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塵用計謀取了莒城,收服蕭建,補足了大軍北上青州所需的糧草。


    好在並沒有多次正麵衝突,一萬大軍傷亡並不嚴重。


    張飛、張遼和陳到三人正忙著收編莒城投降的將士,把部分人員編入大軍之中,並將傷者一並送往城西麵的軍營中醫治。


    軍營裏,步練師忙得滿頭大汗,送來受傷的將士有一千餘人。


    趙塵看著有些心疼,一個女子沒能待在府中安心享福,卻要隨軍吃盡這軍旅之苦。


    他當即下令,將莒城中所有大夫全部叫到軍營裏,配合步練師醫治。


    好讓步練師能喘口氣。


    步練師卻微笑著,勸道:“厚德還是放些大夫迴去吧,百姓生病便無人醫治了。”


    趙塵破天荒地不同意,隻是安排了相應的地方,能讓大夫在軍營邊上給城中百姓看病。


    趙塵大軍那些受傷者,都認識步練師,對她也是畢恭畢敬。


    可莒城將士並不認識,私底下傳言,怎麽會有女子在軍營中。


    這日,趙塵軍營在處理事務,忽然營外嘈雜聲四起。


    營帳外的護衛匆匆跑進來喊道:“軍師,大事不好了。”


    趙塵鎮定地迴道:“遇事不可慌亂,什麽事?”


    護衛氣都來不及喘兩口,接著說道:“陳將軍與莒城收編的將士打起來了。”


    趙塵皺了皺眉頭,這事放在翼德身上還合適,怎麽叔至也如此衝動。


    他起身匆忙往營帳外跑去。


    軍營門口,正圍著一群人,各大營將士都在圍觀,還有人呐喊助威。


    眾將士見趙塵到來,紛紛讓開一條道。


    人群中間有一名約莫二十幾歲的男子,手持長劍與陳到對戰,兩人你來我往,過了許多迴合。


    隻見那男子腳步輕盈,身手矯健,手中的劍如同遊龍一般,在陳到的強壓下來迴穿梭,絲毫沒有落於下風。


    陳到的武義,趙塵是十分清楚的,就算是與張飛對抗,也能打個三七開。


    如此看來,這男子的劍術不在陳到之下,是個可用的戰將,或許北上青州能用的到。


    趙塵瞬間來了興許,大聲喊道:“兄弟慣用何種兵器?”


    男子也不做作,當即大喊:“大刀也!”


    一旁剛剛投降的蕭建一臉慌張,深怕趙塵一動怒就把整個莒城都拉去陪葬。


    趙塵笑道:“好,牽二匹馬來,取一柄大刀,交與這位兄弟。”


    男子聽聞,大笑一聲:“好,今日就打個痛快。”


    陳到也瞬間來了興致,本就是感歎對手的武義。隻是用劍並非他擅長,無法與其真正較藝,如今有了軍師的應允,那便可以放開手來比試。


    一時間,軍營呐喊聲更盛。


    兩人跨上戰馬,握刀提槍,怒目而視。


    男子率先出擊,大刀高高舉起,快速落下。


    陳到揮槍撥開,側身反刺。


    長槍順著刀把朝著男子襲去。


    男子微微一驚,反手將長槍擋開,順勢揮刀一砍。


    兩人越戰越酣,過了五十迴合,男子的刀法略見混亂,周邊的將士也驚唿不斷。


    趙塵當即喊了停,將兩人叫到跟前,頗有興致地問道:“汝乃何人?”


    一旁的蕭建見了,以為趙塵要發難,急忙解釋:“文向隻是想與陳將軍切磋武藝,並無他意。”


    文向?


    趙塵聽聞,皺了皺眉頭,問道:“汝乃徐盛也?”


    男子微微一驚,反問:“軍師如何知道我姓名。”


    趙塵大喜。


    徐盛號稱江東大猛子,勇猛無比,乃江東十二虎臣之一,雖算不上帥才,但絕對是一名可靠的戰將,特別是水戰,更是出色。


    曆史上,徐盛曾以不足二百兵士拒黃祖之子黃射所率數千人,大破之。


    曹操進軍濡須口那年,徐盛乘蒙衝,遇暴風,船落敵岸邊,諸將恐懼,未有出者,獨徐盛將兵與敵頑抗,風止乃還。


    這般戰將趙塵自然不能放過。


    趙塵原先以為徐盛此刻已經到了江東避戰亂,想不到還在老家莒城。


    “如今在軍中任何職務?”


    “迴軍師,百夫長也!”


    “好,今日起,你便跟隨陳到,任偏將,隨我軍北上青州,可否願意?”


    徐盛大喜,單膝跪地:“謝軍師!”


    陳到有些疑惑,本想著詢問趙塵,一旁的程昱攔了下來解釋:“將軍與徐文向大戰了五十迴合不分勝負,軍師便將此人安排在將軍帳下,是軍師器重將軍。”


    “仲德先生何解?”


    “將軍試想一下,將軍在軍中地位,僅次於軍師和翼德將軍,若是連軍中的一個百夫長也拿不下,將來如何服眾?軍師安排此人到將軍帳下,就是要讓全營的人知道,將軍的地位不可撼動,也打消眾人的疑惑,好讓將軍順利領兵。再者,也是給軍營中的將士一個信心,但凡有武藝者,軍師會提拔於伍末。”


    陳到點了點頭:“仲德先生之言令到醍醐灌頂,多謝先生。”


    趙塵美滋滋地迴到營帳中,盤算著另一件事。


    琅琊國中本就有許多出色的將才和謀士,徐盛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更重要的便是琅琊諸葛家族,可惜諸葛亮與諸葛均此刻已經追隨叔父諸葛玄去了豫章,按照曆史進展,應該隻剩下諸葛瑾還在陽都。


    如今徐盛已經納入帳下,諸葛瑾也不可錯過。


    次日,趙塵帶著陸遜,張遼和蕭建三人,領著三千大軍,一路到了陽都城下。


    由蕭建出麵,還有趙塵的三千大軍兵臨城下,陽都沒有任何抵抗便開了城門。


    陽都正處於蕭建與臧霸勢力交界之地,雙方勢力時常有來往,故而城內戰亂不斷,很多百姓都不得不背井離鄉,逃亡到其他郡縣。


    能留下來的,要麽是家族大戶,不會在戰亂中受到影響,甚至還能依靠戰爭謀取家族利益;要麽就是平民百姓,背井離鄉便一無所有了,無奈隻好留在陽讀;還有一小部分人,是對陽都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不願離去。


    進了城,趙塵問清方向,直奔主題,朝著諸葛府邸走去。


    諸葛瑾此時正在府中小憩。


    趙塵領著陸遜和張遼二人站在門外,靜靜等候諸葛瑾醒來。


    過了許久,日過三竿。


    諸葛瑾緩緩起身,聽聞趙塵等人已在府外等候多時,頗為震驚,急忙將眾人請進來。


    趙塵也不繞彎子,直接說道:“久聞子瑜先生大名,今日前來,想請先生加入我主劉玄德帳下,共同治理天下。”


    諸葛瑾聽聞,微微一驚。


    他本就關心天下大事,趙塵之名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言語直白,充滿自信,居然直言要得天下。


    真乃奇人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