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五日之內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袁紹收到曹操一同剿賊的書信,立刻引起了陣營裏眾人的爭論。
眾人似乎並沒有對去和留猶豫,因為他們心中都已經對北伐公孫瓚之事心生退意。
公孫瓚憑借高樓,牢牢地守住了他那一畝三分地,想要快速擊破已無辦法。
袁紹心中也十分清楚,再這麽耗下去,公孫瓚耗得起,而他耗不起。
所以,急需要一件事,來打破當前的平衡。
而曹操送來的這封信便是最好的借口。
論常理,以袁紹目前的實力,比劉備略勝一籌,與曹操旗鼓相當。
但很多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袁紹屬於檣弩之末,未來隻要劉備平穩發展,袁紹很快就不會是劉備的對手,更不用說如今的曹操了。
所以,若是曹操起頭,準備攻打劉備,對於袁紹而言,最好應對之策便是趁機多占領一些地盤,暗中擴大勢力,等實力恢複再與曹操一戰,方才是上策。
至於如何暗中占領地盤,占領誰的地盤,這才是袁紹的眾多謀士需要討論的。
所以,郭圖雖說圓滑,能得到袁紹的青睞,但其計謀隻是攪渾一碗胡辣湯罷了,喝著爽口,卻不頂餓。
田豐對於袁紹的決定十分苦惱。
行軍在即,居然不知道出兵何處,此乃兵家大忌。
當夜,田豐在營帳中輾轉反側,最終還是忍不住,跑到袁紹的營帳中再次建議。
袁紹見田豐來打擾他的清夢,心中有所不悅。
田豐顧不了許多,說道:“主公,大軍開拔在即,必須讓將士們明白何去何從,而不是當前不明所以的出動,不僅影響軍中氣勢,更會讓大軍軍心渙散,萬萬不可,還請主公三思。”
袁紹捋了捋小胡子,沒好氣地說道:“大丈夫行軍,自然要順時而動,迎勢而行。當前局勢迷茫,不足以判定該攻打劉備還是襲擊曹操的許昌,先行出兵震懾乃是最好的選擇,豈有不可之理?”
田豐見無法說動袁紹,便想著放棄自己的意見。
“主公,既然如此,臣讚同逢元圖之策,出兵與曹操一道,攻打劉備,收複青州。”
袁紹沒有立刻迴答,而是來迴品味了許久,這才說道:“既然如此,起兵攻打青州。”
“主公英明!”
田豐緩緩退出營帳,長舒一口氣。
另一邊,江東孫策也同樣收到了曹操的書信。
他笑道:“這般絕佳機會,公瑾,我軍從何處下手?”
周瑜絲毫沒有意外孫策的果斷,開始分析當前的軍情。
如今,會稽、丹揚、吳郡等地都已經在孫策掌控之中,向西便是諸葛家族掌控的豫章郡,向南便是交趾郡等地,區域內基本穩定。
而廣陵郡一直都是孫策垂涎三尺地,更是曾經的與劉備結怨之地,故而孫策一直想要奪取廣陵。
如今曹操雙手送來了天大的機會。
周瑜指了指輿圖,將手指落在了海陵縣。
“伯符,想要攻取廣陵,不如從海陵縣入手。廣陵有陳登把守,城池堅固,一時間難以攻克。我料河北袁紹也會響應曹操的號召,三路大軍同時進攻劉備,劉備手中隻有數萬人馬,根本不足以抵抗。所以我料廣陵郡除了廣陵城外,其餘縣城絕無重兵把守。屆時我軍逐一收入囊中,便可對廣陵城形成包圍之勢,拿下廣陵郡也不是難事。”
周瑜的話,說到了孫策的心坎裏。
他當即同意周瑜的意見,起兵五萬,劍指海陵。
建安三年三月初,曹操起兵十萬,以郭嘉為軍師祭酒,領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徐晃六大戰將,兵出兗州,一路朝著下邳而去。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備耳朵中。
劉備急忙召集眾人商議。
趙塵第一時間到達。
片刻之後,眾人紛至遝來。
劉備命人說清楚情況之後,眾人大吃一驚,連趙塵也想不到,曹操居然利用袁紹與孫策對劉備的仇恨,不顧名聲強行起兵,想要通過三路大軍來圍剿。
關鍵是袁紹和孫策都答應了,當真是讓趙塵吐血。
難不成這二人的仇恨有這麽深?
