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迴守舒城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車輪騷擾惹怒夏侯惇,並將其引入白馬嶺山穀之中,用滾木和巨石封住了夏侯惇大軍的退路,然後便命大軍放箭突襲。
經過幾輪下來,趙塵與徐盛數百人的小隊,對夏侯惇大軍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此刻,夏侯惇已然組織大軍防禦反擊,拉開了與孤山的距離。
趙塵的數百人小隊弓箭已經起不到有效的攻擊,眾人隻能眼睜睜看著夏侯惇大軍搬山穀口的滾木和巨石。
趙塵當機立斷,領著徐盛下了孤山,一路朝著舒城而去。
太史慈收到趙塵的消息,也領著僅剩的一千餘鐵騎,向著舒城奔去。
另一邊,當日夜,趙雲堅守的襄安城迎來了周瑜第三次攻城。
而此刻的襄安城城牆已然破損,東門的兩邊都出現了缺口。
周瑜和蔣欽趁著天黑,想要從缺口中偷偷翻入城中,來個裏應外合,一舉拿下襄安城。
可趙雲沒有一絲放鬆,命人時刻巡邏城防,一直盯著周瑜大軍。
周瑜命蔣欽領兩隊人馬,每隊各兩千人,悄悄溜到兩個缺口外,等候著趙雲巡防之人換人之時,偷偷翻入城中。
計劃起初都十分順利,蔣欽大軍的靠近並沒有被趙雲發現。
蔣欽瞄準巡防換人的時機,領軍迅速來到缺口城下,甩出攀牆繩子,借著夜色翻上城牆。
可蔣欽還沒來得及動手,便被趙雲大軍發現。
趙雲立刻領軍趕來,與蔣欽對戰在城樓之上。
不管是騎馬還是步行,蔣欽都不是趙雲的對手。
隻見趙雲來迴輕鬆幾槍,就把蔣欽逼入了城樓角落。
不遠處的周瑜,見蔣欽已經登上城樓,立刻領軍接應。
趙雲微微一驚,不得不放棄蔣欽,轉身組織大軍對抗周瑜的攻城。
蔣欽鬆了一口氣,便能騰出手來偷偷去打開東門。
東門的失守讓趙雲倍感無奈。
原本就是人馬少,兩頭都很難顧及。
如今又被周瑜兵分兩路,偷開了城門。
趙雲抬頭看了一眼夜色,心中想著,此刻應該已經完成大哥趙塵交代的使命。
他一刻也不停留,當即領著剩餘的大軍,突破蔣欽的包圍,一路出門西門,朝著舒城撤離。
蔣欽豈能輕易放過趙雲,領軍奮起直追。
趙雲明白,不打得蔣欽退縮,身後的尾巴就無法擺脫。
他立刻調轉馬頭,列隊迎戰。
蔣欽衝到趙雲大軍麵前之時,趙雲已然橫槍立馬,站在最前方。
二人相視一眼,二話不說,當即各自衝向對方。
兩槍相撞,一聲巨響,引得身後各將士紛紛呐喊助威。
趙雲自信滿滿,手中的龍膽槍蜻蜓點水,四處開花,逼得蔣欽隻能左抵右擋,毫無還手之力。
很明顯,趙雲都還沒有使出全力,蔣欽便招架不住。
隻見趙雲一招勢大力沉的劈刺,落在蔣欽高舉的槍上。
強勁的力道讓蔣欽大吃一驚,他匆忙引馬後撤。
趙雲驅馬追趕。
蔣欽轉過頭去,麵露嚴肅之色,掏出背上的弓,張弓搭箭轉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向趙雲。
趙雲定睛一看,揮槍劈斷來箭,笑道:“汝隻會放暗箭嗎?”
