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定計出兵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匆匆告別橋蕤等人,領著楊弘一路出了院子大門,趕迴縣衙。
大喬看著手中的玉佩,一時間沒有緩過來。
玉佩沉甸甸的,太過貴重,壓得大喬雙手微微顫抖。
橋蕤看著滿臉幸福的女兒,心中十分安定。
“婉兒,你今後一切都要以軍師為中心,不可隨意而為。”
“女兒記住了!”
大喬給橋蕤行了禮,雙手緊緊捧著玉佩,如獲至寶一般,一路小跑迴了房間。
趙塵和楊弘迴到縣衙,立刻召集眾人,商議出兵之事。
張寧看著滿臉得意的趙塵,笑眯眯地說道:“喬府的床可軟?昨夜可睡得安詳?”
趙塵微紅著臉,不敢看張寧。
這小妮子當真迷人,還特別喜歡開自己的玩笑。
“寧兒,還是先看如何出兵吧。”
張寧樂嗬嗬地原地轉了一圈,鼓著腮幫子,笑道:“那是,自然是出兵要緊。”
片刻功夫,趙雲、太史慈、徐盛、張勳、陸遜等人先後趕來。
剛踏進門,太史慈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大哥,是要出兵打周瑜那些賊人了嗎?這幾天待著沒事幹,可憋屈了。”
“哦?三弟,新進的騎兵訓練如何了?”
“大哥放心,前後加起來也有五百餘人,正在訓練著呢。不出意外的話,半個月之後便可初上戰場。黃巾軍本就久經沙場,從步兵轉變為騎兵十分容易。難的還是沒有那麽多馬,這些馬還是橋將軍提供的呢。”
趙塵自然心知肚明,重騎兵可以說是最耗費軍資的部隊,通常一個騎兵就要配三匹馬,相比輕騎兵就多了百分之五十。
加上鎧甲、兵器等等,全部都是投入,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全部配齊的。
當初三千鐵騎,已經是劉備大軍最大的配置規模了。
現在有了青、徐兩州,今後不管如何,趙塵也要多配一些。
看著自信滿滿的太史慈,趙塵笑道:“半個月後攻打曹仁大軍那一戰就看三弟訓練的鐵騎了。”
眾人哈哈大笑。
“各位是否還記得前幾日商議的對策?今日便是出兵之日。”
聽趙塵如此一說,四位戰將各個雄赳赳氣昂昂,早已準備好了出擊。
趙塵便吩咐道:“子龍,西麵的黃祖現有三千餘人,尚未迴江夏郡,還是麻煩你跑一趟,隻需將黃祖趕迴江夏郡即可。而後速速迴皖城,與大軍匯合。”
趙雲領命而去。
“子義,五百新訓練的鐵騎就留在皖城,等候子龍大軍。待周瑜大軍自動退去之後,便可出兵。若是中途居巢、舒縣兩城皆有人把守,盡可不用理會,繞過舒城直奔曹仁東北麵的大營。屆時與大軍一道,衝殺曹軍。”
趙塵說完將一個早已準備好的錦囊交給太史慈,並叮囑道:“過了舒城之後遇到問題再打開。”
太史慈接過錦囊,轉身走出縣衙。
趙塵又問一旁的張勳:“張將軍,不知大船尋得如何了?”
張勳急忙上前道:“軍師,臣已經搜遍了整個皖城,也去周邊江邊尋覓,看得見的大船都已經全部收歸。隻是目前隻尋得十餘艘大船,可助兩千餘將士一道出行。”
趙塵點了點頭。
廬江郡乃沿江而建的地區,很多百姓都會依靠長江生活,加上巢湖等大大小小湖泊、小池數十個,大江小河數不清,也算是地道的江南地區。
所以能現成找來些大船,不至於需要趙塵讓張勳現場打造。
否則沒有數月,一兩年時間,是造不出如此多的戰船的。
“不妨事,還有一個人應該手中有很多船。”
張勳急忙問道:“軍師所指何人?”
趙塵將手指落在了輿圖上,正是距離皖城兩日行程的居巢。
“陳武!”
