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群:「不知大人家眷何時到龍溪縣,屬下好派人去迎接?」
潘清搖搖頭:「隻我一個人,並無家眷。」
蘇群愣了愣,琢磨這位還真新鮮,就算沒成婚也得有爹娘親戚吧,沒見過一個人來上任的,尤其漳州可是富庶之地,誰謀了漳州的肥缺兒,不是三姑六舅拖家帶口的來撈油水啊。」
婉轉的道:「若大人有親眷前來,便知會屬下,屬下也好派人去迎候。」
潘清:「勞煩蘇大人了,本官並無親眷前來。」
蘇群在這龍溪縣做了十幾年縣丞,一任三年算上這位見過五位知縣大人,從沒一個像這位一般獨自一人來上任的,而且以後也並無親眷前來,也就是說若這位能坐滿一任的話,三年都得自己住在後裏,這偌大的後衙豈不空曠。
繼而又一想,宋知縣的案子蹊蹺的很,又牽扯顧家的二老爺,這顧家可是漳州首屈一指的望族,南顧北姚說的就是大魏南北兩大豪富之家,而且比起來,漳州顧家可比冀州的姚家興旺的多,聽說姚家雖家資巨富卻無人承繼,比不得顧家人丁興旺,這一代家主顧赦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有這麽一位英明家主,顧家日後隻會更興旺。
也正因如此,此案牽扯顧家二老爺,誰也不敢盤問顧家,觸這個黴頭,別說龍溪縣知縣隻是個七品,就是漳州知府不是也裝了糊塗,此案才耽擱到今日還未絲毫進展。
這個潘大人年紀輕輕又初來乍到,就接了這麽快燙手山芋,丟也不是拿著又燙手,頭上這頂烏紗帽還不知穩不穩當呢,或許這位自己也明白,所以光杆一個人來上任,來的輕便,走的時候也利落。
正想著,忽聽潘清開口問:「這案卷隻有宋知縣之前在何處就職,何日到的漳州府,以前曾得過何種要緊的症候等等,這哪是案卷,分明是宋知縣的履曆加病曆,問詢查證的筆錄在何處?捕快查案的經過記錄在哪裏,既是中毒而亡,仵作的驗屍筆錄又在何處?」
潘清臉色已經沉了下來,語氣也格外嚴厲,跟剛才的隨和溫潤判若兩人,不過她這般一問,倒讓蘇群有了底,別看這位年紀不大,卻真不是來混日子的,這幾句都問到了點子上,忽想起這位是捕頭出身,查案破案的本行,問到點兒上也不奇怪。
這案子延宕許久,也不是自己的責任,自己隻需實話實說便了,想到此便道:「大人有所不知,宋知縣來龍溪縣到任之日,顧家的二老爺便在凝萃園中擺了酒宴,並邀了龍溪縣鄉紳名士作陪為宋知縣接風洗塵,誰知剛開宴,宋知縣隻飲了一盞酒便說頭昏繼而嘔出一口血來,二老爺忙命人尋大夫前來,不等大夫到,宋知縣便一命嗚唿,宋知縣到任前,前任知縣大人便已卸職離去,顧家報了官府,下官不敢怠慢忙上報府衙,知府大人來瞧過,說此案蹊蹺朝廷宋大人乃朝廷命官,非是尋常命案,便身為知府大人也不好妄斷,需上報朝廷定奪,一來二去便耽擱到了今日,這案卷是知府大人詢問宋知縣隨從而知,文書因此記錄在案卷之中。」
潘清哭笑不得,這位知府大人明擺著故意推脫,宋之謙既是在顧家二老爺家的園子中毒身亡,整個顧家都是嫌疑人,尤其那位二老爺,雖說這麽直白的給朝廷命官下毒有些愚蠢,可事實擺在眼前,顧二老爺是必須要查問清楚的,豈能如此含糊帶過。
最可笑不問詢顧家二老爺,卻去問宋之謙的隨從,他家老爺以前的得過什麽要緊的症候,明明白白是為顧家脫幹係呢,
