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殿試當日,風暴來襲!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場風暴在京城醞釀,終於到了殿試的日子。
按照洪武朝的規矩,
在殿試前,各地方進士要在保和殿候命。
先由吏部再組織一場複試,
說是複試,其實就是熱身練筆,好叫這些考生能以最完美的狀態麵見聖上。
宋朝改革科舉,弄出來個殿前唱名,
就是說,
不管你前麵考成啥樣,隻有最後被天子認可了,在殿內念出你的名字了,才算是能有當官的資格。
這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人才,成為考官的門生,
殿前唱過名,就是天子欽點,便是天子門生。
這也是中央集權加強的表現。
把天下有才的人緊緊握在中央。
劉三吾得意的看向這些學子,這都是由他一手點出來的殿試學子,
作為主持殿試的大儒,
在這件事上,洪武爺之下便是他,
就算有殿前唱名,眼前的這些學子也都會記得劉三吾的恩情。
這就是裙帶關係。
你作為一名考生,被劉三吾點出來,不能不報恩吧,
如果不還人情的話,會被打上忘恩負義的標簽,以後就不用在朝廷上混了。
欠人情,還人情,是官員們之間必須遵循的鐵律,
隻有經過這個欠和還的過程,才能讓人情官場運轉下去,
也就是說,在場的這些考生,
如果有一天成為了科舉考官,
一個名額,兩個人選,
一個是普通人家出身,學識紮實,出身清白,能力遠勝其他人。
另一個普普通通,但他是劉三吾的後輩。
選誰,不言而喻。
世家掌握著這個權力,這個利益集團隻會越滾越大,
到處是裙帶關係,牽一發而動全身,絲毫不給普通人上進的空間。
而所謂的科舉,也隻是一個念想罷了。
能從普通人家殺到殿試的學子,他得比世家子弟更聰明、更努力、更有機遇,
但凡差一點,就是直接滾蛋。
這就是現實的封建王朝,
人吃人。
齊泰和黃子澄都已經步入三旬,
這倆人一個是江西的會試第一,一個是江蘇的會試第一,
隻見兩人上前一步,代表著一眾學子,
朝著劉三吾恭敬行禮,
謙遜道,
“先生,學生們謹記今日恩情。”
劉三吾笑得須發亂顫,
揮手道,
“什麽恩情不恩情的,老夫就是愛才,你們有才,僅此而已!
哪有什麽別的東西!”
齊泰和黃子澄朝著劉三吾笑了笑,
劉三吾迴敬一個笑容,
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個眼神,就完成了利益聯係,
這樣的瞬間要怎麽記錄在史書上,讓後人知曉?
做得實在是太隱秘了。
但,除了齊泰和黃子澄這樣的老油條,
其餘大多的考生,還不知道這其中的圈圈道道,
他們滿眼是對未來的憧憬,一心用才學報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到了現在,也算是熬出頭了。
到了為國奉獻才學的時候了。
劉三吾笑了笑,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便說道,
“諸位,隨老夫一起進殿吧。”
“是,先生。”
劉三吾引著幾十號學子,走出保和殿,
走上長幾百米的紅毯,紅毯兩側俱是禮樂聲。
奉天殿內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遙望著迎麵走來的各府頭名,看起來心情極好。
竟然看著劉三吾都順眼多了,
老朱笑道,
“這劉三吾倒是端正。”
在朱元璋的龍椅旁,放著另一張龍椅,隻不過是縮小版的。
本來朱標做為國儲時,是在台階下麵向群臣而立,
而現在老朱覺得,離大孫兒太遠說話費勁,索性直接弄了一張小龍椅放在身旁,
大孫兒想來上朝就坐在小龍椅上,不想來的話,這小龍椅就空著,
百官看在眼裏,驚得眼皮狂跳,
但也不敢說些什麽。
朱雄英笑道,
“爺爺,
這劉三吾修學幾十年,肯定學問大得很!
等下結束了,孫兒要和他多討教討教!”
朱元璋聞言開心大笑,
說道,
“咱大孫兒好學是好事啊!
多和別人學些長處總是沒錯的,劉三吾能讀書讀到現在這種地步,肯定是有點才華。
不過,咱看他就是個腐儒,
大孫兒你聽聽就行,別信他說的。”
朱雄英笑道,
“好嘞,爺爺!”
