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收成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喜事,就是鳳娥嬸子的大兒子,明天就要成親了。
當初定親的時候,孟昭在外辦事,沒能趕上。這迴鳳娥嬸子早早便通知了她,千叮嚀萬囑咐,讓她成親當天務必到場吃席。
自打她們擺攤起,鳳娥嬸子就一直給她們幫忙,彼此的關係自然與旁人不同,孟昭當即便應下了,說一定到場。
昨日孟昭忙著查看賬本,睡得比較晚。今天起床時,顧氏已經去了鋪子,沈青和也去了縣學,不過恰好學堂今日休息,三個孩子和衛靜蘭都還在家。
等她出去洗漱的時候,沈青瑜恰好在院子裏,一瞧見她,便笑著迎了上來,“嫂嫂,你可算醒啦!鍋裏給你溫著米粥和包子呢,娘親說,讓我盯著你吃了再出門。她說村裏開席的時間還沒定,怕你餓著,讓你先把早食吃了。”
孟昭無奈的笑了笑,最近這幾天,她偶爾睡懶覺,有時候就幹脆把早飯和午飯合在一起吃了,顧氏是擔心她餓壞了身子。
衛靜蘭不愛湊這熱鬧,所以等洗漱好,孟昭就帶著三個孩子上了驢車一塊迴沈家村。
“昭昭,來吃席啊?”
村子裏有點大事小情的根本瞞不住,更何況鳳娥嬸子早就大張旗鼓地在村裏宣揚,說孟昭會來她家吃席,所以她這才剛踏進村子,就被人給熱情地攔下了。
孟昭笑著點了點頭,“是啊,鳳娥嬸子家今個有喜事,我來湊湊熱鬧。”
攔住她的嬸子滿臉笑意,眼神裏透著熱乎勁兒,趕忙說道:“開席還不知道啥時候呢,先到嬸子家喝口茶歇會兒唄。”
孟昭連忙擺了擺手,“不用了嬸子,娶親是大事,估計鳳娥嬸子正忙著呢,我想著早點過去,說不定還能幫上點忙呢。”
“用不著用不著,劉鳳娥找了好些人幫忙,哪能勞煩你動手。”
孟昭正琢磨著怎麽拒絕,旁邊又湊過來一個人,也是滿臉堆笑的,“青安媳婦咋來這麽早,這會劉家正忙著呢,要不先到我家吃點東西,我媳婦剛從鎮上迴來,買了不少零嘴兒呢。”
前頭那位嬸子一聽,立馬不樂意了,“你家能有啥好東西吃?再說了,我可早就跟青安媳婦說好了,請她去我家喝茶呢。”
“我呸!就你家那破院子,連口水井都沒有,還能有茶水?快別在這吹牛了!”後麵的那人也不甘示弱,雙手叉腰反駁。
看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麵紅耳赤的模樣,孟昭一頭霧水。雖說平日裏來村子,大家對她都挺熱情,但像今天這樣,剛進村就被攔住,還沒遇到過,難不成又發生了啥事。
就在她準備找個機會脫身的時候,正巧路過的玉梅嫂子眼尖瞧見了她,連忙喊道:“昭昭來啦,咋把車停這了?快跟我迴家,我公公正等著你呢。”
一聽說是裏正在等,那兩個嬸子頓時沒了脾氣,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能悻悻地讓孟昭離開了。
玉梅嫂子已經從弘農縣迴來有幾天,剛迴來的時候,還去縣裏見過她。
此刻,孟昭忍不住向玉梅嫂子問道:“嫂子,剛才那兩個嬸子咋都非要讓我去她們家?”
玉梅嫂子一聽,忍不住捂嘴輕笑起來,“傻丫頭,你還不知道呢,前些日子,地裏的小麥都脫粒裝袋了,如今村子裏的人,瞧見你就跟瞧見金疙瘩似的,可不就眼巴巴地盼著你能去他們家裏坐坐嘛。”
孟昭聽了,先是一愣,隨後恍然大悟,當初養豬場剛建起來,她讓順兒跟石頭把豬糞收集起來混合發酵,過完年春耕的時候,就和裏正一起在村子裏新開墾出來的荒地上劃分了試驗田。
雖說試驗田上的糧食還沒有收,可他們那會還給年前種下的小麥澆了些發酵後的糞水,此時正是小麥落袋入倉的時候,原來是因為這個。
等到了裏正家,玉梅嫂子進屋就拿了些零嘴出來,領著三個孩子在院子裏玩,孟昭則是被裏正拉著說事去了。
裏正此時臉上洋溢著抑製不住的喜悅,聲音都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孟昭啊,你可真是咱們村子的大福星!老頭子我都不知道要說什麽好了!你那肥田的法子真是好極了!”
