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雨露均沾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劉備為趙塵慶功,叫來了城中所有的官員。
這讓有些並未與趙塵接觸過,以及心中存有些許小心思之人有了其他的想法。
他們私底下也會對趙塵言語問候,隻是不敢當麵斥責。
宴會結束,劉備特意留下了趙塵、郭嘉和程昱三人。
正所謂酒壯人膽,白日裏劉備還在擔憂,此刻經曆了酒精的洗禮和趙塵等人的勸說,出兵司隸之事也在這一夜決定了。
趙塵迴到府裏,整個府上下都沒有睡,燈火通明等候著這個府邸的主人到來。
早有下人匆匆將趙塵迴府的消息報給了步練師和糜綠筠。
二人算是府裏的元老,組織著所有的夫人和子嗣在門口迎接趙塵。
這一別就是兩年,趙塵的臉上也多了些許滄桑。
進門的那一刻,趙平和趙安二人匆匆就跑到趙塵腳邊。
趙塵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轉眼功夫就長這麽大了,心中不免有些感歎。
步練師領著眾夫人快步走到趙塵跟前。
“夫君一路辛苦,沐浴水已備好。”
趙塵點了點頭。
步練師的變化真大,當初剛在淮陰相見之時,還是活潑粘人,如今已經變得沉穩,頗有一方夫人的味道。
他走上前,二話不說,給步練師一個大大的擁抱。
“小師辛苦了,這麽大一個家都需要你來操持。”
聽到這話,步練師忽然濕了眼眶。
身後的糜綠筠、大喬、小喬都投來羨慕的眼光。
趙塵依次擁抱眾夫人,忽然想起未見甄宓,便問道:“怎麽不見宓兒?”
步練師走上前,笑道:“夫君還不知道吧,妹妹正在照顧孩子。孩子還太小,無法離開。”
“孩子?”趙塵沒有聽明白,急忙順著步練師的指引來到甄宓的房間。
隻見甄宓與一名娃娃躺在床上,甄宓正在安靜地哄睡。
趙塵躡手躡腳地走進了房間,其餘眾人便各自離開。
甄宓見趙塵進來,急忙起身行禮。
趙塵指了指床上的娃娃。
甄宓迴道:“尚未取名,還等夫君前來。”
趙塵迴想起一年多前自己與甄宓的瘋狂,恍然大悟。
他急忙問道:“是男孩還是女孩?”
甄宓這才不好意思地迴道:“是女孩。”
趙塵滿懷欣喜,笑道:“好好好!那便取名為趙蕙,如何?”
甄宓沒有意見,自然說好。
看著趙塵很是歡喜,甄宓原本皺著的眉頭略帶舒緩。
當夜,他擁抱著甄宓和趙蕙入眠。
一連幾日,趙塵都歡喜地抱著趙蕙四處閑逛,還不停地指著各種東西,叫喚趙蕙的名字,像極了一個老父親。
這倒是讓小喬有些吃醋,畢竟迴來這麽多日,趙塵都不曾踏入她的房間,隻是與甄宓互動。
大喬也憋著相思之苦,勸說小喬別擔心。
這些,甄宓都看在眼裏。
這日,趙塵吃過午食,甄宓便將他拉到一旁,略有所思地勸說:“夫君迴來也有數日,未曾到其他姐姐房間去過,姐姐們對夫君也十分思念。”
趙塵反問道:“宓兒是在趕我走嗎?”
甄宓急忙解釋:“不是不是,希望夫君留下還來不及,豈能趕夫君走呢。”
“那是為何?”
麵對趙塵的質問,甄宓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解釋,羞愧地低下頭。
趙塵見甄宓麵帶愧疚之意,十分疑惑,還以為是甄宓因為懷孕期間自己沒有陪在她身邊,甚至連一封書信都沒有而感到被忽視。他將趙蕙交給下人,拉著甄宓安慰:“十月懷胎,最為辛苦,宓兒獨自麵對,倒是讓我這個夫君愧疚了。”
甄宓微微一驚,忽然明白了趙塵的意思。
她收起臉色,說道:“厚德誤會了。”
“哦?那宓兒為何麵有難色?”
這時候甄宓才開口說道:“宓未能為厚德延綿子嗣,還請厚德見諒。”
趙塵驚訝地看著可憐楚楚的甄宓,心中莫名的傷感。
這個時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難以動搖。女子因子而榮也成為了最為常見之事,大到皇宮貴族,小到尋常百姓家。
趙塵無法改變整個時代的風向,但他至少能改變甄宓的觀念。
他笑著說道:“宓兒記住,在塵眼裏,不分男女,都是趙家的子女。女兒一樣重要!”
