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拿下老賊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為了引誘出司馬懿,徹底鏟除曹操埋在雒陽城中的地雷,便定下了引蛇出洞的計策,想要用一碗粥來平息雒陽城百姓的怒氣,而後平定動亂,逼迫司馬懿再次出手,從而拿下司馬懿。
雒陽城的南門從一大早就開始架起了分粥的營帳,所有衙役都隨時待命。
眾百姓聽聞有粥喝,紛紛朝著南門而來。
不過多久,南門便聚集了大量的百姓,翹首以望不遠處的分粥處,手中的碗筷已經砰得當當響。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前來要粥的百姓已經將南門周邊全部圍住,水泄不通。
可分粥遲遲不開始,因為粥還沒有來。
漸漸的,人群中便出現了些許不和諧的聲音,與周邊維持秩序的衙役發生口角,有些地方還產生了衝突。
這一切都被此刻站在城樓上的劉備和趙塵看在眼裏。
劉備心中略有糾結,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百姓,隻要順利施粥就至少能緩和近幾天發生的官民矛盾。
可趙塵一直沒有點頭,似乎在等待一個時機。
他看了一眼趙塵,年輕的側臉帶著些許的時間痕跡,鬢間青絲隨風飄曳,眼神中滿是堅定,似乎對眼前的場景沒有任何的遲疑。
忽然,趙塵的嘴角微微上揚,一句“主公,時機已到”從口中冒了出來。
隨後伸手指著不遠處,又轉過頭來,看著劉備。
那一聲主公將劉備從原先的疑惑中驚醒,他匆忙順著趙塵的手看向城下。
隻見南門邊上,有兩組百姓漸漸有組織地朝著施粥處發起進攻。
很明顯,這便是有人刻意為之。
在無人領導的情況下,百姓根本不會如此整齊劃一,更不會有組織地前進。
劉備這時候才明白,趙塵是為了確保那些城中作亂之人確實在百姓當中,他才出手。
隨著趙塵一聲令下,諸葛瑾和步騭二人指揮著衙役紛紛將粥抬了出來,擺在眾人麵前。
趙塵說道:“是時候該主公出麵了。”
劉備點了點頭,站在城樓的最高處,高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糧草不足乃備之過也。曹操將全部糧草都帶走了,隻剩下空空的糧倉。今日不得以才布施薄粥,以表心意。”
言語間透露著深情,安撫了百姓的騷動之心。
粥隨著劉備話音落下,打開了蓋子。
一時間,香味飄散,百姓饑渴地望著不遠處的粥。
在衙役地引導下,百姓很快也排隊領到了粥。
可還沒有過去片刻,現場處處響起了咒罵之聲。
隻見眾多百姓紛紛將剛剛倒入口中的粥吐了出來,嘴上還罵罵咧咧地說道:“這粥全是辛辣之味,如何能喝?”
唯獨數人,在人群中警惕地喝著手中的粥,絲毫沒有感受到粥的辛辣。
城樓上的趙塵卻是一臉鎮定地看著城下。
原來這便是趙塵的計中計。
在告知百姓施粥之際,趙塵也命人散播消息,說是城中有人搗亂,那些人並非真的百姓,也不是真的饑餓,鑒別方法十分簡單,便是用粥。
真百姓饑餓之時,定然對粥大快朵頤,假百姓便會無動於衷,假裝喝兩口。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那些搗亂之人的耳朵中,他們便會定下要求,無論粥多難喝,都不會將粥喝下,免得露出馬腳。
施粥的地點隻有一個,城中饑餓的百姓少說有數百上千人,集中在一起正好是發起動亂的最佳時機,那些搗亂之人不可能放過。
所以趙塵十分自信地拖著,直到搗亂之人顯露出來,他才下令施粥。
而粥中早已灑滿了辛辣之物,就算饑餓之人也無法下咽。
真正強行吃下去之人才是搗亂之人。
劉備不得不佩服趙塵的連環計謀,根本讓眾人無法預料。
隨著粥不斷地布出,現場假裝喝粥之人越來越多。
太史慈看準時機,一舉拿下還在疑惑又驚恐當中的搗亂者,整整上百名,全部聽從劉備發落。
劉備將此事的決定權全部交給了趙塵。
趙塵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麵對司馬懿的手下,他不可能手軟。
否則到時候再起禍患,難受的便是他自己。
那些搗亂者至死都未曾想明白,自己是如何暴露的。
