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朱雄英設死局,請君入甕!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三吾最離譜的事是什麽,
他在山中隱居修學了幾十年,
有下人,有侍女,吃喝不愁,倒不像是避難的,反而像是去度假的。
本來以為是他家底殷實,
但也有些牽強,
再殷實也沒有這麽個造法啊,
而姚廣孝的一句話,
直接點破問題核心。
劉三吾的家被抄過,
也就是說,
他根本就沒有家底,供應隱居時的開銷,
劉三吾能隱居幾十年,定然是有人在暗中資助他。
有如此財力的,不是江南那些大戶又能是何人?
劉三吾和江南士族一定是有聯係的!
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答案!
而具體聯係的多密切,就不是光靠想就能想出來的,
需要錦衣衛去查。
姚廣孝三角眼倒豎,露出極大一片的眼白,
他也明白了殿下所問是何意。
今日朝會陛下宣布,以大儒劉三吾主持殿試,
反手殿下就開始調查劉三吾,
事實是,
這劉三吾真的經不起推敲。
朱雄英沉吟片刻,
問道,
“為什麽是他?”
姚廣孝想了一會兒,
歎服道,
“那些大戶是在兩頭下注。
劉三吾是他們的一手閑棋,沒想到還真用上了。”
朱雄英點點頭,兩人想的一樣。
不過,
就算想到了這裏,還是忍不住的震驚。
供了劉三吾幾十年花銷,才不過是一步閑棋,他們到底有多大的財力啊?!
姚廣孝被打開了思路,不緊不慢的繼續說道,
“江南世家肯定是支持元朝的,元朝大力發展港口商業,江南世家最為得利。
但是,
他們可能也察覺到了,
元人朝廷壓迫漢人,所以他們就算是合作,也是一時的。
因為在根本上江南世家是漢人,元朝統治者是蒙人,
元人更加相信的是中亞商團,而江南世家不過是小打小鬧。
所以,
那些大戶下了一手閑棋,就是劉三吾。
劉三吾一生治學,別管德高不高,這名聲肯定是獨一無二的。
任何新王朝,都需要劉三吾這樣一個旗幟,去穩定天下讀書人。”
說到這,姚廣孝突然冷笑一聲,
“但是他們也沒想到,洪武爺一連十幾年都沒啟用劉三吾,
眼看著這一步閑棋就要廢了,劉三吾也坐不住了。
所以....”
朱雄英接道,
“所以劉三吾選出殿試的名單,定然含有大量的南人。
這是他的絕命一擊。”
姚廣孝滿眼欣賞的看向朱雄英,
說道,
“殿下英明。”
不過是一個主持殿試的人選,
背後就有著這麽多的謀劃,甚至都能追溯到前朝,
果然,
能鬥到這一步,都是高手。
劉三吾是一顆棋,
而朱雄英經過和姚廣孝的推演,也找到了南北科舉案和南北榜案的第一處不同,
在正史的南北榜案中,劉三吾點出的殿試名單,全是南人,
無法得知劉三吾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但是,
這次的南北科舉案,隻要劉三吾點出的名單全是南人,
那就一定是故意的!
拔出蘿卜帶出泥,將劉三吾扯出來,不知道會帶出多少利益集團!
難怪可以和空印案並駕齊驅,讓係統直接拉起警報,
南北科舉案,
不簡單!
姚廣孝深吸口氣,眼中閃出異彩,
他也嗅到了有意思的氣味。
言語激動的低聲問道,
“殿下,咱們要怎麽做?”
朱雄英想了想,
說道,
“先什麽都不做。
讓劉三吾出招,他隻要一出招,就是掉進陷阱了。
如果咱們現在驚了他,這把火就點不起來了。”
姚廣孝重重點頭,眼中滿是譏諷,
嘲諷道,
“劉三吾藏了一輩子,他恐怕都想不到,
臨老了竟然來了這麽一下子。”
朱雄英笑道,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白吃白拿了一輩子,
不給人家辦事?
行嗎?”
