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又結束了,阿珠帶著甜甜的幸福進入了夢鄉。夢裏麵有媽媽的鑰匙鈴鐺聲音,也有外公家古老掛鍾的報時鍾響,清脆而親切,仿佛有一堆幸福的種子撒進了她的心田。她感覺非常幸福,因為這樣的日子在媽媽去世後,不知多少個夜晚她都苦苦期盼,希望能在夢裏與媽媽重逢。在媽媽去世沒幾個月的某一個晚上,她跟往常一樣傷心入睡,輾轉間,心中滿是對媽媽的思念與悔恨,默默許願能與媽媽再次相見。
或許是心願使然,她進入了夢鄉,看到了兒時的自己與媽媽。那時外婆的家還沒有拆遷,媽媽迴去看望外婆,並與她在附近市場買菜。阿珠輕輕地挽著媽媽的手臂,走在市場裏,經過一條又一條的小巷,朝陽灑在不太幹淨的地磚上,殘留著魚鱗或捆綁青菜的稻草。市場由露天和半開放式室內兩部分組成,她們正走向室內市場,兩旁菜檔主大聲吆喝著當天的菜價,阿珠和媽媽討論著要買的東西。走著走著,阿珠突然驚覺自己已是沒了媽媽的孩子,為何此刻能與媽媽在菜市場挽手同行,她瞬間醒悟過來,自己是在夢中。此時母親與她對視,仿佛默認了相逢在夢境的事實。阿珠激動不已,感覺整個身體乃至天地都搖晃了一下,耀眼的陽光猛地照來又恢複原狀,她確定自己是在夢中與媽媽相逢,於是緊緊握著媽媽的手臂,渴望這時光停留得久一點。然而市場在她們采購完後不知不覺逛完了,她們提著青菜、肉和海鮮,心滿意足地迴家。可一轉眼,阿珠發現自己站在十年後的新居,天也變成了晚上,媽媽不見了蹤影。她望向防盜網下的大街,看見媽媽站在樓下斜坡的大樹旁,正迴頭看著她,向她擺手。想起媽媽去世時自己沒能見最後一麵,這成了心中永遠的痛。那時接到媽媽清晨去世的電話,她痛哭不已,強忍著淚水去醫院與媽媽的遺體告別,當時甚至難過得哭不出來。而此刻在夢裏,她再也按捺不住,崩潰大哭,不願媽媽就此分別,盡管知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可此情此景難以控製情緒,在夢裏嚎啕大哭。遠處天空開始劃過閃電,下起毛毛細雨,雨中夾雜著雷聲,氣氛分外淒涼。看著母親遠去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夜色中。
阿珠還未結婚成家讓媽媽感受天倫之樂,媽媽就已離世,她雖不幸但又幸運地能在夢中與媽媽靈魂交集,有一次溫馨體麵的告別。這時,阿珠帶著絲絲傷感醒來了,嘿,終於反應過來自己如今是個穿越迴從前的人。
陽光透過窗戶灑到小屋裏這一天早上,媽媽跟她說,晚上要上夜班頂同事,這樣能多一天補休假期,讓阿珠在奶奶家睡覺,下班後去奶奶家一起吃晚飯,再帶她迴來洗澡,洗完澡送迴奶奶家,並叮囑阿珠不能耽誤自己晚上迴去上班的時間,明天中午之前會去奶奶家接她。阿珠點了點頭,便和媽媽往奶奶家趕去。
奶奶家離阿珠家很近。坐落在一幢具有濃鬱江南風格的西關老屋之中。無獨有偶,這棟屋子與姥姥家一樣是高三層。與其他類似房屋一樣,一樓也被劃分成了一個個單獨的房間,而那位精明能幹的包租公,則與大兒子一家四口住在二樓和三樓。
在這棟老屋的一樓,幾戶人家共同使用著廚房、洗手間以及浴室。奶奶那小巧玲瓏的單間就位於一樓正中央的位置,靠外是通往二樓的木樓梯,靠非近樓梯的小隔板上有一個一米多寬的通風窗,但並不能透往大街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當人們從大門走進來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個麵積約為 2 米乘以 1 米的露天小院。院子裏安裝了一個簡單實用的水龍頭,旁邊還有一塊堅固耐用的大石凳。平日裏,大家都會在此處更換用於拖地的清水,並洗曬各自的衣物。