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好大孫兒火力全開!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深吸口氣,強咽下淚水,
人人能吃飽,
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就算漢文帝都沒有做到如此地步!
漢初人口不過兩千萬,
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做到人人吃飽飯!
而現在足足兩倍半的人口,
竟然做到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一切都是因為,
眼前小小的土豆和玉米。
這是多不可思議啊!
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就是糧,
隻要糧食到位,
國策就能更加的靈活。
糧食牽扯著地製,稅收,撥款,人口等等,
糧食才是最核心最關鍵的東西!
朱元璋眼中閃過堅定,當下立斷,
“種!必須得種!
明年春耕就得全部種下去!”
朱雄英開口道,
“爺爺,沒那麽簡單。”
朱元璋瞪大眼睛,唿吸一滯,
熱情瞬間就被朱雄英澆滅了。
確實,
沒那麽簡單。
一個最現實的問題,
以農民的視角來看,我種粟米這些玩意穩當的很,
而且,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的。
朝廷拿出一個新農作物,大家夥連見都沒見過,
直接就告訴你,
這玩意產量好,你們種這個。
農民會幹嗎?
種地就是求個穩,
怎麽可能去拿一年的收成去賭全新的農作物呢?
這未免有點太強人所難了!
所以,
如何將土豆和玉米推行下去,
也是個難題!
大難題!
朱元璋沉吟片刻,
“先讓老二他們開始屯,以他們為試點,
效果好了,大家看到了,自然就種了。”
朱雄英點頭道,
“爺爺聖明。”
朱元璋長舒口氣,
倒現在還不敢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激動的拉過朱雄英,
親了好幾大口,
“大孫兒!你這迴是真立大功了啊!!
有了這東西!
豈不是百姓永遠餓不著了?!”
徐達和李文忠聞言,也是滿臉興奮,
這可是千秋功業啊!
從來沒人做成功過!
殿下做成了這事,必然青史留名,
而他們這些人也能跟著沾光!
誰不想名垂青史,讓後代人看到你的名字,由衷的說一聲牛逼呢?
朱雄英搖搖頭,
“這隻是暫時的。”
大家聞言一愣。
朱雄英開口道,
“我們不謀一時,要謀一世。
爺爺,你想啊,
這些糧食全鋪出去了,大家吃飽飯了,
會發生什麽?”
朱元璋腦中劈過一道閃電,
喃喃道,
“生娃。”
馬皇後瞪大眼睛,也明白了關鍵所在。
人吃得越飽,人口會越多。
這也是為何始終解決不了讓人人吃飽的關鍵所在!
而為何朱雄英改稅法隻用一條鞭法,不一步到位攤丁入畝,
其關節也是在這。
如果攤丁入畝的話,人口會迅速暴漲!
雍正攤丁入畝以後,
人口直接暴漲到三億!!!
足足是現在人口的五倍!!!
而且那時候清朝也有土豆和玉米了,
依然解決不了讓人人吃飽的問題,
就是因為在中原現有的耕地種植,也是有極限值的!
現代世界上為啥也難解決這個問題,
說到底,還是人口。
人口增加的太快!
糧食出產速度完全跟不上了!
這是個無限循環的怪圈。
朱元璋抹了把臉,走到這一步,
他才更深切的認識到,
讓百姓吃飽是多麽難的事情!
朱元璋下意識看向朱雄英,
見大孫兒臉上反倒沒有愁色,
朱元璋大喜,
驚唿道,
“大孫兒,還有招?!”
“有!”
朱雄英重重點頭,
“還有兩招。”
在場眾人大驚!
臥槽?!真有招?!
還是兩招?!!
朱元璋摟緊朱雄英,激動道,
“大孫兒,快說說!”
朱雄英看向徐達和李文忠,
“其中一件事,我要你們去做。”
徐達和李文忠聞言,
正色點頭,
他們如何不知道,這是朱雄英在給他們青史留名的機會?!
打仗算什麽?!
能打仗的將星在華夏曆史上浩如煙海!
但是讓大家夥吃飽飯的臣子,卻從來沒有過。
莫要說臣子,就連皇帝都沒有過,
哪怕他們隻是執行者,也能留下重重一筆!
兩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滿眼狂熱的看向朱雄英,
“殿下!您說!
我們拚了命也能幹好!”
朱雄英豎起手指,
“第一件事,屯田。”
屯田?!
