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懷雲都檢查一番,確認沒有問題後,終於迎來了“秋收節"。
天還蒙蒙亮,懷素等人都早早起床了。所有人將廣場、道路、池塘紮的小平台及所有"秋收節"可能涉及到的地方又檢查一遍後。
由周亦銘安排的祭祀的兩個負責人,帶著一隊人馬,敲鑼打鼓,抬著豬、羊、魚,提著酒壺和各種供品,來到了綠天庵廣場。
把祭壇、供桌及供品擺好,不一會兒,周亦銘就陪著零陵刺史劉迥,泉陵知縣等一眾官員及仕簇鄉紳,當然,也包括黃欽之和黃益。眾人沿著新拓寬的路,來到了綠天庵門口,新修的廣場,也就是“秋收節”的祭祀土地神的場所。
一時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場麵宏大而壯觀。
待日升之時,由劉迴劉大人宣讀祭詞,“秋收節”活動正式開始。一眾前來的官員及鄉紳代表跪拜在祭壇前,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祭祀儀式完成後,按習俗,由劉迥劉大人、唐柏唐大人、零陵首富周亦銘為代表給眾人分配祭食品嚐,以求消災祈福。
此時,太陽已出山,陽光普照。按照"秋收節”流程,進行第二場活動,即開鐮收割。
於是,眾人沿路而下,來到山穀處的池塘邊,走上平台,由泉陵知縣主持,發表了“秋收節"講話,大意是感謝上天及土地的恩施,才得以有今天的豐收,人民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收獲,並祈求來年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說完,宣布開鐮收割,當親自下田彎腰,收割了象征意義第一鐮。然後就是眾官員和鄉紳,在這塊被懷素放幹了水的稻田裏開始了秋收。
同時,由懷雲請的五十多名雇工,同時在其它稻田開割,加上圍觀的百姓,一時間,田間、地頭,人山人海,熱鬧一團。
懷雲這個秋收總指揮,忙的不亦樂乎,先是安排懷雨將唐大人開割這塊田的稻穀曬幹,馬上舂米,準備中午的嚐鮮。然後安排懷雷、懷電及二位工頭協調割下的稻穀用木桶打穀,運送,晾曬等事宜。
原計劃二到三天收割完的,看其收割的進度,這五十畝差不多一天能收割完。即使是收割不完,也剩不了幾畝。不由得感歎道:“還是錢多好辦事啊!”
正在感歎時,孫老七帶著一家老小七八人,找到懷雲,要加入收割大軍,並表示,免費幫忙!
懷雲忙安排好,因孫老七經驗豐富,懷雲讓其幫忙負責各個環節的協調工作。
唐大人象征性的割了十多把,就和劉大人及周亦銘等人一齊觀看了各稻田的情況。周亦銘比較懂水稻種植這一塊,笑著跟劉大人介紹道:“懷素賢侄今年這水稻種的比較好,預估有四百斤左右一畝(唐朝平均畝產在310~350斤左右)。且顆粒飽滿,香氣濃鬱,品相很好!”
劉大人、唐大人都是吃過這種香米的,對於其口感和香味相當滿意,非常期待今天中午的嚐鮮。
懷雲扉的五十多人,加上孫老七一家七八人,再加上零陵郡的一眾官員和眾鄉紳,今天“秋收節”的收割,場麵壯觀,大約午時初,已差不多收割了一半。
而另一邊,周亦銘安排的廚房人員,已把新收割的稻穀舂好米,開始煮飯、炒菜了。
廣場上,按每桌八人的標準,擺了二十桌。
廣場中間的正前方是祭壇,左邊是官員和鄉紳的餐桌共八桌,右邊是稻田收割及其它工作人員的餐桌共十二桌。
看到飯菜差不多了快好了,懷雲叫懷雨下去田間,叫收割稻田的人員上來準備吃中飯了。
飯是新收割的香稻神農絲苗米做的,菜除了一桌一大盆禾花魚及一大盆魚湯喝螺外,就是分食祭品豬肉、羊肉、和魚肉。
飯一上桌,就香味四溢,眾人除了周亦銘、劉大人、唐大人及懷素等一少部分吃過香米的外。都一臉驚奇,沒想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香味濃鬱的米飯。