若是趕上廚房人滿為患的做飯高峰時段,不少住戶還會選擇到這個小院來清洗大米和蔬菜,以避免擁擠不堪的場麵。這裏的裏屋都比外婆家小且光線昏暗,即使白天也需要開燈。奶奶養了幾隻母雞,阿珠每次若在奶奶家睡覺,午間或早上醒來一聽到母雞叫,就會一臉好奇地問奶奶是不是有雞蛋可吃,奶奶總是笑眯眯地迴應。由於這天迴去得早,退休的爺爺正準備去喝早茶,便抱著阿珠去泉溪酒家。泉溪酒家建在人工湖旁,湖大部分麵積屬於荔湖公園。喝完早茶爺爺會帶阿珠去旁邊的公園遊玩。公園門口玩具攤有新到的電動玩具,阿珠看到遙控警車很喜歡。隻見玩具攤展示的遙控警車玩具甚是有趣:其車身線條流暢,車身用了純黑色設計很具時尚感。警車上端的警示燈也十分奪目,隻要啟動車子,警示燈便會一盞一盞地四邊旋轉,發出閃爍的光和警車特有的警報聲,很有真實感。它的玩法多樣,通過遙控器上的按鈕,能精準控製車子的前進、後退、刹車、左轉與右轉。而且,當車子行進到感應附近有障礙物前時,它會自動感應並往相反的方向啟動,巧妙地避免撞到障礙物。這一係列的智能的設計讓阿珠愛不釋手,滿心歡喜地沉浸在操控它的樂趣之中。爺爺經不住撒嬌幫她買了。爺爺或許因傳統重男輕女思想,更傾向給阿珠買中性玩具,心底也希望兒媳婦能再生個男孩,隻是因政策未能如願。進了公園,阿珠看到機動遊戲更是開心,爺爺給她買了小火車的票,還把她抱到火車頭。小火車發出“嗚嗚”的鳴笛聲,伴隨著輕微的震動緩緩啟動。它猶如一條靈動的長龍,載著十來名滿臉興奮與期待的小朋友,沿著那蜿蜒曲折的小軌道開始了歡快之旅。車輪與鐵軌摩擦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演奏一首動聽的旋律。
小火車先是平穩地行駛著,穿過一片蔥鬱的小樹林,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接著繞過一個小巧玲瓏的花園,五顏六色的花朵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芬芳;然後又越過一座小小的拱橋,橋下清澈見底的溪水潺潺流淌。就這樣,小火車帶著孩子們領略了一路的美景,轉了整整三大圈之後,終於又穩穩當當地迴到了出發地,慢慢停下。
小朋友們歡唿雀躍地下了車,阿珠也興高采烈地從座位上蹦下來。緊接著,她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奔到秋千那裏,迫不及待地坐上去,雙腳用力一蹬,秋千便高高蕩起。微風拂過她的臉頰,吹起她的發絲,她咯咯咯地笑著,笑聲如同銀鈴一般清脆悅耳。
玩完蕩秋千,阿珠又馬不停蹄地奔向其他遊樂設施。其中,旋轉木馬可是她每次來遊樂場都必玩的項目。她挑選了一匹漂亮的白色小馬,騎上去之後緊緊抓住韁繩,隨著音樂的響起,木馬開始緩緩轉動起來。阿珠一邊開心地唱著歌,一邊揮舞著小手,仿佛自己真的變成了一位勇敢的騎士。
時間在歡樂中飛逝而過,不知不覺間,阿珠已經把能玩的小項目幾乎都體驗了一遍。此時的她感到有些疲憊不堪,於是跑到爺爺身邊撒起嬌來:“爺爺,我好累呀,抱抱我嘛!”爺爺看著可愛的孫女,臉上洋溢著寵溺的笑容,二話不說便彎下腰將阿珠輕輕地抱入懷中。要知道,當時三歲多的阿珠體重還不算太重,而爺爺身材魁梧高大,足足有一米八呢,所以抱起阿珠來簡直易如反掌。聽說爺爺以前是一名軍人,能文能武,是新四軍的成員,可惜後來因為政治原因,被十年動亂所累,坐了幾年牢。他最輝煌的時候,隨軍入駐綿城時是當書記的,入住當年最高最繁華的愛眾大廈。之所以現在擠住在小單間裏,全因當年大運動所致,原本他是租了整個一樓來住的。無奈牆倒眾人欺,包租公後來以兒子結婚為由,隻允許爺爺奶奶租住其中一個小單間。隨著幾個小時的公園嬉戲結束,爺孫倆就這樣幸福地依靠在一起,慢慢走出了遊樂場……
