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飛在關前與梁興大吵一架,虧得有趙塵及時出現攔住張飛,否則張飛便要強行攻城。


    兩人爭吵中無意間透露出了趙塵大軍麵臨缺糧的問題。


    李堪匆忙請來張橫和楊秋商議此事。


    三人探討之時,北麵郭嘉收到趙塵的書信便派出張郃領軍五千,進攻蒲津關。趙塵派出趙雲領軍五千,渡過風陵渡,直取蒲津關。


    一名偏將點出了趙塵此舉的目的乃意在關中糧草也。


    三人這才確信,趙塵大軍即將麵臨缺糧的困境。


    一條妙計在李堪腦海中生成。


    他自信地說道:“兩位將軍,且聽我一言。如今我軍雖有長安城為後援,但今年糧草尚未收割,即將麵臨與趙塵大軍相同的問題。若是北麵的糧草被趙塵搶了去,我軍會失去堅守的機會,趙塵大軍就能久立於關前,此消彼長,非我等所願。”


    楊秋便問道:“將軍的意思是要出兵北上,守住蒲津關嗎?”


    李堪點了點頭,說道:“我軍若是能搶在趙塵大軍之前,收割糧草,未來一個月,我軍便可堅守潼關,讓趙塵插翅難飛。另外,還可書信給梁興將軍,好言相勸,或許能將其重新說服。屆時可內外唿應,來一招釜底抽薪,將趙塵大軍擊潰。”


    楊秋和張橫聽了,瞬間來了興致。


    這幾日雖說堅守潼關不出,沒有讓趙塵得到一絲的便宜。


    但每天都麵對那些五大粗輪番的叫罵,一般人都受不了,更何況這些領軍的戰將,平日裏都是頤指氣使慣了,哪有總受別人氣的時候。


    隻是礙於韓遂的命令,三人都不曾出潼關半步。


    李堪提出的建議,說到了二人的心坎上。


    張橫第一個提出:“若是二位將軍沒有意見,我便領軍五千,即刻出發,先行趕到蒲津關,攔住趙塵大軍。”


    李堪說道:“我現在就書信給梁將軍,定能說服其迴心轉意。楊將軍,北上收割糧草之事,還請多上心。”


    三人商議既定,各自分頭行動。


    當晚,一名細作悄悄出了潼關,潛入趙塵大軍營地,摸索到了梁興的營帳。


    剛到營帳外,便聽到梁興在喊:“好你個張飛,說就說,還動手!趙塵也是,難道就因為我等是降將,就不管不顧了嗎?”


    營帳外的細作聽了,心中歡喜。


    他看清營帳內情況,一個閃身鑽進營帳。


    梁興聽到聲音,忙問道:“何人?還不報上名來。”


    細作緩緩靠近,單膝跪地迴道:“將軍,我乃李將軍帳下,特送來李將軍書信一份。李將軍說,今日關前將軍飽受不平,他感到十分氣憤,故而希望將軍能三思信中之事。”


    梁興微微一驚,說道:“好大的膽子,就不怕我喊人將你拿下嗎?”


    細作自信地迴道:“若是將軍想要拿下在下,又何必與在下言語,多此一舉呢?既然在下能站在此地,便是知道李將軍所言不錯,將軍在趙塵帳下待得不舒服。”


    聽到此言,梁興雙眼忽然閃爍,隨後一聲不吭地打開李堪的書信。


    書信內容有三個方麵,第一是同情梁興的處境,迴顧當初在韓遂帳下的時光,第二是勸說梁興棄暗從明,重新迴歸韓遂帳下,第三是希望梁興能與其裏應外合,拿下趙塵。


    看到書信的內容與趙塵所料如出一轍,梁興暗暗佩服,麵上卻不曾有過一絲表露。


    他收起書信,轉手便扔進了一旁的火盆當中。


    “迴去告訴李將軍,容我三思。”


    細作見狀,以為確實有機可乘,急忙催促:“李將軍等著將軍迴話。”


    見細作不願離去,梁興假裝沉思片刻,最終艱難決定。


    “迴去告訴李將軍,需要我做什麽。”


    細作迴道:“李將軍想請梁將軍燒了趙塵大軍的糧草。到時候營地火起,李將軍便會領軍殺來,與將軍裏應外合,拿下趙塵。”


    梁興內心驚喜,麵上波瀾不驚,迴道:“我盡量,趙塵此人對糧草守護極其嚴格,不一定能得手。”


    “李將軍說了,若是將軍得手,他會在韓將軍麵前將擊破趙塵的首功記在將軍身上。”


    梁興點了點頭,迴應好。


    細作轉身離去。


    看著細作遠去的背影,梁興默默地感歎:“軍師果然厲害,一分一毫都在軍師的計劃之中。”


    一日飛奔後,張橫提前到達蒲津關,並在關樓上布置好了防禦措施。


    得知消息的張郃大軍當即轉向,悄悄等候在黃河邊,時刻準備接應趙雲大軍。


    楊秋也正準備領著五千大軍出潼關,前往良田收割糧草。


    此時的趙雲,早已渡過黃河,潛伏在洛水東麵。


    楊秋領軍剛剛到達良田,還沒來得及起手,趙雲便領軍殺來。


    他大吃一驚,著實沒有料到會在此地相遇。


    兩軍相交,楊秋不是趙雲對手,片刻功夫便敗下陣來。


    蒲津關上的張橫得知消息,匆忙領軍來救。


    等候在黃河邊多時的張郃,領軍突然從張橫背後殺出。


    張橫不及張郃,約莫半個時辰,大軍就開始潰敗,紛紛朝著潼關撤離。


    半路上遇到了正在被趙雲大軍圍攻的楊秋,二人合兵一處,準備就地反擊。


    可趙雲和張郃兩路人馬殺來,勢如破竹,二人根本無法抵擋。


    四路人馬你追我趕,一直殺到了天黑。


    此刻的潼關上,李堪正在目不轉睛地關注著東麵趙塵大營方向。


    忽然看見遠處火光竄天,又有一名斥候匆匆來報,說趙塵大營起火,營中人員混亂,隱隱聽到有人喊糧草燒沒了,糧草燒沒了。


    李堪大喜道:“梁將軍果然不負我,成功拿下趙塵大營。眾將士隨我一道,殺向趙塵大營,生擒趙塵。”


    潼關大門敞開,一路五千人大軍殺出,領軍者乃李堪也。


    大軍直撲三十裏地處的趙塵大營。


    可李堪大軍剛剛離去,身後便有一路大軍從南麵的秦嶺山腳下偷偷殺出。


    領軍將領不是別人,正是張飛也。


    見李堪大軍遠去,張飛掐算著時間,趁著夜色急忙跟上李堪大軍步伐,準備來一個前後包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