瞄了一眼混在人群中的親信。
親信會意,第一個舉手說道:“李將軍,我願跟隨將軍,投入劉皇叔帳下。”
一個人出現了決定,其他人便紛紛響應。
第二個,第三個……
直到北門上的數百將士都願意歸順。
李堪不費一兵一卒,便順利拿下了北門。
可他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郭嘉領軍前來。
按照趙塵的計劃,今夜應該是郭嘉大軍攻入北門,趙塵親自領軍殺入東門,而後兩軍匯合,將韓遂和曹操大軍趕出長安城。
李堪一時間有些焦急,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親信忽然來報,說東門處,三路大軍混戰,一時間看不清形勢。
李堪也無奈,此刻他手上隻有剛剛願意跟隨他的數百將士,除了等再無他法。
另一邊,趙塵指揮著趙雲和張飛抵擋曹操和韓遂。
巷戰的激烈程度著實出乎眾人的預料,幾乎是站在對方的屍體上占領的一寸一尺。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塵大軍再精銳也駕不住韓遂和曹操的人多,逐漸出現大麵積傷亡。
約莫一個多時辰,趙塵不得不領著大軍緩緩撤離到東門口,堅守著城樓。
“奉孝為何還沒來!”
趙塵心中暗暗叫苦,郭嘉沒有出現,或許意味著北門沒有被李堪拿下,也可能是郭嘉趕來的路上遇到了伏兵。
不管哪種情況,趙塵都不得不做好撤離打算。
不需幾個時辰,城內的兩萬大軍就會將他們全部包圍。
更麻煩的是夏侯惇和夏侯淵被馬超和馬岱引走之後,兩隊人馬各自奔出了數十裏,夏侯惇和夏侯淵幾乎同時幡然醒悟,意識到了此乃調虎離山之計也,當即領軍返迴。
馬超和馬岱人少,拖延不住,隻能緊緊跟隨。
時間迴到兩日前,郭嘉用計拿下高陵之後,便準備與趙塵一道,攻打長安城。
他留下高覽堅守高陵,自己領著陳到和張郃二人,領軍八千,一路南下。
行至半路,剛過陽陵,郭嘉忽感身體不適,病倒在半路上。
一時間,大軍沒有了主心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陳到和張郃隻能領軍暫且停留在陽陵,並將此情況速速報到趙塵處。
半日之後,郭嘉醒來,見陳到和張郃依舊還在陽陵,心中焦急。
可身體無法支撐他繼續領軍。
他當機立斷,命陳到和張郃速速領軍繼續前往長安城。
張郃不放心。
郭嘉說道:“軍師有令在先,明日晚便會對長安城發起進攻,需要我軍攻打長安城北門,而後與軍師匯合在城中,共同對抗韓遂和曹操。若是我軍未至,會嚴重影響軍師的計謀實施,很可能陷軍師與危境,二位將軍速速領軍前往。”
陳到與張郃商議,留下兩千人保護郭嘉,二人領軍趕往長安城。
畢竟是耽擱了大半日,行軍有所影響,故而李堪拿下北門之後,一直未見有大軍前來。
直到次日淩晨,陳到和張郃才趕到北門。
李堪見大軍來,立刻警惕起來,核實身份。
陳到和張郃也不敢輕易進城,三人並沒有見過。
好在李堪說出了趙塵的計劃,二人才相信此事。
三人合兵一處,殺入城內,一道前往城東。
與此同時,夏侯惇和夏侯淵也已經趕迴長安城,對著東門發起進攻。
原先是趙塵和張飛裏應外合打東門,而此刻卻是曹操韓遂在內,夏侯惇夏侯淵在外,內外夾擊僅有六千大軍的趙塵大軍。
趙塵已經沒有退路,內外都是敵軍,城樓已是唯一的守護。
大軍減員也越來越嚴重。
正當趙塵感覺此行無法完成之際,北麵陳到、張郃、李堪三人殺到,從背後突襲了韓遂和曹操。
韓遂和曹操根本沒有料到此刻會有大軍從後方殺來,一時間亂了陣腳。
趙塵從城樓上看到情況,意識到定是郭嘉大軍殺到,當即命趙雲領軍衝下城樓。
兩軍前後夾擊,氣勢大漲,斬殺敵軍無數。
韓遂和曹操見形勢不妙,朝著南門奪路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