“真乖!”
朱元璋忍不住揉了揉朱雄英的頭發,這要不是在朝堂上,都得拉過來好好稀罕稀罕。
朱雄英笑著看向朝堂上的百官,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
今日不光是平日的朝官,一眾大學士也都進殿了,
畢竟是殿試,算得上一年中最大的事之一了,
朱雄英不動聲色和姚廣孝換了個眼神,
姚廣孝微微點頭,
迴身似笑非笑的看向劉三吾。
姚廣孝先滅佛,再滅儒。
你要問姚廣孝是不是對佛教儒教有什麽仇恨嗎?
姚廣孝肯定說沒有,不光沒有,姚廣孝還深入學習過。
至於為什麽這麽積極的滅掉佛儒二教,
還是因為有意思。
除了朱雄英和姚廣孝之外,
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而,所有人也都已經入局。
隻等著劉三吾走入奉天殿的一瞬間!
“進殿!”
劉三吾帶著一眾考生進殿,
跪倒,三叩九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奉天殿內雖沒有金碧堂皇,但是卻極其肅穆,
朱元璋高坐在上,俯視蒼生,
讓這些初次踏入奉天殿麵聖的學子們渾身顫抖,
既激動又害怕。
“入座吧。”
朱元璋開口道。
劉三吾走入官員行列,朱雄英注意到劉三吾心跳極快,
果然,
男人就愛權財色,
劉三吾一個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個從來不缺,
所以,就專注於弄權了。
在奉天殿正中,擺放了數十張桌案,
考生們一一入座,
等下洪武爺出題,他們要在殿上當堂對策。
再由陛下親自過目,評出三甲。
考生入座之後,朝堂肅靜。
朱元璋眼帶笑意的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身著龍袍起身,抖開聖旨,
“奉聖諭,
策論題目為,論郡縣與分封。”
朱雄英話音剛落,
朝堂響起一陣驚唿聲,中原王朝曆代地方製度無外乎郡縣和分封,
二者時而對立,時而並存,
可以說,
華夏曆史就隱於此題之中。
此題極大,人人都能說上兩句,
但想要寫好,
非常難。
按照洪武朝的規矩,
在殿試前,各地方進士要在保和殿候命。
先由吏部再組織一場複試,
說是複試,其實就是熱身練筆,好叫這些考生能以最完美的狀態麵見聖上。
宋朝改革科舉,弄出來個殿前唱名,
就是說,
不管你前麵考成啥樣,隻有最後被天子認可了,在殿內念出你的名字了,才算是能有當官的資格。
這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人才,成為考官的門生,
殿前唱過名,就是天子欽點,便是天子門生。
這也是中央集權加強的表現。
把天下有才的人緊緊握在中央。
劉三吾得意的看向這些學子,這都是由他一手點出來的殿試學子,
作為主持殿試的大儒,
在這件事上,洪武爺之下便是他,
就算有殿前唱名,眼前的這些學子也都會記得劉三吾的恩情。
這就是裙帶關係。
你作為一名考生,被劉三吾點出來,不能不報恩吧,
如果不還人情的話,會被打上忘恩負義的標簽,以後就不用在朝廷上混了。
欠人情,還人情,是官員們之間必須遵循的鐵律,
隻有經過這個欠和還的過程,才能讓人情官場運轉下去,
也就是說,在場的這些考生,
如果有一天成為了科舉考官,
一個名額,兩個人選,
一個是普通人家出身,學識紮實,出身清白,能力遠勝其他人。
另一個普普通通,但他是劉三吾的後輩。
選誰,不言而喻。
世家掌握著這個權力,這個利益集團隻會越滾越大,
到處是裙帶關係,牽一發而動全身,絲毫不給普通人上進的空間。
而所謂的科舉,也隻是一個念想罷了。
能從普通人家殺到殿試的學子,他得比世家子弟更聰明、更努力、更有機遇,
但凡差一點,就是直接滾蛋。
這就是現實的封建王朝,
人吃人。
齊泰和黃子澄都已經步入三旬,
這倆人一個是江西的會試第一,一個是江蘇的會試第一,
隻見兩人上前一步,代表著一眾學子,
朝著劉三吾恭敬行禮,
謙遜道,
“先生,學生們謹記今日恩情。”
劉三吾笑得須發亂顫,
揮手道,
“什麽恩情不恩情的,老夫就是愛才,你們有才,僅此而已!
