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郡六月的夜晚,暑氣漸消。


    白天的烈陽,曬得眾人頭昏腦漲,稍許奔跑就令人滿頭大汗。


    也有些體質稍差的,很容易就會中暑。


    太史慈和徐盛兩人領大軍急速往舒城撤離,經曆昨夜的大戰,兩人都心有餘悸。


    迴過頭來看看身後的將士,已然各個精疲力盡。


    身著戰甲的騎兵長途奔襲尚且未能抗住烈日,更別說靠雙腳奔跑的步兵,有的已經出現天旋地轉的情況。


    太史慈急忙跟徐盛說道:“兄弟們這般狀態,已經沒有辦法再急行軍了。此刻若是曹軍追來,大軍根本無法抵擋。”


    徐盛也很無奈,四處張望著,想看看附近是否有樹林或者小河,讓將士們能涼快些。


    “目前看來,曹軍並沒有追來,不如先放緩行軍速度,緩步前行,再做打算。”


    兩人商議既定,便命大軍緩行,又派出些許斥候,搜尋樹林與河流。


    可還沒行多遠,軍中已然出現許多逃兵和倒地不起之人。


    大軍別說行軍,如今連指令的落實都已經困難。


    二人心急如焚,不得不原地休息,等夜晚降臨之時再做打算。


    至少夜晚時間,天氣不會這麽熱。


    約莫過了片刻功夫,忽然一騎從遠處飛馳而來。


    太史慈急忙上前,握緊手中長槍,嚴陣以待。


    來者不是別人,乃軍師趙塵的信使。


    “二位將軍,軍師有令,請二位將軍務必根據錦囊行事。”


    太史慈二人大喜,急忙打開錦囊。


    錦囊中寫到:白馬嶺東麵有兩座山,西者名為孤山,東者名為老虎山。其間有一小池,足以給各位將士消暑解渴,二位將軍可速速前往安營紮寨。明日曹軍定然追來,子義可領兵埋伏於老虎山,文向可領兵埋伏於孤山,兩軍各自備好滾木落石,屆時自有大軍將曹軍引入兩山之間,兩位將軍便攔斷穀口,文向引兵射殺敵軍,子義引騎兵衝擊援軍,而後劍指郭嘉。


    二人歡喜,本就別著一肚子火,被曹軍殺了兩陣,尚無複仇之處。


    軍師這就送來了這麽好的一個機會,二人豈能不興奮。


    信使又急忙說道:“軍師明白眾將士定然饑渴難耐,兩位將軍可告訴眾將士,孤山邊上便有酸棗與小池,大軍可盡情享用。”


    太史慈笑道:“大哥果然神機妙算,人在百裏之外,便能知道大軍已經被烈日折磨得無法行進。”


    信使傳達完趙塵的命令,便轉身往迴趕。


    太史慈與徐盛二人依計行事。


    大軍一聽前方有酸棗,口中生津,兩眼放光,急忙往白馬嶺方向而去。


    另一邊,曹仁和夏侯惇得勝而歸,心中喜悅。


    還沒進縣衙大堂,曹仁便笑眯眯地喊道:“祭酒,當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對決,來之不易,來之不易啊。”


    在曹仁心中,隱隱有這麽一條壓著。


    跟隨曹操南征北戰以來,打得基本都是勝仗,少有輸得慘烈情況。


    可是每次麵對劉備大軍,麵對趙塵之時,便會陷入怪圈,不管怎麽處理都會中計,總是逃不出趙塵的計謀。


    一連數次,被劉備大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讓曹仁心中那個憋屈。


    夏侯惇也一樣,之前不論是單人對戰還是行軍作戰,總被劉備大軍壓一頭,心中很是不爽。


    今日好不容易來了一場勝利,那叫一個心裏痛快。


    “祭酒,還是你的計謀厲害,我看趙塵也不行了。”


    郭嘉見兩位將軍鬥誌正盛,也不好意思潑冷水,隻是微笑著迴道:“都是兩位將軍作戰神勇,才有今日之勝。隻是今日尚未遇見趙塵,此人詭計多端,兩位將軍還是小心為上。”


    曹仁點了點頭,隻是心中尚有疑惑,又問道:“祭酒,今日城外大勝,為何不讓我等繼續追擊,一舉殲滅那兩個小賊呢?”


    郭嘉解釋道:“昨夜合肥城一戰,趙塵定然已經收到消息,領兵趕來救援。兩位將軍匆忙追趕,極易中埋伏,還可能會將趙塵等人逼入絕境,讓他們奮力反抗。如此一來,兩軍傷亡便會十分巨大。”


    夏侯惇插了一嘴:“能拿下趙塵不就完了嗎?”


    郭嘉沒有強行否定,而是看了一眼輿圖,指著白馬嶺說道:“此地名為白馬嶺,是前往舒城的必經之路,也是最好的埋伏之地。若是我軍急行軍,趙塵在此地埋伏,兩位將軍可就麻煩了。”


    “再者,不僅主公對趙塵感興趣,江東孫策,荊州劉表都對趙塵和九江、廬江兩郡感興趣,一旦我等與趙塵拚個你死我活,便會有第三者出來坐收漁翁之利也。”


    曹仁驚唿:“那不是給他人做嫁衣了!”


    經郭嘉如此一說,曹仁和夏侯惇二人都恍然大悟。


    “這幫小人,戰時沒有出力,這塊肉卻時刻盯著,甚是無恥。”


    郭嘉點了點頭。


    正如郭嘉所料,此刻的荊州劉表正在盤算著如何出兵。


    畢竟廬江郡直接與荊州接壤,從廬江郡入揚州,便可由西而東拿下廬江和九江兩郡。


    而東麵的周瑜,正在全力攻打襄安城。


    就一座小小的襄安城豈能阻擋周瑜的雄心壯誌。


    趙雲收到趙塵書信之時,襄安城的城牆已然出現破損。


    趙雲本想著就此撤離,可一想到趙塵信中所言,務必堅持到明日夜。


    他隻能督促著將士,加強城防,嚴防死守。


    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的是,此刻的周瑜大軍中,隻有周瑜和蔣欽二人的身影。


    郭嘉的不追擊計策,倒是讓太史慈和徐盛大軍有了喘息之機會。


    當日夜,大軍便順著白馬嶺東麵,找到了趙塵錦囊中所指的地方。


    果不其然,此地當真是最佳的埋伏之地,隻要曹軍進入山穀之中,就算有天王老子來了也無法逃離。


    穀中正麵便是一小池,小池邊上雖然有棗樹的身影,樹上的果子小的可憐。


    其實太史慈與徐盛二人都明白趙塵隻是隨口一說,為得便是讓大軍加快行軍。


    六月中旬之日,正是棗樹剛剛結果之時,通常尋常三個月才會成熟。


    直到九月才能達到可采摘食用的地步。


    眾將士見小池與棗樹,再也不顧及軍紀,紛紛脫下戰袍跳入小池中。


    打棗的將士,早就不管棗是否成熟,隻是瞄準的果子就打,打下來咬一口酸不拉幾就隨手扔在地上。


    經曆這麽一波,大軍也漸漸恢複過來,就地安營造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