“可是……”
甄宓閃爍的眼神讓趙塵明白,想要一句話就改變她的觀念,那是不可能的。
觀念之事,隻能在日常的積累中慢慢轉變。
他給趙蕙兒女中最高的家庭地位,希望這樣做能讓甄宓慢慢意識到他的話是真的。
當天夜裏,趙塵並沒有去其他夫人的房間,依舊陪伴著甄宓和趙蕙。
直到三日後,看著小喬一直嘟著嘴,趙塵陪著笑臉,將小喬抱進了房間,連同大喬一起。
建安六年七月,趙塵趁著大軍尚在準備的時期,好好得給自己放了假,也算對各位夫人雨露均沾了。
這日,郭嘉和程昱匆匆來找趙塵。
趙塵便明白,是時候大軍出動了。
隻是大軍出動之前,他還有一件事必須要與劉備確認,以便後期計劃的實施。
他領著郭嘉、程昱和沮授三人,來見劉備。
劉備已經一切準備就緒,就準備等趙塵所有安排好,便可出擊。
見趙塵領眾人而來,劉備便問道:“軍師,是否準備出兵司隸了?”
趙塵點了點頭,迴道:“主公,此時出擊司隸正是時候,隻是在此之前塵還想請示主公一件事。”
劉備迴到座位上,順口說道:“軍師但說無妨。”
趙塵嚴肅地迴道:“搬遷治所。”
劉備忽然正襟危坐,看著一臉認真的趙塵,十分疑惑。
搬遷治所無異於遷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之事,非同小可。
曆來朝代,除非經曆無法逆轉的形勢才有可能遷都,否則很容易被眾人禮部之人認為是不合禮數,甚至是動了龍脈,有損龍氣,遭到群臣反對不說,還可引發變故。
拿近的來說,曹操第一次遷都到許縣,便令漢朝朝廷被曹操掌控,第二次因為趙塵大軍必經,不得不前往滎陽,兩次都是經曆的重大情況才不得已而為之。
曆史上最著名的遷都,莫屬於明朝朱棣,以及北宋向南宋的變遷兩次了。
劉備不解,神情也變得嚴肅,問:“軍師,這是為何?”
這讓有些並未與趙塵接觸過,以及心中存有些許小心思之人有了其他的想法。
他們私底下也會對趙塵言語問候,隻是不敢當麵斥責。
宴會結束,劉備特意留下了趙塵、郭嘉和程昱三人。
正所謂酒壯人膽,白日裏劉備還在擔憂,此刻經曆了酒精的洗禮和趙塵等人的勸說,出兵司隸之事也在這一夜決定了。
趙塵迴到府裏,整個府上下都沒有睡,燈火通明等候著這個府邸的主人到來。
早有下人匆匆將趙塵迴府的消息報給了步練師和糜綠筠。
二人算是府裏的元老,組織著所有的夫人和子嗣在門口迎接趙塵。
這一別就是兩年,趙塵的臉上也多了些許滄桑。
進門的那一刻,趙平和趙安二人匆匆就跑到趙塵腳邊。
趙塵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轉眼功夫就長這麽大了,心中不免有些感歎。
步練師領著眾夫人快步走到趙塵跟前。
“夫君一路辛苦,沐浴水已備好。”
趙塵點了點頭。
步練師的變化真大,當初剛在淮陰相見之時,還是活潑粘人,如今已經變得沉穩,頗有一方夫人的味道。
他走上前,二話不說,給步練師一個大大的擁抱。
“小師辛苦了,這麽大一個家都需要你來操持。”
聽到這話,步練師忽然濕了眼眶。
身後的糜綠筠、大喬、小喬都投來羨慕的眼光。
趙塵依次擁抱眾夫人,忽然想起未見甄宓,便問道:“怎麽不見宓兒?”
步練師走上前,笑道:“夫君還不知道吧,妹妹正在照顧孩子。孩子還太小,無法離開。”
“孩子?”趙塵沒有聽明白,急忙順著步練師的指引來到甄宓的房間。
隻見甄宓與一名娃娃躺在床上,甄宓正在安靜地哄睡。
趙塵躡手躡腳地走進了房間,其餘眾人便各自離開。
甄宓見趙塵進來,急忙起身行禮。
趙塵指了指床上的娃娃。
甄宓迴道:“尚未取名,還等夫君前來。”
趙塵迴想起一年多前自己與甄宓的瘋狂,恍然大悟。
他急忙問道:“是男孩還是女孩?”
