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在周府住了三天後,刺史府那邊傳來信息。就在明晚,李峴邀請周亦銘和懷素,去刺史府赴宴。


    收到消息,周亦銘就叫來懷素,到書房協商,第一次去刺史府,送什麽禮品去赴宴好。


    懷素思索了片刻道:“李刺史身為皇室貴族,自然不缺金銀珠寶。我們可以選零陵本地的特產或獨有的東西,既不顯俗氣,又有誠意。”


    周亦銘道:“這個思路可以,讓我想想,看看有什麽東西特產,既有特色,又可以拿得出手。”


    ……


    思索良久,懷素這才想起,上次黃益送的一塊硯石,形似端硯。據說是零陵下麵祁陽的一大山深處的石頭仿製的。自己用起來感覺不錯。周叔人脈廣,應該知道此事。


    於是說道:“周叔,前些日子,我收到一塊仿製的端硯,甚為喜歡,用起來也很順手。據說叫祁陽石,產自零陵祁陽的大山深處。周叔可有耳聞。”


    周亦銘一拍大腿,高興道:“我咋就沒想到呢,我有一個生意夥伴,就是做這個的,上次還送了兩個仿製的端硯和兩個擺件給我呢。”


    想了想,周亦銘喚人叫來張海,去璞玉石坊將陶老板叫來,有事相商。


    張海到書房後,周亦銘又覺得不妥,吩咐張海退下。然後決定親自前往璞玉石坊一趟。


    於是,周亦銘和懷素一道,乘馬車來到了位於高山寺腳下的鍾樓街的璞玉石坊。


    璞玉石坊的門臉並不起眼,一塊嵌在紅木上的石頭雕刻而成的牌匾,透著古樸的氣息。牌匾下方是一扇對開的木門,簡樸而厚重,仿佛承載著歲月的沉澱。


    當踏入店內後,掌櫃的一眼便認出了來客是周老板,他的臉上露出熱情的笑容,迎上前來。店內的布置簡潔而雅致,展示著各式各樣的玉石飾品和雕刻作品。


    貨架上的璞玉散發著溫潤的光澤,細膩的紋理訴說著它們的故事。


    掌櫃的告訴周老板道:“陶老板正在裏麵的房間,我帶你進去吧。”


    周亦銘微笑著點頭道:“好的,有勞唐掌櫃了。”


    唐掌櫃將周老板和懷素帶至陶老板的房間後,退了迴去。


    陶老板安排周老板和懷素坐下後,給每人倒了一杯茶後,開始聊起天來。


    當周老板說明來意後,陶老板開始介紹起祁陽石來。


    祁陽石石質細膩,清雅瑩潤,硬度適中,色彩表現豐富。因為有這些特點,祁陽石特別適合製硯,同時也是用來製屏的良材。


    祁陽石成硯後,肌理瑩徹,雲委波襄,有“紫袍玉帶”、“翡翠綠”、“紫石板”、“彩石”和“黑金石”等豐富多彩的祁陽硯石,還有端硯石紫、歙硯石黑、洮硯石草綠、紅絲硯石紅黃等。


    使用時,祁陽硯發墨如油,磨墨易濃而不幹,蕩筆提鋒而不損毫,寒冬儲水不冰,仲夏蓄水不腐。


    說完,陶老板又帶周亦銘和懷素參觀了自己的收藏品。


    進入收藏間後,懷素隻覺得眼前一亮,琳琅滿目的石硯和擺件讓他應接不暇,仿佛置身於一個藝術的殿堂。


    他慢慢地走著,仔細端詳著每一件物品。這裏的石硯造型各異,有的古樸典雅,有的精致華麗;而那些擺件更是獨具匠心,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了製作者的高超技藝。


    在眾多的硯台中,周老板最終挑選了三款最為特別的。第一款是“紫袍玉帶”,它的顏色深邃而神秘,猶如一襲華貴的紫袍;第二款則是“翡翠綠”,那鮮豔的綠色如同春天裏新嫩的樹葉,散發著生機與活力;最後一款是“黑金石”,它漆黑如墨,卻又閃耀著點點金色光芒,顯得低調而奢華。


    接著,周老板又精心挑選了四塊擺件:梅花、蘭花、竹子和菊花。這四種植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品質和精神,它們的美麗與高雅令人讚歎不已。


    這些精美的硯台和擺件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文化的傳承和曆史的見證。懷素不禁感歎道:“這裏真是一個寶藏之地啊!”


    “是啊!陶老板不僅僅是雕刻、收藏和售賣祁陽石。運輸和開采也是啊,在他老家,還有兩處采石場呢!”


    周亦銘笑著說道。


    陶老板對著周亦銘笑了笑,道:“我也是喜歡玩石頭,才做這個,不像周老板,各個行業都有涉足,是名副其實的大商家喲!”


    兩人又客套了一番,周亦銘才叫陶老板將選好的東西打包,送往周府。而後跟懷素一起告辭離去。


    出了璞玉石館後,懷素腦海裏還在迴味著剛才那件精美的竹擺件所帶來的靈感啟迪。


    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經在九嶷山遊玩時,目睹過一些人巧妙地運用斑竹製作出令人讚歎不已的藝術品。


    於是,他滿懷期待地轉向周亦銘,問道:“周叔,您是否知曉何處可以購買到那些用斑竹打造而成的藝術珍品呢?九嶷斑竹可是咱們零陵最為獨特的寶貝之一啊!”


    周亦銘微微一笑,似乎對懷素的問題早有預料。他輕拍著懷素的肩膀,緩聲道:“賢侄啊,請隨我來吧!”


    隨後,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前行。不多時,他們來到了一家門口掛著“九嶷斑竹館”匾額的店鋪前。周亦銘推開門扉,引領著懷素走進店內。


    一踏入店內,懷素立刻被眼前琳琅滿目的景象所吸引。隻見四周的貨架和展示台上擺滿了各種各樣以斑竹為材料精心雕琢而成的工藝品。每一件作品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與韻味,讓人目不暇接、愛不釋手。


    經過精心挑選和協商。周亦銘決定,送一件用九嶷山斑竹製作的長笛和竹扇。


    長笛上由懷素書寫,店家雕刻一首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竹扇則由懷素直接在空白的扇麵上書寫唐代劉長卿的《斑竹岩》一詩


    蒼梧在何處,斑竹自成林。


    點點留殘淚,枝枝寄此心。


    寒山響易滿,秋水影偏深。


    欲覓樵人路,蒙籠不可尋。


    …


    這禮品的事終於搞定了,而且是別出心裁的禮物,也算了卻了一樁心事。


    做完這一切,周亦銘留下一家丁在店中,待長笛上的字刻完後取迴。就和懷素一起,帶上懷素親筆書寫題字的竹扇,返迴周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