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塵用“孫臏減灶”(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計謀斬殺了顏良,又生擒了張郃,取得了與袁紹大軍對戰的第一次勝利。


    張郃始終不明白趙塵的計謀。


    趙塵笑道:“此計謀隻可騙騙顏良這般猛將,騙不了儁乂將軍。儁乂將軍隻是一時疏忽,細想便能明白。”


    張郃聽了,略有所思,迴顧著對抗的整個過程。


    忽然間,恍然大悟。


    (插播:東漢末年的多數將軍,通常讀《左傳》《國語》《漢書》《禮記》《六韜》《商君書》《漢書》等之類益人意智的書,也有如關羽一般,手捧《春秋》,卻不見《孫子兵法》,也有如許褚一般,鮮有讀書者。至於《史記》和《孫子兵法》,從曹操為《孫子兵法》注解史上特別注了一筆,和孫權勸學的書目裏,筆者猜測,此兩本書,流傳的並不多。)


    五日前,趙塵聽聞袁紹派來救兵,便率領張遼和陳到兩位大將,領一萬大軍直奔袁紹大軍前往臨淄城的必經之地西安。


    途徑臨淄城之時,便將守將徐盛一同帶上,留下陸遜獨自守臨淄。


    四日前,顏良領二萬大軍到達西安,與趙塵對峙。


    趙塵看準顏良此人勇猛無比,但乃莽夫也,便定下誘敵深入了,圍而殲之的計策。


    他命大軍混亂建營,營中將士隨意行事,拋開一切行軍紀律,讓前來探營的顏良小看趙塵,覺得趙塵是名不副實。


    而後,趙塵想用自己來引誘顏良,可是遭到了眾人的反對。


    一來是趙塵原本就受傷,豈能肩負如此危險的任務,二來是趙塵的傷就是親自誘敵而遭受的,張遼等人說什麽也不可能再讓趙塵親自誘敵。


    上次臨淄城外是沒辦法,如今有三位將士在,怎麽可能還會讓趙塵出麵。


    徐盛當即說道:“軍師,顏良軍中無人見過軍師容顏,盛與軍師身材相仿,若是著軍師衣裳,定能騙過顏良大軍。”


    徐盛一直想要彌補消息走漏之事,隻是無緣機會。


    如今引誘顏良這般大好的機會,他豈能放過。


    看著眼神堅定的徐盛,趙塵欣慰不已。


    先前還隻是在蕭建帳下為百夫長,如今已經可以肩負起獨領一軍,對抗顏良的戰將了。


    這般變化,既是徐盛本身出色,更是他自己識人之明。


    “多謝文向,便由文向替吾來引誘顏良。”


    “軍師何必言謝,此乃盛之使命!”


    徐盛單膝跪地,領下軍令。


    趙塵又叮囑:“今夜顏良必來襲營,汝便領五千人馬,稍作抵抗,而後一路北上。”


    徐盛有些驚訝,問道:“軍師,我軍勢力都在東麵,臨淄、營陵,還有其他收來的小縣,為何放棄西麵而選擇北麵?北麵可都是袁譚的地盤。”


    趙塵看著徐盛滿臉疑惑,也注意到了張遼和陳到的不解,笑道:“汝等是否都不曾理解,為何吾選擇北上,而非東退?”


    陳到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迴道:“軍師,我等確實不理解,大軍若是東退,尚有後續力量補給,甚至還能借助城池拿下顏良,可這北上,豈不是孤軍深入,前途未知?”


    聽到此處,趙塵將手指指向輿圖的東麵,都昌城。


    “爾等可記得擊破顏良與袁譚大軍的關鍵是什麽?”


