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哥。”


    “不過,


    根除的招沒有,別的招還是多的。”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


    “爺爺~”


    朱雄英一句爺爺,直接給朱元璋心叫化了,


    朱元璋徹底坐不住了,趕緊起身說道,


    “大孫兒!有啥事!


    說!


    爺爺都辦!”


    朱雄英笑道,


    “爺爺,能不能把兩淮鹽廠的利放出去。


    讓全天下的鹽商,都可以拿到兩淮鹽廠的鹽引?”


    朱元璋聞言一愣,隨後皺眉道,


    “讓全天下的鹽商?”


    本來,


    朱雄英的商屯之法,再加上老三朱棡豐富的鹽引開中,就已經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但,


    老朱依然把鹽引資格握得很死,基本都是以煮鹽鹽廠為主,


    像曬鹽的鹽廠都是大頭,是絕對不允許商人插手的,基本都是朝廷直營。


    可以說,


    朱雄英的這個提議,直接與朱元璋的鹽法背道而馳,


    不過,


    老朱也隻是頓了頓,


    朱雄英還沒當國儲的時候,老朱就把整個大明的鹽業都給大孫兒,


    如此寵愛,簡直是聞所未聞,


    老朱對別人摳,對自己大孫兒可絕對大方,


    他就是擔心這些商人唯利是圖,動搖社稷,把大孫兒給騙了,


    朱元璋歎道,


    “大孫兒,把商人捧的太高,


    那就人人經商去了,誰還種地讀書?”


    朱雄英起身,抱住朱元璋的胳膊,


    笑道,


    “爺爺,這個不用擔心!”


    “大孫兒,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


    你這法子,絕對是好用。


    反正兩淮鹽廠,不管怎麽分,最後還是朝廷收稅。


    幾家分利,咱們也是收那些錢,


    幾百家分利,咱們還是收那些錢。


    你要是能遏製住商人,咱就舉雙手支持!”


    朱元璋抬起兩個雙手,雖然老朱在經濟問題上的判斷平平,


    但是老朱的重農策略絕對沒問題,


    抑製商人,是為了不讓人人去經商,


    人人都當商人了,這社會生產從何而來?


    朱允熥也是眉頭緊鎖的坐在一旁,替哥哥想著法子。


    用商人分利,確實能在短期內壓製住兩淮鹽廠的貪汙,


    但是,


    從長遠來看,就是對商人地位的提升。


    商屯,開中,朱雄英的各種產業,


    都給了商人提供了極大的土壤,


    如果不抑製住商人快速膨脹,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所以,


    朱雄英這法子看起來與飲鴆止渴無異。


    朱雄英說道,


    “爺爺,孫兒有辦法。


    給商人加稅就是了。”


    朱雄英此話一出,


    朱元璋和朱允熥的眉頭,沒舒展開分毫,


    “大孫兒,咱們都弄一條鞭法合為一目了,


    再加稅的話,就是開口子了啊,


    以後各種雜稅就都來了,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朱雄英說道,


    “爺爺,一條鞭法是農稅和人口稅,


    商稅是商稅,這兩者可不一樣了。


    若是以後海外商業繁榮了,咱們也得征出入關口稅啊,這些都得算進商稅裏啊。”


    朱元璋被朱雄英繞的有點暈了,用眼神示意朱允熥把夏原吉叫來,


    朱允熥起身應下,沒一會兒夏原吉就被帶了進來。


    “陛下,殿下。”


    “嗯,


    兩淮鹽廠的事你知道不?”


    夏原吉點頭道,


    “稟告陛下,微臣知道。


    已經算出來差了多少銀子了。”


    朱元璋聞言微驚,


    “這你都給算出來了?!”


    夏原吉點點頭,臉上沒有絲毫自得,反而也是滿臉愁色,


    顯然,這個兩淮鹽廠的事讓夏原吉操碎了心。


    朱元璋看向大孫兒,做了個聳肩的表情,


    這些玩意咱不懂,咱就旁聽就行。


    朱雄英看向夏原吉,


    直接開門見山道,


    “我想讓兩淮鹽廠放出鹽引。”


    夏原吉聞言點了點頭,顯然他也想過這個方法,


    開口道,


    “殿下,但是商人太重了。”


    “加稅。”


    “那就是和一條鞭法分立的稅了,好像也不是不行。”


    夏原吉陷入沉思,


    稅收,格外重要,


    朝廷可以通過調節稅收,穩定各階層,


    這就是封建王朝最重的武器,也是生命之源,


    “殿下,


    商稅不是不能開,但是有個問題。


    各商人盈利不一,這商稅統一進行未免不公平,


    而且相較於他們得到的,區區交點稅不算什麽,要想壓製商人,就得克重商稅,


    可克重商稅了,也沒人願意來兩淮鹽廠取鹽引了,


    這是兩難之法啊。”


    朱元璋在一旁聽得直點頭,


    到底還得是專業的人,


    老朱雖然覺得這樣不好,但也隻是通過敏銳的政治嗅覺,


    要讓老朱對稅收說出個一二,老朱是根本說不明白。


    夏原吉幹了五年的戶部侍郎,是有實力啊!


    朱雄英吸了口氣,


    如今大明海口已開,國際貿易是大勢所趨,


    不把這個商稅的事搞好,


    大明會白白流出無數銀子,流出海外,


    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就像鴉片戰爭時期,鷹國想打開大清市場,可非但沒掙到錢,還流出大量銀子,


    鷹國一看這不行,就弄出了鴉片這東西,


    直接就埋下了大清挨揍的伏筆,


    大清被收拾一溜十三招,又是割地又是賠款,


    這些還都不能傷到根本,


    真正傷到根本的是,把利權割給國外了,


    人家握著你的命脈,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簡單來說,


    利權比割地賠款要危害大得多,


    開口經商也是雙刃劍,


    這商稅改革顯得格外重要。


    “我要弄增值商稅。”


    朱雄英眼睛一閃,直接說道。


    增值商稅這四個字一出,


    朱元璋、夏原吉和朱允熥三人麵麵相覷,大眼瞪小眼,


    這玩意毫無前朝經驗可考,完全就不知道是啥,


    夏原吉好奇道,


    “殿下,可否再詳盡一些?”


    朱雄英解釋道,


    “分檔。


    說得簡單點,


    掙得多,交稅多。


    掙得少,交稅少。”


    朱雄英話音剛落,奉天殿內一片寂靜,


    夏原吉張大嘴巴,愣在原地。


    曆朝稅法向來是一刀切,人頭稅、農稅、商稅都是定額征收,再有啥需要的話,就另設稅目,


    但是,


    像朱雄英口中這樣靈活的收稅法,


    確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套大聖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套大聖爺並收藏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