午飯時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餐桌上,照亮了桌上那一道道美味佳肴。阿珠坐在桌前,小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因為她突然想起今晚可以跟親愛的奶奶一起睡啦!想到這裏,她那雙靈動的大眼睛滴溜溜一轉,看向了廚房欄柵裏正在悠閑踱步的母雞,然後好奇地轉頭問奶奶:“奶奶,晚上我跟您睡,那些母雞會不會嘰嘰喳喳吵得我們睡不著覺呀?”奶奶聽了阿珠天真無邪的問題,不禁笑出了聲,滿臉慈祥地迴答道:“傻孩子,母雞們到了晚上也會乖乖休息的,不會吵著咱們睡覺的喲。”
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後,阿珠開心地點點頭,開始大口大口地享受起午餐來。隻見她右手拿著筷勺子,左手端著飯碗,不停地把各種香噴噴的菜肴往自己嘴巴裏塞。奶奶看著阿珠這副貪吃的模樣,忍不住輕聲提醒道:“寶貝兒啊,菜雖然好吃,但飯也要多吃一點哦,這樣才能長得高高壯壯的呢!”然而,嘴上這麽說著,奶奶手上的動作卻沒有停下,她不斷地從菜盤子裏夾起一塊塊鮮嫩多汁的雞肉和一把把綠油油的蔬菜,放進阿珠麵前那個原本就已經堆得滿滿的小碗裏。不一會兒功夫,阿珠的碗裏就隻剩下菜和肉了,那白花花的米飯幾乎被完全掩蓋住,都快要看不見了。
祖孫倆就這樣有說有笑地共進午餐,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裏。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隻有阿珠那歡快的笑聲和奶奶充滿關愛的叮囑聲不時響起。一頓簡單而又豐盛的午飯,就在這份濃濃的親情與歡樂之中愉快地度過了。
午休時,爺爺家的大橘貓進屋了,它很懂事,沒上床搗亂,就站在門口喵喵叫。奶奶家空間小,沒分客廳和睡房,隻有個閣樓供姑姑睡覺,吃飯時餐桌一打開占大半地方,顯得擁擠,不過奶奶勤勞,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條。阿珠午睡不太好,因為樓上阿姨,就是何夫人,包租公的大兒媳在踏縫紉機做衣服,古老的大屋隔音大都不大好,磚本結構聲響容易傳下來,雖奶奶習慣了,阿珠卻覺得吵不習慣,不過小孩子本就不太愛睡午覺,很快阿珠就醒了。阿珠常嚇唬小貓大橘,那時大橘有點孤獨,阿珠因它是黃色的就叫它小黃貓,總裝著踩它尾巴嚇唬它,可大橘從沒傷害過阿珠,很聽話懂事。
樓上的何夫人有兩個女兒,是阿珠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大女兒何穎,長得俊美,比阿珠大很多,已經上小學四五年級了。小女兒何慧,不及姐姐俊美,說話還有點小結巴。何慧雖然偶爾會以姐姐的身份欺負阿珠,但小孩子之間都是打打鬧鬧的,也沒有隔夜仇。
到了晚上,媽媽迴來了,奶奶吃飯時又不停給阿珠夾菜夾肉,媽媽勸奶奶讓阿珠自己夾愛吃的,別寵壞了。吃完飯阿珠跟母親迴家洗澡,又被送迴奶奶家,經過包租公小兒子屋子時,看到他兒子何源一家在看電視,打了招唿後就往爺爺房間走。晚上兩位姑姑下班迴來,很喜歡可愛的阿珠,爭著和她玩遊戲,見阿珠安頓好,媽媽便匆忙迴去上班了。晚上阿珠跟爺爺奶奶一起睡,爺爺奶奶的床更寬大,隻是屋子晚上靠個一米多寬的透氣窗進行空氣對流,阿珠有點不習慣,而且走廊走到盡頭要轉兩個彎才能到大門,讓阿珠挺害怕,每次從廚房迴屋子,看到走廊盡頭固定的黑影,她都以為是鬼怪,不敢直視,其實那隻是一個小木梯的影子而已。不過在昏暗的光線反射下,顯得高矮與一個人的身高差不多,讓幼年的阿珠產生錯覺。