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珠的童年,初始有著神仙般的自在快活,可一場穿越經曆,讓她對生活有了別樣體悟。她明白,雖說大事件常如洶湧洪流難以把控,但自身小事,細節處仍能攥緊自主的韁繩。像爺爺葬禮上,往昔懵懂的她會在靈堂唱起兒歌,如今知曉不妥,便依著記憶約束自己,把那些易惹麻煩的言語咽下,巧妙避開了不必要的紛擾。


    眼瞅著小學報名日迫近,小珠滿心忐忑。記憶中,因父母錯過報名時間,當年自己和外公並父母一起被訓導主任當麵數落,父母還落得個“不負責任”的埋怨,後續家裏更是鬧得不愉快,媽媽聽了自己學著向她轉述主任的話,氣得罵自己“白眼狼”。重生一迴,她決意改變這局麵,既盼著提醒能讓母親按時報名,還奢望著能突破戶籍限製,去往師資優良、聲名遠揚的東來東小學,而非被分配到條件墊底的那所。畢竟,媽媽、大舅舅和阿姨們都畢業自東來東小學,那兒曾是區域內的“金字招牌”,校園寬敞明亮,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完備,各項文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培養出了一屆又一屆優秀學子。而本該就讀的那所華木新小學,相較之下,就如同黯淡的微光,不僅校舍狹小局促,一所小學校舍卻是分開三所分校散布在2條街上,而且教具陳舊匱乏,師資隊伍也薄弱許多,二者有著天壤之別。


    於是,某個夜晚,小珠鼓起勇氣向媽媽詢問:“媽媽,你有沒有留意小學一年級報名的截止日期呀?我聽人說如果遲到了報名就會沒有書讀的喲。”媽媽微笑著應下,讓她放心。可命運像個愛捉弄人的頑童,怕啥來啥,母親到底還是重蹈覆轍,沒能按時報名。無奈之下,小珠隻能跟著外公前往華木新小學校長辦公室的新生入學報名處。


    這所小學因校舍太過狹小,竟分散成了三個辦學地點,另外校長辦公室又是另一個地方,還好彼此相隔也隻是一兩百米並不遠。這幾個校點各有各的狀況。校本部算是條件相對最好的,一分校位於老街的中心位置,教學樓是隻有一層高的平房的,雖說外觀已顯斑駁,牆皮有些脫落,可還能看出曾經精心雕琢的建築風格,走廊寬敞些,教室裏桌椅擺放也算整齊,不過課桌椅都透著陳舊,漆麵剝落,桌麵坑窪不平。校道偶爾還會殘留一些流浪貓糞。


    二分校設立在老舊居民區旁一幢樓房的一層,主要功能是做校會場地和上體育、音樂課使用,格局要是放在今天的話,估計就是一個停車庫的所在。裏麵分隔開體育區和一個音樂課教室,每當要開校會和體育課,就會來到體育區(同時可以容納2個班各自上課),而音樂課室裏有一台鋼琴,基本上一年級下學期開始都會在這裏上音樂課,分校也設置了洗手間和更衣室,體育區也裝上了單雙杠和鞍馬,可以說“麻雀雖小但五髒俱全。”。周邊環境略為嘈雜紛亂,畢竟是居民區。


    三分校麵積最大,因為總算叫做有自己的小操場,但校舍牆體裂縫也開始顯眼,像是歲月肆意刻畫的“傷疤”,一走進樓道,昏暗潮濕,彌漫著一股陳腐的氣息。教室空間極為局促,學生們稍微活動一下,桌椅就相互碰撞,發出刺耳聲響。天花板上的燈泡昏黃閃爍,仿佛下一秒就要熄滅,在這兒求學的哥哥姐姐們,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踩碎地磚,引發“危險警報”。


