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撤向舒城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仁,字子孝,曆史上而言,將帥之才要遠大於戰將之才。
每次曹操出正兵,出奇兵者必定是曹仁。
說白了,曹操負責正麵作戰,曹仁負責側麵作戰或者開辟第二戰場。
曹操攻擊陶謙之時,曹仁攻打陶謙將呂由,力戰而破之;
曹操與呂布作戰,曹仁還是作為偏師出擊,攻句陽而拔之,生擒呂布帳下將領劉何;
官渡之戰時,袁曹兩軍陣前膠著,曹軍如泰山壓頂,無可奈何。曹仁向曹操進言:“南方以大軍方有目前急,其勢不能相救,劉備以強兵臨之,其背叛固宜也。備新將紹兵,未能得其用,擊之可破也。”
曹仁一語便擊中要害,敏銳地找到了突破口。在袁紹強敵麵前,既不能抽調大軍鎮壓,又不能坐視不理,劉備新帶袁紹兵,可一擊而破之。
可見其軍事才華,絕非一般。
至於武力,並沒有特別突出,曆史上也沒有過多記載。
所以敗在太史慈的槍法之下,不足為奇。
話說太史慈領軍往南撤退了一裏地,忽然見南麵殺過來一路人馬。
太史慈心中暗暗吃驚,此刻若是再來一路曹軍,恐怕支援合肥城不成,連三千鐵騎都要交代在此地了。
直到來將飛奔至太史慈跟前,他才放下心來。
來者不是別人,乃徐盛也。
可是他又忽然想到,徐盛在此地便意味著合肥城已經被曹軍拿下。
正如軍師趙塵所言,合肥城和六安城都不容易守。
果不其然,徐盛一見麵便對太史慈說出了合肥城丟失的情況。
兩人無暇多想,急忙合兵一處,應對身後的曹仁大軍。
由於徐盛步兵的加入,大軍有了陣地作戰的能力。
騎兵與步兵配合,很快就穩住了戰場的形勢。
曹仁眼見一時間攻不下太史慈,心中懊惱,好不容易已經將太史慈擊潰,隻需再多些時辰就能一雪當年之恥,偏偏此刻來了另一個人。
兩軍互不相讓,相持了約莫半個時辰。
曹仁漸漸心生退意,長此以往消耗下去,他的五千騎兵就都要耗完了。
太史慈感受到了曹軍的情緒變化,立刻利用這次機會,全麵反擊。
曹仁大軍一時間連退數十米。
正當曹仁吃力扭轉戰局之時,東麵又殺過來一路人馬。
眾人都大吃一驚,此刻任何一路人馬殺來,對於另一方都是不利的。
隻見東麵一路人馬打著“夏侯”旗號,曹仁哈哈大笑。
不用問,定然是夏侯惇所領大軍也。
果不其然,夏侯惇領著五千大軍,直接衝進了混戰之中。
曹軍立刻氣勢大漲。
太史慈與徐盛二人無奈,分別接過衝來的夏侯惇與曹仁。
四將來迴膠著數十迴合,各自不分勝負。
而此刻,太史慈大軍已經逐漸潰敗,徐盛手中的一千餘人漸漸變少,再不退去恐怕就要全軍覆沒了。
兩人相視一眼,立刻達成一致,各自虛晃一招,逼退敵將,領軍急忙後撤。
曹仁與夏侯惇始料不及,見兩人領軍撤離,也不急於追趕,聽從郭嘉之言,各自整軍迴合肥城。
見曹軍不曾追來,太史慈與徐盛二人鬆了口氣。
兩人合計,既然合肥城已經丟了,六安城也無法獨立堅守,不如先迴舒城,與軍師趙塵匯合。
於是,太史慈便遣一名親信,匆匆趕往六安城,將剩餘千人一道撤往舒城。
另一邊,趙塵收到了前線的消息,知道合肥城已經被破,眉頭忍不住緊縮。
張寧上前安慰道:“厚德既然心中早有安排,又何必皺著眉頭呢?”
趙塵搖了搖頭,無奈地迴道:“雖然已經料到合肥城守不住,隻是未曾想到丟的如此快,原本還想著穩住局麵之後,另謀他路。如今隻能先行應對,擊退這一波曹軍的攻擊。”
隻是如今身邊沒有一個可用的將領,讓趙塵著實有些束手無策。
“不如讓那位神秘戰將領軍?”