姚廣孝一愣,隨後大笑起來。
“殿下說得是。”
朱雄英繼續道,
“不過,
我們隻是按兵不動,並不是不準備。
你叫上傅忠和李景隆,隻要殿試名單一出,
他們立馬去煽動北人學子,進皇宮裏大鬧,
記住,一定不要露餡,
北人學子一定會鬧,咱們隻要煽風點火就是了。”
姚廣孝點頭,
殿下都交待到了這種地步,他自然不可能辦差事。
隻是引導,又不能太明顯。
因為鬧到最後,一定會是殿下收場,
如果被眾人知道,是殿下在暗中組織一切,那最後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姚廣孝繼續道,
“傅忠穩妥,李景隆能演,這倆人正合適。
一定不會露餡的。
就像殿下說得,北人學子一定會鬧,
重點是傅、李二人把他們引進皇宮裏鬧。”
朱雄英看向姚廣孝,心裏別提多舒服了,
跟他交待事,啥事都不用說透,
人家自己就能想明白。
有個這樣的下屬,能不舒服嗎?
姚廣孝一頓,他不知道殿下設計到如此地步,最後到底是要幹什麽,
姚廣孝開口問道,
“殿下,我們最後是要做什麽?”
朱雄英什麽都沒說,
隻是看著姚廣孝笑了笑。
姚廣孝也莫名笑了笑,摸了把光頭,
“行!別管啥事!
最後肯定有意思!
對了,殿下,方孝孺也是北人學子出身,
您看....”
現在方孝孺也在文淵閣當學士,既然要有意的劃分南北學子,最好把往年的南北進士也全扯進來,
這把火燒的越大越好。
朱雄英拍案道,
“好啊!把方孝孺也扯進來!
不過,
不用和他說太多,讓他自由發揮就行。”
姚廣孝額了一聲,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方孝孺自由發揮就已經很可怕了。
三兩天就給陛下寫一篇大文章,看得陛下頭皮發麻,還不敢多說方孝孺什麽,
別人是嘴上說的不怕死,而方孝孺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真的不怕死。
在被朱棣腰斬後,用手指蘸血,連寫了幾十個篡字,
把朱棣嚇得成晚成晚做噩夢。
這樣的瘋子,誰能拿他有招?
而隻要他對你獻上忠誠,
你想說又不好說的話讓他去說,
想做又不好做的事情讓他去做,
還有比這更好用的下屬嗎?
朱雄英笑了笑,
“這次可得辛苦他了。”
他在山中隱居修學了幾十年,
有下人,有侍女,吃喝不愁,倒不像是避難的,反而像是去度假的。
本來以為是他家底殷實,
但也有些牽強,
再殷實也沒有這麽個造法啊,
而姚廣孝的一句話,
直接點破問題核心。
劉三吾的家被抄過,
也就是說,
他根本就沒有家底,供應隱居時的開銷,
劉三吾能隱居幾十年,定然是有人在暗中資助他。
有如此財力的,不是江南那些大戶又能是何人?
劉三吾和江南士族一定是有聯係的!
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答案!
而具體聯係的多密切,就不是光靠想就能想出來的,
需要錦衣衛去查。
姚廣孝三角眼倒豎,露出極大一片的眼白,
他也明白了殿下所問是何意。
今日朝會陛下宣布,以大儒劉三吾主持殿試,
反手殿下就開始調查劉三吾,
事實是,
這劉三吾真的經不起推敲。
朱雄英沉吟片刻,
問道,
“為什麽是他?”
姚廣孝想了一會兒,
歎服道,
“那些大戶是在兩頭下注。
劉三吾是他們的一手閑棋,沒想到還真用上了。”
朱雄英點點頭,兩人想的一樣。
不過,
就算想到了這裏,還是忍不住的震驚。
供了劉三吾幾十年花銷,才不過是一步閑棋,他們到底有多大的財力啊?!
姚廣孝被打開了思路,不緊不慢的繼續說道,
“江南世家肯定是支持元朝的,元朝大力發展港口商業,江南世家最為得利。
但是,
他們可能也察覺到了,
元人朝廷壓迫漢人,所以他們就算是合作,也是一時的。
因為在根本上江南世家是漢人,元朝統治者是蒙人,
元人更加相信的是中亞商團,而江南世家不過是小打小鬧。
所以,
那些大戶下了一手閑棋,就是劉三吾。
劉三吾一生治學,別管德高不高,這名聲肯定是獨一無二的。
任何新王朝,都需要劉三吾這樣一個旗幟,去穩定天下讀書人。”
說到這,姚廣孝突然冷笑一聲,
“但是他們也沒想到,洪武爺一連十幾年都沒啟用劉三吾,
眼看著這一步閑棋就要廢了,劉三吾也坐不住了。
所以....”
