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的是馬皇後,


    “奶奶,這個不燙了,


    孫兒幫您把土豆皮拔掉。”


    接著,


    向馬皇後遞了過去,


    馬皇後眼裏滿是喜愛,笑道,


    “唉!奶奶的好大孫兒啊!”


    朱元璋在旁邊有點不樂意了,馬皇後還得意的朝朱元璋眨了眨眼,


    朱元璋哼了一聲,把頭轉向另一邊,


    “爺爺,您也拿著吃。”


    朱雄英眨巴著大眼睛,人畜無害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瞬間心就化了,


    “唉!爺爺吃!”


    朱元璋接過這土豆,這是他從來沒見過的東西,


    看起來圓圓的,黃黃的,


    朱元璋毫不猶豫的咬了一口,一種奇異的口感,在嘴裏爆炸開。


    在古代無非是粟菽(shu一聲)稻,而且還不是現代這種改良過的,


    口感都偏硬,所以用來煮粥,


    但是土豆則完全不一樣,煮的時間越長越是軟糯。


    光是這口感就已經秒殺粟菽稻了。


    朱雄英拿著又給徐達和李文忠分了過去,


    徐達兩手接過,連連道謝,


    李文忠滿眼感激的看向朱雄英,這眼神給朱雄英弄得莫名其妙。


    “李叔,你也吃。”


    李文忠連忙接過,


    “唉!李叔也吃!”


    徐達和李文忠有樣學樣的扒掉土豆皮,一口咬了下去。


    軟糯的口感瞬間在嘴裏充滿,


    這種感覺就會給人一種滿足感。


    霎時間,


    大家夥都不說話了,就是專注於對付手裏的土豆。


    土豆如此飽腹,還有一個原因。


    如果是喝粥,這粥直接就順著喉嚨下去了,


    不需要咀嚼。


    而吃土豆得咀嚼,


    頻繁的咀嚼,就會讓人產生飽腹感,


    有一種我確實是在吃東西的感覺。


    在場的除了馬皇後,都是糙漢子,


    馬皇後土豆剛吃了一小半,


    三個大漢已經大嘴馬哈的全部吃下去了,


    朱元璋心中越發的鄭重,


    不需要朱雄英多說,


    光是吃這一個土豆的時間,


    就讓朱元璋明白了這個新農作物的妙處!


    不僅飽腹,還便於攜帶!


    古代行軍糧還是比較單一的,


    明朝最有名的行軍糧是穿孔燒餅,


    啥意思,


    就是給燒餅打個孔掛在身上,不吃的時候還能幫著擋弓箭。


    燒餅啊!


    不吃的時候能擋箭!


    這他娘的得多硬啊!


    比壓縮餅幹都難嚼動!


    不配著水根本順不下去!


    而有了這土豆子以後,


    不論是士兵行軍,還是農民下田,


    帶幾個土豆子就夠了。


    最珍貴的是,


    它還不難吃!


    怎麽看都比穿孔燒餅強!


    徐達和李文忠也是神情凝重的看向朱雄英,


    這都是老將軍了,


    打眼就看出來了,


    這個小小的土豆,會變革整個時代!


    朱元璋嚴肅問道,


    “大孫兒,這玩意好種嗎?收成咋樣?”


    朱雄英笑了笑,


    “爺爺,您先別急,


    還有一個。”


    接著,


    朱雄英掏出玉米,玉米還熱乎著呢,


    一掏出來,


    一股甜香味撲麵而來!


    問得老朱幾個人直咽吐沫!


    玉米還不需要特意的製作,這種純天然甜口的食物,


    實在是太稀有了!


    朱元璋接過朱雄英遞過來的玉米,張嘴就啃,


    吃得不亦樂乎,


    三兩下就啃的幹幹淨淨。


    而在一旁的李文忠和徐達也是不遑多讓。


    這味道香的好懸沒給三個大老爺們吃哭了,


    吃一個還不夠,


    老朱三人直接就造了小半麻袋的土豆和玉米。


    吃得肚子溜圓以後,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大孫兒!這玩意咋種!”


