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劉大人及眾人,周亦銘和懷素叔侄倆書房敘話。


    周亦銘道:“懷素賢侄,今天為叔宴請貴客,辛苦賢侄做陪,實非得已,還讓賢侄攬下抄書的差使,你不會怪為叔吧?”


    懷素接道:“周叔切莫見外,能結識劉大人這等高官及才子,懷素感謝周叔為愚侄的辛苦付出和鋪路。況且,懷素乃無名小僧,微未之時有幸結識周叔,為愚侄鋪路、揚名。事無大小,無微不至的關照,懷素感激涕零,無以為報,慌恐不安。以後有事,周叔盡管差遣,但憑吩咐!”


    周亦銘激動道:“好孩子,為叔當時在屈麻子客棧就知道,你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知恩情、懂迴報的人。為叔也看好你的未來,必將成就一番偉業。現在你吃的苦,流的汗,都將成為你成功路上的鋪路石。加油吧,小子!”


    叔侄倆徹夜長談,感情又深了幾許。


    第二天,剛吃過早飯,黃益知道懷素昨天晚上進城赴宴,一早就過來找懷素了,說是要帶懷素在零陵城轉轉!


    懷素爽快的答應了,雖說自己來零陵城很多次了,但沒有好好玩過呢。


    出了周府大門,黃益就帶著懷素過東門巷路往西直至鍾樓街右拐,進入鍾樓街。鍾樓街是零陵城的主街道,往北一直到“神仙居”後與另一條北正街的主街道相連,一直到北城門出城。


    黃益帶著懷素,在鍾樓街往北而行,鍾樓街正街往西有很多條巷子,有文星街、大西門正街、水晶巷,都督巷、張飛巷、劉家巷等十幾條巷子和坊。巷子裏有賣小吃的,特產的,藥材的,木器,竹器,鐵器等等,不一而足。


    兩個少年郎,走走看看,不時買點零食和小吃解饞。什麽橙子糖啊,油炸糍粑啊,米豆腐啊等吃了一大堆,肚子都快撐不下了。


    這時,他倆來到了一條叫靄士井巷的小巷子,巷子的旁邊,有一個用長塊條石砌成四方形的水井,水井上方,雲靄繚繞,汽霧飄逸。不少人還在此取水飲用,坐在井邊納涼閑聊的人也有不少。


    黃益家就在附近不遠,也時常跑來此處玩耍,知道許多關於此井的傳說,便給懷素介紹起來。


    傳說靄士井是口仙井,為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所鑿,何仙姑是零陵人,家在零陵城南四十裏的雲母山。何仙姑得道成仙之前曾常來零陵城叫賣采摘好山上的藥材和自家種的蓮子,經常眼見炎炎夏日,百姓飲水困難,口渴了要去較遠河邊去取水,甚為不便。得道成仙後,有一次夏天經過靄士井巷處,就用金釵在地上掘了一口井。因此井帶有仙氣,終日雲靄繚繞,且井水甘甜,被人稱之為靄士井(為永州零陵古城九井之一)!


    兩人在靄士井喝過井水,一路走走逛逛,來到了一條叫水晶巷的巷子。便遠遠聞到一股香味自巷子深處傳來。聞香覓蹤,二人來到一家門口掛滿了板鴨的鋪子,鋪子裏一口鍋內,蒸氣四溢,香味就來自此鍋中蒸氣。


    黃益又得意的介紹起這道美食來:“此菜名為零陵醬板鴨,又香又脆又好吃!”


    “這就完了?”懷素問道。


    “是啊,然後好吃就買來吃啊!”黃益笑嗬嗬的答道。


    這時店家出來,招唿黃益跟懷素,兩個人買了一隻蒸好的醬板鴨,在店裏的桌子上坐下開吃。


    懷素叫道:“店家,可有酒?”


    店家一臉詫異的望著懷素,心想,這小和尚還叫上酒了,不知啥來路。猶豫間,黃益催道:“趕緊拿酒去啊!難道還能少了你酒錢?”


    店家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拿酒去了。酒來之後,店家忙給倆人倒上,見是黃公子帶來一個吃肉喝酒的小和尚,想必也非泛泛之輩。便湊上來,介紹起醬板鴨來。


    零陵醬板鴨素以香、肥、脆、嫩而聞名。吃法多樣,有燒炒、油炸、汽蒸等。


    你們現在的吃法就是汽蒸,汽蒸的板鴨最有嚼頭,先高溫鹵煮,後小火迴酥,這樣蒸出的板鴨,肉爛,絲連,湯鮮,嚼骨香而有餘味。


    板鴨的製作方法比較複雜,選用一隻肥嫩鴨子,取出內髒,加鹽、燒酒、適量的香料和醬油混合在一起拌勻塗在鴨子身上,醃製一天,然後加力壓平,曬一兩天,掛在通風處吹二十幾天的樣子,每年冬至節前後製作的板鴨不僅耐藏而且特別香脆。


    “我們水晶巷的這個醬板鴨就是冬至節製作的,所以特別香脆”


    店家說完,一臉驕傲的神色,仿佛在向世人炫耀,世上就隻有他會做醬板鴨似的,特別可愛!


    吃著香脆的醬板鴨,不時喝上一口,酒香加上入味的鴨骨的酥香,沁人心脾啊!看著兩人陶醉的樣子,店家又給每人端來一碗蒸板鴨而收集的湯,裏麵撒了一點蔥段,喝一口,鮮香清爽,迴味無窮!


    懷素不由得想起年前周叔給送的醬板鴨,當時不會做,隨便一炒,便感覺已經很好吃了。如今看來,跟這汽蒸板鴨一比,高下立見,其味也有天壤之別啊!


    懷素不禁感歎,在吃貨的道路上吃無止境啊!


    很快,一壺酒就在黃益和懷素的淺酌慢飲中見了底。黃益一個眼神甩過去,店家心領神會,又拿來一壺,給兩人滿上。兩人你來我往,就一盤板鴨,且沒用筷子,直接用手撕著吃,喝了兩壺酒。


    喝完之後,兩人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這酒喝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兩人說笑間,沿水晶巷往西,一路信步遊逛,不覺就來一座樓高六層的高大城樓腳下。城樓上方有一牌匾,上書“大西門城樓”


    城樓作為古代守城的觀察哨或者寮望台,一般修於城牆轉角處或者城門處,登高而遠望,視線極佳。


    黃益和懷素欲上城樓頂層看看風景,卻在入口處被兩名守城兵丁給攔住了,說是軍事重地,閑人免進。


    黃益正欲爭辯,卻見一個火長( 唐代士兵以三百人為一團,團下設六隊,一隊五十人,隊下設五火,一火十人, 火就是最低一層的士兵編製了) 模樣的人朝他這邊跑來,邊跑邊喊:“黃公子,什麽風把你吹來了啊?”


    黃益一看,這不是姐夫的堂弟劉文源嘛,見了麵,黃益說明來意後,劉文源親自陪黃益和懷素上城樓頂層。


    登上頂樓,懷素發現,三麵環城的瀟水宛若一條玉帶,繞零陵城半圈,向北而去,與湘水匯於萍島,而萍島又如一麵逐水而流的浮萍,上下浮動。


    收迴遠晀的目光,城樓對麵西岸的斜上方處,一條清溪匯入瀟水,交匯處的下方,有一碼頭,碼頭向外延伸,是一處古道,估計屈老板新開的客棧就在此處附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