朱元璋開口道,
“大孫兒,咱現在屯著呢啊。”
屯田製開始於曹老板時期,
現在大家都隻知道荀彧,郭嘉,賈詡這些謀士,
卻顯少知道一人,
棗祗(zhi一聲)。
曹老板無敵北方的根本原因,
在於他有糧,
光是這一點就給了曹老板無限可能,
他能養更多的兵。
可以說,
屯田製才是曹老板大業最基礎的基石,
沒了這個,其餘都是紙上談兵。
棗祗提出的屯田製,就相當於朱同的高築牆,
這都是戰略層麵的東西,
這樣的人才太少了。
曹老板手下群星薈萃,棗祗的屯田製就能獨占一席。
朱雄英搖頭,
“爺爺,咱們是軍屯,
不夠。
還要商屯。”
朱元璋有些聽不明白了,
“大孫兒,這屯田自古都是軍屯,
這商屯啥意思?
讓那些商人去種地?!
那商人不就成農民了嗎?
他們咋可能踏踏實實的去種地?”
朱雄英聞言,向著左右張望了一下,
徐達會意,
一副頭號狗腿子的模樣,掏出紙筆。
自從上迴朝堂官員俸祿改革那事,
徐達多了個習慣,
隨身帶著紙筆,
沒想到這麽快就用上了!
朱雄英讚許的看了徐達一眼,徐達立馬驕傲到不行。
朱雄英低頭在紙上畫了起來,
朱元璋幾人把腦袋都湊了過來,
隻見朱雄英畫出了一個三角,
分別寫著朝廷,農民,商人。
“爺爺,
農民有糧,沒錢。
商人有錢,沒爵。
朝堂有爵,沒糧。
您不覺得,這三方可以各取所需嗎?”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三角形,緩緩瞪大眼睛,
張大嘴巴發不出一點聲音,
“這.....還能這樣?”
朱元璋瞧不起商人,所以從來也沒想過用他們。
而朱雄英直接就打開了全新思路,
朱雄英繼續道,
“我們在給三方個契機。”
隻見朱雄英向左劃線,在三角旁邊寫下塞王兩個字。
朝廷,農民,商人。
通過塞王結合在一起?!
這要怎麽做?!!
(加更:5欠更:9
勝利在望!
大家幫忙想一下主火,主金,主木的特殊部隊唄!
點兵卡又得發動了!
感謝!!!)
人人能吃飽,
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就算漢文帝都沒有做到如此地步!
漢初人口不過兩千萬,
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做到人人吃飽飯!
而現在足足兩倍半的人口,
竟然做到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一切都是因為,
眼前小小的土豆和玉米。
這是多不可思議啊!
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就是糧,
隻要糧食到位,
國策就能更加的靈活。
糧食牽扯著地製,稅收,撥款,人口等等,
糧食才是最核心最關鍵的東西!
朱元璋眼中閃過堅定,當下立斷,
“種!必須得種!
明年春耕就得全部種下去!”
朱雄英開口道,
“爺爺,沒那麽簡單。”
朱元璋瞪大眼睛,唿吸一滯,
熱情瞬間就被朱雄英澆滅了。
確實,
沒那麽簡單。
一個最現實的問題,
以農民的視角來看,我種粟米這些玩意穩當的很,
而且,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的。
朝廷拿出一個新農作物,大家夥連見都沒見過,
直接就告訴你,
這玩意產量好,你們種這個。
農民會幹嗎?
種地就是求個穩,
怎麽可能去拿一年的收成去賭全新的農作物呢?
這未免有點太強人所難了!
所以,
如何將土豆和玉米推行下去,
也是個難題!
大難題!
朱元璋沉吟片刻,
“先讓老二他們開始屯,以他們為試點,
效果好了,大家看到了,自然就種了。”
朱雄英點頭道,
“爺爺聖明。”
朱元璋長舒口氣,
倒現在還不敢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激動的拉過朱雄英,
親了好幾大口,
“大孫兒!你這迴是真立大功了啊!!
有了這東西!
豈不是百姓永遠餓不著了?!”
徐達和李文忠聞言,也是滿臉興奮,
這可是千秋功業啊!
從來沒人做成功過!
殿下做成了這事,必然青史留名,
而他們這些人也能跟著沾光!
誰不想名垂青史,讓後代人看到你的名字,由衷的說一聲牛逼呢?
朱雄英搖搖頭,
“這隻是暫時的。”
大家聞言一愣。
朱雄英開口道,
“我們不謀一時,要謀一世。
爺爺,你想啊,
這些糧食全鋪出去了,大家吃飽飯了,
會發生什麽?”
