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交錢?”


    “不用。”孟昭堅定的搖了搖頭。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愣住了,他們來之前,心裏已經準備好了,這能叫地裏的糧食增產一半的方子,肯定得不少錢才能學到,畢竟,這可是連種了幾十年地的老把式都琢磨不出來的好法子,可誰能想到,現在青安媳婦竟然要不收錢教給他們?


    這事孟昭已經考慮清楚了,發酵肥的方子,技術含量並不高,教給幾個人後,遲早會傳出去,根本瞞不住。


    與其等到那時候,村民們從別人嘴裏聽說這方子,念叨別人的好,倒不如她現在就直接把方子告訴大家。


    畢竟,她要是收了錢,村民們心裏難免會覺得花了錢了,人情就了了,也不欠她什麽,可若是她免費教給大家,但凡有點良心的,都會知道感恩的,將來她遇到什麽難事,大家都會願意幫她一把。


    況且事關糧食增產一事,也不是隻關乎於他們一個村子,那是千萬百姓的生計問題,商戶的名頭終究沒有那麽好聽,不趁機養一養名聲,實在可惜。


    “青安媳婦,你可真是咱們村子裏的福星。”一位嬸子激動地說道,眼裏滿是感激。


    “沈家把你娶進門,真是上輩子積了福了。”另一位大叔也跟著附和


    因為聽聞孟昭要把這方子免費教給大家,這會眾人的好話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蹦,孟昭聽得出來,大多數人的話都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即便她的臉皮夠厚,可也耐不住這些人這麽誇,好不容易挑了個說話的空隙,孟昭趕緊插話,“位叔叔嬸嬸,新娘子馬上就到了,這也快開席了,大家快迴桌子吃席吧!”


    聽到這話,村民們這才意猶未盡地停下了話頭,迴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嘴裏都還議論著這肥田的事。


    不一會,新娘子就坐著轎子裏被人抬了過來,孟昭也湊過去瞧了瞧熱鬧,可惜這會蓋頭蓋著,也沒看清楚。


    又過了片刻,便有來幫忙的嬸子,端著盤子陸陸續續地往屋子裏送,他們一個大人三個孩子占個桌子也不好,孟昭就出去又喊了幾個嬸子過來一塊吃。


    “劉鳳娥這席麵弄得不賴,比我頭幾天去的那家好多了,那家別看菜樣多,可就是沒啥硬菜。”


    另一位嬸子一邊吃肉一邊附和,“也不知道是找的哪的師傅,我迴頭問問去,這肉燉的是真爛乎。”


    今天的席麵是八菜一湯的標準配置,雖說數量和尋常酒席一樣,可鳳娥嬸子準備的盤子各個都比腦袋大,而且裏頭的菜堆得滿滿當當,一看就沒少花錢。


    此時,新娘子正端坐在新房裏,頭上蓋著鮮豔的紅蓋頭,十七歲的姑娘,猛地來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心裏哪能不怕,手裏攥著的帕子都快叫她給扯爛了。


    陪著過來的本家嫂子眼尖,瞧見了她的小動作,趕忙勸慰道:“我的傻姑娘喲,今天可是你的大喜日子,你可得高高興興的,可別叫人家以為你不願意嫁過來。”


    新娘子想說沒有,但想起臨出門的時候家裏叮囑過,蓋頭掀開前不能說話,隻好輕輕搖了搖頭。


    那嫂子見狀,微微點頭,“你就別瞎擔心了,誰不知道你婆婆是個能幹又會賺錢的人,性子還爽利,自打你定了親,村子裏不知道有多少姑娘羨慕你能嫁到這沈家村來呢。”


    這話倒是不假,一年前,劉鳳娥還是個帶著兩個兒子的寡婦,家裏欠著債,誰家姑娘見了不繞著走,可誰能想到,短短一年時間,靠著家裏的田地,還有縣裏的活計,那是房子也蓋起來了,聘禮也出得起了,如今反倒是她在挑選別人了。


    這沈家村原本也是數一數二的窮村子,可這會不僅建了作坊,周邊好幾個村子都沾光,還開了村學,一年到頭束修也就五百文,比旁的村子不知道便宜了多少。


    這會十裏八鄉的姑娘小夥,誰不想娶沈家村的閨女,嫁給沈家村的男娃,怕不是往後連入贅到沈家村都願意。


    這段日子,沈家村的人真是忙的團團轉,剛收完了小麥,地裏的土豆也該收了,可村子裏不少人都在作坊裏做工,家裏地多的人手根本不夠用,可要是從外頭雇人吧,又實在不舍得。


    那能咋辦,幹吧,起早貪黑,連喘口氣的工夫都沒有。


    就連村子裏出了名的懶漢李大勇,也被逼得天天扛著鋤頭下地幹活,烈日當頭,他才想起李雲香和李二丫在時的好來,心裏不由得一陣懊悔。


    等到裏正把村子裏的今年的收成挨家挨戶統計好,去縣裏交夏稅冊子的時候,那是走路都帶著風的。


    稅官接過裏正遞上來的冊子,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眉頭越皺越緊,他抬頭問道:“你們村年前開荒開了多少畝荒地?”


    裏正恭敬地迴答,“迴大人的話,一共是二百零七畝。”


    “二百零七畝?不是二百七十畝?”說罷自己又搖了搖頭,“不對啊,即便是二百七十畝,也收不上來這麽多稅啊!”


    作為一個小稅官,他常年與農戶打交道,一眼就看出沈家村的稅收有問題,正常來說,查出來的問題都是誰家少繳了稅,可這次倒好,沈家村不僅沒少繳,反而多繳了不少。


    他指著冊子上的一個名字,“我要是沒記錯,這個沈正泰就是你吧?”


    “大人您沒記錯,小的就是沈正泰。”裏正賠著笑臉說道。


    裏正賠著笑臉說道:“你家十畝田,能收三十石麥子?你給我老實交代,是記錯了,還是有意為之!”


    冊子上有十來戶的繳稅數量比往年多了不少,尤其是這個沈正泰,十畝地交四石五鬥的糧,要知道三畝地才大約能產出這麽多糧,這要是傳出去,別人還不得以為他們稅官不遵法紀,多收農戶的糧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麥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麥穗並收藏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