非要冒著名聲落地的危險來報仇。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程昱先建議:“主公,曹操大軍來犯,北麵又有袁紹,南麵孫策也蠢蠢欲動,我軍目前隻有八萬將士,分散於各州郡,不如先行集合,在三路敵軍行進路上駐紮,以免出現混亂。”
麵對曹操、袁紹和孫策三路大軍,程昱也沒有好的對策,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從計謀上來看,程昱擅長奇謀,倒是對總體戰略布局並不擅長。
長時間待在青州的沮授,也被劉備叫來。
他說道:“主公,臣了解袁本初。此行起兵來取青州,多半隻是見機行事,不一定會全力以赴。畢竟幽州公孫瓚還在他後方。”
劉備聽了兩人的建議,點了點頭。
隨後眾人便將眼光全部投向趙塵,每次議事,趙塵沒有發言就意味著事情尚未結束。
趙塵頓了頓,說道:“主公,諸位,尚且不必驚慌,曹操、袁紹和孫策三人來的方向,我軍皆有重要將軍鎮守。”
經趙塵一提醒,劉備這才想起來剛剛任命的四征將軍。
徐州西麵有二弟關羽在,鎮守在彭城;
青州平原郡有征西將軍三弟張飛,可拒袁紹;
征北將軍張遼在南麵廣陵郡,應對江東孫策。
此三人皆為人中英豪,足以獨當一麵。
“軍師之言,令我醍醐灌頂也。”
趙塵嚴肅地繼續說道:“主公,如今要麵對隻有兩件事。”
“何事?”
“一件便是仲德所言,我軍當前隻有八萬大軍,而曹操領兵十萬,孫策五萬,袁紹又有數萬大軍,我軍想要分兵拒之,恐有難度。”
“另一件便軍中糧草並未如此充足,此戰對抗,定然耗費時日,需要大量糧草補給,需要各州郡積極配合。”
劉備點了點頭,這兩個問題也是一直困擾他的。
“不知軍師有何良策,能解決此問題?”
趙塵微微一笑,迴道:“主公,放寬心,不足五日,便可解決此二事。”
劉備十分欣喜,笑道:“軍師,軍中無戲言,言之慎重也。”
麵對劉備的勸說,趙塵卻依舊十分自信。
眾人似乎並沒有對去和留猶豫,因為他們心中都已經對北伐公孫瓚之事心生退意。
公孫瓚憑借高樓,牢牢地守住了他那一畝三分地,想要快速擊破已無辦法。
袁紹心中也十分清楚,再這麽耗下去,公孫瓚耗得起,而他耗不起。
所以,急需要一件事,來打破當前的平衡。
而曹操送來的這封信便是最好的借口。
論常理,以袁紹目前的實力,比劉備略勝一籌,與曹操旗鼓相當。
但很多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袁紹屬於檣弩之末,未來隻要劉備平穩發展,袁紹很快就不會是劉備的對手,更不用說如今的曹操了。
所以,若是曹操起頭,準備攻打劉備,對於袁紹而言,最好應對之策便是趁機多占領一些地盤,暗中擴大勢力,等實力恢複再與曹操一戰,方才是上策。
至於如何暗中占領地盤,占領誰的地盤,這才是袁紹的眾多謀士需要討論的。
所以,郭圖雖說圓滑,能得到袁紹的青睞,但其計謀隻是攪渾一碗胡辣湯罷了,喝著爽口,卻不頂餓。
田豐對於袁紹的決定十分苦惱。
行軍在即,居然不知道出兵何處,此乃兵家大忌。
當夜,田豐在營帳中輾轉反側,最終還是忍不住,跑到袁紹的營帳中再次建議。
袁紹見田豐來打擾他的清夢,心中有所不悅。
田豐顧不了許多,說道:“主公,大軍開拔在即,必須讓將士們明白何去何從,而不是當前不明所以的出動,不僅影響軍中氣勢,更會讓大軍軍心渙散,萬萬不可,還請主公三思。”
袁紹捋了捋小胡子,沒好氣地說道:“大丈夫行軍,自然要順時而動,迎勢而行。當前局勢迷茫,不足以判定該攻打劉備還是襲擊曹操的許昌,先行出兵震懾乃是最好的選擇,豈有不可之理?”
