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蛛絲馬跡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遼依照趙塵的錦囊,在高郵和海陵之間打了兩次埋伏,便將孫策和周瑜等人擊退。
孫策領周瑜等人在廣陵郡兜了一圈,沒有得到什麽好處,還白白折了兩千多兄弟,又灰溜溜地迴到了丹徒。
曹操的三路大軍共同進攻劉備,其中的南麵孫策一路,算是暫時穩定。
兩軍相持在丹徒和廣陵城。
話說趙塵領軍假裝黃巾軍突襲了九江郡。
每次拿下一個新的地盤趙塵總要憑借記憶搜刮一下當地的人才,例如出身在九江郡的蔣欽、周泰,可惜此刻都已經拜入孫策門下。
還有一個蔣幹,乃東漢末年著名的辯論家,趙塵命人四處打探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估計是曹操南下之時已經帶走了。
至於倉慈,算得上是治理一方的能手,如今就在九江郡下的下蔡縣為縣令。
維持當前狀態,挺好。
趙塵眼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如何拿下廬江郡。
廬江郡太守劉勳尚且不知道九江郡的情況,隻是趁著春日的美好,與府中三兩個小妾,圍坐著煮茶,平靜地享受著暖陽。
劉勳驕矜縱恣,肆意妄為,常常誹謗他人,小眼看世界。
但他在江淮之間有很強的兵力,曆史上連孫策都忌憚他三分。
更重要的是,如今袁術已退出曆史舞台,按照曆史進展,應該會有兩名大將被劉勳截擊俘虜,乃袁術長史楊弘和大將張勳。
還有一個趙塵垂涎三尺的機械小能手,成惪人劉曄。
九江郡被黃巾軍襲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勳的耳朵裏,眾人無不震驚。
畢竟如今已經建安三年了,一下子冒出來上萬人數的黃巾軍,任誰看了都難以置信。
又過了半月有餘,九江郡太守嚴象成功平定黃巾軍叛亂之事,傳到了劉勳處。
劉勳喜笑顏開:“想不到這嚴老頭還有兩把刷子,手中隻有五千人馬,打一萬的黃巾軍倒是輕輕鬆鬆。”
之後,劉勳也就沒有將黃巾軍突發之事放在心上。
而一旁的長史卻從中發現了可疑之處。
他急忙跟劉勳說道:“太守,九江郡黃巾軍之事大有蹊蹺,還是謹慎點的好。”
劉勳一聽,瞟了一眼長史,問道:“哦?有何蹊蹺,隻是些許黃巾賊人,莫非還有其他勢力?”
“若隻是黃巾賊人,自然事情好處理,眾人也安心些,但臣以為,從麵上看這黃巾軍有假。”
“黃巾軍還能有假?”
劉勳看著一臉認真的長史,滿腦子想的是這個人是不是太小心了。
隻見長史嚴肅地點了點頭,迴道:“太守請細想。自黃巾之亂至今,中原之地已基本平定叛亂,隻有少部分地區尚有黃巾賊人出沒,如今黃巾軍猖獗之地,無外乎兗州、青州兩地,其餘黃巾之亂皆為小股勢力,或上千人,或數百人,從未出現過上萬人的黃巾軍,此其一也。”
“黃巾賊人喜散亂,而非成規模作戰,當年張角三兄弟領兵攻打各路城池,四處征戰,到頭來也是山頭林立,而此次來擾亂九江郡的黃巾軍,不僅紀律嚴明,組織明確,沒有出現過混亂攻擊的情況,不像是黃巾軍曆來的作風,此其二也。”
“黃巾之亂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百姓無法生存,不得不到處掠奪以便活下去,故而大部分黃巾軍都屬於打到哪裏就搶到哪裏,搶完就一哄而散,很難短時間一舉殲滅。朝廷當年請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位大將軍,征戰數年都沒有徹底根除黃巾軍。嚴象乃區區一太守,兵不足五千,如何僅僅半月時間就讓萬人黃巾軍銷聲匿跡?此其三也。”
話到此處,再木訥看不起嚴象的劉勳也醒悟過來。
“你的意思是九江郡中出現的並非黃巾軍?”
