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威逼劉協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三年正月十五,民間眾多百姓家中紛紛掛起了燈籠,以表佛法大明。
燃燈表佛之事,從漢明帝開始便逐漸傳入民間。
此刻,皖城中的喬府,也掛起了紅燈籠。
皖城,乃廬江郡一大縣。
春秋時乃皖國也,至漢朝置皖縣。
皖城裏有座名家大院,府邸門口懸掛著一塊金字黑底大牌匾。
那便是喬府。
“喬府”兩個大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閃亮。
但此府眾人卻十分的低調,從來不在外人麵前張揚。
府上有兩位千金,長者名為喬婉,人稱大喬,年方二八,出落得落落大方,精致美麗;幼者名為喬薇,人稱小喬,比大喬小一歲,嬌小可愛,楚楚動人。
二人在閨房之中各自撥動著桌案上擺放著的發簪,這兩個發簪十分精致,卻帶有時間的痕跡,些許銀色已然偏暗。
可二人都舍不得將發簪更換,對於大喬和小喬而言,這發簪意義非凡。
因為,這是她們的父親贈送的禮物。
“要是父親在,今日我們姐妹二人即可與父親吃個團圓飯。”
“妹妹此話不可在讓母親聽到。”
“那又如何?姐姐莫要忘了,你我曾經立誌,嫁一個當今的英雄,為父親報仇雪恨。”
“話雖如此,可妹妹也知道,當今亂世,算得上英雄的能有幾人?當初父親追隨袁公路,結果袁公路一時愚昧,居然貿然稱帝,被曹操橫掃,大好的豫揚兩州之地全部落入曹操之手。”
“說起揚州,姐姐,妹妹聽聞揚州來了兩位英雄,一人名為孫策,英勇無比,善待百姓,如今也算是一方雄主,另一人名為周瑜,智謀無雙,尤其擅長音律。二人聯手馳騁揚州一年有餘,如今揚州大部分都落入此二人之手。”
小喬說得眉飛色舞,似乎她認識兩個人一般。
大喬卻十分平靜,放下手中的發簪,輕聲說道:“此二人雖然英勇有智謀,但絕非趙塵敵手,當初孫伯符和周公瑾二人領兵兩萬,借助廣陵城襲擊劉備,卻三敗於趙塵的一萬大軍。如今又被陳登拒於長江以南不得過,由此可見,想要問趙塵複仇,此二人不可行。”
小喬忽然有些激動:“姐姐,那該如何是好?”
大喬無奈地搖了搖頭:“論智謀,恐怕中原無人能敵趙塵,退曹操、破袁譚所向披靡。聽聞此人不僅才智超群,還寫得一手好詞,妹妹可聽聞《念奴嬌赤壁懷古》?”
小喬愣了一下,誠實地點頭:“確實是好詞,能寫出這般詞之人,自然是一名才子。”
“而且,徐州人有言,趙塵高大英俊,俠肝義膽,忠誠愛民,完全符合亂世英雄的標準,要不是仇人,此人便是我的……”
大喬越說越激動,說到一半,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急忙停止。
小喬見狀,連連追問:“是你的什麽?姐姐?”
“沒什麽!”
大喬拿著發簪匆忙走出了閨房,留下小喬一人迷茫地望著遠處。
小喬的問題讓大喬一時無法迴答,這麽多日夜,趙塵這個名字一直出現在她的腦海中。
一邊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一邊是美女配英雄的情愫,所有的情感就交織在一起。
而這個點便是趙塵。
另一邊,正月未結束,曹操就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出兵攻打劉備之事。
郭嘉的計謀進行的很順利,漢獻帝也不得不答應曹操的請求,認定劉備為逆賊。
詔書也分發到了劉備手中,對應的消息也已經散發到了各路諸侯手中。
此時此刻,各路諸侯應該已經將劉備歸入漢賊一類。
曹操笑眯眯地準備進行下一步計劃。
他愜意地騎著馬緩緩來到宮中,拿出早已經準備的旨意,讓陛下簽署蓋章。
劉協本就害怕看到曹操,前次曹操強迫他認劉皇叔為逆賊,已經讓劉協敢怒不敢言。
劉皇叔本是劉協親自認定,也是劉協至今最後一個可以完全依靠之人。
曹操來這麽一出,直接破滅了劉協複興漢室的希望。
如今曹操又來,劉協看見心中又煩又惱,卻不得不微笑麵對。
曹操將旨意交給劉協,說道:“陛下,既然劉備乃當朝逆賊,當立刻討伐之。”
劉協隨意“嗯”了幾聲,雙眼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曹操遞過來的旨意。
旨意上寫著:今朝廷飄搖,漢室不安,天下紛爭。然有逆賊劉備,據青徐二地,領數萬賊兵,對抗朝廷,不受皇命,敕世之亂,實乃百姓之不幸,朝廷之不幸,漢室之不幸。故朕特召集天下英雄,與司空曹操共同剿賊,以平亂世。
劉協讀完,大吃一驚,心中涼了一大截。
還以為曹操隻是不願意見到劉備成為皇叔,以免對他曹操不利。
沒想到曹操是想要斬盡殺絕,用剿滅袁術之法對付劉備。
若是成功,這天下便是他曹操的了。
劉協說什麽也不會答應。
而曹操卻一臉笑容地盯著劉協,似乎篤定劉協一定會順著自己的意思,簽發詔書。
可出乎曹操的意料,劉協並不打算順著曹操的意思。
他苦笑道:“曹司空,劉皇叔並未做出出格之事,下聖旨責劉皇叔叛逆已然不合朕意,如今有要詔令天下諸侯共同剿賊,何其荒誕!”