依著知府大人這宋之謙還能是舊疾複發而死不成,實在荒唐。也充分說明顧家在漳州的勢力的確龐大,就算漳州的知府大人也不敢得罪。
這樣前怕狼後怕虎,案子能查清楚才怪,想到此臉色一肅:「立刻叫捕頭去顧家傳顧二老爺到堂審問。」
潘清話音一落蘇群臉色都變了,還以為自己聽差了忙問:「大人要傳何人到堂?」
潘清:「宋知縣實在顧家二老爺的花園裏中毒身亡,再未查清楚之前,顧家二老爺是最大的嫌疑人,自然要傳他到堂審問,不止他當時宴席之上的人都要傳到堂上,挨個查問。」
蘇群這迴聽清楚了,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潘大人,下官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潘清:「蘇大人請講。」
蘇群:「這顧家的二老爺可傳不得,顧家乃漳州首屈一指的望族,就算咱們整個大魏,顧家也是頭一份的豪富之家,雖不為官,可跟不少朝廷大員都有交情來往,說白了吧,隻要顧家一句話,大人您這龍溪縣知縣的寶座還能不能坐得住都兩說,要不然,這案子怎會耽擱到今日還懸著呢。」
潘清:「若不傳顧家二老爺,再過一百年,這案子也不會有絲毫進展,俗話說積善之家方有餘慶,這顧家既是漳州望族,富甲一方,也該是積善德的人家,這點兒心胸若都沒有,算什麽望族,更何況,這案子若懸而不決一日,顧家二老爺下毒殺人的嫌疑就會背一日,即便別人畏顧家勢力,不敢公然說什麽,私底下也必會議論,隻有找到宋大人中毒身死的真正原因,顧老爺才能重獲清白,所以,傳顧老爺到堂,並非本官故意要與顧家為難,而是為了顧家的聲譽。」
潘清搖搖頭:「隻我一個人,並無家眷。」
蘇群愣了愣,琢磨這位還真新鮮,就算沒成婚也得有爹娘親戚吧,沒見過一個人來上任的,尤其漳州可是富庶之地,誰謀了漳州的肥缺兒,不是三姑六舅拖家帶口的來撈油水啊。」
婉轉的道:「若大人有親眷前來,便知會屬下,屬下也好派人去迎候。」
潘清:「勞煩蘇大人了,本官並無親眷前來。」
蘇群在這龍溪縣做了十幾年縣丞,一任三年算上這位見過五位知縣大人,從沒一個像這位一般獨自一人來上任的,而且以後也並無親眷前來,也就是說若這位能坐滿一任的話,三年都得自己住在後裏,這偌大的後衙豈不空曠。
繼而又一想,宋知縣的案子蹊蹺的很,又牽扯顧家的二老爺,這顧家可是漳州首屈一指的望族,南顧北姚說的就是大魏南北兩大豪富之家,而且比起來,漳州顧家可比冀州的姚家興旺的多,聽說姚家雖家資巨富卻無人承繼,比不得顧家人丁興旺,這一代家主顧赦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有這麽一位英明家主,顧家日後隻會更興旺。
也正因如此,此案牽扯顧家二老爺,誰也不敢盤問顧家,觸這個黴頭,別說龍溪縣知縣隻是個七品,就是漳州知府不是也裝了糊塗,此案才耽擱到今日還未絲毫進展。
這個潘大人年紀輕輕又初來乍到,就接了這麽快燙手山芋,丟也不是拿著又燙手,頭上這頂烏紗帽還不知穩不穩當呢,或許這位自己也明白,所以光杆一個人來上任,來的輕便,走的時候也利落。