    其實東來東小學和和華木新小學幾處分校的距離都很近,隻不過由於當時有一段時間戶藉片區管理發生了一些更改,才導致從珠兒外婆地段中小舅舅那年入學的孩子不再從屬東來東小學而拔去了華木新小學,而這一調之後一直保持到珠兒的孩童年代沒再更改過,所以除非她家長提前跑跑關係或許還有兩成希望她讓阿珠讀上東來東,否則也難以改變分配結果。而這三分校屋頂時常漏雨,每逢雨天,教室裏就得擺滿接水的盆盆罐罐,滴答滴答的落水聲,蓋過了老師講課的聲音,教學秩序都被打亂。正因如此,才會把報名處安排在相對還能“撐場麵”的校長辦公室,一層民居的二樓內。即便它也有著諸多破舊痕跡,卻已是無奈之選。還好一二三年級都是在一分校。


    訓導主任個子矮矮的有點一微胖,一名戴著金絲眼鏡的五十歲左右的婦女。滿臉嚴肅的她瞧見ta們,當即開啟抱怨模式,對著外公就是一通指責,數落報名遲了兩天的不是,痛斥這般父母太不負責任,耽誤孩子學業。外公隻能一個勁兒點頭,大氣都不敢出,生怕這入學的最後一線生機也沒了。小珠站在一旁,局促得手腳都不知咋放,小臉滿是緊張。好在主任宣泄了好幾分鍾後,總算察覺到自己失態,轉而考查小珠。從家庭住址、生日,到父母工作單位、姓名,一連串問題拋來,小珠毫無怯意,對答如流,清晰地報讀了姥姥家地址:福共裏25號地下,還主動背起古詩。主任姓關,關主任瞧著她出色表現,不禁豎起大拇指誇讚:“這小姑娘口齒伶俐,是讀書好苗子,若因晚報名耽誤一年畢業,太可惜!”話說完之後,她毫不猶豫地當場就批準了錄取申請,並立刻著手準備相關事宜。隻見她從抽屜裏拿出一盒精美的胸針材料,然後全神貫注地開始製作起來。


    經過一番細致的操作,一枚獨特而漂亮的入學胸針呈現在眼前。接著,她拿起一支精致的鋼筆,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地將學生的名字和所屬班級書寫在小小的標簽上,隻見上麵工整地寫著“一年級一班 梁小珠”。隨後,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標簽分別粘貼到一朵逼真的假花上麵,再用針線仔細地將它們縫好固定住。


    做完這一切後,吧抬起頭來,目光溫和地看著麵前即將入學的珠兒,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同學啊,你入學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佩戴好這個胸針哦!因為咱們學校有值日生來檢查,如果沒有戴的話可能會被攔住呢。而且呀,你們作為新生目前還沒有紅領巾,所以這個胸針就是用來表明你們身份的重要標誌啦!另外,別忘了帶上自己的書包,裏麵要裝好學習用品喲!”就這樣,她不厭其煩地把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詳細地交代給了珠兒外公。


    外公依言繳納餐費等雜費,流程走完,ta倆懷揣安心迴了家。夜晚的小珠乖巧得讓人心疼,沒像往昔般向母親抱怨、學主任責備,她深知母親工作辛苦。


    入學首日,校園滿是驚喜,諸多識字班夥伴竟同班相聚,熟悉麵龐驅散陌生感。小珠暗下決心,定要珍惜這波折得來的求學機會,在這條件欠佳卻充滿希望的校園,開啟逐夢之旅。可尋那記憶裏的身影,當年識字班的男班長陳偉文不見蹤跡,往昔他比阿珠晚一個月才入讀,那時靦腆乖巧、學東西快,擔起班長之責,管理班級紀律,卻也成了小珠調皮捉弄的對象。午睡時,故意弄出聲響引得班長點名,而後佯裝無辜,讓班長都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聽錯,那些畫麵如今想來仍覺有趣又帶著年少的懵懂淘氣。


    還有那來自小鎮的董小雯,個子高挑,口音純正,性格內向,常不敢和大家玩。來班上沒多久,就因年齡緣故被調到三班,此後碰麵機會寥寥。不過她那清秀模樣、高挑個子,一直給小珠留下深刻印象。這次上學,發現男班長沒了蹤影,估計是派到別的學校了,董小雯則在二班,和自己不同班,緣分使然,兩人常擦肩而過。


    正在小珠陷入沉思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在眼前——正是當年的同桌吳小斌!小珠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驚喜交加的神情,仿佛時間一下子倒流迴了過去。他又一次成為了自己的同桌,你說巧不巧?


