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住在山野洞中,但大家昨晚上吃喝得都很開心,也睡的很香,一早就都起床了。


    收拾好行李,眾人向三分石出發。從遠處看,三巨石並峙,鼎立山巔,直衝雲霄,有浮雲繚繞,很難看清其真麵目。


    據《九疑山誌》記:“三峰並峙如玉筍,如珊瑚,其上有佩桃石、棋盤石、步履石、馬蹄石。還有香爐石,有足有耳,形質天然。其間有,以銅為碑,字跡泯滅不可認,疑為舜塚。”


    俗話說:“看到屋,走到哭”。眾人一早出發,看到近在咫尺的三分石,直到申時未(約下午5點)才到達三分石腳下。


    此時,天高氣爽,雲海翻滾。抬頭仰望,矗立著的三塊巨石組成的山峰高高地立在頭頂。側眼鳥瞰,左側青螺樣的山峰在翻騰的雲海中時斷時續地鋪向天際涯,峽穀中如棉絮的雲霧,如同湧動的海潮般,波動著向前推進。


    陽光下,三分石清亮亮地呈現懷素等人的眼前,觸手可及。三塊灰色的巨石並峙著,突兀山巔,直抵雲端。


    巨石的周邊,沒有了參天的古木,沒有了修長的荊竹,隻有低矮的小灌木,青翠盈然,點綴於三分石的石峰中、縫隙裏,更映襯三分石的高聳與偉岸。偶爾飄過來幾片白雲,高聳的三分石又躲入雲中,宛如一位羞澀的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麵"!


    遠處的高空中,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轉了兩圈,接著俯身衝下,也許是找到了獵物吧……。


    懷素跑到東峰的巨石旁,再俯瞰四周群山,當秋風吹起,群山間的白雲輕輕泛起。猶如乳白色的紗,給重山間披上了紗帳,隻剩下青色的峰尖,若隱若現。猶如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


    而遠處,舜帝陵、望夫石,隱約可見,卻一下子變的渺小了許多……。


    而左麵的香爐石,仿佛一座碩大香爐,上空飄零的白雲,就像焚香而起的煙,嫋嫋娜娜的飄向空中。


    三分石南邊,荊竹叢生。據說娥皇女英就是在此處淚灑竹林,情動九嶷。成就了這個後人稱之為斑竹掃墓的景點!


    再往南一點,就是因山形似畚箕,而得名的畚箕窩(屬萌渚嶺,南北走向,由花崗岩構成,是九嶷山主峰,海拔1959.2米,為寧遠縣第一高峰)。


    看到如此美景,懷素不由得感慨道,此趟九嶷山之行沒有白來啊。


    大家一致決定,明天看完日出就登頂三分石。


    而後,就是安營紮寨,解決晚餐。


    為了明天早上的日出,大家都難得的睡了一個早覺。


    寅時中(約淩晨四點),大家相繼起身,各自舒展和鍛煉了一番後。


    東方山邊的白雲,雲層的上方突然染上了一絲絲的紅,與還沒褪去的圓月,在天的另一側遙相唿應。


    漸漸地,白雲上層的紅越來越濃,猶如一團燃燒的火。特別是中間位置的某處,顏色更顯火紅。


    漸漸地,顏色更火火的位置,出現了一個亮點。接著,亮點慢慢變大、變亮……


    開始時,還可以直視,後麵隨著亮度的增加,肉眼便不敢直視了。


    接著,太陽猶如一個火球,在雲層中逐漸爬升,散發的光芒也愈發刺眼。


    山野中,隨風晃動的野草,此時早已枯黃,在光芒的映射下,有如燒著一般,讓人揪心不已。


    低矮的灌木叢中,葉片上積聚的露水,在陽光的折射下,發出猶如寶石般晶瑩剔透的光芒。讓人懷疑,群山之中,是否還有著未經發現寶藏。


    轉眼的瞬間,太陽也跳出雲海,在雲層的烘托上冉冉升起。而上刻吹著還有寒意的涼風,下一刻就變得溫暖起來……。


    待溫暖變成溫熱時,眾人才在日出的壯觀美景中蘇醒過來,準備早餐,然後吃完就登頂三分石!


    吃過早餐,整個登頂隊伍,由雷古帶頭,民夫墊後,另一個民夫負責看管東西、準備中餐。


    當然,第一個登頂的必是東峰,也是三分石的最高峰。


    雷古走在最前,帶著一捆近三百尺的繩索,周書福負責策應,懷仁,懷素,黃益,劉宇生,劉創文,民夫緊隨其後。


    但見雷古輾轉騰挪,呈"之"字型攀岩而上,於險要處,結繩以拉眾人。


    花了約一個時辰,眾人登上了三分石東峰峰頂。


    站在峰頂,極目遠眺。


    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峰下瀑布飛空,峰上白雲飄逸。


    遠處,群山峰巒疊疊,雲飛峰頂。小溪,河流,湖泊分布在群山之間。群山間奇石各異,如香爐、如畚箕、如棋盤、如步履、如馬蹄,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劉宇生當場作詩一首


    《白雲飛》


    九嶷山上白雲飛,


    飛到天邊不忍歸。


    我欲登天就此去,


    又恐秋風不得歸。


    眾人佇立峰頂良久,不忍離去,宛如誤入仙境的凡人,戀戀不舍!


    而後又是中峰,西峰。


    至三峰登完,下到出發點時,已是午時末(下午1點)。


    通過登頂三分石,眾人才明白,三分石將飛瀑分成了巋水、瀟水、沱水而得名。


    也見識了三分石,三巨石並峙,鼎立山巔,直衝霄漢的雄偉壯觀。


    更體驗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和喜悅!


    也堅信了一個理念:不到峰頂非好漢!這種自豪和傲嬌,黃益體會最深。


    眾人一邊準備好吃飯,一邊討論起登頂的快樂和感受,冥冥中,大家的感情和距離又更近了一步。


    這頓在三分石腳下的中餐,必將是眾人人生之中一頓難忘的午餐,也是吃的最香的一頓。


    它的香,有成功的喜悅,歡樂的快感和饑餓的生理反應,互相交集和融合,讓人記憶深刻。


    吃過這頓難忘的中飯,眾人從山分石的另一側,沿山脊而下,尋找舜帝二妃淚灑斑竹,情動九嶷的見證之物~斑竹(香妃竹)。


    沿著南側的山脈及地形,順勢而下。


    大約一個時辰,就來到了九嶷山的愛情聖地斑竹林。


    雷古提醒眾人,穿過斑竹林,到斑竹林的另一側,也就是畚箕窩的旁邊紮營住下,明天一早上畚箕窩峰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