    一想到要是以後吃不上這玩意,朱元璋已經開始難受了。


    徐達和李文忠也是目光灼灼的看向朱雄英,


    馬皇後還在不緊不慢的吃著。


    朱雄英笑道,


    “爺爺,這玩意好種,


    南北方都能種。”


    一聽這話,啪的一聲!


    老朱重重拍了下大腿,


    “好啊!這玩意好啊!”


    接著,


    朱元璋又問道,


    “產量咋樣?!”


    如果產量太稀少的話,這玩意隻能偏向高端供應了,


    也沒辦法普及大明天下。


    現在是大明洪武朝,差不多已經到達了古代封建王朝農耕的極限,


    精耕細作到了極點。


    北方米粟亂碼七糟的加起來,畝產量差不多兩石。


    南方稻米畝產量差不多四石。


    蘇湖熟,天下足。


    南方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重要糧倉。


    而為何北方糧產跟不上了,說到底還是因為地的肥力被壓榨的差不多了。


    古人在種地上把智慧開發到了極限,


    生產工具不斷革新,


    除此之外各種梯田,水田,湖田層出不窮,


    能種地的地方全給種上。


    再搭配上極其科學的耕種方法,輪耕。


    輪耕休耕,不會把土地肥力壓榨到極限,


    但種了上千年的地了,


    就算再小心,肥力也差不多了。


    再加上,


    東北關外的黑土地還沒被大明朝征服。


    也就是說,


    大明朝境內的現有耕種土地已經被開發到極限了。


    玉米畝產量差不多是一千兩百斤,


    換算下來是十石左右。


    朱雄英說道,


    “爺爺,玉米,也就是吃起來甜甜的那個,


    每畝產量是十石。”


    “多少?!!!”


    朱元璋猛地站起來,驚唿道。


    不是不信任大孫,實在是這個數字太逆天了!


    十石意味著什麽,


    就說明這個玉米的畝產量是北方粟米的五倍!


    可以多供養五倍的人口!


    而且,這玩意還好吃啊!


    馬皇後、李文忠和徐達三人也是瞳孔地震,


    如果不是知道大孫兒從不扒瞎,


    在場人還真以為朱雄英在這胡說八道呢!


    朱雄英繼續道,


    “爺爺,十石。


    這些隻是樣品,剩下的孫兒已經按畝種了下去。


    到時候一出產,就真相大白。”


    朱元璋劇烈起伏,聞言忙說道,


    “不,不是。


    大孫兒,爺爺不是不信任你,


    隻是....”


    徐達小心翼翼的問道,


    “那,那另一個的產量呢?”


    土豆每畝地能產出兩千五百斤。


    換算下來,每畝二十石。


    朱雄英咧嘴一笑,


    “土豆,畝產量二十石。”


    哐當!!!!


    徐達和李文忠直接從椅子上摔了下來,


    而朱元璋也是趕緊坐下,


    再不坐下,這高血壓就得頂上來了!!!


    每畝二十石意味著什麽?


    是南方稻米畝產量的五倍!


    南方一熟,天下人就能吃上口飯,


    而這產量再翻五倍!


    足以供應全天下的人吃飽飯!


    洪武十四年重新登記過黃冊,


    在冊人口六千萬。


    以土豆和玉米的高產量,


    足以供應六千萬人口,一天三頓吃飽!


    隻要人口不劇烈膨脹,以大明現有的耕地,


    足夠現存的大明人口,


    人人吃飽!!!


    朱元璋瞪大眼睛,


    哽咽道,


    “大孫兒,人人能吃飽?”


    朱雄英重重點頭,


    眼中滿是自信,


    “爺爺,人人能吃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套大聖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套大聖爺並收藏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