    就在這時,教室裏走進來一位身材高挑而瘦削的中年婦女。隻見她麵容嚴肅,略顯兇狠,尤其是那微微外凸的牙齒,更是給人一種不太友善的感覺。然而,盡管如此,她身上散發出的那種威嚴之氣依然讓人不敢小覷。


    這位女士走上講台,清了清嗓子後開始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姓童,從今天起將擔任你們的語文老師,同時兼任班主任以及思想品德課老師。”接著,她詳細地講述了班級規章製度和課堂紀律等相關事項,並鼓勵同學們相互交流、彼此認識。


    班會結束之後,按照學校的安排,全班同學來到了小操場上整齊地列成隊伍,準備參加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校長站在主席台上,對著話筒發表講話。由於當時校園裏的廣播係統還比較落後,聲音經過傳輸後產生了陣陣迴音,嗡嗡作響,這讓小珠感到腦袋一陣陣地疼痛。再加上她的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聽校長講話上麵,所以對於校長具體說了些什麽,小珠並沒有太在意。不過想來無非就是一些關於遵守紀律的要求,以及對學生們新學年的美好祝福等等。


    好不容易才熬到開學典禮結束,同學們就像被放出籠子的小鳥一樣,迫不及待地紛紛返迴教室。此時,教室裏已經熱鬧非凡,班幹部們更是早早行動起來,他們一個個都忙得不可開交,但卻始終保持著有條不紊的節奏,協助老師將那一摞摞嶄新的課本一一發放到同學們的手中。


    小珠懷著緊張而期待的心情走到講台前,小心翼翼地接過那本還散發著濃鬱油墨香氣的新書。當她的指尖輕輕觸摸到書本封麵的那一刻,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瞬間湧上心頭,仿佛這本書就是打開一個全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因為從這一刻起,小珠正式踏上了屬於她的小學生活之旅,前方等待著她的將會是無盡的未知和重重挑戰。


    然而,最初的興奮過後,小珠心中卻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不安。一想到接下來將要再次陷入那似乎永無止境的作業和考試的循環之中,她就覺得苦不堪言。曾經那段艱難的學習時光好不容易才熬過去,可如今一切又要重新來過,這種感覺讓她滿心焦慮。她甚至開始幻想,如果能夠穿越迴到青年時期該有多好啊!那樣就能避開這段漫長的寒窗苦讀歲月,再也不用承受背書、默寫這些“折磨”人的事情了。


    思緒飄飛間,她憶起好友往昔忠告。那時,她曾迷信私人宗教組織,聚會點在師範大學附近,參與者多是打扮時髦的年輕高端知識分子,還有操著流利普通話的泡菜國李牧師與他來自荊花市的老婆所謂的“師母”。他們斷章取義經文,弄出個似筆記本的刊物,妄言有能人依經文預測未來,與極端宣揚世界末日的組織無異。好在好友及時點醒,在討論組鄭重勸誡:“神的能力可以用尺量度嗎?神的計劃我們可以預判嗎?神的旨意可以用秤衡量嗎?告訴大家,我們不用猜測,我們不用疑慮,一心憑著信,神為你開道路,將一切那用科學衡量神跡奇事的人們,神又一次為你大開眼界,阿們。”這番好友講了二o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的話如雷貫耳,助小珠認清正道,迴歸正統教義,她心懷感恩,將其銘記於心、筆錄在冊,當作抵禦歪理的“法寶”。


    此刻,往昔經曆似光穿透陰霾,小珠豁然開朗,明白無需執著改變不可控之事,應珍惜當下,秉持順服感恩之心。“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她默默念著名著裏的語錄,暗下決心不再糾結去留,麵對煩惱盡力規避,躲不開就接納。因她知曉“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應當一無掛慮,隻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我們所要的告訴老天爺爺,天父爸爸就會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信仰中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想到當年林申大哥一再提到的“順服”的精義,小珠不由自主地放平了心態。她滿心輕鬆,興奮背起書包,蹦跳著走向學校門口,等候外公來接,準備以全新姿態擁抱往後日子,開始小學生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歲月神偷之江湖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申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申仕並收藏歲月神偷之江湖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