但她是穿越迴來的人,知道是幻覺和錯覺,便也沒有太過緊張和害怕。就這樣,她乖乖地跟著奶奶,帶著爺爺買新玩具的開心與幸福,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或許是心願使然,她進入了夢鄉,看到了兒時的自己與媽媽。那時外婆的家還沒有拆遷,媽媽迴去看望外婆,並與她在附近市場買菜。阿珠輕輕地挽著媽媽的手臂,走在市場裏,經過一條又一條的小巷,朝陽灑在不太幹淨的地磚上,殘留著魚鱗或捆綁青菜的稻草。市場由露天和半開放式室內兩部分組成,她們正走向室內市場,兩旁菜檔主大聲吆喝著當天的菜價,阿珠和媽媽討論著要買的東西。走著走著,阿珠突然驚覺自己已是沒了媽媽的孩子,為何此刻能與媽媽在菜市場挽手同行,她瞬間醒悟過來,自己是在夢中。此時母親與她對視,仿佛默認了相逢在夢境的事實。阿珠激動不已,感覺整個身體乃至天地都搖晃了一下,耀眼的陽光猛地照來又恢複原狀,她確定自己是在夢中與媽媽相逢,於是緊緊握著媽媽的手臂,渴望這時光停留得久一點。然而市場在她們采購完後不知不覺逛完了,她們提著青菜、肉和海鮮,心滿意足地迴家。可一轉眼,阿珠發現自己站在十年後的新居,天也變成了晚上,媽媽不見了蹤影。她望向防盜網下的大街,看見媽媽站在樓下斜坡的大樹旁,正迴頭看著她,向她擺手。想起媽媽去世時自己沒能見最後一麵,這成了心中永遠的痛。那時接到媽媽清晨去世的電話,她痛哭不已,強忍著淚水去醫院與媽媽的遺體告別,當時甚至難過得哭不出來。而此刻在夢裏,她再也按捺不住,崩潰大哭,不願媽媽就此分別,盡管知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可此情此景難以控製情緒,在夢裏嚎啕大哭。遠處天空開始劃過閃電,下起毛毛細雨,雨中夾雜著雷聲,氣氛分外淒涼。看著母親遠去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夜色中。
阿珠還未結婚成家讓媽媽感受天倫之樂,媽媽就已離世,她雖不幸但又幸運地能在夢中與媽媽靈魂交集,有一次溫馨體麵的告別。這時,阿珠帶著絲絲傷感醒來了,嘿,終於反應過來自己如今是個穿越迴從前的人。
陽光透過窗戶灑到小屋裏這一天早上,媽媽跟她說,晚上要上夜班頂同事,這樣能多一天補休假期,讓阿珠在奶奶家睡覺,下班後去奶奶家一起吃晚飯,再帶她迴來洗澡,洗完澡送迴奶奶家,並叮囑阿珠不能耽誤自己晚上迴去上班的時間,明天中午之前會去奶奶家接她。阿珠點了點頭,便和媽媽往奶奶家趕去。
奶奶家離阿珠家很近。坐落在一幢具有濃鬱江南風格的西關老屋之中。無獨有偶,這棟屋子與姥姥家一樣是高三層。與其他類似房屋一樣,一樓也被劃分成了一個個單獨的房間,而那位精明能幹的包租公,則與大兒子一家四口住在二樓和三樓。
在這棟老屋的一樓,幾戶人家共同使用著廚房、洗手間以及浴室。奶奶那小巧玲瓏的單間就位於一樓正中央的位置,靠外是通往二樓的木樓梯,靠非近樓梯的小隔板上有一個一米多寬的通風窗,但並不能透往大街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當人們從大門走進來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個麵積約為 2 米乘以 1 米的露天小院。院子裏安裝了一個簡單實用的水龍頭,旁邊還有一塊堅固耐用的大石凳。平日裏,大家都會在此處更換用於拖地的清水,並洗曬各自的衣物。若是趕上廚房人滿為患的做飯高峰時段,不少住戶還會選擇到這個小院來清洗大米和蔬菜,以避免擁擠不堪的場麵。這裏的裏屋都比外婆家小且光線昏暗,即使白天也需要開燈。奶奶養了幾隻母雞,阿珠每次若在奶奶家睡覺,午間或早上醒來一聽到母雞叫,就會一臉好奇地問奶奶是不是有雞蛋可吃,奶奶總是笑眯眯地迴應。