朱元璋腦中劈過一道閃電,
喃喃道,
“生娃。”
馬皇後瞪大眼睛,也明白了關鍵所在。
人吃得越飽,人口會越多。
這也是為何始終解決不了讓人人吃飽的關鍵所在!
而為何朱雄英改稅法隻用一條鞭法,不一步到位攤丁入畝,
其關節也是在這。
如果攤丁入畝的話,人口會迅速暴漲!
雍正攤丁入畝以後,
人口直接暴漲到三億!!!
足足是現在人口的五倍!!!
而且那時候清朝也有土豆和玉米了,
依然解決不了讓人人吃飽的問題,
就是因為在中原現有的耕地種植,也是有極限值的!
現代世界上為啥也難解決這個問題,
說到底,還是人口。
人口增加的太快!
糧食出產速度完全跟不上了!
這是個無限循環的怪圈。
朱元璋抹了把臉,走到這一步,
他才更深切的認識到,
讓百姓吃飽是多麽難的事情!
朱元璋下意識看向朱雄英,
見大孫兒臉上反倒沒有愁色,
朱元璋大喜,
驚唿道,
“大孫兒,還有招?!”
“有!”
朱雄英重重點頭,
“還有兩招。”
在場眾人大驚!
臥槽?!真有招?!
還是兩招?!!
朱元璋摟緊朱雄英,激動道,
“大孫兒,快說說!”
朱雄英看向徐達和李文忠,
“其中一件事,我要你們去做。”
徐達和李文忠聞言,
正色點頭,
他們如何不知道,這是朱雄英在給他們青史留名的機會?!
打仗算什麽?!
能打仗的將星在華夏曆史上浩如煙海!
但是讓大家夥吃飽飯的臣子,卻從來沒有過。
莫要說臣子,就連皇帝都沒有過,
哪怕他們隻是執行者,也能留下重重一筆!
兩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滿眼狂熱的看向朱雄英,
“殿下!您說!
我們拚了命也能幹好!”
朱雄英豎起手指,
“第一件事,屯田。”
屯田?!
朱元璋開口道,
“大孫兒,咱現在屯著呢啊。”
屯田製開始於曹老板時期,
現在大家都隻知道荀彧,郭嘉,賈詡這些謀士,
卻顯少知道一人,
棗祗(zhi一聲)。
曹老板無敵北方的根本原因,
在於他有糧,
光是這一點就給了曹老板無限可能,
他能養更多的兵。
可以說,
屯田製才是曹老板大業最基礎的基石,
沒了這個,其餘都是紙上談兵。
棗祗提出的屯田製,就相當於朱同的高築牆,
這都是戰略層麵的東西,
這樣的人才太少了。
曹老板手下群星薈萃,棗祗的屯田製就能獨占一席。
朱雄英搖頭,
“爺爺,咱們是軍屯,
不夠。
還要商屯。”
朱元璋有些聽不明白了,
“大孫兒,這屯田自古都是軍屯,
這商屯啥意思?
讓那些商人去種地?!
那商人不就成農民了嗎?
他們咋可能踏踏實實的去種地?”
朱雄英聞言,向著左右張望了一下,
徐達會意,
一副頭號狗腿子的模樣,掏出紙筆。
自從上迴朝堂官員俸祿改革那事,
徐達多了個習慣,
隨身帶著紙筆,
沒想到這麽快就用上了!
朱雄英讚許的看了徐達一眼,徐達立馬驕傲到不行。
朱雄英低頭在紙上畫了起來,
朱元璋幾人把腦袋都湊了過來,
隻見朱雄英畫出了一個三角,
分別寫著朝廷,農民,商人。
“爺爺,
農民有糧,沒錢。
商人有錢,沒爵。
朝堂有爵,沒糧。
您不覺得,這三方可以各取所需嗎?”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三角形,緩緩瞪大眼睛,
張大嘴巴發不出一點聲音,
“這.....還能這樣?”
朱元璋瞧不起商人,所以從來也沒想過用他們。
而朱雄英直接就打開了全新思路,
朱雄英繼續道,
“我們在給三方個契機。”
隻見朱雄英向左劃線,在三角旁邊寫下塞王兩個字。
朝廷,農民,商人。
通過塞王結合在一起?!
這要怎麽做?!!
(加更:5欠更:9
勝利在望!
大家幫忙想一下主火,主金,主木的特殊部隊唄!
點兵卡又得發動了!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