這陣子,裏正每天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當初劃分實驗田的時候,村裏很多人都心存疑慮,害怕這種新法子會影響收成,所以不願意把自家的地劃進去。
可他信得過孟昭,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家的地全都劃進了實驗田,後來等他家地裏的小麥慢慢長大,比旁邊的地裏的高了一節出來,還有人說酸話,說誰知道是不是驢糞蛋子表麵光。
這會小麥落袋了,村裏那些曾經拒絕參與的人,心裏別提多懊悔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地裏咬碎了一口牙。
看裏正這麽激動,孟昭也有些好奇,“裏正,你快跟我說說,這效果咋樣?”
裏正極力克製著激動的情緒,慢慢說道:“土豆還會沒收上來,就拿已經收了的麥子來說,往年就算收成好一畝地撐死了也就有一石五鬥的量,今年還沒收的時候,我掂著那麥穗就比往年沉,當時我就琢磨著,難不成這一畝地還能收出兩石來?”
“結果等到麥子收家,收拾好準備裝袋的時候才發現,往年的袋子都裝完了還剩許多糧食,我就趕緊出去買袋子,等全裝上,你猜猜一共收了多少?”裏正這會又克製不住了,聲音都開始顫抖起來。
孟昭搖了搖頭,她確實猜不出來。
裏正深吸一口氣,臉上的笑容幾乎要咧到耳根子,“整整三十石!我的老天爺呀!我家一共就十畝地,合計算下來,一畝地收了三石糧食!這可比往年多出了一半啊!”
裏正說話的時候,不僅聲音有些顫抖,就連那布滿老繭的雙手也止不住地微微哆嗦,作為一個老農戶,他太知道這多收的產量意義有多重大了。
當初定親的時候,孟昭在外辦事,沒能趕上。這迴鳳娥嬸子早早便通知了她,千叮嚀萬囑咐,讓她成親當天務必到場吃席。
自打她們擺攤起,鳳娥嬸子就一直給她們幫忙,彼此的關係自然與旁人不同,孟昭當即便應下了,說一定到場。
昨日孟昭忙著查看賬本,睡得比較晚。今天起床時,顧氏已經去了鋪子,沈青和也去了縣學,不過恰好學堂今日休息,三個孩子和衛靜蘭都還在家。
等她出去洗漱的時候,沈青瑜恰好在院子裏,一瞧見她,便笑著迎了上來,“嫂嫂,你可算醒啦!鍋裏給你溫著米粥和包子呢,娘親說,讓我盯著你吃了再出門。她說村裏開席的時間還沒定,怕你餓著,讓你先把早食吃了。”
孟昭無奈的笑了笑,最近這幾天,她偶爾睡懶覺,有時候就幹脆把早飯和午飯合在一起吃了,顧氏是擔心她餓壞了身子。
衛靜蘭不愛湊這熱鬧,所以等洗漱好,孟昭就帶著三個孩子上了驢車一塊迴沈家村。
“昭昭,來吃席啊?”
