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趕到女英峰下時,民夫早已在女英峰下等候一會了。


    按雷古的想法,女英峰、石城峰、娥皇峰、杞林峰、桂林峰等五峰,山勢都不高,又相距不遠。


    一天內遊完,沒啥問題。


    那就從女英峰開始唄!


    女英峰:位於舜源峰西北約2裏處。山峰清秀文靜,亭亭玉立。兩旁美女峰和梳子峰,傳說是女英的侍女,每天給女英梳妝打扮。娥皇、女英兩峰相峙並立,若倚若訴,一同偎依在舜源峰兩旁,令人遐想。


    石城峰:距舜源峰約5裏。山勢巍峨險峻,隻有一麵可以攀登。峰上有石砌城門,故名石城峰。城門裏住著當地土著,眾人也就沒進入城門去玩了。


    娥皇峰:位於舜源峰北約一裏處。山勢端莊秀麗,豐腴俊美,有如大家閨秀,含情脈脈,對望舜源峰。峰頂白雲繚繞,蒼鷹翱翔。


    杞林峰:又名梔林峰、梓林峰。距舜源峰西約八裏。山峰雄峙,古木蒼翠。


    當天,最後一站為桂林峰。


    桂林峰,又稱九峰中的第八峰。距舜源峰約12裏。全峰遍生桂樹,此桂為四季桂,一年四季桂花飄香。故名桂林峰。


    此時,正值桂花飄香季節,漫山遍野都是桂花,花瓣掉落一地,花香飄散,十裏可聞。


    雷古在前麵開道,眾人隨後,腳踩過掉落的花瓣,有點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感覺。


    陶醉在迷人的花香中,又有雲山奇石,加上桂林峰又不是很高,連體力最差的劉宇生都覺得,這樣爬山,看石…才是真正的享受。


    不知不覺中,眾人就來到了桂林峰的峰頂。


    這一次,懷素又看到了舜源峰上的一幕。


    山顛的一處石縫中,又聳立著一株上百年的老樹,不過這次不是石樅,而是桂花樹。


    而這處的石縫比舜源峰的石縫要大些,且石縫之中,還有少許泥土。不知是石頭風化所致,還是樹葉腐朽而成!


    由於有了泥土的滋養,老桂花樹顯得蒼勁,翠綠。甚至於連花香比其它桂花樹都濃鬱一些。(如果懷素等人知道,一千多年後,此桂花樹依然長在此處,樹杆有數人合抱之大,一定會"唏噓不已")。


    跟上山的民夫,叫眾人摘點桂花,晚上迴到露營點,做飯做菜加點桂花調味。


    下得山來,已是申時末了(下午5點),找到一處靠河邊的露營點,大家分工合作。懷素、黃益、劉宇生、劉創文和特別會摸魚的民夫,去河邊釣魚和摸魚。


    雷古、和另一民夫去山邊打獵。周書福、懷仁則負紮營和晚餐。


    酉時末,大家迴到露營點,釣魚的一共收獲二條約一斤多的陽尖,一條約四斤重的草魚,和三條半斤到一斤左右的鯽魚。民夫摸了兩條魚,一條五斤重的草魚和一條約七斤重的青魚。


    懷仁和摸魚的民夫將魚殺好,剁成魚塊,放入鍋中,加了山泉水,撒了一把在山上摘的桂花於鍋中。


    而雷古和另一民夫,則帶迴三隻野兔和兩隻野雞。


    雷古順便在路邊割了一捆枯黃的野草,將野兔燒去毛發,用刀刮幹淨兔皮,去除內髒,開始炙烤。


    而民夫則負責將兩隻野雞清理幹淨,並入鍋熬煮。


    此時,夕陽的餘暉,灑落在山間、河麵和荒野,發出柔和的光。


    大鍋中,水氣在夕陽餘暉的映射下,發出七彩的光芒。空氣中彌漫著魚肉的香和著桂花特有的香氣。


    炙烤架前,野兔在火的炙烤下,發出誘人的肉秀,雷古在"嗞嗞”作響的兔肉上,撒上少許桂花。


    頓時,兔的肉香,混合著桂花的花香,纏繞在一起,在火的加持下,迅速的擴散在營地的空氣中,勾起了眾人心中的食欲來。


    眾人圍坐在炙烤架前,用小刀切割起兔肉來,每人麵前一碗美酒。


    經過了一天的勞累和奔波,炙烤配酒,吃著美食,品著美酒,談論著這幾日的所見美景。就是此時最好的放鬆和娛樂時光。


    不知不覺中,三隻烤兔就落入了眾人的肚中,眾人又轉戰到大鍋中的魚肉。


    揭開鍋蓋,一股濃鬱的香氣撲麵而至,還沒開吃,眾人就已被香氣給震撼到了。


    但見鍋中加的清泉,此刻已變成了乳白色,在火力的加持下,不停的翻滾,帶出一陣陣的香氣。


    做魚的民夫,給每人碗中盛了一碗乳白色的魚湯和兩塊魚肉。


    並說道:“在九嶷山區,每到秋天,桂花飄香期間,我們都將河中的魚用山泉水煮了,加入少許桂花,煮上一個時辰左右。待湯變成乳白色時,吃魚喝湯。其湯鮮味美,帶著肉香和花香,飲後神清而氣爽。而魚肉則鮮嫩甘甜,桂花的花香融入肉香之中,味道甘甜鮮香,美味可口。是我們九嶷山區秋季的一道特色美食,稱之為‘桂花魚’。”


    懷素等人,看著碗中的魚湯和魚肉,便要開始享受這美食。


    民夫又接著道:“先喝魚湯,再吃魚。吃起來更香甜!”


    懷素依其言而行,先喝了口魚湯。魚湯入口,先是有一種清香入鼻,接著舌間傳來了魚湯特有的鮮,然後又有一絲絲的甜,夾雜著特有的桂花香味,順著喉嚨流入食道、胃……


    然後,擴散至身體的各個部位,渾身舒暢無比。


    然後又喝第二口,第三口,……


    這哪是魚湯,幹脆叫開心湯算了,喝完碗中的魚湯後,渾然舒暢不說,心情也變好了,開心和快樂也接踵而至!


    喝完魚湯,再吃魚肉。


    正如民夫所說,魚肉經山泉水烹飪,又融合了桂花的清香。肉味甘甜、鮮香,入胃後似乎有一股溫流,溫潤心間。用甘甜怡人來形容,恰到好處。


    一大鍋幾十斤的魚和湯,在眾人的輪番進攻下,竟然全部吃光了。


    懷素,懷仁,黃益這三個好酒之人,第一次在美食的誘惑下,忘記了飲酒。事後,談及此事,懷素連稱不可思議!


    最後,鮮美可口的野雞肉,竟然成了可有可無的配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真正的成為了雞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