長史點了點頭,迴道:“隻有兩種可能,或是黃巾軍根本不存在,隻是嚴象虛張聲勢,或是壓根不是黃巾軍,是劉備大軍,而且九江郡已經落入劉備大軍手中。”
此言一出,當即震驚了劉勳。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要知道,此時的劉備正在被自家主公曹操、江東孫策、河北袁紹三大最強大的勢力圍攻。
劉備守住青、徐兩州還來不及,怎麽有空餘的兵力來取九江郡。
長史自然知道其中道理,劉備大軍如今陷入了多麵圍攻的境地,處理自家事務尚且焦頭爛額,哪裏還會有心思來取九江郡。
可與九江郡接壤之地,除了廬江郡外,便是揚州的丹陽郡,曹操的豫州之地,以及東麵的徐州廣陵郡。
丹陽郡在江東孫策掌控下,豫州本就是曹操的,剩下隻有徐州才有出兵的可能。
除此之外,長史想不到第二種可能。
“但願不可能吧。”
他心中也不希望是劉備大軍來犯。
現在的劉備已經不是曾經那個被任何稍有些實力的諸侯都能欺負的劉備了。
曾經的劉備默默無聞,敗於高唐投奔公孫瓚,被袁曹聯軍擊破,又落敗於徐州被困海西縣,漂泊十餘年未曾有落腳之地。
這兩年,劉備可謂百戰百勝,連劉勳投靠的曹操曾敗在劉備之手。如今的劉備是坐擁青、徐兩大州,手握數萬大軍,帳下戰將謀士數十人的真諸侯也。
連曹操、袁紹等人都對劉備有所忌憚。
更別說隻有區區廬江郡劉勳了。
“不過還是小心為妙,廬江郡目前隻有五千守軍,若真是劉備的一萬大軍,能在半個月內如此小動靜地拿下九江郡,領軍之人定然是為高手。若是此人趁勢來取廬江,我軍不一定是對手,不得不防也。”
他心中唯一能想到的領軍人便是劉備的軍師,趙塵也。
長史的話,讓劉勳一時間警惕起來。
他立刻散出斥候,時刻緊盯九江郡的動向,一旦有異常情況,立刻匯報。
又讓城中將士加強巡邏,增加城上守城之人,再讓各將準備好守城之物,以備不時之需。
長史也是緊張地望著九江郡方向,心中隱隱感覺不安。
另一邊趙塵雖然沒有找到各路人才,但計劃不能停。
他雙眼緊盯著輿圖上的各城池位置,心中已然明晰前往廬江郡的進軍路線。
孫策領周瑜等人在廣陵郡兜了一圈,沒有得到什麽好處,還白白折了兩千多兄弟,又灰溜溜地迴到了丹徒。
曹操的三路大軍共同進攻劉備,其中的南麵孫策一路,算是暫時穩定。
兩軍相持在丹徒和廣陵城。
話說趙塵領軍假裝黃巾軍突襲了九江郡。
每次拿下一個新的地盤趙塵總要憑借記憶搜刮一下當地的人才,例如出身在九江郡的蔣欽、周泰,可惜此刻都已經拜入孫策門下。
還有一個蔣幹,乃東漢末年著名的辯論家,趙塵命人四處打探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估計是曹操南下之時已經帶走了。
至於倉慈,算得上是治理一方的能手,如今就在九江郡下的下蔡縣為縣令。
維持當前狀態,挺好。
趙塵眼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如何拿下廬江郡。
廬江郡太守劉勳尚且不知道九江郡的情況,隻是趁著春日的美好,與府中三兩個小妾,圍坐著煮茶,平靜地享受著暖陽。
劉勳驕矜縱恣,肆意妄為,常常誹謗他人,小眼看世界。
但他在江淮之間有很強的兵力,曆史上連孫策都忌憚他三分。
更重要的是,如今袁術已退出曆史舞台,按照曆史進展,應該會有兩名大將被劉勳截擊俘虜,乃袁術長史楊弘和大將張勳。
還有一個趙塵垂涎三尺的機械小能手,成惪人劉曄。
九江郡被黃巾軍襲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勳的耳朵裏,眾人無不震驚。
畢竟如今已經建安三年了,一下子冒出來上萬人數的黃巾軍,任誰看了都難以置信。
又過了半月有餘,九江郡太守嚴象成功平定黃巾軍叛亂之事,傳到了劉勳處。
劉勳喜笑顏開:“想不到這嚴老頭還有兩把刷子,手中隻有五千人馬,打一萬的黃巾軍倒是輕輕鬆鬆。”
之後,劉勳也就沒有將黃巾軍突發之事放在心上。
而一旁的長史卻從中發現了可疑之處。
他急忙跟劉勳說道:“太守,九江郡黃巾軍之事大有蹊蹺,還是謹慎點的好。”
劉勳一聽,瞟了一眼長史,問道:“哦?有何蹊蹺,隻是些許黃巾賊人,莫非還有其他勢力?”
