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棉機當然有難度。
另一時空,某個美麗國很長一段時間都靠手工分離棉籽和棉絨。
強壯的黑奴一天往往隻能完成幾公斤,效率非常低下。
華夏人的智慧要高得多。
除了《天工開物》記載的腳踏軋棉機(軋車),還有手搖脫籽機?、長細梳子脫籽法、棉林挑剔法等等。
“棉林”是一種簡易的工具,一頭是鐵製如刀刃般尖銳的峰形,另一頭是彎曲的形狀。
將棉籽放在這個彎曲的部分,利用峰形的一端移動棉林,將棉籽從棉絮中分離出來。
張川柏想象中,棉林脫籽的快感,大概跟拔鴨毛差不多。
若棉林都沒有,隻好辛苦手粗的昆侖奴。
張川柏說:“叔如果不能做,我就要去找其他人了。”
張春生隻有兩根手指的右手擺了擺:“你去找官府在籍的鐵匠和木匠,他們會做像樓一樣的高大的大花樓織機。還有官府設在河邊的連機水碓,也是他們做的大家夥。”
他心裏很明白,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沒本事掙的錢不用羨慕。
“那好吧!有種脫棉籽的長細梳子,梳子的牙齒越細,能夠分離出更多的棉籽,這種方法快速且方便,簡單易操作。打細齒梳子,你有沒有把握?”張川柏問。
“這個好!這個好!”張春生笑得見牙不見眼,“這種小東西,才是我能掙錢的。你給我細細講,我帶學徒給你做,收個材料錢就行。”
“老叔帶學徒了?”張川柏驚訝地問。
“就是柱子他們幾個,都是我的學徒。”張春生笑道,“學木工也要天賦,我也看看他們之中有沒有能出師的。”
手藝活,教給同姓的人!
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是張春生的想法。
張川柏歎道:“也許是我太久沒迴來,孩子們都長大了,連柱子都開始學手藝掙錢。”
張春生:“……?”
你多大?
可能,當侯的人,年齡計算方法和普通人不一樣。
……
張川柏有爵位官職在身,雖然不是地方官員,征用工匠做一些機器不成問題。
他召集幾位在籍的木匠、鐵匠到江都縣官廨,在縣令、主簿在場的情況下,說軋棉機的事。
“種棉花和棉紡織,關係到穿衣這件大事。棉紡織發展起來,地位會跟絲織等同。甚至對平民百姓來說,棉布比絲綢更親民實用。我希望諸位將軋棉機做出來,下一步做棉紡織機。”
小張侯語氣鄭重,讓在場的人不由得跟著鄭重。
他們在做一件神聖莊重的大事!
惠及萬民!
“張侯,要怎麽做,你盡管吩咐!”木匠的行首站出來,拍著胸口說:“之前的絲織機,就是在你的指導下改良的!我們都聽你的!”
“就是!張侯那時候隻有七歲,就能改良絲織機!現在都十二了,有什麽不能做!”另一個年輕木匠滿臉滿眼都是敬佩。
勇者敢於創造,跟著張侯走,不撞南牆不迴頭!
撞南牆,也是張侯先撞~~成了,自己跟在背後領賞。
果然,張侯下一句就是:“做成了,我會重重有賞,編入《神器圖譜》,加上第一批製作人的名字。”
“好好好!”匠人們熱情高漲。
在籍的工匠,其實很苦的……造皇陵宮殿什麽的,都會強征他們,一去幾年不迴家。
給張侯做機器,留下名字,這輩子不算白來,苦之中有一點甜。
張川柏滿意地笑了笑,給眾人講軋棉機。
給他授課的神仙,生怕他聽不懂,以填鴨子的方式一連多晚給他腦海中灌輸知識。
會了沒有?
不會?我們繼續灌!
再不會?看樣子你不行,我得換一個人培養。
張川柏險些從夢中驚醒,不會可不行!
他才不要被神仙拋棄!
所以現在說起軋棉機頭頭是道,積年老木匠、鐵匠,或是熟手織娘,都沒有他懂得多。
“軋棉機確實有難度啊,難為張侯想得到!”一個鐵匠看著圖紙嘖嘖稱奇,又說:“我是揚州最好的鐵匠,若我都做不出,張侯要去長安請能工巧匠了!”