村子裏有點大事小情的根本瞞不住,更何況鳳娥嬸子早就大張旗鼓地在村裏宣揚,說孟昭會來她家吃席,所以她這才剛踏進村子,就被人給熱情地攔下了。
孟昭笑著點了點頭,“是啊,鳳娥嬸子家今個有喜事,我來湊湊熱鬧。”
攔住她的嬸子滿臉笑意,眼神裏透著熱乎勁兒,趕忙說道:“開席還不知道啥時候呢,先到嬸子家喝口茶歇會兒唄。”
孟昭連忙擺了擺手,“不用了嬸子,娶親是大事,估計鳳娥嬸子正忙著呢,我想著早點過去,說不定還能幫上點忙呢。”
“用不著用不著,劉鳳娥找了好些人幫忙,哪能勞煩你動手。”
孟昭正琢磨著怎麽拒絕,旁邊又湊過來一個人,也是滿臉堆笑的,“青安媳婦咋來這麽早,這會劉家正忙著呢,要不先到我家吃點東西,我媳婦剛從鎮上迴來,買了不少零嘴兒呢。”
前頭那位嬸子一聽,立馬不樂意了,“你家能有啥好東西吃?再說了,我可早就跟青安媳婦說好了,請她去我家喝茶呢。”
“我呸!就你家那破院子,連口水井都沒有,還能有茶水?快別在這吹牛了!”後麵的那人也不甘示弱,雙手叉腰反駁。
看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麵紅耳赤的模樣,孟昭一頭霧水。雖說平日裏來村子,大家對她都挺熱情,但像今天這樣,剛進村就被攔住,還沒遇到過,難不成又發生了啥事。
就在她準備找個機會脫身的時候,正巧路過的玉梅嫂子眼尖瞧見了她,連忙喊道:“昭昭來啦,咋把車停這了?快跟我迴家,我公公正等著你呢。”
一聽說是裏正在等,那兩個嬸子頓時沒了脾氣,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能悻悻地讓孟昭離開了。
玉梅嫂子已經從弘農縣迴來有幾天,剛迴來的時候,還去縣裏見過她。
此刻,孟昭忍不住向玉梅嫂子問道:“嫂子,剛才那兩個嬸子咋都非要讓我去她們家?”
玉梅嫂子一聽,忍不住捂嘴輕笑起來,“傻丫頭,你還不知道呢,前些日子,地裏的小麥都脫粒裝袋了,如今村子裏的人,瞧見你就跟瞧見金疙瘩似的,可不就眼巴巴地盼著你能去他們家裏坐坐嘛。”
孟昭聽了,先是一愣,隨後恍然大悟,當初養豬場剛建起來,她讓順兒跟石頭把豬糞收集起來混合發酵,過完年春耕的時候,就和裏正一起在村子裏新開墾出來的荒地上劃分了試驗田。
雖說試驗田上的糧食還沒有收,可他們那會還給年前種下的小麥澆了些發酵後的糞水,此時正是小麥落袋入倉的時候,原來是因為這個。
等到了裏正家,玉梅嫂子進屋就拿了些零嘴出來,領著三個孩子在院子裏玩,孟昭則是被裏正拉著說事去了。
裏正此時臉上洋溢著抑製不住的喜悅,聲音都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孟昭啊,你可真是咱們村子的大福星!老頭子我都不知道要說什麽好了!你那肥田的法子真是好極了!”
這陣子,裏正每天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當初劃分實驗田的時候,村裏很多人都心存疑慮,害怕這種新法子會影響收成,所以不願意把自家的地劃進去。
可他信得過孟昭,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家的地全都劃進了實驗田,後來等他家地裏的小麥慢慢長大,比旁邊的地裏的高了一節出來,還有人說酸話,說誰知道是不是驢糞蛋子表麵光。
這會小麥落袋了,村裏那些曾經拒絕參與的人,心裏別提多懊悔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地裏咬碎了一口牙。
看裏正這麽激動,孟昭也有些好奇,“裏正,你快跟我說說,這效果咋樣?”
裏正極力克製著激動的情緒,慢慢說道:“土豆還會沒收上來,就拿已經收了的麥子來說,往年就算收成好一畝地撐死了也就有一石五鬥的量,今年還沒收的時候,我掂著那麥穗就比往年沉,當時我就琢磨著,難不成這一畝地還能收出兩石來?”
“結果等到麥子收家,收拾好準備裝袋的時候才發現,往年的袋子都裝完了還剩許多糧食,我就趕緊出去買袋子,等全裝上,你猜猜一共收了多少?”裏正這會又克製不住了,聲音都開始顫抖起來。
孟昭搖了搖頭,她確實猜不出來。
裏正深吸一口氣,臉上的笑容幾乎要咧到耳根子,“整整三十石!我的老天爺呀!我家一共就十畝地,合計算下來,一畝地收了三石糧食!這可比往年多出了一半啊!”
裏正說話的時候,不僅聲音有些顫抖,就連那布滿老繭的雙手也止不住地微微哆嗦,作為一個老農戶,他太知道這多收的產量意義有多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