蔣欽心中頗為震驚,對於他而言,相比槍,他更擅長用弓。
可這迴馬弓居然被趙雲輕鬆破解。
顯然趙雲武藝遠高於他,蔣欽隻能快速迴到陣中,指揮將士對抗趙雲。
趙雲哈哈大笑,雙眼如炬,自信地領兵緩緩後撤。
此刻周瑜已然趕來,本想追擊,蔣欽卻說道:“此人武藝深不可測,難以匹敵也。”
周瑜隻好作罷。
至此,襄安城完全落入了周瑜大軍之手。
周瑜總算在廬江郡有了根據地,保障大軍的進退和糧草。
而趙塵設置在兩邊的第一道防線,也算是完成曆史使命。
趙塵、太史慈、徐盛等人迴到舒城之時,趙雲也正好領軍趕到。
眾人相見,興致暗淡,隻是相互點頭示意,臉上沒有任何笑意。
趙塵看在眼裏,內疚在心裏。
內疚的不是因為兩座城池的丟失,也不是因為各將士作戰不力,而是失去了這麽多兵力。
每個將士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是想在這個動亂的末世好好生活下去。
可終究避不開曆史潮流,卷入長河的旋渦之中。
舒城城樓上張勳和楊弘早已經等待著,見大軍趕來,急忙開門引進城。
眾人依次入城,而後清點各自所領隊伍。
太史慈與徐盛這一戰,從原先的九千人,力戰隻剩兩千餘人。
先前太史慈留在六安城的那一千人馬,聽說太史慈大軍慘敗,直接暴露出黃巾軍的本性,紛紛搶奪了些許錢糧棄城而去。
趙雲帶領的四千大軍,如今剩下一千餘人,大部分將士都留在了襄安城。
而周瑜那邊為了拿下襄安,強行攻城,傷亡更為慘重,足足六千人。
算上趙塵帶迴來的數百人,如今舒城之中隻有一千八百名鐵騎,兩千七百餘名步軍。
即將要麵對的是兩萬多的曹軍和一萬四千的周瑜大軍。
說到此處,眾將士便在縣衙中陷入了沉默。
趙塵微微一笑,打破了沉寂:“各位,一切皆在計劃之中。此戰大軍雖損失慘重,但取得了良好的戰績。合肥六安一路,斬將數千,還將夏侯惇困在了白馬嶺山穀之中,至今都未能出來;襄安城一路,子龍堅守城池,抵禦三波周瑜大軍攻城,更讓周瑜感受到了進軍廬江郡的難度。當真是形勢良好,各位不必擔憂。”
聽趙塵如此一說,趙雲、太史慈和徐盛三人心中愧意稍有緩解。
隻是畢竟失去了那麽多將士,特別是太史慈的三千鐵騎折損一千餘名,對於各軍的領軍將領而言,都是不小的壓力。
亂世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人也。
趙塵拍了拍趙雲等人,說道:“二弟、三弟、文向,此行辛苦了,守城不易,先行迴去休息吧。明日恐怕曹仁和周瑜就會兵臨城下,還得依靠各位將軍鼎力作戰。”
三人告別趙塵,各自迴府。
縣衙中隻有楊弘、張勳、趙塵和張寧四人也。
趙塵對張勳說道:“張將軍,其他將士基本都累了,這兩日的城防就仰仗將軍了。”
張勳迴道:“遵軍師之令。”
而後轉身便離去,布置城防之事。
張勳前腳剛走,後腳趙塵就對楊弘說道:“長史,各位將軍都已經離去,現在可以說了。”
原來趙塵早就看出來楊弘欲言又止,定然是與戰事有關之事。
楊弘見趙塵明白自己的心意,心中頗為欣慰。
他急忙說道:“軍師,弘有兩個建議,還請軍師甄別。”
“長史請講。”
楊弘清了清嗓子,說道:“軍師,周瑜一路大軍來勢洶洶,對於襄安城也是勢在必得,但聽趙將軍所言,恐其中尚有玄機也。”
趙塵微微一笑,神秘地道:“長史英明。”
經過幾輪下來,趙塵與徐盛數百人的小隊,對夏侯惇大軍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此刻,夏侯惇已然組織大軍防禦反擊,拉開了與孤山的距離。
趙塵的數百人小隊弓箭已經起不到有效的攻擊,眾人隻能眼睜睜看著夏侯惇大軍搬山穀口的滾木和巨石。
趙塵當機立斷,領著徐盛下了孤山,一路朝著舒城而去。
太史慈收到趙塵的消息,也領著僅剩的一千餘鐵騎,向著舒城奔去。
另一邊,當日夜,趙雲堅守的襄安城迎來了周瑜第三次攻城。
而此刻的襄安城城牆已然破損,東門的兩邊都出現了缺口。
周瑜和蔣欽趁著天黑,想要從缺口中偷偷翻入城中,來個裏應外合,一舉拿下襄安城。
可趙雲沒有一絲放鬆,命人時刻巡邏城防,一直盯著周瑜大軍。
周瑜命蔣欽領兩隊人馬,每隊各兩千人,悄悄溜到兩個缺口外,等候著趙雲巡防之人換人之時,偷偷翻入城中。
計劃起初都十分順利,蔣欽大軍的靠近並沒有被趙雲發現。
蔣欽瞄準巡防換人的時機,領軍迅速來到缺口城下,甩出攀牆繩子,借著夜色翻上城牆。
可蔣欽還沒來得及動手,便被趙雲大軍發現。
趙雲立刻領軍趕來,與蔣欽對戰在城樓之上。
不管是騎馬還是步行,蔣欽都不是趙雲的對手。
隻見趙雲來迴輕鬆幾槍,就把蔣欽逼入了城樓角落。
不遠處的周瑜,見蔣欽已經登上城樓,立刻領軍接應。
趙雲微微一驚,不得不放棄蔣欽,轉身組織大軍對抗周瑜的攻城。
蔣欽鬆了一口氣,便能騰出手來偷偷去打開東門。
東門的失守讓趙雲倍感無奈。
原本就是人馬少,兩頭都很難顧及。
如今又被周瑜兵分兩路,偷開了城門。
趙雲抬頭看了一眼夜色,心中想著,此刻應該已經完成大哥趙塵交代的使命。
他一刻也不停留,當即領著剩餘的大軍,突破蔣欽的包圍,一路出門西門,朝著舒城撤離。
蔣欽豈能輕易放過趙雲,領軍奮起直追。
趙雲明白,不打得蔣欽退縮,身後的尾巴就無法擺脫。
他立刻調轉馬頭,列隊迎戰。
蔣欽衝到趙雲大軍麵前之時,趙雲已然橫槍立馬,站在最前方。
二人相視一眼,二話不說,當即各自衝向對方。
兩槍相撞,一聲巨響,引得身後各將士紛紛呐喊助威。
趙雲自信滿滿,手中的龍膽槍蜻蜓點水,四處開花,逼得蔣欽隻能左抵右擋,毫無還手之力。
很明顯,趙雲都還沒有使出全力,蔣欽便招架不住。
隻見趙雲一招勢大力沉的劈刺,落在蔣欽高舉的槍上。
強勁的力道讓蔣欽大吃一驚,他匆忙引馬後撤。
趙雲驅馬追趕。
蔣欽轉過頭去,麵露嚴肅之色,掏出背上的弓,張弓搭箭轉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向趙雲。
趙雲定睛一看,揮槍劈斷來箭,笑道:“汝隻會放暗箭嗎?”