張川柏笑道:“我相信你!要說冶鐵,我們揚州是最好的。”
鐵匠紅彤彤的臉頓時充滿自信的笑容:“張侯等我好消息。”
木匠們說:“鐵匠那邊沒問題,我們也沒問題。”
主要是鐵器部件,需要冶煉打造……木工部分嘛,聽起來都是小事。
和打仗用的大型軍械相比,確實是小問題。
人類的智慧,在打仗方麵,往往發揮到極致。
張川柏勉勵幾句,跟匠人約定,做好之後就到官廨匯報,到時候他會來查收。
縣令崔玨也發表了幾句話,承諾這些匠人能做好張侯的機器,可抵今年的“庸”,也就是勞役。
這個承諾對匠人來說,就是搬開壓在身上的一塊石頭。
天晴了!
希望張侯天天都有新發明。
匠人散去之後,張川柏留下跟崔玨說話。
唐代縣令的任期,一般是四年或五年……《唐會要》“縣令四考為限,無替者宜至五考“、《冊府元龜》“凡居官,以年為考。六品以下,四考為滿”。
當然,受時局影響,也有任期三年或六年的。
崔玨今年任滿,完成今年的租庸調征收,跟新縣令交接之後,就要離任。
他對揚州、對張川柏都挺不舍。
他是看著張川柏長大的,從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童,步步高升到讓他驚歎的位置。
四舍五入,他也是張川柏的大人。
“這幾年托你的福,我年年考核都是上等。難怪朝廷要選新的江都令,許多世家名門的子弟都搶著來。”崔玨笑著說。
張川柏謙虛迴應:“江都黎庶都敬仰明府,說難得遇到明府這樣的好官。明府的政績是有目共睹的,和我有多大關係呢?”
“你會打官腔了。”崔玨感慨,“猶記得初見之時,你欲言又止,心思都寫在臉上,問我降伏大蟲的事。”
張川柏赧然……小孩子好奇心重嘛!
好吧,他現在也是小孩子,好奇心依舊重。
“所以,明府究竟會不會獸語?能不能夢中通鬼神呢?”張川柏的好奇,又寫滿整張包子臉。
崔玨努力控製蠢蠢欲動的手,不要去摸江都侯的小腦袋……太失禮。
但這樣的聰慧可愛的小少年,真的很想摸一摸。
錯過這個機會,將來再見,就不知是何年何月!
他喘了一口氣,眼神飄了飄,轉移話題:“你想不想知道,新的江都令是誰?據說,他跟你是舊相識。”
另一時空,某個美麗國很長一段時間都靠手工分離棉籽和棉絨。
強壯的黑奴一天往往隻能完成幾公斤,效率非常低下。
華夏人的智慧要高得多。
除了《天工開物》記載的腳踏軋棉機(軋車),還有手搖脫籽機?、長細梳子脫籽法、棉林挑剔法等等。
“棉林”是一種簡易的工具,一頭是鐵製如刀刃般尖銳的峰形,另一頭是彎曲的形狀。
將棉籽放在這個彎曲的部分,利用峰形的一端移動棉林,將棉籽從棉絮中分離出來。
張川柏想象中,棉林脫籽的快感,大概跟拔鴨毛差不多。
若棉林都沒有,隻好辛苦手粗的昆侖奴。
張川柏說:“叔如果不能做,我就要去找其他人了。”
張春生隻有兩根手指的右手擺了擺:“你去找官府在籍的鐵匠和木匠,他們會做像樓一樣的高大的大花樓織機。還有官府設在河邊的連機水碓,也是他們做的大家夥。”
他心裏很明白,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沒本事掙的錢不用羨慕。
“那好吧!有種脫棉籽的長細梳子,梳子的牙齒越細,能夠分離出更多的棉籽,這種方法快速且方便,簡單易操作。打細齒梳子,你有沒有把握?”張川柏問。
“這個好!這個好!”張春生笑得見牙不見眼,“這種小東西,才是我能掙錢的。你給我細細講,我帶學徒給你做,收個材料錢就行。”
“老叔帶學徒了?”張川柏驚訝地問。
“就是柱子他們幾個,都是我的學徒。”張春生笑道,“學木工也要天賦,我也看看他們之中有沒有能出師的。”
手藝活,教給同姓的人!
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是張春生的想法。
張川柏歎道:“也許是我太久沒迴來,孩子們都長大了,連柱子都開始學手藝掙錢。”
張春生:“……?”
你多大?