徐盛一聲驚唿。
“不錯,陳武逆江而上,在樅陽登入,而後取了居巢。我料陳武的戰船,此刻應該還在樅陽。”
此言一出,眾人皆心中明了。
目前軍中大船不夠,張勳已經將周邊能搜的地方都搜遍了,再無其他。而此刻陳武在樅陽還有大船,至少能運送五千大軍。
關鍵那些都是數一數二的戰船,更是趙塵手中最為缺少的水軍必備。
想要完全實施趙塵的計劃,一支強大的水軍必不可少。
隻可惜如今並沒有那麽多時間訓練。
一旁的徐盛立刻站了出來,主動申請:“軍師,取樅陽戰艦之事就交給我吧。”
趙塵微微一笑,很是欣慰。
此次任務,趙塵心目中最合適的人選確實是徐盛。
“文向,斥候來報,樅陽有守軍一千人。我給你兩千人將士先行,明日一早便出發。記住,不出半個月,陳武必定從樅陽撤離。你隻需要等候時機,取下部分戰艦即可,兩軍切不可起大衝突,免得將士損傷。此行遇到任何情況,隨時匯報於我。”
徐盛向趙塵鞠了一躬,而後滿臉感激地領命離去。
經曆合肥城一戰,徐盛內心總有些放不下,一直將丟失合肥城的過錯怪罪在自己身上。
要不是當初未嚴閉城門,也不會給郭嘉鑽了個空子,更不可能出現裏應外合的情況。
本以為迴到舒城之後,就會受到趙塵嚴厲地批評。
出乎徐盛的意料,趙塵一句責備的話都不曾說起,隻是詢問了合肥城丟失的原因以及將士傷亡情況。
徐盛忍不住,便找了一個安靜的時候,主動向趙塵請罪。
趙塵卻笑著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文向不必放在心上,以後隻許注意些即可。麵對像郭嘉這般智者,我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勝。”
在趙塵看來,徐盛與陸遜不同。
徐盛本就是出入行伍之人,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從軍經曆卻十分豐富。
對於犯錯,並不需要敲打,更不需要嚴厲地批評,隻需要稍加點撥,效果遠比懲罰來得好。
徐盛當即跪下給趙塵磕了頭,對於趙塵的感激難以言表。
他已經暗暗下定決定,今生就一路跟隨趙塵,絕不二心。
趙塵這次選徐盛去先行,也是看中了徐盛的忠心。
先行奪船如同斷人退路,困難重重,還十分危險,定然會被陳武全力反擊。
如何保護好將士又奪下些許戰艦,很考驗徐盛的臨場應戰。
大喬看著手中的玉佩,一時間沒有緩過來。
玉佩沉甸甸的,太過貴重,壓得大喬雙手微微顫抖。
橋蕤看著滿臉幸福的女兒,心中十分安定。
“婉兒,你今後一切都要以軍師為中心,不可隨意而為。”
“女兒記住了!”
大喬給橋蕤行了禮,雙手緊緊捧著玉佩,如獲至寶一般,一路小跑迴了房間。
趙塵和楊弘迴到縣衙,立刻召集眾人,商議出兵之事。
張寧看著滿臉得意的趙塵,笑眯眯地說道:“喬府的床可軟?昨夜可睡得安詳?”
趙塵微紅著臉,不敢看張寧。
這小妮子當真迷人,還特別喜歡開自己的玩笑。
“寧兒,還是先看如何出兵吧。”
張寧樂嗬嗬地原地轉了一圈,鼓著腮幫子,笑道:“那是,自然是出兵要緊。”
片刻功夫,趙雲、太史慈、徐盛、張勳、陸遜等人先後趕來。
剛踏進門,太史慈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大哥,是要出兵打周瑜那些賊人了嗎?這幾天待著沒事幹,可憋屈了。”
“哦?三弟,新進的騎兵訓練如何了?”