曹操微微一驚,卻絲毫不慌亂。
“劉備藐視皇權,不任縣令,如何未做出出格之事?既然是賊,自然要天下共討之,陛下有何問題?”
“可是……”
曹操立刻打斷道:“陛下莫非忘了董承謀逆之事?此等事宜快不宜慢,宜狠不宜軟,當速速處理,萬不可拖延。”
劉協一聽,忽然心生懼怕。
加上曹操眼神中射出兇殺之氣,劉協已然打起了退堂鼓。
正當他準備簽字之時,忽然宮廷外跑進來一人。
曹操迴頭看去,乃荀彧也。
“文若,匆匆而來,所為何事?”
荀彧先對劉協行了禮,而後湊到曹操耳邊輕聲嘀咕了兩句。
隻見曹操的眉頭忽然緊鎖,手中的拳頭也越捏越緊。
“還請主公速速迴去商議。”
曹操思索片刻,無奈隻好放棄,頭也不迴地走出了宮殿。
留下劉協在皇位上長舒一口氣,迴想起剛才曹操那一股殺氣,不免後怕。
燃燈表佛之事,從漢明帝開始便逐漸傳入民間。
此刻,皖城中的喬府,也掛起了紅燈籠。
皖城,乃廬江郡一大縣。
春秋時乃皖國也,至漢朝置皖縣。
皖城裏有座名家大院,府邸門口懸掛著一塊金字黑底大牌匾。
那便是喬府。
“喬府”兩個大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閃亮。
但此府眾人卻十分的低調,從來不在外人麵前張揚。
府上有兩位千金,長者名為喬婉,人稱大喬,年方二八,出落得落落大方,精致美麗;幼者名為喬薇,人稱小喬,比大喬小一歲,嬌小可愛,楚楚動人。
二人在閨房之中各自撥動著桌案上擺放著的發簪,這兩個發簪十分精致,卻帶有時間的痕跡,些許銀色已然偏暗。
可二人都舍不得將發簪更換,對於大喬和小喬而言,這發簪意義非凡。
因為,這是她們的父親贈送的禮物。
“要是父親在,今日我們姐妹二人即可與父親吃個團圓飯。”
“妹妹此話不可在讓母親聽到。”
“那又如何?姐姐莫要忘了,你我曾經立誌,嫁一個當今的英雄,為父親報仇雪恨。”
“話雖如此,可妹妹也知道,當今亂世,算得上英雄的能有幾人?當初父親追隨袁公路,結果袁公路一時愚昧,居然貿然稱帝,被曹操橫掃,大好的豫揚兩州之地全部落入曹操之手。”
“說起揚州,姐姐,妹妹聽聞揚州來了兩位英雄,一人名為孫策,英勇無比,善待百姓,如今也算是一方雄主,另一人名為周瑜,智謀無雙,尤其擅長音律。二人聯手馳騁揚州一年有餘,如今揚州大部分都落入此二人之手。”
小喬說得眉飛色舞,似乎她認識兩個人一般。
大喬卻十分平靜,放下手中的發簪,輕聲說道:“此二人雖然英勇有智謀,但絕非趙塵敵手,當初孫伯符和周公瑾二人領兵兩萬,借助廣陵城襲擊劉備,卻三敗於趙塵的一萬大軍。如今又被陳登拒於長江以南不得過,由此可見,想要問趙塵複仇,此二人不可行。”
小喬忽然有些激動:“姐姐,那該如何是好?”
