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錢能解決所有事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行!都按你說得來!”
朱元璋大手一揮,把玉璽直接推到了朱雄英身前,示意大孫兒隨意發揮,
朱雄英也不含糊,都是自己家人,爺爺的就是我的,
拿過來玉璽,揮筆擬好聖旨,
啪的一聲,玉璽蓋上。
“爺爺,您看看!”
朱元璋拿過來,替朱雄英查缺補漏了一下後,這張聖旨就算是徹底定了,
也給倭島無數人的命運拍板了,
朱元璋現在對於政策的施用,基本都和大孫兒商量商量,
老朱以前簡單粗暴的法子,一時好用,但還是會留下隱患,
哪怕老朱活著的時候不爆發,死後也會狠狠反彈,
而大孫兒的手法如抽絲剝繭一般,基本將各種隱患都考慮到了,
現在老朱的治國手法,也越來越偏向技術流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
朱雄英急於對倭島用兵,根本原因就是看中倭島的銀礦了,這銀礦絕對是極稀有的資源,
而且,別看倭島多災多難的,一會兒台風一會兒海嘯,
但是倭島的這處銀礦極大,挖上百年都挖不空,
就算沒有國仇家恨,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你小小倭島憑什麽抱著這麽大的銀礦?
金銀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是貿易的硬通貨,古今中外皆如此,
國家發行的貨幣,隻是以國家信譽為依托,一個國家沒實力了,這些紙幣就是擦腚紙,
美麗國的美元之所以這麽值錢,就是他將金子和美元掛鉤,又把美元和世界貨幣掛鉤,
這麽一通操作下來,想沒錢都難。
所以,朱雄英要將周圍的所有金銀礦全部開遍,把盡量多的金銀握在手上,
另外,
一些極珍貴的資源,例如石油,基本都沒有被開采過,甚至說這個時代還沒人知道這些資源的價值,
隻有朱雄英知道!
整個地球的資源,都任由朱雄英開采!
這是獨屬於大明的寶藏!
而且開采銀礦的價值不止在這,
在古代推行經濟政策,生產力在那呢,
不是說一拍腦袋說,我要改一條鞭法,我要改攤丁入畝,就能完成的,
就算有係統都沒用。
係統再牛,也沒辦法改變所有人的情況。
一條鞭法是慢工出細活,
一條鞭法能被推動,也是因為老朱是開國皇帝,洪武年吏治還算清明,沒有那麽多的雜徭雜稅,
要是再過幾年,十幾年,這些官員完全站住腳了,那斂財克稅之法就是層出不窮了。
一條鞭法現在於大明已經完全推廣,但是,還存在一個問題,
銀子不夠用。
一條鞭法的核心就是折銀征收,
要讓大明所有人手裏都有銀子,然後讓銀子徹底流通起來,
所以朱雄英才這麽急著開銀礦。
等到銀礦打開,一條鞭法才算是完成了,也可以為下一步的攤丁入畝做準備了。
另外,
流通銀錢還有一個好處,
促進商業繁榮。
重商和以農為本絕對不衝突,
就算朱雄英要發展商業,但仍然會以農業為根本,
如果為了發展商業,農業全不要了,那就是奔著亡國作呢,
在這麽廣袤的耕地上,你不發展農業,那不是自斷雙臂嗎?
但現在有了錢,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有錢真的能為所欲為。
在國家層麵更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手裏有錢、還會用錢能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大孫兒,最近咱聽說你把工匠整進來給皇子們上課了?”
朱雄英連忙解釋道,
“爺爺,孫兒....”
看著朱雄英驚慌的樣子,朱元璋咧嘴一笑,寵溺的看向大孫兒,
擺手道,
“大孫兒,咱不是怪你。
咱還覺得你幹的好呢!
咱一直覺得這些儒生沒啥用,
都是空談。都不如教些實際本事好用。”
朱雄英笑了起來,
差點忘了,老朱是絕對的實幹派,啥招好用就用啥,爺爺從來不管什麽學派百家之類的。
咱吃不上飯了,咱要扯起來義軍,
咱就信佛,
地盤越打越大,需要儒家支持,
咱就信儒,
國家沒錢了,咱就滅佛,
隻有這樣不拘泥於一法,把所有事物都當成手段,
老朱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哥?”