由於這天迴去得早,退休的爺爺正準備去喝早茶,便抱著阿珠去泉溪酒家。泉溪酒家建在人工湖旁,湖大部分麵積屬於荔湖公園。喝完早茶爺爺會帶阿珠去旁邊的公園遊玩。公園門口玩具攤有新到的電動玩具,阿珠看到遙控警車很喜歡。隻見玩具攤展示的遙控警車玩具甚是有趣:其車身線條流暢,車身用了純黑色設計很具時尚感。警車上端的警示燈也十分奪目,隻要啟動車子,警示燈便會一盞一盞地四邊旋轉,發出閃爍的光和警車特有的警報聲,很有真實感。它的玩法多樣,通過遙控器上的按鈕,能精準控製車子的前進、後退、刹車、左轉與右轉。而且,當車子行進到感應附近有障礙物前時,它會自動感應並往相反的方向啟動,巧妙地避免撞到障礙物。這一係列的智能的設計讓阿珠愛不釋手,滿心歡喜地沉浸在操控它的樂趣之中。爺爺經不住撒嬌幫她買了。爺爺或許因傳統重男輕女思想,更傾向給阿珠買中性玩具,心底也希望兒媳婦能再生個男孩,隻是因政策未能如願。進了公園,阿珠看到機動遊戲更是開心,爺爺給她買了小火車的票,還把她抱到火車頭。小火車發出“嗚嗚”的鳴笛聲,伴隨著輕微的震動緩緩啟動。它猶如一條靈動的長龍,載著十來名滿臉興奮與期待的小朋友,沿著那蜿蜒曲折的小軌道開始了歡快之旅。車輪與鐵軌摩擦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演奏一首動聽的旋律。
小火車先是平穩地行駛著,穿過一片蔥鬱的小樹林,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接著繞過一個小巧玲瓏的花園,五顏六色的花朵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芬芳;然後又越過一座小小的拱橋,橋下清澈見底的溪水潺潺流淌。就這樣,小火車帶著孩子們領略了一路的美景,轉了整整三大圈之後,終於又穩穩當當地迴到了出發地,慢慢停下。
小朋友們歡唿雀躍地下了車,阿珠也興高采烈地從座位上蹦下來。緊接著,她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奔到秋千那裏,迫不及待地坐上去,雙腳用力一蹬,秋千便高高蕩起。微風拂過她的臉頰,吹起她的發絲,她咯咯咯地笑著,笑聲如同銀鈴一般清脆悅耳。
玩完蕩秋千,阿珠又馬不停蹄地奔向其他遊樂設施。其中,旋轉木馬可是她每次來遊樂場都必玩的項目。她挑選了一匹漂亮的白色小馬,騎上去之後緊緊抓住韁繩,隨著音樂的響起,木馬開始緩緩轉動起來。阿珠一邊開心地唱著歌,一邊揮舞著小手,仿佛自己真的變成了一位勇敢的騎士。
時間在歡樂中飛逝而過,不知不覺間,阿珠已經把能玩的小項目幾乎都體驗了一遍。此時的她感到有些疲憊不堪,於是跑到爺爺身邊撒起嬌來:“爺爺,我好累呀,抱抱我嘛!”爺爺看著可愛的孫女,臉上洋溢著寵溺的笑容,二話不說便彎下腰將阿珠輕輕地抱入懷中。要知道,當時三歲多的阿珠體重還不算太重,而爺爺身材魁梧高大,足足有一米八呢,所以抱起阿珠來簡直易如反掌。聽說爺爺以前是一名軍人,能文能武,是新四軍的成員,可惜後來因為政治原因,被十年動亂所累,坐了幾年牢。他最輝煌的時候,隨軍入駐綿城時是當書記的,入住當年最高最繁華的愛眾大廈。之所以現在擠住在小單間裏,全因當年大運動所致,原本他是租了整個一樓來住的。無奈牆倒眾人欺,包租公後來以兒子結婚為由,隻允許爺爺奶奶租住其中一個小單間。隨著幾個小時的公園嬉戲結束,爺孫倆就這樣幸福地依靠在一起,慢慢走出了遊樂場……
