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一次檢閱攻城器械,對有功的人都有加賞。
一些白身直接加散官,李畋、丘行淹的官階也都有提升,可謂皆大歡喜。
提了官階,相當於提了上朝的位置、俸祿待遇,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雖然說,辛苦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升官,可誰不喜歡升官?
這叫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啊!
張川柏的朝請郎直接躍升為朝議郎,再上一階就是朝散大夫,他高興得內心像小兔亂撞。
正所謂“吾年五十加朝散”,白居易五十歲加朝散大夫,樂得喜滋滋寫詩,咱們小三郎才十一!
人人都說難升遷的散官,咱可以像兔子一樣跳著升!
沒啥想說的,就想說:陛下大氣!
夫子!夫子!我是不是最優秀的學生啊?
我很快就是“張大夫”了!
……
李世民短暫停留後,繼續前進。
貞觀十九年三月,到達定州,命太子李治監國。
現在的情況是:
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岑文本等文武官員出征。
長安:房玄齡留守;
洛陽:蕭瑀留守。
太子李治,被帶到離前線更近的定州監國。
一般人印象中,皇帝出行都會讓太子留在長安監國,李世民為什麽要帶著李治出門?
甚至是帶到近幽州的定州。
關於這個問題,後世有種種分析。
有人說李世民想鍛煉李治,有人陰謀論,說李世民不信任李治……帶到定州,一旦有什麽異動,李世民可以隨時迴頭處置。
……
李世民出發的時候,對眾人說:“遼東本來是中原的領土,隋朝四次出兵卻不能得到這裏。朕現在向東征伐,隻是想要為中原子弟報仇,為高句麗君主雪恥罷了。況且四方都已經安定,隻有這裏還沒有平定,所以趁朕還沒有老,借助諸君的餘力來奪取這裏。”
劃重點\/加粗:遼東本來就是中原的領土。
張川柏迴到太子侍讀的位置,跟著一起到了定州,見證了李世民和李治的分別。
李治哭了幾天,哭得不能自已……也有人陰謀論,說李治是表演給李世民看的。
但在張川柏看來,李治哭得稀裏嘩啦,滿臉都是鼻涕眼淚,一定是真的。
將心比心,誰的阿耶出征,做兒子的能不擔心呢?
李治是太子,也是一個做兒子的,也是有喜怒哀樂的人!
李世民離開之前,李治哭。
李世民走了之後,李治繼續哭。
張川柏看得難受,勸道:“殿下和陛下約定,可以經常寫問安信,飛驛遞表起居。陛下收到信會立即迴信。殿下想陛下,常常寫信就可以了。”
……我這樣看著你哭,非常尷尬的。要不我迴避一下?
李治抹著眼淚,哽咽地說:“我也不想哭,可心裏酸酸的,眼淚自己湧出來,該怎麽辦呢?”
就是哭開頭了,哭順了,眼淚止不住啊!
張川柏:“……我沒這樣哭過,不是很了解。要不殿下處理政事吧!轉移注意力,就沒那麽難受了。”
李治點點頭,命人請高士廉。
李世民離開定州時,命令開府儀同三司高士廉為太子太傅,和劉洎、馬周等人共同執掌機要事務。
高士廉還是長孫皇後的舅舅,對李治來說是妥妥的長輩。
李治見高士廉進來,請高士廉跟自己同坐一張榻處理政務。
高士廉堅決辭讓。
不可,萬萬不可!
你小子想害我?
皇帝還未走遠呢,我在後方對你不敬?在這個敏感的時刻?
見李治滿臉淚容,高士廉說:“陛下讓太子鎮守後方,是對太子委以重任,你怎麽能隻顧著自己悲傷哭泣呢?太子要努力啊!”
“是。”李治點點頭,“現在要做什麽,請太傅教我。”
他又命人給高士廉另外設置桌案。
一通忙碌下來,好像真的,忘記怎麽哭了。
……
張川柏望了望晴朗的天空,走到另一間屋子。
和嘈雜的軍械工地相比,定州這處臨時行宮,顯得過分安靜。
另一個太子侍讀李敬玄忙著處理各種文書,見張川柏悠哉悠哉走進來,不由得說:“我真羨慕你啊!你怎麽不用忙?”
張川柏說:“我的事已經忙完啦!我前段時間忙得,連過年都沒有好好過!你看我的頭發,都被燒焦了一些。”
李敬玄看看張川柏的頭發,確實有燒焦的痕跡,又有些同情。
小孩子也挺不容易的。
不是手臂受傷,就是頭發受傷。
這樣都不哭,就更難得了……哭哭啼啼的小孩子,最讓人頭疼。
因為金餅的關係,兩人也算一迴生二迴熟了。
李敬玄招招手,跟張川柏說:“前些時候,有人被腰斬,你看到沒有?”
“看到了。”
“怕不怕?”