經過簡單的審訊,搗亂者雖然嘴巴很緊,但無意間也透露出不少有關司馬懿的線索。
趙塵也算初步掌握了司馬懿的動向。
陳到也領著司馬懿的家小迴到了雒陽城。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很多了,雒陽城中的動亂就在趙塵一碗粥下平定,百姓也喝到了真正的粥。
劉備向眾人保證,隻需要在半個月,冀州和兗州的糧草就會送到雒陽城來,屆時大家都能免費領取。
眾百姓高唿劉皇叔英明。
劉備的名聲也再次上升了一個高度。
至於司馬懿,趙塵依照掌握的線索和畫師描繪的畫像,但並沒有開展全城搜捕。
一來是防止壓迫過多而使得司馬懿不敢露頭,整個計劃就會前功盡棄,二來也是不想打擾百姓,全城搜捕會引起百姓轟動。
最好的辦法便是靜靜地等候,用不了幾日,城中的平靜會讓司馬懿再次出手。
他還廣發告示,告示上隻寫為從溫縣而來的些許家小安排住所,日夜看管。
以他對司馬懿的了解,不管他對其他人如何毒辣,但是絕對不會不管張春華。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三日,司馬懿便再次出手,命人在雒陽城中的飲用水源做手腳,被巡邏的太史慈一把抓獲。
被帶到趙塵跟前之時,司馬懿依舊一臉鎮定,絲毫沒有流露出任何慌張,口中還不停地說著:“劉備大軍名義上說絕不擾民,今日卻無緣無故將尋常百姓幫來此地。”
趙塵一見眼前的男子,心中微微一驚。
正如曆史上所記載,狼顧之相絕非虛言。
司馬懿的眼神中時刻透露出兇狠之象。
太史慈才不會慣著司馬懿,一把將其擊倒在地,對著趙塵說道:“大哥,這個人說了一路了,著實有些煩。”
趙塵笑道:“此人乃堂堂大師司馬懿也,讓他多說兩句也無妨。”
司馬懿擦了擦嘴角的血跡,抬頭看著趙塵,心中不免驚訝。
“你是?”
“吾乃趙塵也。”
想不到令中原諸侯聞風喪膽之人居然是這樣一個文弱書生,還如此的年輕。
趙塵隻是微笑著看著司馬懿。
一時間司馬懿也猜不透趙塵的用意。
雒陽城的南門從一大早就開始架起了分粥的營帳,所有衙役都隨時待命。
眾百姓聽聞有粥喝,紛紛朝著南門而來。
不過多久,南門便聚集了大量的百姓,翹首以望不遠處的分粥處,手中的碗筷已經砰得當當響。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前來要粥的百姓已經將南門周邊全部圍住,水泄不通。
可分粥遲遲不開始,因為粥還沒有來。
漸漸的,人群中便出現了些許不和諧的聲音,與周邊維持秩序的衙役發生口角,有些地方還產生了衝突。
這一切都被此刻站在城樓上的劉備和趙塵看在眼裏。
劉備心中略有糾結,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百姓,隻要順利施粥就至少能緩和近幾天發生的官民矛盾。
可趙塵一直沒有點頭,似乎在等待一個時機。
他看了一眼趙塵,年輕的側臉帶著些許的時間痕跡,鬢間青絲隨風飄曳,眼神中滿是堅定,似乎對眼前的場景沒有任何的遲疑。
忽然,趙塵的嘴角微微上揚,一句“主公,時機已到”從口中冒了出來。
隨後伸手指著不遠處,又轉過頭來,看著劉備。
那一聲主公將劉備從原先的疑惑中驚醒,他匆忙順著趙塵的手看向城下。
隻見南門邊上,有兩組百姓漸漸有組織地朝著施粥處發起進攻。
很明顯,這便是有人刻意為之。
在無人領導的情況下,百姓根本不會如此整齊劃一,更不會有組織地前進。
劉備這時候才明白,趙塵是為了確保那些城中作亂之人確實在百姓當中,他才出手。
隨著趙塵一聲令下,諸葛瑾和步騭二人指揮著衙役紛紛將粥抬了出來,擺在眾人麵前。
趙塵說道:“是時候該主公出麵了。”
劉備點了點頭,站在城樓的最高處,高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糧草不足乃備之過也。曹操將全部糧草都帶走了,隻剩下空空的糧倉。今日不得以才布施薄粥,以表心意。”
言語間透露著深情,安撫了百姓的騷動之心。
粥隨著劉備話音落下,打開了蓋子。
一時間,香味飄散,百姓饑渴地望著不遠處的粥。
在衙役地引導下,百姓很快也排隊領到了粥。
可還沒有過去片刻,現場處處響起了咒罵之聲。
隻見眾多百姓紛紛將剛剛倒入口中的粥吐了出來,嘴上還罵罵咧咧地說道:“這粥全是辛辣之味,如何能喝?”