“若隻是黃巾賊人,自然事情好處理,眾人也安心些,但臣以為,從麵上看這黃巾軍有假。”
“黃巾軍還能有假?”
劉勳看著一臉認真的長史,滿腦子想的是這個人是不是太小心了。
隻見長史嚴肅地點了點頭,迴道:“太守請細想。自黃巾之亂至今,中原之地已基本平定叛亂,隻有少部分地區尚有黃巾賊人出沒,如今黃巾軍猖獗之地,無外乎兗州、青州兩地,其餘黃巾之亂皆為小股勢力,或上千人,或數百人,從未出現過上萬人的黃巾軍,此其一也。”
“黃巾賊人喜散亂,而非成規模作戰,當年張角三兄弟領兵攻打各路城池,四處征戰,到頭來也是山頭林立,而此次來擾亂九江郡的黃巾軍,不僅紀律嚴明,組織明確,沒有出現過混亂攻擊的情況,不像是黃巾軍曆來的作風,此其二也。”
“黃巾之亂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百姓無法生存,不得不到處掠奪以便活下去,故而大部分黃巾軍都屬於打到哪裏就搶到哪裏,搶完就一哄而散,很難短時間一舉殲滅。朝廷當年請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位大將軍,征戰數年都沒有徹底根除黃巾軍。嚴象乃區區一太守,兵不足五千,如何僅僅半月時間就讓萬人黃巾軍銷聲匿跡?此其三也。”
話到此處,再木訥看不起嚴象的劉勳也醒悟過來。
“你的意思是九江郡中出現的並非黃巾軍?”
長史點了點頭,迴道:“隻有兩種可能,或是黃巾軍根本不存在,隻是嚴象虛張聲勢,或是壓根不是黃巾軍,是劉備大軍,而且九江郡已經落入劉備大軍手中。”
此言一出,當即震驚了劉勳。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要知道,此時的劉備正在被自家主公曹操、江東孫策、河北袁紹三大最強大的勢力圍攻。
劉備守住青、徐兩州還來不及,怎麽有空餘的兵力來取九江郡。
長史自然知道其中道理,劉備大軍如今陷入了多麵圍攻的境地,處理自家事務尚且焦頭爛額,哪裏還會有心思來取九江郡。
可與九江郡接壤之地,除了廬江郡外,便是揚州的丹陽郡,曹操的豫州之地,以及東麵的徐州廣陵郡。
丹陽郡在江東孫策掌控下,豫州本就是曹操的,剩下隻有徐州才有出兵的可能。
除此之外,長史想不到第二種可能。
“但願不可能吧。”
他心中也不希望是劉備大軍來犯。
現在的劉備已經不是曾經那個被任何稍有些實力的諸侯都能欺負的劉備了。
曾經的劉備默默無聞,敗於高唐投奔公孫瓚,被袁曹聯軍擊破,又落敗於徐州被困海西縣,漂泊十餘年未曾有落腳之地。
這兩年,劉備可謂百戰百勝,連劉勳投靠的曹操曾敗在劉備之手。如今的劉備是坐擁青、徐兩大州,手握數萬大軍,帳下戰將謀士數十人的真諸侯也。
連曹操、袁紹等人都對劉備有所忌憚。
更別說隻有區區廬江郡劉勳了。
“不過還是小心為妙,廬江郡目前隻有五千守軍,若真是劉備的一萬大軍,能在半個月內如此小動靜地拿下九江郡,領軍之人定然是為高手。若是此人趁勢來取廬江,我軍不一定是對手,不得不防也。”
他心中唯一能想到的領軍人便是劉備的軍師,趙塵也。
長史的話,讓劉勳一時間警惕起來。
他立刻散出斥候,時刻緊盯九江郡的動向,一旦有異常情況,立刻匯報。
又讓城中將士加強巡邏,增加城上守城之人,再讓各將準備好守城之物,以備不時之需。
長史也是緊張地望著九江郡方向,心中隱隱感覺不安。
另一邊趙塵雖然沒有找到各路人才,但計劃不能停。
他雙眼緊盯著輿圖上的各城池位置,心中已然明晰前往廬江郡的進軍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