    張遼說道:“阻止顏良與袁譚兩軍匯合。”


    趙塵欣慰道:“然也,袁譚如今在都昌,若是我軍東退,吸引顏良的同時也吸引了袁譚。屆時若袁譚起兵,兩軍不僅前後夾擊,還可以輕而易舉的匯合,屆時我軍所有努力將付之東流。”


    “若是領軍北上,顏良大軍必然放鬆警惕來追,畢竟北麵都是袁譚的地盤,顏良在那裏如魚得水,自然不會擔心兵力不足甚至糧草不濟,才能讓接下來的計劃得到充分實施。”


    趙塵隨即安排的詳細任務,命張遼和陳到先率兩千人馬往北,陳到在前,張遼在後,分別在半途中協助徐盛引誘顏良。


    命徐盛五千人馬從營地出來後,一路北上至天明安營造萬人飯,而後每日減少兩百灶,直至到黃河岸邊的博興,埋伏於樹林中。


    行軍蹤跡一定要透露在顏良大軍的斥候。


    如此一來,顏良必定追來,每次都能看到灶減少,定然懷疑有逃兵。


    日複一日,顏良便會十分輕敵,最終中趙塵在博興的埋伏。


    聽到此處,張郃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趙塵的安排。


    從他們到西安出城探趙塵大營那一刻起,就中了趙塵的計謀。


    一步一步將顏良大軍引誘到深淵,最後圍而殲之。


    這般宏大的計劃,環環相扣,讓各隊人馬密切配合,進退有序。


    將示弱、誘敵與添兵減灶運用的恰到好處,讓人一時看不出端倪。


    究竟是需要什麽樣的智謀才能掌控!


    張郃不得不佩服對趙塵的運籌帷幄之才。


    強者總是喜歡與強者打交道。


    趙塵見張郃明了,便笑著問道:“儁乂將軍,塵已將計謀和盤托出,將軍是否可以信守諾言,加入我主劉玄德帳下?”


    張郃一聲不吭,麵上十分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湧。


    自家主公袁紹帳下可不曾有這般計謀之人。


    趙塵微笑看著張郃:“儁乂將軍之才,眾人皆知,可惜如今在袁紹帳下,無法得到發揮。”


    張郃問道:“汝何出此言?”


    趙塵沒有驚訝,隻是平靜地迴道:“將軍自知。袁紹優柔寡斷,識人不明。帳下八大謀士,沮授、田豐、許攸、逢紀、審配、辛評、郭圖、荀諶,雖各個都是俊才,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喜歡窩裏鬥,不好團結,隻顧謀取自身利益,不顧大局。郭圖咬沮授、審配逼許攸、逢紀害田豐,對事對人意見總是相左,不僅讓袁本初十分懊惱,也嚴重影響了眾將士的發揮。儁乂將軍便是其中之一。”


    張郃忽然瞪大了眼睛,吃驚地看著趙塵,而後緩緩縮迴原樣。


    真乃神人也,尚未與主公見麵,也不曾與主公帳下謀士交手,便能一語道破天機。


    趙塵的話,句句都說到了他心坎上。


    而趙塵依舊微笑著。


    “儁乂將軍,請看。”


    趙塵指了指徐盛,說道:“文向將軍,半個月前還隻是琅琊國相蕭建帳下的百夫長,如今已是陳到的偏將,獨自領軍攻克了臨淄。”


    “我主劉玄德帳下將士,各個英勇神武,最關鍵的便是團結一致,營帳中盡可暢所欲言,無需擔憂被算計,被小人使壞。將軍若能投入我主帳下,才能定然得到充分發揮,將軍可盡情馳騁疆場,與我等一道征討天下!”


    “若是將軍著實不願意,塵也不強求,會與將軍行囊,隨將軍離去。”


    趙塵眼神灼灼,神情凝望。


    話語中句句透露著真情。


    張郃看著趙塵,眼神有些動容。


    他當即單膝跪地,迴道:“多謝軍師指點迷津,軍師若不棄,郃願效犬馬之勞!”


    趙塵大喜,急忙扶起張郃。


    真乃袁紹支援不成,反送了顏良性命,而搭上了張郃這員大將。


    此時遠在西安的沮授,已然懊悔不已,又痛恨顏良不聽自己之言,落得如此下場。


    他悲痛流涕道:“尚有何顏麵,麵對主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