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大廳,一張雕木方桌上
擺著一壺桃花釀,兩碟小菜。
阿紫和姬樂兒坐在一起,邊吃邊聊。
半盞茶後,阿紫端起酒杯,笑眯眯地對姬樂兒道:
“絕影族上的女子沒有這麽多講究。
咱們一見如故,就以姐妹相稱可好?”
姬樂兒舉杯邀約,微笑地說:
“摩尼教教規沒那麽多講究。
若是姑娘不嫌棄,我喚姑娘一聲“阿姐”可好?”
言罷,兩人相互瞅了眼,伸出手道:
“阿姐!”
“小妹!”
待阿紫和姬樂兒交換了生辰。
阿紫吟吟一笑,對姬樂兒道:
“不知小妹此次前來中原,是有什麽要事嗎?”
姬樂兒喝了口酒,長歎一聲:
“不知何時,摩尼教典籍被人流傳於整個西域。
從那以後,無數綠林人士前來教中想要求取。
父親知道典籍是本派不傳之秘,非常人可學。
便走出門來,親自婉言拒絕那些綠林人士。
那想,那些人求取不行。就用上了暗殺偷襲之術。”
說到這裏,姬樂兒迴憶一會,朝阿紫訴說道:
“數個月內,門派內就有數百人受傷。
重傷者更是達到百餘人。
父親也遭到刺客偷襲,肩上中了一箭。
好在箭上無毒,傷口不深。”
阿紫聽到此,皺眉張目,追問道:
“父親得知消息,讓我護送典籍前往中原。
去西京長都交給一位姓方的國公摯友。”
“原來是這般情況。”阿紫暗暗地想。
姬樂兒述說完後,笑著問:
“阿姐怎麽會在這裏?”
阿紫眉梢微翹,嬉笑道:
“姬小妹,阿姐從縹緲峰學藝歸來。
準備從中原返迴絕影族參加絕影慶典。”
姬樂兒倒了杯酒,惋惜地說
“可惜小妹和阿姐並不同路。
不然路上也好有個伴。”
阿紫“哦”了一聲,問詢地道:
“不知小妹可知姓方的國公名諱?”
姬樂兒抿口酒,迴憶說道:
“他姓方名孝淳,是聞名天下的大儒。
師從稷辰學宮的孔夫子和顏夫子。
多年前宮變,他支持當今聖上為皇帝。
聖上登位,封其為成國公,封地三千。”
阿紫有些好奇,吃了口菜,繼續問道:
“方夫子和你爹爹交好?”
姬樂兒點點頭,夾起一塊肉放入嘴裏:
“方父子和我爹是喝過血酒的摯友。
兩人的性格一致,政見也一致。
隻不過在兒女事上,他沒有我爹開明。”
阿紫聽到這裏,咯咯笑了,打趣地說:
“小妹可是看見過成國公真人?”
一提起這件事,姬樂兒來了勁。
她從碟子裏撥拉了幾口肉,又灌了自己兩口酒。
她沉思會,遙想往事,低吟道:
“頭戴一頂青紗氈角兒頭巾,齊眉勒著二狐搶珠金抹額。
穿件二色金百蝶穿花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絛。
外罩石青起花團鍛排穗褂,登著水墨色緞桃瓣小朝靴。”
稍息後,姬樂兒想起些什麽,麵容羞澀,補充道:
“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目若秋波。
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情。
生得風流韻致,自然是個才子。”
“聽小妹這番介紹,阿姐便知方夫子不是常人。”阿紫若有所思地道。
姬樂兒聽後,心裏偷偷一樂,對阿紫笑道:
“阿姐,方夫子可是數屆科舉考試會試第一。
還曾持節出玉門關,替天子巡視西域諸國。
各國待之如同上賓一般,有些帝王與之折節。”
阿紫邊聽邊享用美食,待姬樂兒說完,遺憾地道:
“若不是要迴絕影族準備慶典,
阿姐真想跟著小妹前往西京。
拜訪方夫子,好生向他討教學問。”
姬樂兒夾了口菜,塞進嘴裏,含糊地說道:
“阿姐不用著急,來日方長。以後有的是機會。”
阿紫喝了杯酒,臉色紅潤地嘀咕:“也是,這日子還長著呢。”
*********
姬樂兒聽完此言,學著阿紫,往酒杯裏斟滿酒。
她端起酒杯,掩口笑道:
“我父派小妹來送完典籍。
允許小妹在中原待上數月。
隻需在上元節前迴西域即可。”
阿紫聽後,眉角一展,思索道:
“現今才開春後不久,離上元節還有九個多月。
而從此地去往西京,僅需要半個月便可到達。
加上路上耽擱的時間和西京逗留之日,不過足月。”
阿紫越計算越欣喜,眼眸朝姬樂兒望去,輕聲說:
“小妹送完典籍後還有什麽打算,可否告之阿姐?”
