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江都,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三月三,張川柏到都督府,參加越王李貞舉辦的射禮。


    騎著馬出門時,巷子裏的孩子喊:“江都侯,來鬥草啊!”


    張川柏擺擺手:“我先去都督府,若迴來得早,就跟你們玩!”


    張三郎和官員們混一堆,不能跟小孩子玩了。


    就連從前蹦蹦跳跳的赤兔,都成了一條穩重的老狗狗。


    歲月是把殺豬刀。


    “射禮”,是一項古老的禮儀活動,一般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進行。


    朝廷“賜群臣大射”,三月三的規模較小,九月九重陽節的規模最大。


    端午節射粽子,也是“射禮”的一種形式。


    大唐武德充沛,李淵、李世民都是有名的神射手,宗室皇子們也熱衷射獵。


    李貞任揚州都督這些年謹言慎行,不敢像其他兄弟那樣頻繁遊獵,多少有些鬱悶。


    趁著三月三,辦一場射禮自娛自樂。


    ……


    自從張川柏在澠池獵場兩箭救太子之後,朝野就流傳他少年神射。


    此時,張川柏由遠及近,步伐沉穩矯健,一步步走來。


    似乎隻是過了一個年,少年人就一夜之間長高許多。


    英姿勃發,意氣飛揚。


    “殿下!”張川柏中規中矩地行禮。


    “不必多禮。”李貞笑道,“今日我請了好些人來,你可得露兩手,給我長長麵子。”


    張川柏:“……?”


    我給你長麵子?


    我是你弟?


    不過,越王這麽說,他也隻有謙虛幾句。


    客人之中,好些都是揚州名士、世家大族,張川柏都認識的。


    其中一個,正是蘭陵蕭氏的蕭灌。


    兩家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張良和蕭何,那必須是老相識。


    互相打招唿的時候,蕭灌語氣熟稔地說:“三郎在長安時,參加過宮中的大射嗎?”


    張川柏搖搖頭:“沒有。”


    蕭灌笑道:“我也沒有。我阿耶說,宮中的大射,很有意思……”


    接著,他侃侃而談,吸引了一群聽眾。


    按禮,射禮要在射宮進行,但大唐沒有一個專門的射宮。


    貞觀年間,舉行過“大射”的有武德殿前、儀鳳殿前、觀德殿前、玄武門等。


    “陛下親自下場射箭,靶子是熊皮,稱為‘熊侯’,若隻有大臣下場,靶子是鹿皮,稱為‘鹿侯’……”


    聽蕭灌如數家珍,周圍的人露出羨慕的眼神,不愧是世代簪纓的蘭陵蕭氏。


    但是,忽然有人笑出聲,笑聲尖銳刺耳。


    蕭灌:“……閣下為何發笑?”


    “沒什麽。就是想到,有一年蕭公參加射禮,歐陽大夫專門給他寫詩。”


    蕭瑀射箭不行,銀青光祿大夫歐陽詢寫詩嘲笑:


    疾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欲高翻複下,應西還更東。


    十迴俱著地,兩手並擎空。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


    有人小聲念出這句詩。


    笑聲從各處響起。


    不應該笑,可實在忍不住啊!


    蕭灌臉綠了。


    若蕭瑀沒被貶,這些人敢當眾說這首詩嗎?


    這裏是蕭家的大後方啊!


    蘭陵蕭氏,真的要沒落了嗎?


    他定了定神,迴應:“我卻知道另一首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我覺得還是這首詩好。諸君以為呢?”


    這是皇帝寫的《賜蕭瑀》,誇讚蕭瑀在動亂和危難時刻經受得住考驗。


    現在看著蕭瑀被貶、被奪爵,說不定還有起來的一日呢?


    氣氛一時停滯。


    蕭灌說的,也很有道理啊!


    正好有侍者進呈弓箭,眾人都默默鬆了一口氣。


    蕭灌對張川柏笑了笑:“我阿耶說,將來一定要招一個神射手做小女婿。張三郎的箭法,我今日得見識見識。”


    張川柏:“……”


    蕭郎不要這麽對我笑。


    你這麽說,我不知道該怎麽表現。


    你已經有個妹妹嫁給李治,李治箭法也很不錯的。


    ……


    若是宮廷大射,有樂隊奏《騶虞》,皇帝應著樂曲的節奏連射四箭。


    第四箭射完,樂曲奏到第九節,音樂和射箭同時停止。


    華夏,乃禮儀之邦。


    現在是越王主持射禮,沒有禮樂的步驟,直接由李貞射第一箭作為開場。


    箭靶在九十步外。


    接下來,就是參加射禮的官員、名士們按順序上場。


    張川柏有爵位在身,位置很靠前。


    許多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


    這個少年郎,有太多神奇的傳說。


    方才蕭灌的那句話,又讓人不得不產生聯想,張川柏到底會如何表現呢?


    張川柏看看東邊,那裏陳設獎品,用來賞賜箭法出眾的人。


    有許多布匹,還有一套鞍韉,看著就誘人。


    又看看西邊,那裏是罰酒。據說加了特殊材料,又澀又苦。


    想要獎品還是想喝罰酒?


    還用選嗎?


    兩支羽箭嗖嗖破風而出,張川柏淡定地放下手臂。


    不一會兒,有侍者手持拔下來的箭,過來稟報:“此箭獲!”


    箭正中靶心,稱“此箭獲”;箭射得靠下,稱“此箭留”;箭射得靠上,是“此箭揚”……各有說法。


    喝彩聲轟然響起。


    張川柏射粽子的準頭,好多人都見識過。


    可這一次射箭,靶子在九十步外。


    不僅僅需要準頭,還需要臂力。


    蕭瑀就是力道不足,被歐陽詢嘲笑“弱手馭強弓”。


    “江都侯年紀輕輕有如此臂力,是力能扛鼎的英雄啊!”蕭灌誇讚。


    李貞也坐直了一些,笑著說:“我一會兒讓人準備一個鼎,給張三郎扛一扛。”


    張川柏連忙說:“殿下別取笑我。”


    ……別以為我不知道,秦武王嬴蕩孔武有力,舉鼎失手把自己砸死。


    這種玩笑不好笑。


    李貞揮揮手,有人取來鞍韉,獎勵給張川柏。


    他發現張川柏瞄了這副鞍韉好幾眼。


    在場的人頓時摩拳擦掌,也想得一個好彩頭。


    初唐,隻要能當官的,大多文武雙全,騎馬射箭是基本素質。


    方才李貞射出的第一箭,也是正中靶心!


    “嗖嗖”的羽箭破風之聲和粗嗓子的喝彩聲,遍布都督府的練武場。


    也有兩個致仕的朝散郎,因為年老體弱,箭都停在半路。


    兩人也不羞惱,還互相打趣。


    “我的箭和你的一樣,都是三十步遠。”


    “怎麽說?”


    “我的箭離靶子三十步,你的箭離我的三十步。我們都是三十步,我比你略強一些。”


    “豈有此理,你這是五十步笑百步。”


    “哈哈……一起去喝罰酒吧!我們老了,現在是年輕人的世界。”


    看看那邊意氣風發的張小郎君,正如玉樹臨風,真是讓人羨慕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