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諸葛,乃名門望族。


    自諸葛豐起,便是朝廷重臣,也是文學大家。


    延至東漢末年,諸葛家族便分為三脈,分別以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為代表,恰好分別投靠魏蜀吳三方勢力。


    各脈人才輩出,在自家勢力中發展都十分不錯。


    當然,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但是走的最遠的卻是諸葛誕。


    或許這也是大家族對於自身家族的保護,分散勢力投靠,任何一方勝利都能保全諸葛家族的榮譽和地位,免得出現被一鍋端的情況。


    曆史上,諸葛瑾投靠孫權,一路高升,乃東吳重臣。


    其子諸葛恪更是年少有才名,以神童著稱,弱冠便拜騎都尉,後官拜大將軍。


    諸葛瑾選擇東吳,一是時勢逼迫,當年中原戰亂,到處打來打去,隻有東吳相對安穩,所以大約建安五年,諸葛瑾選擇了來到東吳;二是在來到東吳後,諸葛瑾受到了孫權的重用,能夠一展才華,於是便一直在東吳效力,紮下根了。


    趙塵拜訪諸葛瑾,當即就表明身份和誌向,希望諸葛瑾能加入劉備帳下。


    在其他人眼中,劉備並非香餑餑,甚至還有些弱小。


    當初在田楷手下任職也隻是平原相,後流浪到徐州,用一州兩刺史計謀攪渾了青州,最終袁譚獲勝,孔融被迫出走。


    自從有了趙塵輔佐之後,劉備才漸漸有了起色,許劭也給了相對較高的評價。


    若是不然,諸葛瑾估計會主動投靠。


    趙塵了解曆史,也知道諸葛瑾的意願,笑道:“子瑜先生,我主劉玄德如今入主徐州,帳下能戰者、智謀者數十名,更有陳氏、糜氏等大家族支持,擁兵數萬,虎踞一方,已然是一方霸主,今後將不再漂泊,穩定發展。我主劉玄德,還有我等都久仰先生大名,若是能有子瑜先生加入,乃徐州之福,乃我家主公之福,未來塵取青州的路上,也定能如虎添翼。”


    諸葛瑾微微一驚,自己那幾份小心思都被趙塵看透了。


    麵對趙塵的直接、真誠和遠大誌向,諸葛瑾也沒有扭扭捏捏,直接迴道:“厚德先生大名,瑾久仰,今日承蒙玄德公與厚德先生厚愛,來府上尋瑾,瑾甚是感激,從今以後,願與君一道,共治天下。”


    趙塵一聽,大喜,領著諸葛瑾迴到了莒城,並設下歡迎宴,將諸葛瑾介紹給了眾人。


    諸葛瑾的加入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人,更是一個家族。


    如今諸葛亮尚未曾選擇勢力,諸葛誕尚未成年,有了諸葛瑾的加入,此二人都有可能納入劉備帳下。


    那可是兩個大才,但凡想要爭霸天下的諸侯都想得到的智者。


    話說曹操起兵討伐袁術,袁術見形勢不妙,修書一份連夜送到了劉備大本營下邳。


    信中言明,先前兩家些許衝突不影響今後的合作,希望劉備能起兵攻打曹操的兗州。


    眾人不知如何應對。


    孫邵說道:“主公,此事軍師已然料到。曹操出兵名正言順,如今袁術已成為中原人人唾罵之主,若是我軍聯手袁術,與叛賊無意,不如依照軍師所言,不理會袁術,順應曹操的假詔,假裝出兵,實則發展徐州。”


    劉備從其建議。


    袁術見劉備未曾應允,當即大怒,可麵對曹操大軍壓近,東麵的徐州淮陰等地都有重兵把守,隻好暫且放棄攻打劉備的想法,專心應對曹操。


    此時的曹操、劉備和袁術,各占一方勢力,與之後三國時期的魏蜀吳鼎力情況十分相似。


    三足鼎立是個較為穩固的局麵,曹操對此也算有了深入研究,倒是為後期打好了基礎。


    至於趙塵,依舊專心北上。


    青州作為趙塵第一個目標,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因素考慮。


    一來是劉備如今兵少,想要短時間內增加大量可用兵力,基本不現實,就算徐州招募能順利進行,也需要實戰訓練,才能挑選出適應戰場的將士;


    青州,東漢末年最為出名的不是有多少名將名士,而是混亂。青州黃巾軍數量之大,號稱百萬。初平三年,青州黃巾外溢,而入兗州,連續擊殺任城國相鄭遂、兗州刺史劉岱、濟北國相鮑信,兗州震動,可見青州黃巾兵勢之猖獗。


    曹操的青州兵便是從黃巾軍演變而來,一直延續了十幾年,成為了一種子承父業的職業。


    趙塵就是看中這塊兵力,雖然被曹操收編了大部分,但是青州一帶尚有從黃巾軍退下來的大量隱匿的人口,隻需要稍加整頓便能上戰場,是最好的兵力補充。


    用程昱的話說,使用無後顧之憂。


    二來是青州此地袁譚剛剛拿下,麵上看十分和諧,但袁譚重用群小,喜歡聽信近言,縱情奢淫,不明白耕織收獲的艱難,導致青州政治不穩,百姓渴望變動。


    袁譚此人也頗具戲劇性,論軍事曾在袁紹平定河北的過程中屢建戰功,剛到青州之時,所控製地盤隻有平原,直接向北驅逐田楷,建安元年又與孔融爭奪中大獲全勝。但論文治,卻並非良才,分不清主次和輕重。


    頗為惋惜的是還被袁紹過繼給了袁基為繼子,為的就是給袁尚讓位。


    如今入主青州,已然有了放縱傾向,與青州接壤的東武、諸縣、姑幕出現了眾多逃難人員。


    趙塵便是把握這兩方麵,遠交近攻,圖謀青州。


    大軍第一戰,便是劍指北海。


    袁譚聽聞,急忙起兵三萬,前來抵擋。


    袁譚從臨淄出發到營陵,距離與趙塵從姑幕進軍營陵相似。


    北海國自孔融接手之後,守備力量都十分薄弱,以趙塵如今的兵力足以拿下整個北海,關鍵是要比袁譚快!


    隻是如今趙塵手上的一萬大軍,隻有三千鐵騎能日行一百八十裏,步兵行軍隻能達到八十裏。


    想要快,在袁譚到達之前就拿下營陵,隻能放棄步兵,輕車簡行,騎兵突襲。


    步騭連忙阻止趙塵:“軍師,營陵位於北海西麵,深入北海境地。安丘、昌安兩城均有將士把守,若是從背後夾擊,恐怕三千鐵騎無處可去已。”


    程昱也勸道:“軍師,百裏突襲有利於行軍,但確實不利於補給和攻城,請三思。”


    趙塵聽了兩人的建議,在輿圖前思索良久,隨後對張遼說道:“文遠,可有膽識,與塵一道走一遭?”


    張遼想都沒想,當即應允:“軍師去哪,遼便跟隨到哪。”


    “好!”


    趙塵指著營陵,眼神卻射向了臨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