姬樂兒將杯中的酒喝完,身子微醉,含笑道:
“小妹打算遊曆天下,行俠仗義。
先在中原遊曆,然後再去絕影族和西涼。“
說到此,她嘴角稍彎,打諢地說:
“說不定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
小妹可以和阿姐重逢呢。”
阿紫吃了點菜,咂了酒,笑著說:
“小妹的主意不錯哇,很有前瞻性。
既可以磨練自身,也可以增加閱曆。
說不定咱姐妹真的可以在絕影族相逢呢。”
姬樂兒點點頭,“嗯”了一聲。
她低下頭,繼續吃著酒菜。
********
一刻鍾後,姬樂兒借著酒勁,追問阿紫:
“阿姐,小妹還想問你一個問題。”
阿紫臉色潮紅,輕聲地道:
“小妹請說,阿姐仔細聆聽。”
姬樂兒臉上微酣,說出了她心裏所想:
“阿姐此次迴絕影族是真的去準備慶典的嗎?”
阿紫抬起頭,望著門外,歎息道:
“準備慶典是真的。不過不是為了阿姐一人準備。
這個慶典還是為阿姐的親弟過百日,保佑他安康。
而且父汗借著這個慶典,宣布阿姐正式擔任聖女。”
姬樂兒聽到此處,不解地問道:
“阿姐本來就是聖女啊。
宣布不宣布又有何區別?”
阿紫聽後,給自己倒了杯酒,苦笑道:
“區別大了。沒有宣布擔任聖女,無需去薩滿廟。
接受突厥大祭司唿隆雅雅的教誨,不用擔當責任。
若是擔任聖女,阿姐的地位僅次於可汗和大祭司。
在他們出現意外時,阿姐可以憑聖女令暫管軍政。”
姬樂兒聽聞,羨慕地說:
“這不是很好嘛,阿姐可以軍政一把抓。”
阿紫將酒一飲而盡,嘖嘖地說:
“阿姐寧願修煉功法,也不願統管軍政。”
說罷,姬樂兒目視阿紫,驚奇地說道:
“這又是為何?”
擺著一壺桃花釀,兩碟小菜。
阿紫和姬樂兒坐在一起,邊吃邊聊。
半盞茶後,阿紫端起酒杯,笑眯眯地對姬樂兒道:
“絕影族上的女子沒有這麽多講究。
咱們一見如故,就以姐妹相稱可好?”
姬樂兒舉杯邀約,微笑地說:
“摩尼教教規沒那麽多講究。
若是姑娘不嫌棄,我喚姑娘一聲“阿姐”可好?”
言罷,兩人相互瞅了眼,伸出手道:
“阿姐!”
“小妹!”
待阿紫和姬樂兒交換了生辰。
阿紫吟吟一笑,對姬樂兒道:
“不知小妹此次前來中原,是有什麽要事嗎?”
姬樂兒喝了口酒,長歎一聲:
“不知何時,摩尼教典籍被人流傳於整個西域。
從那以後,無數綠林人士前來教中想要求取。
父親知道典籍是本派不傳之秘,非常人可學。
便走出門來,親自婉言拒絕那些綠林人士。
那想,那些人求取不行。就用上了暗殺偷襲之術。”
說到這裏,姬樂兒迴憶一會,朝阿紫訴說道:
“數個月內,門派內就有數百人受傷。
重傷者更是達到百餘人。
父親也遭到刺客偷襲,肩上中了一箭。
好在箭上無毒,傷口不深。”
阿紫聽到此,皺眉張目,追問道:
“父親得知消息,讓我護送典籍前往中原。
去西京長都交給一位姓方的國公摯友。”
“原來是這般情況。”阿紫暗暗地想。
姬樂兒述說完後,笑著問:
“阿姐怎麽會在這裏?”
阿紫眉梢微翹,嬉笑道:
“姬小妹,阿姐從縹緲峰學藝歸來。
準備從中原返迴絕影族參加絕影慶典。”
姬樂兒倒了杯酒,惋惜地說
“可惜小妹和阿姐並不同路。
不然路上也好有個伴。”
阿紫“哦”了一聲,問詢地道:
“不知小妹可知姓方的國公名諱?”