唯獨數人,在人群中警惕地喝著手中的粥,絲毫沒有感受到粥的辛辣。
城樓上的趙塵卻是一臉鎮定地看著城下。
原來這便是趙塵的計中計。
在告知百姓施粥之際,趙塵也命人散播消息,說是城中有人搗亂,那些人並非真的百姓,也不是真的饑餓,鑒別方法十分簡單,便是用粥。
真百姓饑餓之時,定然對粥大快朵頤,假百姓便會無動於衷,假裝喝兩口。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那些搗亂之人的耳朵中,他們便會定下要求,無論粥多難喝,都不會將粥喝下,免得露出馬腳。
施粥的地點隻有一個,城中饑餓的百姓少說有數百上千人,集中在一起正好是發起動亂的最佳時機,那些搗亂之人不可能放過。
所以趙塵十分自信地拖著,直到搗亂之人顯露出來,他才下令施粥。
而粥中早已灑滿了辛辣之物,就算饑餓之人也無法下咽。
真正強行吃下去之人才是搗亂之人。
劉備不得不佩服趙塵的連環計謀,根本讓眾人無法預料。
隨著粥不斷地布出,現場假裝喝粥之人越來越多。
太史慈看準時機,一舉拿下還在疑惑又驚恐當中的搗亂者,整整上百名,全部聽從劉備發落。
劉備將此事的決定權全部交給了趙塵。
趙塵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麵對司馬懿的手下,他不可能手軟。
否則到時候再起禍患,難受的便是他自己。
那些搗亂者至死都未曾想明白,自己是如何暴露的。
經過簡單的審訊,搗亂者雖然嘴巴很緊,但無意間也透露出不少有關司馬懿的線索。
趙塵也算初步掌握了司馬懿的動向。
陳到也領著司馬懿的家小迴到了雒陽城。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很多了,雒陽城中的動亂就在趙塵一碗粥下平定,百姓也喝到了真正的粥。
劉備向眾人保證,隻需要在半個月,冀州和兗州的糧草就會送到雒陽城來,屆時大家都能免費領取。
眾百姓高唿劉皇叔英明。
劉備的名聲也再次上升了一個高度。
至於司馬懿,趙塵依照掌握的線索和畫師描繪的畫像,但並沒有開展全城搜捕。
一來是防止壓迫過多而使得司馬懿不敢露頭,整個計劃就會前功盡棄,二來也是不想打擾百姓,全城搜捕會引起百姓轟動。
最好的辦法便是靜靜地等候,用不了幾日,城中的平靜會讓司馬懿再次出手。
他還廣發告示,告示上隻寫為從溫縣而來的些許家小安排住所,日夜看管。
以他對司馬懿的了解,不管他對其他人如何毒辣,但是絕對不會不管張春華。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三日,司馬懿便再次出手,命人在雒陽城中的飲用水源做手腳,被巡邏的太史慈一把抓獲。
被帶到趙塵跟前之時,司馬懿依舊一臉鎮定,絲毫沒有流露出任何慌張,口中還不停地說著:“劉備大軍名義上說絕不擾民,今日卻無緣無故將尋常百姓幫來此地。”
趙塵一見眼前的男子,心中微微一驚。
正如曆史上所記載,狼顧之相絕非虛言。
司馬懿的眼神中時刻透露出兇狠之象。
太史慈才不會慣著司馬懿,一把將其擊倒在地,對著趙塵說道:“大哥,這個人說了一路了,著實有些煩。”
趙塵笑道:“此人乃堂堂大師司馬懿也,讓他多說兩句也無妨。”
司馬懿擦了擦嘴角的血跡,抬頭看著趙塵,心中不免驚訝。
“你是?”
“吾乃趙塵也。”
想不到令中原諸侯聞風喪膽之人居然是這樣一個文弱書生,還如此的年輕。
趙塵隻是微笑著看著司馬懿。
一時間司馬懿也猜不透趙塵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