朱允熥探頭看了進來,朱雄英招唿著朱允熥進來,
朱允熥朝著朱元璋行了一禮,老朱笑眯眯的看向朱允熥,極其滿意。
朱允熥湊到朱雄英身邊,到處都是坐著的地方,他非得貼著朱雄英坐下,
“哥,兩淮鹽廠的事就是他們幹的,操作的極其隱秘。”
朱雄英還沒開口,朱元璋在旁啪的一拍桌案直接怒了,
老朱不比夏原吉大方,指著鼻子罵老朱的話,還有幾率不死,
但是弄了老朱的錢,絕對是必死!
更何況是兩淮鹽廠,
占著整個百分之四十的鹽稅,
“他娘的!真是找死!
直接把他們押上京城!
不!給他們全家都押來!!”
朱雄英開口道,
“爺爺,殺了他們也沒用啊。”
朱元璋猛地一滯,隨後不說話了,
眼中依然滿是怒火,
但確實如大孫兒所說,殺了他們沒用,如果殺能解決問題,早就殺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兩淮鹽廠隻有在淮河兩岸才能出產量這麽高,
而不管是誰參與到兩淮鹽廠,就必定會被腐敗,
因為兩淮鹽廠利潤實在是太大了!
這是人性的弱點,把誰扔過去都一樣。
如果把誰扔過去都得貪,那就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問題了,而是政策出了問題,
朱允熥見到朱雄英苦思的樣子,
咬牙道,
“哥,不行讓我出藩吳地吧!我親自去看著!”
朱允熥這話說得時候,心都恨不得滴血,
出藩就意味著,基本沒機會迴京了,
不到萬不得已,朱允熥真不想走到這一步。
朱雄英搖搖頭,
說道,
“你那邊的事情怎麽樣?”
朱允熥眼睛一閃,
語氣中滿是無奈,
“他們兩個太蠢了,我得一步一步引導,
我估摸著得有些時日了,不過江南地那邊已經有人開始接觸我了,
我看他們還在試探,我也就沒說太深。”
朱元璋眼睛一眯,看向朱允熥,
咱尋思咱幹啥都是直來直去,簡單直接,
咋有個這樣的孫兒呢?
朱雄英點頭,
“你這條線很重要,處理江南地,
就看你這邊了,除此之外是真沒啥招了。”
朱元璋大手一揮,把玉璽直接推到了朱雄英身前,示意大孫兒隨意發揮,
朱雄英也不含糊,都是自己家人,爺爺的就是我的,
拿過來玉璽,揮筆擬好聖旨,
啪的一聲,玉璽蓋上。
“爺爺,您看看!”
朱元璋拿過來,替朱雄英查缺補漏了一下後,這張聖旨就算是徹底定了,
也給倭島無數人的命運拍板了,
朱元璋現在對於政策的施用,基本都和大孫兒商量商量,
老朱以前簡單粗暴的法子,一時好用,但還是會留下隱患,
哪怕老朱活著的時候不爆發,死後也會狠狠反彈,
而大孫兒的手法如抽絲剝繭一般,基本將各種隱患都考慮到了,
現在老朱的治國手法,也越來越偏向技術流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
朱雄英急於對倭島用兵,根本原因就是看中倭島的銀礦了,這銀礦絕對是極稀有的資源,
而且,別看倭島多災多難的,一會兒台風一會兒海嘯,
但是倭島的這處銀礦極大,挖上百年都挖不空,
就算沒有國仇家恨,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你小小倭島憑什麽抱著這麽大的銀礦?
金銀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是貿易的硬通貨,古今中外皆如此,
國家發行的貨幣,隻是以國家信譽為依托,一個國家沒實力了,這些紙幣就是擦腚紙,
美麗國的美元之所以這麽值錢,就是他將金子和美元掛鉤,又把美元和世界貨幣掛鉤,
這麽一通操作下來,想沒錢都難。
所以,朱雄英要將周圍的所有金銀礦全部開遍,把盡量多的金銀握在手上,
另外,
一些極珍貴的資源,例如石油,基本都沒有被開采過,甚至說這個時代還沒人知道這些資源的價值,
隻有朱雄英知道!
整個地球的資源,都任由朱雄英開采!
這是獨屬於大明的寶藏!