姬樂兒抿口酒,迴憶說道:
“他姓方名孝淳,是聞名天下的大儒。
師從稷辰學宮的孔夫子和顏夫子。
多年前宮變,他支持當今聖上為皇帝。
聖上登位,封其為成國公,封地三千。”
阿紫有些好奇,吃了口菜,繼續問道:
“方夫子和你爹爹交好?”
姬樂兒點點頭,夾起一塊肉放入嘴裏:
“方父子和我爹是喝過血酒的摯友。
兩人的性格一致,政見也一致。
隻不過在兒女事上,他沒有我爹開明。”
阿紫聽到這裏,咯咯笑了,打趣地說:
“小妹可是看見過成國公真人?”
一提起這件事,姬樂兒來了勁。
她從碟子裏撥拉了幾口肉,又灌了自己兩口酒。
她沉思會,遙想往事,低吟道:
“頭戴一頂青紗氈角兒頭巾,齊眉勒著二狐搶珠金抹額。
穿件二色金百蝶穿花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絛。
外罩石青起花團鍛排穗褂,登著水墨色緞桃瓣小朝靴。”
稍息後,姬樂兒想起些什麽,麵容羞澀,補充道:
“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目若秋波。
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情。
生得風流韻致,自然是個才子。”
“聽小妹這番介紹,阿姐便知方夫子不是常人。”阿紫若有所思地道。
姬樂兒聽後,心裏偷偷一樂,對阿紫笑道:
“阿姐,方夫子可是數屆科舉考試會試第一。
還曾持節出玉門關,替天子巡視西域諸國。
各國待之如同上賓一般,有些帝王與之折節。”
阿紫邊聽邊享用美食,待姬樂兒說完,遺憾地道:
“若不是要迴絕影族準備慶典,
阿姐真想跟著小妹前往西京。
拜訪方夫子,好生向他討教學問。”
姬樂兒夾了口菜,塞進嘴裏,含糊地說道:
“阿姐不用著急,來日方長。以後有的是機會。”
阿紫喝了杯酒,臉色紅潤地嘀咕:“也是,這日子還長著呢。”
*********
姬樂兒聽完此言,學著阿紫,往酒杯裏斟滿酒。
她端起酒杯,掩口笑道:
“我父派小妹來送完典籍。
允許小妹在中原待上數月。
隻需在上元節前迴西域即可。”
阿紫聽後,眉角一展,思索道:
“現今才開春後不久,離上元節還有九個多月。
而從此地去往西京,僅需要半個月便可到達。
加上路上耽擱的時間和西京逗留之日,不過足月。”
阿紫越計算越欣喜,眼眸朝姬樂兒望去,輕聲說:
“小妹送完典籍後還有什麽打算,可否告之阿姐?”
姬樂兒將杯中的酒喝完,身子微醉,含笑道:
“小妹打算遊曆天下,行俠仗義。
先在中原遊曆,然後再去絕影族和西涼。“
說到此,她嘴角稍彎,打諢地說:
“說不定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
小妹可以和阿姐重逢呢。”
阿紫吃了點菜,咂了酒,笑著說:
“小妹的主意不錯哇,很有前瞻性。
既可以磨練自身,也可以增加閱曆。
說不定咱姐妹真的可以在絕影族相逢呢。”
姬樂兒點點頭,“嗯”了一聲。
她低下頭,繼續吃著酒菜。
********
一刻鍾後,姬樂兒借著酒勁,追問阿紫:
“阿姐,小妹還想問你一個問題。”
阿紫臉色潮紅,輕聲地道:
“小妹請說,阿姐仔細聆聽。”
姬樂兒臉上微酣,說出了她心裏所想:
“阿姐此次迴絕影族是真的去準備慶典的嗎?”
阿紫抬起頭,望著門外,歎息道:
“準備慶典是真的。不過不是為了阿姐一人準備。
這個慶典還是為阿姐的親弟過百日,保佑他安康。
而且父汗借著這個慶典,宣布阿姐正式擔任聖女。”
姬樂兒聽到此處,不解地問道:
“阿姐本來就是聖女啊。
宣布不宣布又有何區別?”
阿紫聽後,給自己倒了杯酒,苦笑道:
“區別大了。沒有宣布擔任聖女,無需去薩滿廟。
接受突厥大祭司唿隆雅雅的教誨,不用擔當責任。
若是擔任聖女,阿姐的地位僅次於可汗和大祭司。
在他們出現意外時,阿姐可以憑聖女令暫管軍政。”
姬樂兒聽聞,羨慕地說:
“這不是很好嘛,阿姐可以軍政一把抓。”
阿紫將酒一飲而盡,嘖嘖地說:
“阿姐寧願修煉功法,也不願統管軍政。”
說罷,姬樂兒目視阿紫,驚奇地說道:
“這又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