朱雄英接道,
“所以劉三吾選出殿試的名單,定然含有大量的南人。
這是他的絕命一擊。”
姚廣孝滿眼欣賞的看向朱雄英,
說道,
“殿下英明。”
不過是一個主持殿試的人選,
背後就有著這麽多的謀劃,甚至都能追溯到前朝,
果然,
能鬥到這一步,都是高手。
劉三吾是一顆棋,
而朱雄英經過和姚廣孝的推演,也找到了南北科舉案和南北榜案的第一處不同,
在正史的南北榜案中,劉三吾點出的殿試名單,全是南人,
無法得知劉三吾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但是,
這次的南北科舉案,隻要劉三吾點出的名單全是南人,
那就一定是故意的!
拔出蘿卜帶出泥,將劉三吾扯出來,不知道會帶出多少利益集團!
難怪可以和空印案並駕齊驅,讓係統直接拉起警報,
南北科舉案,
不簡單!
姚廣孝深吸口氣,眼中閃出異彩,
他也嗅到了有意思的氣味。
言語激動的低聲問道,
“殿下,咱們要怎麽做?”
朱雄英想了想,
說道,
“先什麽都不做。
讓劉三吾出招,他隻要一出招,就是掉進陷阱了。
如果咱們現在驚了他,這把火就點不起來了。”
姚廣孝重重點頭,眼中滿是譏諷,
嘲諷道,
“劉三吾藏了一輩子,他恐怕都想不到,
臨老了竟然來了這麽一下子。”
朱雄英笑道,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白吃白拿了一輩子,
不給人家辦事?
行嗎?”
姚廣孝一愣,隨後大笑起來。
“殿下說得是。”
朱雄英繼續道,
“不過,
我們隻是按兵不動,並不是不準備。
你叫上傅忠和李景隆,隻要殿試名單一出,
他們立馬去煽動北人學子,進皇宮裏大鬧,
記住,一定不要露餡,
北人學子一定會鬧,咱們隻要煽風點火就是了。”
姚廣孝點頭,
殿下都交待到了這種地步,他自然不可能辦差事。
隻是引導,又不能太明顯。
因為鬧到最後,一定會是殿下收場,
如果被眾人知道,是殿下在暗中組織一切,那最後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姚廣孝繼續道,
“傅忠穩妥,李景隆能演,這倆人正合適。
一定不會露餡的。
就像殿下說得,北人學子一定會鬧,
重點是傅、李二人把他們引進皇宮裏鬧。”
朱雄英看向姚廣孝,心裏別提多舒服了,
跟他交待事,啥事都不用說透,
人家自己就能想明白。
有個這樣的下屬,能不舒服嗎?
姚廣孝一頓,他不知道殿下設計到如此地步,最後到底是要幹什麽,
姚廣孝開口問道,
“殿下,我們最後是要做什麽?”
朱雄英什麽都沒說,
隻是看著姚廣孝笑了笑。
姚廣孝也莫名笑了笑,摸了把光頭,
“行!別管啥事!
最後肯定有意思!
對了,殿下,方孝孺也是北人學子出身,
您看....”
現在方孝孺也在文淵閣當學士,既然要有意的劃分南北學子,最好把往年的南北進士也全扯進來,
這把火燒的越大越好。
朱雄英拍案道,
“好啊!把方孝孺也扯進來!
不過,
不用和他說太多,讓他自由發揮就行。”
姚廣孝額了一聲,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方孝孺自由發揮就已經很可怕了。
三兩天就給陛下寫一篇大文章,看得陛下頭皮發麻,還不敢多說方孝孺什麽,
別人是嘴上說的不怕死,而方孝孺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真的不怕死。
在被朱棣腰斬後,用手指蘸血,連寫了幾十個篡字,
把朱棣嚇得成晚成晚做噩夢。
這樣的瘋子,誰能拿他有招?
而隻要他對你獻上忠誠,
你想說又不好說的話讓他去說,
想做又不好做的事情讓他去做,
還有比這更好用的下屬嗎?
朱雄英笑了笑,
“這次可得辛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