懷雲叫的這五十多個扉工,也是吃的這種香米。懷雲當時想給扉工給煮其他米飯的,懷素大手一揮,決定每桌都是一樣的飯和菜。後來怕扉工飯量大,吃不飽,每桌又配了一大盤饅頭。
扉工們平時粗茶淡飯慣了,何曾吃過如此好吃的米飯啊,何況又幹了半天活,早就餓了。再加上桌上又有魚有肉,口水都流出來了。
此時,零陵首富周亦民到祭壇處祭拜了天地和土地神,宣布"秋收節"的最後一個環節,嚐鮮,正式開始。
頓時,右邊扉工們的這些桌,大家風卷殘雲,狼吞虎咽間,先是米飯,後是菜,然後是饅頭,全部清空,不留一點一滴,真正的光盤行動。
而左邊的官員和鄉紳們,也好不了多少。除了少部分吃過香米的,其它人什麽時間吃過如此濃鬱的香米啊?還有那鮮香甘甜的禾花魚。美味醇香的魚湯喝螺!無一不在刺激著眾人的味蕾。況且,雖是做個樣子,眾官員和鄉紳們還是割了一塊一畝多的稻田,也算是體力勞動了。體力勞動後飯量自然也大,也光盤了。
兩邊雖然都光盤了,但想法卻不一樣。官員和鄉紳們心想,如此好吃的香米,一定要買點迴去,給家人們嚐嚐。
而雇工們則想,今天,在綠天庵處幫工,既吃到了達官貴人們才能吃到的香米,又賺了工錢,且工錢還比別處都高。以後,隻要綠天庵有活,我必第一個報名。
二十桌的飯菜都光盤了也好,官員士紳不用管了,嚐鮮過後他們自行迴去了。而扉工們下午還要幹活。懷素就叫懷雲去安排,下午在幹活的間歇,安排一場休息,送點茶水和點心過去,爭取今天一天就完成收割算了。
雇工們休息了一會就去幹活去了。而官員士紳們卻並沒有如懷素所想迴家,而是一個個找上懷素,要求購買綠天庵所種植的香稻神農絲苗。
懷素隻得迴複,待收割完成之後,統計出數量,定好銷售價格後才開始售賣。如確需預訂的,可以先到懷雲處登記,預交定金。
眾人又一窩蜂的去找懷雲去了……
天還蒙蒙亮,懷素等人都早早起床了。所有人將廣場、道路、池塘紮的小平台及所有"秋收節"可能涉及到的地方又檢查一遍後。
由周亦銘安排的祭祀的兩個負責人,帶著一隊人馬,敲鑼打鼓,抬著豬、羊、魚,提著酒壺和各種供品,來到了綠天庵廣場。
把祭壇、供桌及供品擺好,不一會兒,周亦銘就陪著零陵刺史劉迥,泉陵知縣等一眾官員及仕簇鄉紳,當然,也包括黃欽之和黃益。眾人沿著新拓寬的路,來到了綠天庵門口,新修的廣場,也就是“秋收節”的祭祀土地神的場所。
一時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場麵宏大而壯觀。
待日升之時,由劉迴劉大人宣讀祭詞,“秋收節”活動正式開始。一眾前來的官員及鄉紳代表跪拜在祭壇前,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祭祀儀式完成後,按習俗,由劉迥劉大人、唐柏唐大人、零陵首富周亦銘為代表給眾人分配祭食品嚐,以求消災祈福。
此時,太陽已出山,陽光普照。按照"秋收節”流程,進行第二場活動,即開鐮收割。
於是,眾人沿路而下,來到山穀處的池塘邊,走上平台,由泉陵知縣主持,發表了“秋收節"講話,大意是感謝上天及土地的恩施,才得以有今天的豐收,人民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收獲,並祈求來年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說完,宣布開鐮收割,當親自下田彎腰,收割了象征意義第一鐮。然後就是眾官員和鄉紳,在這塊被懷素放幹了水的稻田裏開始了秋收。
同時,由懷雲請的五十多名雇工,同時在其它稻田開割,加上圍觀的百姓,一時間,田間、地頭,人山人海,熱鬧一團。
懷雲這個秋收總指揮,忙的不亦樂乎,先是安排懷雨將唐大人開割這塊田的稻穀曬幹,馬上舂米,準備中午的嚐鮮。然後安排懷雷、懷電及二位工頭協調割下的稻穀用木桶打穀,運送,晾曬等事宜。
原計劃二到三天收割完的,看其收割的進度,這五十畝差不多一天能收割完。即使是收割不完,也剩不了幾畝。不由得感歎道:“還是錢多好辦事啊!”