正想著,忽聽潘清開口問:「這案卷隻有宋知縣之前在何處就職,何日到的漳州府,以前曾得過何種要緊的症候等等,這哪是案卷,分明是宋知縣的履曆加病曆,問詢查證的筆錄在何處?捕快查案的經過記錄在哪裏,既是中毒而亡,仵作的驗屍筆錄又在何處?」
潘清臉色已經沉了下來,語氣也格外嚴厲,跟剛才的隨和溫潤判若兩人,不過她這般一問,倒讓蘇群有了底,別看這位年紀不大,卻真不是來混日子的,這幾句都問到了點子上,忽想起這位是捕頭出身,查案破案的本行,問到點兒上也不奇怪。
這案子延宕許久,也不是自己的責任,自己隻需實話實說便了,想到此便道:「大人有所不知,宋知縣來龍溪縣到任之日,顧家的二老爺便在凝萃園中擺了酒宴,並邀了龍溪縣鄉紳名士作陪為宋知縣接風洗塵,誰知剛開宴,宋知縣隻飲了一盞酒便說頭昏繼而嘔出一口血來,二老爺忙命人尋大夫前來,不等大夫到,宋知縣便一命嗚唿,宋知縣到任前,前任知縣大人便已卸職離去,顧家報了官府,下官不敢怠慢忙上報府衙,知府大人來瞧過,說此案蹊蹺朝廷宋大人乃朝廷命官,非是尋常命案,便身為知府大人也不好妄斷,需上報朝廷定奪,一來二去便耽擱到了今日,這案卷是知府大人詢問宋知縣隨從而知,文書因此記錄在案卷之中。」
潘清哭笑不得,這位知府大人明擺著故意推脫,宋之謙既是在顧家二老爺家的園子中毒身亡,整個顧家都是嫌疑人,尤其那位二老爺,雖說這麽直白的給朝廷命官下毒有些愚蠢,可事實擺在眼前,顧二老爺是必須要查問清楚的,豈能如此含糊帶過。
最可笑不問詢顧家二老爺,卻去問宋之謙的隨從,他家老爺以前的得過什麽要緊的症候,明明白白是為顧家脫幹係呢,
依著知府大人這宋之謙還能是舊疾複發而死不成,實在荒唐。也充分說明顧家在漳州的勢力的確龐大,就算漳州的知府大人也不敢得罪。
這樣前怕狼後怕虎,案子能查清楚才怪,想到此臉色一肅:「立刻叫捕頭去顧家傳顧二老爺到堂審問。」
潘清話音一落蘇群臉色都變了,還以為自己聽差了忙問:「大人要傳何人到堂?」
潘清:「宋知縣實在顧家二老爺的花園裏中毒身亡,再未查清楚之前,顧家二老爺是最大的嫌疑人,自然要傳他到堂審問,不止他當時宴席之上的人都要傳到堂上,挨個查問。」
蘇群這迴聽清楚了,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潘大人,下官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潘清:「蘇大人請講。」
蘇群:「這顧家的二老爺可傳不得,顧家乃漳州首屈一指的望族,就算咱們整個大魏,顧家也是頭一份的豪富之家,雖不為官,可跟不少朝廷大員都有交情來往,說白了吧,隻要顧家一句話,大人您這龍溪縣知縣的寶座還能不能坐得住都兩說,要不然,這案子怎會耽擱到今日還懸著呢。」
潘清:「若不傳顧家二老爺,再過一百年,這案子也不會有絲毫進展,俗話說積善之家方有餘慶,這顧家既是漳州望族,富甲一方,也該是積善德的人家,這點兒心胸若都沒有,算什麽望族,更何況,這案子若懸而不決一日,顧家二老爺下毒殺人的嫌疑就會背一日,即便別人畏顧家勢力,不敢公然說什麽,私底下也必會議論,隻有找到宋大人中毒身死的真正原因,顧老爺才能重獲清白,所以,傳顧老爺到堂,並非本官故意要與顧家為難,而是為了顧家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