哪有什麽別的東西!”
齊泰和黃子澄朝著劉三吾笑了笑,
劉三吾迴敬一個笑容,
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個眼神,就完成了利益聯係,
這樣的瞬間要怎麽記錄在史書上,讓後人知曉?
做得實在是太隱秘了。
但,除了齊泰和黃子澄這樣的老油條,
其餘大多的考生,還不知道這其中的圈圈道道,
他們滿眼是對未來的憧憬,一心用才學報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到了現在,也算是熬出頭了。
到了為國奉獻才學的時候了。
劉三吾笑了笑,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便說道,
“諸位,隨老夫一起進殿吧。”
“是,先生。”
劉三吾引著幾十號學子,走出保和殿,
走上長幾百米的紅毯,紅毯兩側俱是禮樂聲。
奉天殿內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遙望著迎麵走來的各府頭名,看起來心情極好。
竟然看著劉三吾都順眼多了,
老朱笑道,
“這劉三吾倒是端正。”
在朱元璋的龍椅旁,放著另一張龍椅,隻不過是縮小版的。
本來朱標做為國儲時,是在台階下麵向群臣而立,
而現在老朱覺得,離大孫兒太遠說話費勁,索性直接弄了一張小龍椅放在身旁,
大孫兒想來上朝就坐在小龍椅上,不想來的話,這小龍椅就空著,
百官看在眼裏,驚得眼皮狂跳,
但也不敢說些什麽。
朱雄英笑道,
“爺爺,
這劉三吾修學幾十年,肯定學問大得很!
等下結束了,孫兒要和他多討教討教!”
朱元璋聞言開心大笑,
說道,
“咱大孫兒好學是好事啊!
多和別人學些長處總是沒錯的,劉三吾能讀書讀到現在這種地步,肯定是有點才華。
不過,咱看他就是個腐儒,
大孫兒你聽聽就行,別信他說的。”
朱雄英笑道,
“好嘞,爺爺!”
“真乖!”
朱元璋忍不住揉了揉朱雄英的頭發,這要不是在朝堂上,都得拉過來好好稀罕稀罕。
朱雄英笑著看向朝堂上的百官,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
今日不光是平日的朝官,一眾大學士也都進殿了,
畢竟是殿試,算得上一年中最大的事之一了,
朱雄英不動聲色和姚廣孝換了個眼神,
姚廣孝微微點頭,
迴身似笑非笑的看向劉三吾。
姚廣孝先滅佛,再滅儒。
你要問姚廣孝是不是對佛教儒教有什麽仇恨嗎?
姚廣孝肯定說沒有,不光沒有,姚廣孝還深入學習過。
至於為什麽這麽積極的滅掉佛儒二教,
還是因為有意思。
除了朱雄英和姚廣孝之外,
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而,所有人也都已經入局。
隻等著劉三吾走入奉天殿的一瞬間!
“進殿!”
劉三吾帶著一眾考生進殿,
跪倒,三叩九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奉天殿內雖沒有金碧堂皇,但是卻極其肅穆,
朱元璋高坐在上,俯視蒼生,
讓這些初次踏入奉天殿麵聖的學子們渾身顫抖,
既激動又害怕。
“入座吧。”
朱元璋開口道。
劉三吾走入官員行列,朱雄英注意到劉三吾心跳極快,
果然,
男人就愛權財色,
劉三吾一個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個從來不缺,
所以,就專注於弄權了。
在奉天殿正中,擺放了數十張桌案,
考生們一一入座,
等下洪武爺出題,他們要在殿上當堂對策。
再由陛下親自過目,評出三甲。
考生入座之後,朝堂肅靜。
朱元璋眼帶笑意的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身著龍袍起身,抖開聖旨,
“奉聖諭,
策論題目為,論郡縣與分封。”
朱雄英話音剛落,
朝堂響起一陣驚唿聲,中原王朝曆代地方製度無外乎郡縣和分封,
二者時而對立,時而並存,
可以說,
華夏曆史就隱於此題之中。
此題極大,人人都能說上兩句,
但想要寫好,
非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