蔣欽心中頗為震驚,對於他而言,相比槍,他更擅長用弓。
可這迴馬弓居然被趙雲輕鬆破解。
顯然趙雲武藝遠高於他,蔣欽隻能快速迴到陣中,指揮將士對抗趙雲。
趙雲哈哈大笑,雙眼如炬,自信地領兵緩緩後撤。
此刻周瑜已然趕來,本想追擊,蔣欽卻說道:“此人武藝深不可測,難以匹敵也。”
周瑜隻好作罷。
至此,襄安城完全落入了周瑜大軍之手。
周瑜總算在廬江郡有了根據地,保障大軍的進退和糧草。
而趙塵設置在兩邊的第一道防線,也算是完成曆史使命。
趙塵、太史慈、徐盛等人迴到舒城之時,趙雲也正好領軍趕到。
眾人相見,興致暗淡,隻是相互點頭示意,臉上沒有任何笑意。
趙塵看在眼裏,內疚在心裏。
內疚的不是因為兩座城池的丟失,也不是因為各將士作戰不力,而是失去了這麽多兵力。
每個將士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是想在這個動亂的末世好好生活下去。
可終究避不開曆史潮流,卷入長河的旋渦之中。
舒城城樓上張勳和楊弘早已經等待著,見大軍趕來,急忙開門引進城。
眾人依次入城,而後清點各自所領隊伍。
太史慈與徐盛這一戰,從原先的九千人,力戰隻剩兩千餘人。
先前太史慈留在六安城的那一千人馬,聽說太史慈大軍慘敗,直接暴露出黃巾軍的本性,紛紛搶奪了些許錢糧棄城而去。
趙雲帶領的四千大軍,如今剩下一千餘人,大部分將士都留在了襄安城。
而周瑜那邊為了拿下襄安,強行攻城,傷亡更為慘重,足足六千人。
算上趙塵帶迴來的數百人,如今舒城之中隻有一千八百名鐵騎,兩千七百餘名步軍。
即將要麵對的是兩萬多的曹軍和一萬四千的周瑜大軍。
說到此處,眾將士便在縣衙中陷入了沉默。
趙塵微微一笑,打破了沉寂:“各位,一切皆在計劃之中。此戰大軍雖損失慘重,但取得了良好的戰績。合肥六安一路,斬將數千,還將夏侯惇困在了白馬嶺山穀之中,至今都未能出來;襄安城一路,子龍堅守城池,抵禦三波周瑜大軍攻城,更讓周瑜感受到了進軍廬江郡的難度。當真是形勢良好,各位不必擔憂。”
聽趙塵如此一說,趙雲、太史慈和徐盛三人心中愧意稍有緩解。
隻是畢竟失去了那麽多將士,特別是太史慈的三千鐵騎折損一千餘名,對於各軍的領軍將領而言,都是不小的壓力。
亂世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人也。
趙塵拍了拍趙雲等人,說道:“二弟、三弟、文向,此行辛苦了,守城不易,先行迴去休息吧。明日恐怕曹仁和周瑜就會兵臨城下,還得依靠各位將軍鼎力作戰。”
三人告別趙塵,各自迴府。
縣衙中隻有楊弘、張勳、趙塵和張寧四人也。
趙塵對張勳說道:“張將軍,其他將士基本都累了,這兩日的城防就仰仗將軍了。”
張勳迴道:“遵軍師之令。”
而後轉身便離去,布置城防之事。
張勳前腳剛走,後腳趙塵就對楊弘說道:“長史,各位將軍都已經離去,現在可以說了。”
原來趙塵早就看出來楊弘欲言又止,定然是與戰事有關之事。
楊弘見趙塵明白自己的心意,心中頗為欣慰。
他急忙說道:“軍師,弘有兩個建議,還請軍師甄別。”
“長史請講。”
楊弘清了清嗓子,說道:“軍師,周瑜一路大軍來勢洶洶,對於襄安城也是勢在必得,但聽趙將軍所言,恐其中尚有玄機也。”
趙塵微微一笑,神秘地道:“長史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