午飯時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餐桌上,照亮了桌上那一道道美味佳肴。阿珠坐在桌前,小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因為她突然想起今晚可以跟親愛的奶奶一起睡啦!想到這裏,她那雙靈動的大眼睛滴溜溜一轉,看向了廚房欄柵裏正在悠閑踱步的母雞,然後好奇地轉頭問奶奶:“奶奶,晚上我跟您睡,那些母雞會不會嘰嘰喳喳吵得我們睡不著覺呀?”奶奶聽了阿珠天真無邪的問題,不禁笑出了聲,滿臉慈祥地迴答道:“傻孩子,母雞們到了晚上也會乖乖休息的,不會吵著咱們睡覺的喲。”
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後,阿珠開心地點點頭,開始大口大口地享受起午餐來。隻見她右手拿著筷勺子,左手端著飯碗,不停地把各種香噴噴的菜肴往自己嘴巴裏塞。奶奶看著阿珠這副貪吃的模樣,忍不住輕聲提醒道:“寶貝兒啊,菜雖然好吃,但飯也要多吃一點哦,這樣才能長得高高壯壯的呢!”然而,嘴上這麽說著,奶奶手上的動作卻沒有停下,她不斷地從菜盤子裏夾起一塊塊鮮嫩多汁的雞肉和一把把綠油油的蔬菜,放進阿珠麵前那個原本就已經堆得滿滿的小碗裏。不一會兒功夫,阿珠的碗裏就隻剩下菜和肉了,那白花花的米飯幾乎被完全掩蓋住,都快要看不見了。
祖孫倆就這樣有說有笑地共進午餐,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裏。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隻有阿珠那歡快的笑聲和奶奶充滿關愛的叮囑聲不時響起。一頓簡單而又豐盛的午飯,就在這份濃濃的親情與歡樂之中愉快地度過了。
午休時,爺爺家的大橘貓進屋了,它很懂事,沒上床搗亂,就站在門口喵喵叫。奶奶家空間小,沒分客廳和睡房,隻有個閣樓供姑姑睡覺,吃飯時餐桌一打開占大半地方,顯得擁擠,不過奶奶勤勞,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條。阿珠午睡不太好,因為樓上阿姨,就是何夫人,包租公的大兒媳在踏縫紉機做衣服,古老的大屋隔音大都不大好,磚本結構聲響容易傳下來,雖奶奶習慣了,阿珠卻覺得吵不習慣,不過小孩子本就不太愛睡午覺,很快阿珠就醒了。阿珠常嚇唬小貓大橘,那時大橘有點孤獨,阿珠因它是黃色的就叫它小黃貓,總裝著踩它尾巴嚇唬它,可大橘從沒傷害過阿珠,很聽話懂事。
樓上的何夫人有兩個女兒,是阿珠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大女兒何穎,長得俊美,比阿珠大很多,已經上小學四五年級了。小女兒何慧,不及姐姐俊美,說話還有點小結巴。何慧雖然偶爾會以姐姐的身份欺負阿珠,但小孩子之間都是打打鬧鬧的,也沒有隔夜仇。
到了晚上,媽媽迴來了,奶奶吃飯時又不停給阿珠夾菜夾肉,媽媽勸奶奶讓阿珠自己夾愛吃的,別寵壞了。吃完飯阿珠跟母親迴家洗澡,又被送迴奶奶家,經過包租公小兒子屋子時,看到他兒子何源一家在看電視,打了招唿後就往爺爺房間走。晚上兩位姑姑下班迴來,很喜歡可愛的阿珠,爭著和她玩遊戲,見阿珠安頓好,媽媽便匆忙迴去上班了。晚上阿珠跟爺爺奶奶一起睡,爺爺奶奶的床更寬大,隻是屋子晚上靠個一米多寬的透氣窗進行空氣對流,阿珠有點不習慣,而且走廊走到盡頭要轉兩個彎才能到大門,讓阿珠挺害怕,每次從廚房迴屋子,看到走廊盡頭固定的黑影,她都以為是鬼怪,不敢直視,其實那隻是一個小木梯的影子而已。不過在昏暗的光線反射下,顯得高矮與一個人的身高差不多,讓幼年的阿珠產生錯覺。但她是穿越迴來的人,知道是幻覺和錯覺,便也沒有太過緊張和害怕。就這樣,她乖乖地跟著奶奶,帶著爺爺買新玩具的開心與幸福,進入了甜美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