可能,當侯的人,年齡計算方法和普通人不一樣。
……
張川柏有爵位官職在身,雖然不是地方官員,征用工匠做一些機器不成問題。
他召集幾位在籍的木匠、鐵匠到江都縣官廨,在縣令、主簿在場的情況下,說軋棉機的事。
“種棉花和棉紡織,關係到穿衣這件大事。棉紡織發展起來,地位會跟絲織等同。甚至對平民百姓來說,棉布比絲綢更親民實用。我希望諸位將軋棉機做出來,下一步做棉紡織機。”
小張侯語氣鄭重,讓在場的人不由得跟著鄭重。
他們在做一件神聖莊重的大事!
惠及萬民!
“張侯,要怎麽做,你盡管吩咐!”木匠的行首站出來,拍著胸口說:“之前的絲織機,就是在你的指導下改良的!我們都聽你的!”
“就是!張侯那時候隻有七歲,就能改良絲織機!現在都十二了,有什麽不能做!”另一個年輕木匠滿臉滿眼都是敬佩。
勇者敢於創造,跟著張侯走,不撞南牆不迴頭!
撞南牆,也是張侯先撞~~成了,自己跟在背後領賞。
果然,張侯下一句就是:“做成了,我會重重有賞,編入《神器圖譜》,加上第一批製作人的名字。”
“好好好!”匠人們熱情高漲。
在籍的工匠,其實很苦的……造皇陵宮殿什麽的,都會強征他們,一去幾年不迴家。
給張侯做機器,留下名字,這輩子不算白來,苦之中有一點甜。
張川柏滿意地笑了笑,給眾人講軋棉機。
給他授課的神仙,生怕他聽不懂,以填鴨子的方式一連多晚給他腦海中灌輸知識。
會了沒有?
不會?我們繼續灌!
再不會?看樣子你不行,我得換一個人培養。
張川柏險些從夢中驚醒,不會可不行!
他才不要被神仙拋棄!
所以現在說起軋棉機頭頭是道,積年老木匠、鐵匠,或是熟手織娘,都沒有他懂得多。
“軋棉機確實有難度啊,難為張侯想得到!”一個鐵匠看著圖紙嘖嘖稱奇,又說:“我是揚州最好的鐵匠,若我都做不出,張侯要去長安請能工巧匠了!”
張川柏笑道:“我相信你!要說冶鐵,我們揚州是最好的。”
鐵匠紅彤彤的臉頓時充滿自信的笑容:“張侯等我好消息。”
木匠們說:“鐵匠那邊沒問題,我們也沒問題。”
主要是鐵器部件,需要冶煉打造……木工部分嘛,聽起來都是小事。
和打仗用的大型軍械相比,確實是小問題。
人類的智慧,在打仗方麵,往往發揮到極致。
張川柏勉勵幾句,跟匠人約定,做好之後就到官廨匯報,到時候他會來查收。
縣令崔玨也發表了幾句話,承諾這些匠人能做好張侯的機器,可抵今年的“庸”,也就是勞役。
這個承諾對匠人來說,就是搬開壓在身上的一塊石頭。
天晴了!
希望張侯天天都有新發明。
匠人散去之後,張川柏留下跟崔玨說話。
唐代縣令的任期,一般是四年或五年……《唐會要》“縣令四考為限,無替者宜至五考“、《冊府元龜》“凡居官,以年為考。六品以下,四考為滿”。
當然,受時局影響,也有任期三年或六年的。
崔玨今年任滿,完成今年的租庸調征收,跟新縣令交接之後,就要離任。
他對揚州、對張川柏都挺不舍。
他是看著張川柏長大的,從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童,步步高升到讓他驚歎的位置。
四舍五入,他也是張川柏的大人。
“這幾年托你的福,我年年考核都是上等。難怪朝廷要選新的江都令,許多世家名門的子弟都搶著來。”崔玨笑著說。
張川柏謙虛迴應:“江都黎庶都敬仰明府,說難得遇到明府這樣的好官。明府的政績是有目共睹的,和我有多大關係呢?”
“你會打官腔了。”崔玨感慨,“猶記得初見之時,你欲言又止,心思都寫在臉上,問我降伏大蟲的事。”
張川柏赧然……小孩子好奇心重嘛!
好吧,他現在也是小孩子,好奇心依舊重。
“所以,明府究竟會不會獸語?能不能夢中通鬼神呢?”張川柏的好奇,又寫滿整張包子臉。
崔玨努力控製蠢蠢欲動的手,不要去摸江都侯的小腦袋……太失禮。
但這樣的聰慧可愛的小少年,真的很想摸一摸。
錯過這個機會,將來再見,就不知是何年何月!
他喘了一口氣,眼神飄了飄,轉移話題:“你想不想知道,新的江都令是誰?據說,他跟你是舊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