田豐見無法說動袁紹,便想著放棄自己的意見。
“主公,既然如此,臣讚同逢元圖之策,出兵與曹操一道,攻打劉備,收複青州。”
袁紹沒有立刻迴答,而是來迴品味了許久,這才說道:“既然如此,起兵攻打青州。”
“主公英明!”
田豐緩緩退出營帳,長舒一口氣。
另一邊,江東孫策也同樣收到了曹操的書信。
他笑道:“這般絕佳機會,公瑾,我軍從何處下手?”
周瑜絲毫沒有意外孫策的果斷,開始分析當前的軍情。
如今,會稽、丹揚、吳郡等地都已經在孫策掌控之中,向西便是諸葛家族掌控的豫章郡,向南便是交趾郡等地,區域內基本穩定。
而廣陵郡一直都是孫策垂涎三尺地,更是曾經的與劉備結怨之地,故而孫策一直想要奪取廣陵。
如今曹操雙手送來了天大的機會。
周瑜指了指輿圖,將手指落在了海陵縣。
“伯符,想要攻取廣陵,不如從海陵縣入手。廣陵有陳登把守,城池堅固,一時間難以攻克。我料河北袁紹也會響應曹操的號召,三路大軍同時進攻劉備,劉備手中隻有數萬人馬,根本不足以抵抗。所以我料廣陵郡除了廣陵城外,其餘縣城絕無重兵把守。屆時我軍逐一收入囊中,便可對廣陵城形成包圍之勢,拿下廣陵郡也不是難事。”
周瑜的話,說到了孫策的心坎裏。
他當即同意周瑜的意見,起兵五萬,劍指海陵。
建安三年三月初,曹操起兵十萬,以郭嘉為軍師祭酒,領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徐晃六大戰將,兵出兗州,一路朝著下邳而去。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備耳朵中。
劉備急忙召集眾人商議。
趙塵第一時間到達。
片刻之後,眾人紛至遝來。
劉備命人說清楚情況之後,眾人大吃一驚,連趙塵也想不到,曹操居然利用袁紹與孫策對劉備的仇恨,不顧名聲強行起兵,想要通過三路大軍來圍剿。
關鍵是袁紹和孫策都答應了,當真是讓趙塵吐血。
難不成這二人的仇恨有這麽深?
非要冒著名聲落地的危險來報仇。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程昱先建議:“主公,曹操大軍來犯,北麵又有袁紹,南麵孫策也蠢蠢欲動,我軍目前隻有八萬將士,分散於各州郡,不如先行集合,在三路敵軍行進路上駐紮,以免出現混亂。”
麵對曹操、袁紹和孫策三路大軍,程昱也沒有好的對策,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從計謀上來看,程昱擅長奇謀,倒是對總體戰略布局並不擅長。
長時間待在青州的沮授,也被劉備叫來。
他說道:“主公,臣了解袁本初。此行起兵來取青州,多半隻是見機行事,不一定會全力以赴。畢竟幽州公孫瓚還在他後方。”
劉備聽了兩人的建議,點了點頭。
隨後眾人便將眼光全部投向趙塵,每次議事,趙塵沒有發言就意味著事情尚未結束。
趙塵頓了頓,說道:“主公,諸位,尚且不必驚慌,曹操、袁紹和孫策三人來的方向,我軍皆有重要將軍鎮守。”
經趙塵一提醒,劉備這才想起來剛剛任命的四征將軍。
徐州西麵有二弟關羽在,鎮守在彭城;
青州平原郡有征西將軍三弟張飛,可拒袁紹;
征北將軍張遼在南麵廣陵郡,應對江東孫策。
此三人皆為人中英豪,足以獨當一麵。
“軍師之言,令我醍醐灌頂也。”
趙塵嚴肅地繼續說道:“主公,如今要麵對隻有兩件事。”
“何事?”
“一件便是仲德所言,我軍當前隻有八萬大軍,而曹操領兵十萬,孫策五萬,袁紹又有數萬大軍,我軍想要分兵拒之,恐有難度。”
“另一件便軍中糧草並未如此充足,此戰對抗,定然耗費時日,需要大量糧草補給,需要各州郡積極配合。”
劉備點了點頭,這兩個問題也是一直困擾他的。
“不知軍師有何良策,能解決此問題?”
趙塵微微一笑,迴道:“主公,放寬心,不足五日,便可解決此二事。”
劉備十分欣喜,笑道:“軍師,軍中無戲言,言之慎重也。”
麵對劉備的勸說,趙塵卻依舊十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