正在感歎時,孫老七帶著一家老小七八人,找到懷雲,要加入收割大軍,並表示,免費幫忙!
懷雲忙安排好,因孫老七經驗豐富,懷雲讓其幫忙負責各個環節的協調工作。
唐大人象征性的割了十多把,就和劉大人及周亦銘等人一齊觀看了各稻田的情況。周亦銘比較懂水稻種植這一塊,笑著跟劉大人介紹道:“懷素賢侄今年這水稻種的比較好,預估有四百斤左右一畝(唐朝平均畝產在310~350斤左右)。且顆粒飽滿,香氣濃鬱,品相很好!”
劉大人、唐大人都是吃過這種香米的,對於其口感和香味相當滿意,非常期待今天中午的嚐鮮。
懷雲扉的五十多人,加上孫老七一家七八人,再加上零陵郡的一眾官員和眾鄉紳,今天“秋收節”的收割,場麵壯觀,大約午時初,已差不多收割了一半。
而另一邊,周亦銘安排的廚房人員,已把新收割的稻穀舂好米,開始煮飯、炒菜了。
廣場上,按每桌八人的標準,擺了二十桌。
廣場中間的正前方是祭壇,左邊是官員和鄉紳的餐桌共八桌,右邊是稻田收割及其它工作人員的餐桌共十二桌。
看到飯菜差不多了快好了,懷雲叫懷雨下去田間,叫收割稻田的人員上來準備吃中飯了。
飯是新收割的香稻神農絲苗米做的,菜除了一桌一大盆禾花魚及一大盆魚湯喝螺外,就是分食祭品豬肉、羊肉、和魚肉。
飯一上桌,就香味四溢,眾人除了周亦銘、劉大人、唐大人及懷素等一少部分吃過香米的外。都一臉驚奇,沒想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香味濃鬱的米飯。
懷雲叫的這五十多個扉工,也是吃的這種香米。懷雲當時想給扉工給煮其他米飯的,懷素大手一揮,決定每桌都是一樣的飯和菜。後來怕扉工飯量大,吃不飽,每桌又配了一大盤饅頭。
扉工們平時粗茶淡飯慣了,何曾吃過如此好吃的米飯啊,何況又幹了半天活,早就餓了。再加上桌上又有魚有肉,口水都流出來了。
此時,零陵首富周亦民到祭壇處祭拜了天地和土地神,宣布"秋收節"的最後一個環節,嚐鮮,正式開始。
頓時,右邊扉工們的這些桌,大家風卷殘雲,狼吞虎咽間,先是米飯,後是菜,然後是饅頭,全部清空,不留一點一滴,真正的光盤行動。
而左邊的官員和鄉紳們,也好不了多少。除了少部分吃過香米的,其它人什麽時間吃過如此濃鬱的香米啊?還有那鮮香甘甜的禾花魚。美味醇香的魚湯喝螺!無一不在刺激著眾人的味蕾。況且,雖是做個樣子,眾官員和鄉紳們還是割了一塊一畝多的稻田,也算是體力勞動了。體力勞動後飯量自然也大,也光盤了。
兩邊雖然都光盤了,但想法卻不一樣。官員和鄉紳們心想,如此好吃的香米,一定要買點迴去,給家人們嚐嚐。
而雇工們則想,今天,在綠天庵處幫工,既吃到了達官貴人們才能吃到的香米,又賺了工錢,且工錢還比別處都高。以後,隻要綠天庵有活,我必第一個報名。
二十桌的飯菜都光盤了也好,官員士紳不用管了,嚐鮮過後他們自行迴去了。而扉工們下午還要幹活。懷素就叫懷雲去安排,下午在幹活的間歇,安排一場休息,送點茶水和點心過去,爭取今天一天就完成收割算了。
雇工們休息了一會就去幹活去了。而官員士紳們卻並沒有如懷素所想迴家,而是一個個找上懷素,要求購買綠天庵所種植的香稻神農絲苗。
懷素隻得迴複,待收割完成之後,統計出數量,定好銷售價格後才開始售賣。如確需預訂的,可以先到懷雲處登記,預交定金。
眾人又一窩蜂的去找懷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