“大哥放心,前後加起來也有五百餘人,正在訓練著呢。不出意外的話,半個月之後便可初上戰場。黃巾軍本就久經沙場,從步兵轉變為騎兵十分容易。難的還是沒有那麽多馬,這些馬還是橋將軍提供的呢。”
趙塵自然心知肚明,重騎兵可以說是最耗費軍資的部隊,通常一個騎兵就要配三匹馬,相比輕騎兵就多了百分之五十。
加上鎧甲、兵器等等,全部都是投入,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全部配齊的。
當初三千鐵騎,已經是劉備大軍最大的配置規模了。
現在有了青、徐兩州,今後不管如何,趙塵也要多配一些。
看著自信滿滿的太史慈,趙塵笑道:“半個月後攻打曹仁大軍那一戰就看三弟訓練的鐵騎了。”
眾人哈哈大笑。
“各位是否還記得前幾日商議的對策?今日便是出兵之日。”
聽趙塵如此一說,四位戰將各個雄赳赳氣昂昂,早已準備好了出擊。
趙塵便吩咐道:“子龍,西麵的黃祖現有三千餘人,尚未迴江夏郡,還是麻煩你跑一趟,隻需將黃祖趕迴江夏郡即可。而後速速迴皖城,與大軍匯合。”
趙雲領命而去。
“子義,五百新訓練的鐵騎就留在皖城,等候子龍大軍。待周瑜大軍自動退去之後,便可出兵。若是中途居巢、舒縣兩城皆有人把守,盡可不用理會,繞過舒城直奔曹仁東北麵的大營。屆時與大軍一道,衝殺曹軍。”
趙塵說完將一個早已準備好的錦囊交給太史慈,並叮囑道:“過了舒城之後遇到問題再打開。”
太史慈接過錦囊,轉身走出縣衙。
趙塵又問一旁的張勳:“張將軍,不知大船尋得如何了?”
張勳急忙上前道:“軍師,臣已經搜遍了整個皖城,也去周邊江邊尋覓,看得見的大船都已經全部收歸。隻是目前隻尋得十餘艘大船,可助兩千餘將士一道出行。”
趙塵點了點頭。
廬江郡乃沿江而建的地區,很多百姓都會依靠長江生活,加上巢湖等大大小小湖泊、小池數十個,大江小河數不清,也算是地道的江南地區。
所以能現成找來些大船,不至於需要趙塵讓張勳現場打造。
否則沒有數月,一兩年時間,是造不出如此多的戰船的。
“不妨事,還有一個人應該手中有很多船。”
張勳急忙問道:“軍師所指何人?”
趙塵將手指落在了輿圖上,正是距離皖城兩日行程的居巢。
“陳武!”
徐盛一聲驚唿。
“不錯,陳武逆江而上,在樅陽登入,而後取了居巢。我料陳武的戰船,此刻應該還在樅陽。”
此言一出,眾人皆心中明了。
目前軍中大船不夠,張勳已經將周邊能搜的地方都搜遍了,再無其他。而此刻陳武在樅陽還有大船,至少能運送五千大軍。
關鍵那些都是數一數二的戰船,更是趙塵手中最為缺少的水軍必備。
想要完全實施趙塵的計劃,一支強大的水軍必不可少。
隻可惜如今並沒有那麽多時間訓練。
一旁的徐盛立刻站了出來,主動申請:“軍師,取樅陽戰艦之事就交給我吧。”
趙塵微微一笑,很是欣慰。
此次任務,趙塵心目中最合適的人選確實是徐盛。
“文向,斥候來報,樅陽有守軍一千人。我給你兩千人將士先行,明日一早便出發。記住,不出半個月,陳武必定從樅陽撤離。你隻需要等候時機,取下部分戰艦即可,兩軍切不可起大衝突,免得將士損傷。此行遇到任何情況,隨時匯報於我。”
徐盛向趙塵鞠了一躬,而後滿臉感激地領命離去。
經曆合肥城一戰,徐盛內心總有些放不下,一直將丟失合肥城的過錯怪罪在自己身上。
要不是當初未嚴閉城門,也不會給郭嘉鑽了個空子,更不可能出現裏應外合的情況。
本以為迴到舒城之後,就會受到趙塵嚴厲地批評。
出乎徐盛的意料,趙塵一句責備的話都不曾說起,隻是詢問了合肥城丟失的原因以及將士傷亡情況。
徐盛忍不住,便找了一個安靜的時候,主動向趙塵請罪。
趙塵卻笑著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文向不必放在心上,以後隻許注意些即可。麵對像郭嘉這般智者,我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勝。”
在趙塵看來,徐盛與陸遜不同。
徐盛本就是出入行伍之人,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從軍經曆卻十分豐富。
對於犯錯,並不需要敲打,更不需要嚴厲地批評,隻需要稍加點撥,效果遠比懲罰來得好。
徐盛當即跪下給趙塵磕了頭,對於趙塵的感激難以言表。
他已經暗暗下定決定,今生就一路跟隨趙塵,絕不二心。
趙塵這次選徐盛去先行,也是看中了徐盛的忠心。
先行奪船如同斷人退路,困難重重,還十分危險,定然會被陳武全力反擊。
如何保護好將士又奪下些許戰艦,很考驗徐盛的臨場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