大喬無奈地搖了搖頭:“論智謀,恐怕中原無人能敵趙塵,退曹操、破袁譚所向披靡。聽聞此人不僅才智超群,還寫得一手好詞,妹妹可聽聞《念奴嬌赤壁懷古》?”
小喬愣了一下,誠實地點頭:“確實是好詞,能寫出這般詞之人,自然是一名才子。”
“而且,徐州人有言,趙塵高大英俊,俠肝義膽,忠誠愛民,完全符合亂世英雄的標準,要不是仇人,此人便是我的……”
大喬越說越激動,說到一半,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急忙停止。
小喬見狀,連連追問:“是你的什麽?姐姐?”
“沒什麽!”
大喬拿著發簪匆忙走出了閨房,留下小喬一人迷茫地望著遠處。
小喬的問題讓大喬一時無法迴答,這麽多日夜,趙塵這個名字一直出現在她的腦海中。
一邊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一邊是美女配英雄的情愫,所有的情感就交織在一起。
而這個點便是趙塵。
另一邊,正月未結束,曹操就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出兵攻打劉備之事。
郭嘉的計謀進行的很順利,漢獻帝也不得不答應曹操的請求,認定劉備為逆賊。
詔書也分發到了劉備手中,對應的消息也已經散發到了各路諸侯手中。
此時此刻,各路諸侯應該已經將劉備歸入漢賊一類。
曹操笑眯眯地準備進行下一步計劃。
他愜意地騎著馬緩緩來到宮中,拿出早已經準備的旨意,讓陛下簽署蓋章。
劉協本就害怕看到曹操,前次曹操強迫他認劉皇叔為逆賊,已經讓劉協敢怒不敢言。
劉皇叔本是劉協親自認定,也是劉協至今最後一個可以完全依靠之人。
曹操來這麽一出,直接破滅了劉協複興漢室的希望。
如今曹操又來,劉協看見心中又煩又惱,卻不得不微笑麵對。
曹操將旨意交給劉協,說道:“陛下,既然劉備乃當朝逆賊,當立刻討伐之。”
劉協隨意“嗯”了幾聲,雙眼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曹操遞過來的旨意。
旨意上寫著:今朝廷飄搖,漢室不安,天下紛爭。然有逆賊劉備,據青徐二地,領數萬賊兵,對抗朝廷,不受皇命,敕世之亂,實乃百姓之不幸,朝廷之不幸,漢室之不幸。故朕特召集天下英雄,與司空曹操共同剿賊,以平亂世。
劉協讀完,大吃一驚,心中涼了一大截。
還以為曹操隻是不願意見到劉備成為皇叔,以免對他曹操不利。
沒想到曹操是想要斬盡殺絕,用剿滅袁術之法對付劉備。
若是成功,這天下便是他曹操的了。
劉協說什麽也不會答應。
而曹操卻一臉笑容地盯著劉協,似乎篤定劉協一定會順著自己的意思,簽發詔書。
可出乎曹操的意料,劉協並不打算順著曹操的意思。
他苦笑道:“曹司空,劉皇叔並未做出出格之事,下聖旨責劉皇叔叛逆已然不合朕意,如今有要詔令天下諸侯共同剿賊,何其荒誕!”
曹操微微一驚,卻絲毫不慌亂。
“劉備藐視皇權,不任縣令,如何未做出出格之事?既然是賊,自然要天下共討之,陛下有何問題?”
“可是……”
曹操立刻打斷道:“陛下莫非忘了董承謀逆之事?此等事宜快不宜慢,宜狠不宜軟,當速速處理,萬不可拖延。”
劉協一聽,忽然心生懼怕。
加上曹操眼神中射出兇殺之氣,劉協已然打起了退堂鼓。
正當他準備簽字之時,忽然宮廷外跑進來一人。
曹操迴頭看去,乃荀彧也。
“文若,匆匆而來,所為何事?”
荀彧先對劉協行了禮,而後湊到曹操耳邊輕聲嘀咕了兩句。
隻見曹操的眉頭忽然緊鎖,手中的拳頭也越捏越緊。
“還請主公速速迴去商議。”
曹操思索片刻,無奈隻好放棄,頭也不迴地走出了宮殿。
留下劉協在皇位上長舒一口氣,迴想起剛才曹操那一股殺氣,不免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