趙塵看了一眼張寧,笑道:“不可,此人不是曹軍的對手,況且我還有他用。”
張寧微微一笑,似乎看出了趙塵的心思。
兩人思緒未果,東麵又送來一條消息。
周瑜已經兵臨襄安城下,正在全力攻城,趙將軍四千大軍死傷已經過半。
趙塵放下手中的書信,揉了揉太陽穴。
襄安城在這般攻城強度下,也支撐不了多久。
本就是邊上的一座小城,城牆並不牢固,能擋下一波進攻已經算是不錯了。
畢竟城牆修複起來極為困難,非一兩日之功可完成。
如此一來,至少能消耗一波周瑜大軍,為後續爭取機會。
隻是時間拖得越久,雙方的傷亡就越重。
“傳令子龍將軍,城牆破損之際即可撤離襄安,返迴舒城。”
趙塵還是想要再堅持一段時間,至少等到太史慈和徐盛大軍安然迴到舒城,再讓出襄安城。
信使匆忙領命而去。
張寧看著頗為無奈的趙塵,忽然明白了他當初下定決心,分兵抗敵的無奈。
沒有城池做抵擋,手中的一萬五千大軍根本不可能抵擋五萬大軍。
就算趙塵有奇謀,人員的正麵對抗也是在所難免的。
曆史上,不戰而屈人之兵者,極少數也。
而且很多情況是一方麵對巨大的實力差距而放棄抵抗,才會有“兵不血刃而得秦都鹹陽”之類的戰績。
一座再小矮的城池,至少能抵消數千人馬。
“接下來怎麽辦?”
張寧走到趙塵身後,將柔軟的雙手輕輕放在趙塵的耳後,伸出大拇指為趙塵按摩。
趙塵微微一笑,全身緩緩放鬆下來。
“接下來便是讓三弟和文向將軍二人找迴榮譽的時候了。”
隨後,趙塵目光落在了舒城邊上的白馬嶺,提起一旁的筆,寫下一份錦囊,交給信使。
他叮囑道:“務必親手交給子義將軍。”
信使點了點頭,撒腿就衝出大堂,而後一把抓過縣衙外兩匹馬的馬韁,翻身上馬。
動作一氣嗬成,十分順暢,信使馬頭朝北,向著合肥城方向而去。
錦囊隨著信使的節奏飛速前進。
此刻的趙塵,輕輕地移開張寧的那雙手,說道:“錦囊已經送出去了,我也該出發了。”
“厚德是想要去哪?”
張寧有所不解。
趙塵指了指輿圖,說道:“那裏,是時候給曹軍迎頭痛擊了。”
張寧驚訝地盯著輿圖,麵上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個位置尋常人確實難以發現。
每次曹操出正兵,出奇兵者必定是曹仁。
說白了,曹操負責正麵作戰,曹仁負責側麵作戰或者開辟第二戰場。
曹操攻擊陶謙之時,曹仁攻打陶謙將呂由,力戰而破之;
曹操與呂布作戰,曹仁還是作為偏師出擊,攻句陽而拔之,生擒呂布帳下將領劉何;
官渡之戰時,袁曹兩軍陣前膠著,曹軍如泰山壓頂,無可奈何。曹仁向曹操進言:“南方以大軍方有目前急,其勢不能相救,劉備以強兵臨之,其背叛固宜也。備新將紹兵,未能得其用,擊之可破也。”
曹仁一語便擊中要害,敏銳地找到了突破口。在袁紹強敵麵前,既不能抽調大軍鎮壓,又不能坐視不理,劉備新帶袁紹兵,可一擊而破之。
可見其軍事才華,絕非一般。
至於武力,並沒有特別突出,曆史上也沒有過多記載。
所以敗在太史慈的槍法之下,不足為奇。
話說太史慈領軍往南撤退了一裏地,忽然見南麵殺過來一路人馬。
太史慈心中暗暗吃驚,此刻若是再來一路曹軍,恐怕支援合肥城不成,連三千鐵騎都要交代在此地了。
直到來將飛奔至太史慈跟前,他才放下心來。
來者不是別人,乃徐盛也。
可是他又忽然想到,徐盛在此地便意味著合肥城已經被曹軍拿下。
正如軍師趙塵所言,合肥城和六安城都不容易守。
果不其然,徐盛一見麵便對太史慈說出了合肥城丟失的情況。
兩人無暇多想,急忙合兵一處,應對身後的曹仁大軍。
由於徐盛步兵的加入,大軍有了陣地作戰的能力。
騎兵與步兵配合,很快就穩住了戰場的形勢。
曹仁眼見一時間攻不下太史慈,心中懊惱,好不容易已經將太史慈擊潰,隻需再多些時辰就能一雪當年之恥,偏偏此刻來了另一個人。
兩軍互不相讓,相持了約莫半個時辰。
曹仁漸漸心生退意,長此以往消耗下去,他的五千騎兵就都要耗完了。
