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塵領著眾人跑到了真定縣外的滹沱河邊,依舊沒有甩掉袁譚的追擊,便靈機一動,利用滹沱河河心島尾部的河塗,打了一波伏擊戰。


    袁譚大軍被深陷河塗當中無法動彈,隻能任由趙塵百人小隊收割。


    一仗下來,隻剩袁譚和岸上的數十名騎兵。


    趙塵當麵勸說袁譚不可再意氣用事,好好待在鄴城。


    想不到袁譚依舊不服氣。


    其實,換成誰都有想法。


    在青州領大軍打不過,也是計謀上的失誤,袁譚可以不予追究。


    但是到了冀州,袁軍的大本營裏,趙塵隻帶了一百人,自己有數百人,還打不過,那就隻能說實力相差太大。


    趙塵也沒有在理會袁譚,抱起昏昏欲倒的甄宓,領著眾人在袁譚麵前緩緩離去。


    氣得袁譚咬牙切齒可又無可奈何。


    滹沱河到真定縣約莫有兩裏地,真定縣有多少守軍,趙塵無法得知。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真定縣應該不會出兵,或者壓根就沒有守軍。


    必定是袁紹此次北伐,抽走了大量的人馬,周邊郡縣早已無兵可用。


    否則趙塵等人已經跑了一天時間,早就該有來自四麵八方的人馬圍剿。


    真定縣,是趙雲的家鄉,也是趙塵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若是按照曆史發展,此刻的趙雲應該就在此地為兄長守喪。


    與其說守喪,倒不如說隻是趙雲離開公孫瓚的一個借口。


    初平二年,趙雲受常山國相關人員推舉,率領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為的是在百姓有倒懸之危時,能夠找到一處實施仁政的地方。


    換言之,在那時候的趙雲眼裏,公孫瓚要比袁紹英明,是個明主。


    畢竟真定是在袁紹的管轄範圍之內,趙雲沒有投袁紹而投了公孫瓚。


    可後來公孫瓚自作孽,殺了劉虞。


    要知道,劉虞是當時朝廷任命的正式地方首長,關鍵他聲譽非常高,深受百姓愛戴,也深為鮮卑和烏桓所敬重。


    此舉讓公孫瓚眾叛親離,也讓趙雲認識到了公孫瓚的本性。


    此外,公孫瓚用人唯親不為賢,記過忘善,所用之人大多庸庸碌碌,在這個諸侯紛爭的時代,滅亡不可避免。


    這些事跡讓趙雲大失所望,仁政二字在公孫瓚那裏已經完全看不到了。


    所以趙雲便借著兄長去世之際,離開公孫瓚,迴到了家鄉。


    一直到建安五年,公孫瓚戰敗而亡,趙雲才重新出山,直接投奔了劉備。


    而後開啟了趙雲一身神將的故事。


    在趙塵心目中,趙雲是東漢末年直至三國時期綜合最為全麵的將帥之才。


    幽幽華夏數千年,無數英雄豪傑,而三國時期更是各種人物輩出,將帥之才多如牛毛,儒將者不乏數十人。


    但是,論真正稱唿為賢將者,趙塵認為隻有趙雲一人。


    正是因為趙雲的賢,趙子龍的大仁,所以,漢昭烈帝劉備才會如此重用趙雲。


    真定縣算的上是一個常山國的大縣,縣中人口數萬,大小街巷數十條。


    日落之前,趙塵便領著眾人到達了縣城門口。


    堅守城門的將士見狀,本能地想要關閉城門,畢竟在不遠處,他們已經看到了趙塵百人小隊的恐怖。


    可趙塵隻是淡淡地說道:“城上將士不必驚慌,今日進城並非為了奪取縣城,隻是來尋人,休整幾日便走。若是不願開門,休怪我等不客氣。”


    城上數名守城將士,不敢隨意造次,急忙將此事報之縣令。


    縣令嚇得臉色發白,忙說道:“照他的意思做。”


    見城門緩緩開啟,趙塵微微一笑,大大方方領著眾人走進城門,絲毫不在意城內是否有埋伏。


    進城第一件事,趙塵便是要找個落腳點,把甄宓安頓好。


    城東的一片空地,一邊是城牆,另一邊是民房,乃最好的安頓之處。


    十四歲的年紀,本應該在府中看書識字學道理,可如今卻被趙塵“騙”到了此地。


    趙塵看著沉魚落雁、略帶稚氣的甄宓,憐憫之心油然而生。


    他留下數名兄弟把守,自己與太史慈便在隔壁的營帳中休息。


    次日清晨,趙塵本想著去看一眼甄宓恢複的如何。


    剛踏出營帳,卻發現營帳外站滿了人。


    所有人著裝不一,手中各自拿著“兵器”,刀、斧、鐮、木棍等。


    站在第一排的是數名衙役,手中的大刀還在微微顫抖。


    為首之人乃一名大肚子男子,身旁站著一名身高八尺,樣貌英俊,手握長槍者。


    大肚子男子說道:“汝……汝等速速出城,不可再迴,否則休怪我等不客氣。”


    趙塵愣了一下,然後微微一笑,轉身就要往隔壁營帳中去。


    卻聽大肚子男子又說道:“別找了,她在這裏。”


    隻見身後出來兩個男子,綁著甄宓,來到趙塵跟前。


    趙塵頗為吃驚,臉色一變,急忙製止:“有話好說,先放了她。”


    一旁的太史慈立刻提起長槍,招唿兄弟們準備拚殺。


    大肚子男子見趙塵緊張,明白自己抓住了要害。


    他迴道:“汝等不走,我不放。”


    太史慈聽之,就要動手,卻被趙塵阻止。


    “軍師,此人甚是無禮,還綁了甄夫人,豈能如此?!”


    趙塵勸道:“子義不可衝動,你看身後那些人,並不是從軍者,隻是尋常百姓罷了。若是我等動手,他們根本不是對手,但是眾兄弟手上便沾滿了無辜百姓的鮮血,不可如此。”


    聽趙塵一說,大肚子男子身邊的那名手握長槍者投來了佩服的眼神。


    “汝可是真定縣縣令?”


    大肚子男子點了點頭:“縣令柳慎。”


    “柳縣令,我等無意冒犯,來此地隻是為了尋人,還請行個方便。”


    柳慎絲毫不領情,反駁道:“既然來尋人,如何屠殺城外袁公子大軍?”


    話到此處,趙塵也不好解釋。


    見趙塵不迴話,柳慎轉頭對身邊的長槍男子說道:“還請趙將軍出手相助。”


    長槍男子有些不情願:“柳縣令,此人並不願意傷害百姓,為何還要出手?”


    “不可被他言辭迷惑,城外他殺了袁公子大軍數百人。”


    長槍男子微微一驚,看趙塵身後不過百人,居然能以一對數人,還安穩的站在此地。


    真是厲害。


    太史慈聽到了二人的談話,當即站出來說道:“既然要打,那就痛痛快快地打。來你我都是長槍,對戰一番如何?”


    長槍男子自然也不會示弱,當即出槍,領下了戰書。


    正所謂:千裏之尋不認人,愣在眼前卻不知。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