而且開采銀礦的價值不止在這,
在古代推行經濟政策,生產力在那呢,
不是說一拍腦袋說,我要改一條鞭法,我要改攤丁入畝,就能完成的,
就算有係統都沒用。
係統再牛,也沒辦法改變所有人的情況。
一條鞭法是慢工出細活,
一條鞭法能被推動,也是因為老朱是開國皇帝,洪武年吏治還算清明,沒有那麽多的雜徭雜稅,
要是再過幾年,十幾年,這些官員完全站住腳了,那斂財克稅之法就是層出不窮了。
一條鞭法現在於大明已經完全推廣,但是,還存在一個問題,
銀子不夠用。
一條鞭法的核心就是折銀征收,
要讓大明所有人手裏都有銀子,然後讓銀子徹底流通起來,
所以朱雄英才這麽急著開銀礦。
等到銀礦打開,一條鞭法才算是完成了,也可以為下一步的攤丁入畝做準備了。
另外,
流通銀錢還有一個好處,
促進商業繁榮。
重商和以農為本絕對不衝突,
就算朱雄英要發展商業,但仍然會以農業為根本,
如果為了發展商業,農業全不要了,那就是奔著亡國作呢,
在這麽廣袤的耕地上,你不發展農業,那不是自斷雙臂嗎?
但現在有了錢,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有錢真的能為所欲為。
在國家層麵更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手裏有錢、還會用錢能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大孫兒,最近咱聽說你把工匠整進來給皇子們上課了?”
朱雄英連忙解釋道,
“爺爺,孫兒....”
看著朱雄英驚慌的樣子,朱元璋咧嘴一笑,寵溺的看向大孫兒,
擺手道,
“大孫兒,咱不是怪你。
咱還覺得你幹的好呢!
咱一直覺得這些儒生沒啥用,
都是空談。都不如教些實際本事好用。”
朱雄英笑了起來,
差點忘了,老朱是絕對的實幹派,啥招好用就用啥,爺爺從來不管什麽學派百家之類的。
咱吃不上飯了,咱要扯起來義軍,
咱就信佛,
地盤越打越大,需要儒家支持,
咱就信儒,
國家沒錢了,咱就滅佛,
隻有這樣不拘泥於一法,把所有事物都當成手段,
老朱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哥?”
朱允熥探頭看了進來,朱雄英招唿著朱允熥進來,
朱允熥朝著朱元璋行了一禮,老朱笑眯眯的看向朱允熥,極其滿意。
朱允熥湊到朱雄英身邊,到處都是坐著的地方,他非得貼著朱雄英坐下,
“哥,兩淮鹽廠的事就是他們幹的,操作的極其隱秘。”
朱雄英還沒開口,朱元璋在旁啪的一拍桌案直接怒了,
老朱不比夏原吉大方,指著鼻子罵老朱的話,還有幾率不死,
但是弄了老朱的錢,絕對是必死!
更何況是兩淮鹽廠,
占著整個百分之四十的鹽稅,
“他娘的!真是找死!
直接把他們押上京城!
不!給他們全家都押來!!”
朱雄英開口道,
“爺爺,殺了他們也沒用啊。”
朱元璋猛地一滯,隨後不說話了,
眼中依然滿是怒火,
但確實如大孫兒所說,殺了他們沒用,如果殺能解決問題,早就殺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兩淮鹽廠隻有在淮河兩岸才能出產量這麽高,
而不管是誰參與到兩淮鹽廠,就必定會被腐敗,
因為兩淮鹽廠利潤實在是太大了!
這是人性的弱點,把誰扔過去都一樣。
如果把誰扔過去都得貪,那就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問題了,而是政策出了問題,
朱允熥見到朱雄英苦思的樣子,
咬牙道,
“哥,不行讓我出藩吳地吧!我親自去看著!”
朱允熥這話說得時候,心都恨不得滴血,
出藩就意味著,基本沒機會迴京了,
不到萬不得已,朱允熥真不想走到這一步。
朱雄英搖搖頭,
說道,
“你那邊的事情怎麽樣?”
朱允熥眼睛一閃,
語氣中滿是無奈,
“他們兩個太蠢了,我得一步一步引導,
我估摸著得有些時日了,不過江南地那邊已經有人開始接觸我了,
我看他們還在試探,我也就沒說太深。”
朱元璋眼睛一眯,看向朱允熥,
咱尋思咱幹啥都是直來直去,簡單直接,
咋有個這樣的孫兒呢?
朱雄英點頭,
“你這條線很重要,處理江南地,
就看你這邊了,除此之外是真沒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