太史慈感受到了曹軍的情緒變化,立刻利用這次機會,全麵反擊。
曹仁大軍一時間連退數十米。
正當曹仁吃力扭轉戰局之時,東麵又殺過來一路人馬。
眾人都大吃一驚,此刻任何一路人馬殺來,對於另一方都是不利的。
隻見東麵一路人馬打著“夏侯”旗號,曹仁哈哈大笑。
不用問,定然是夏侯惇所領大軍也。
果不其然,夏侯惇領著五千大軍,直接衝進了混戰之中。
曹軍立刻氣勢大漲。
太史慈與徐盛二人無奈,分別接過衝來的夏侯惇與曹仁。
四將來迴膠著數十迴合,各自不分勝負。
而此刻,太史慈大軍已經逐漸潰敗,徐盛手中的一千餘人漸漸變少,再不退去恐怕就要全軍覆沒了。
兩人相視一眼,立刻達成一致,各自虛晃一招,逼退敵將,領軍急忙後撤。
曹仁與夏侯惇始料不及,見兩人領軍撤離,也不急於追趕,聽從郭嘉之言,各自整軍迴合肥城。
見曹軍不曾追來,太史慈與徐盛二人鬆了口氣。
兩人合計,既然合肥城已經丟了,六安城也無法獨立堅守,不如先迴舒城,與軍師趙塵匯合。
於是,太史慈便遣一名親信,匆匆趕往六安城,將剩餘千人一道撤往舒城。
另一邊,趙塵收到了前線的消息,知道合肥城已經被破,眉頭忍不住緊縮。
張寧上前安慰道:“厚德既然心中早有安排,又何必皺著眉頭呢?”
趙塵搖了搖頭,無奈地迴道:“雖然已經料到合肥城守不住,隻是未曾想到丟的如此快,原本還想著穩住局麵之後,另謀他路。如今隻能先行應對,擊退這一波曹軍的攻擊。”
隻是如今身邊沒有一個可用的將領,讓趙塵著實有些束手無策。
“不如讓那位神秘戰將領軍?”
趙塵看了一眼張寧,笑道:“不可,此人不是曹軍的對手,況且我還有他用。”
張寧微微一笑,似乎看出了趙塵的心思。
兩人思緒未果,東麵又送來一條消息。
周瑜已經兵臨襄安城下,正在全力攻城,趙將軍四千大軍死傷已經過半。
趙塵放下手中的書信,揉了揉太陽穴。
襄安城在這般攻城強度下,也支撐不了多久。
本就是邊上的一座小城,城牆並不牢固,能擋下一波進攻已經算是不錯了。
畢竟城牆修複起來極為困難,非一兩日之功可完成。
如此一來,至少能消耗一波周瑜大軍,為後續爭取機會。
隻是時間拖得越久,雙方的傷亡就越重。
“傳令子龍將軍,城牆破損之際即可撤離襄安,返迴舒城。”
趙塵還是想要再堅持一段時間,至少等到太史慈和徐盛大軍安然迴到舒城,再讓出襄安城。
信使匆忙領命而去。
張寧看著頗為無奈的趙塵,忽然明白了他當初下定決心,分兵抗敵的無奈。
沒有城池做抵擋,手中的一萬五千大軍根本不可能抵擋五萬大軍。
就算趙塵有奇謀,人員的正麵對抗也是在所難免的。
曆史上,不戰而屈人之兵者,極少數也。
而且很多情況是一方麵對巨大的實力差距而放棄抵抗,才會有“兵不血刃而得秦都鹹陽”之類的戰績。
一座再小矮的城池,至少能抵消數千人馬。
“接下來怎麽辦?”
張寧走到趙塵身後,將柔軟的雙手輕輕放在趙塵的耳後,伸出大拇指為趙塵按摩。
趙塵微微一笑,全身緩緩放鬆下來。
“接下來便是讓三弟和文向將軍二人找迴榮譽的時候了。”
隨後,趙塵目光落在了舒城邊上的白馬嶺,提起一旁的筆,寫下一份錦囊,交給信使。
他叮囑道:“務必親手交給子義將軍。”
信使點了點頭,撒腿就衝出大堂,而後一把抓過縣衙外兩匹馬的馬韁,翻身上馬。
動作一氣嗬成,十分順暢,信使馬頭朝北,向著合肥城方向而去。
錦囊隨著信使的節奏飛速前進。
此刻的趙塵,輕輕地移開張寧的那雙手,說道:“錦囊已經送出去了,我也該出發了。”
“厚德是想要去哪?”
張寧有所不解。
趙塵指了指輿圖,說道:“那裏,是時候給曹軍迎頭痛擊了。”
張寧驚訝地盯著輿圖,麵上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個位置尋常人確實難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