甄宓這才不好意思地迴道:“是女孩。”
趙塵滿懷欣喜,笑道:“好好好!那便取名為趙蕙,如何?”
甄宓沒有意見,自然說好。
看著趙塵很是歡喜,甄宓原本皺著的眉頭略帶舒緩。
當夜,他擁抱著甄宓和趙蕙入眠。
一連幾日,趙塵都歡喜地抱著趙蕙四處閑逛,還不停地指著各種東西,叫喚趙蕙的名字,像極了一個老父親。
這倒是讓小喬有些吃醋,畢竟迴來這麽多日,趙塵都不曾踏入她的房間,隻是與甄宓互動。
大喬也憋著相思之苦,勸說小喬別擔心。
這些,甄宓都看在眼裏。
這日,趙塵吃過午食,甄宓便將他拉到一旁,略有所思地勸說:“夫君迴來也有數日,未曾到其他姐姐房間去過,姐姐們對夫君也十分思念。”
趙塵反問道:“宓兒是在趕我走嗎?”
甄宓急忙解釋:“不是不是,希望夫君留下還來不及,豈能趕夫君走呢。”
“那是為何?”
麵對趙塵的質問,甄宓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解釋,羞愧地低下頭。
趙塵見甄宓麵帶愧疚之意,十分疑惑,還以為是甄宓因為懷孕期間自己沒有陪在她身邊,甚至連一封書信都沒有而感到被忽視。他將趙蕙交給下人,拉著甄宓安慰:“十月懷胎,最為辛苦,宓兒獨自麵對,倒是讓我這個夫君愧疚了。”
甄宓微微一驚,忽然明白了趙塵的意思。
她收起臉色,說道:“厚德誤會了。”
“哦?那宓兒為何麵有難色?”
這時候甄宓才開口說道:“宓未能為厚德延綿子嗣,還請厚德見諒。”
趙塵驚訝地看著可憐楚楚的甄宓,心中莫名的傷感。
這個時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難以動搖。女子因子而榮也成為了最為常見之事,大到皇宮貴族,小到尋常百姓家。
趙塵無法改變整個時代的風向,但他至少能改變甄宓的觀念。
他笑著說道:“宓兒記住,在塵眼裏,不分男女,都是趙家的子女。女兒一樣重要!”
“可是……”
甄宓閃爍的眼神讓趙塵明白,想要一句話就改變她的觀念,那是不可能的。
觀念之事,隻能在日常的積累中慢慢轉變。
他給趙蕙兒女中最高的家庭地位,希望這樣做能讓甄宓慢慢意識到他的話是真的。
當天夜裏,趙塵並沒有去其他夫人的房間,依舊陪伴著甄宓和趙蕙。
直到三日後,看著小喬一直嘟著嘴,趙塵陪著笑臉,將小喬抱進了房間,連同大喬一起。
建安六年七月,趙塵趁著大軍尚在準備的時期,好好得給自己放了假,也算對各位夫人雨露均沾了。
這日,郭嘉和程昱匆匆來找趙塵。
趙塵便明白,是時候大軍出動了。
隻是大軍出動之前,他還有一件事必須要與劉備確認,以便後期計劃的實施。
他領著郭嘉、程昱和沮授三人,來見劉備。
劉備已經一切準備就緒,就準備等趙塵所有安排好,便可出擊。
見趙塵領眾人而來,劉備便問道:“軍師,是否準備出兵司隸了?”
趙塵點了點頭,迴道:“主公,此時出擊司隸正是時候,隻是在此之前塵還想請示主公一件事。”
劉備迴到座位上,順口說道:“軍師但說無妨。”
趙塵嚴肅地迴道:“搬遷治所。”
劉備忽然正襟危坐,看著一臉認真的趙塵,十分疑惑。
搬遷治所無異於遷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之事,非同小可。
曆來朝代,除非經曆無法逆轉的形勢才有可能遷都,否則很容易被眾人禮部之人認為是不合禮數,甚至是動了龍脈,有損龍氣,遭到群臣反對不說,還可引發變故。
拿近的來說,曹操第一次遷都到許縣,便令漢朝朝廷被曹操掌控,第二次因為趙塵大軍必經,不得不前往滎陽,兩次都是經曆的重大情況才不得已而為之。
曆史上最著名的遷都,莫屬於明朝朱棣,以及北宋向南宋的變遷兩次了。
劉備不解,神情也變得嚴肅,問:“軍師,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