“你明知我怕,你還問?”張川柏不禮貌地翻了個白眼。
腰斬事件是這樣的。
之前皇帝命房玄齡留守長安,說可以隨機行事,不用另外上奏請示。
長安有人告房玄齡陰謀不軌,房玄齡把人送到行宮,讓皇帝處置……那時皇帝還沒走。
皇帝見到告密人非常生氣,喝令將此人腰斬。
並下發詔書責備房玄齡不自信:說好的讓你獨斷處置,你為什麽要把人送來給我?
“砍頭呢,一刀下去人就死了。腰斬,一刀下去人死不了,還在那裏哀嚎。”張川柏摸了摸腰,小聲說:“李兄,你說,是不是很疼啊?”
李敬玄下意識地摸摸後腰:“……我不知道。”
可惡!
竟然被小孩子嚇到了,腰隱隱作痛。
張川柏捂嘴偷笑,像隻佛前偷燈油的老鼠……讓你嚇唬我,我就嚇唬迴去。
李敬玄覺得小同僚太得意了,挑眉問:“你的醜狐狸呢?不見你圍在脖子上,當心它被人逮住了。”
張川柏笑容一滯,跑出去找自己的小美。
小美那家夥野性難馴,時不時就要出去打野食,搞不好真的被人當獵物打了!
見張川柏跑掉,屋內其他太子屬官不讚同地看著李敬玄:“你何必嚇唬張侍讀?他在太子麵前最說得上話,當心他告你的狀。”
李敬玄淡淡地說:“我覺得你的話,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我喜不喜歡張川柏是一迴事,你挑撥離間是你不對。
現在房玄齡在長安、蕭瑀在洛陽,太子在定州,陛下率領大軍在外……正是要小心的時候。
否則,就可能被其中一方開刀,成為被腰斬的雞。
一些白身直接加散官,李畋、丘行淹的官階也都有提升,可謂皆大歡喜。
提了官階,相當於提了上朝的位置、俸祿待遇,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雖然說,辛苦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升官,可誰不喜歡升官?
這叫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啊!
張川柏的朝請郎直接躍升為朝議郎,再上一階就是朝散大夫,他高興得內心像小兔亂撞。
正所謂“吾年五十加朝散”,白居易五十歲加朝散大夫,樂得喜滋滋寫詩,咱們小三郎才十一!
人人都說難升遷的散官,咱可以像兔子一樣跳著升!
沒啥想說的,就想說:陛下大氣!
夫子!夫子!我是不是最優秀的學生啊?
我很快就是“張大夫”了!
……
李世民短暫停留後,繼續前進。
貞觀十九年三月,到達定州,命太子李治監國。
現在的情況是:
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岑文本等文武官員出征。
長安:房玄齡留守;
洛陽:蕭瑀留守。
太子李治,被帶到離前線更近的定州監國。
一般人印象中,皇帝出行都會讓太子留在長安監國,李世民為什麽要帶著李治出門?
甚至是帶到近幽州的定州。
關於這個問題,後世有種種分析。
有人說李世民想鍛煉李治,有人陰謀論,說李世民不信任李治……帶到定州,一旦有什麽異動,李世民可以隨時迴頭處置。
……
李世民出發的時候,對眾人說:“遼東本來是中原的領土,隋朝四次出兵卻不能得到這裏。朕現在向東征伐,隻是想要為中原子弟報仇,為高句麗君主雪恥罷了。況且四方都已經安定,隻有這裏還沒有平定,所以趁朕還沒有老,借助諸君的餘力來奪取這裏。”
劃重點\/加粗:遼東本來就是中原的領土。
張川柏迴到太子侍讀的位置,跟著一起到了定州,見證了李世民和李治的分別。
李治哭了幾天,哭得不能自已……也有人陰謀論,說李治是表演給李世民看的。
但在張川柏看來,李治哭得稀裏嘩啦,滿臉都是鼻涕眼淚,一定是真的。
將心比心,誰的阿耶出征,做兒子的能不擔心呢?
李治是太子,也是一個做兒子的,也是有喜怒哀樂的人!
李世民離開之前,李治哭。
李世民走了之後,李治繼續哭。
張川柏看得難受,勸道:“殿下和陛下約定,可以經常寫問安信,飛驛遞表起居。陛下收到信會立即迴信。殿下想陛下,常常寫信就可以了。”
……我這樣看著你哭,非常尷尬的。要不我迴避一下?
李治抹著眼淚,哽咽地說:“我也不想哭,可心裏酸酸的,眼淚自己湧出來,該怎麽辦呢?”
就是哭開頭了,哭順了,眼淚止不住啊!
張川柏:“……我沒這樣哭過,不是很了解。要不殿下處理政事吧!轉移注意力,就沒那麽難受了。”
李治點點頭,命人請高士廉。
李世民離開定州時,命令開府儀同三司高士廉為太子太傅,和劉洎、馬周等人共同執掌機要事務。
高士廉還是長孫皇後的舅舅,對李治來說是妥妥的長輩。
李治見高士廉進來,請高士廉跟自己同坐一張榻處理政務。
高士廉堅決辭讓。
不可,萬萬不可!
你小子想害我?
皇帝還未走遠呢,我在後方對你不敬?在這個敏感的時刻?
見李治滿臉淚容,高士廉說:“陛下讓太子鎮守後方,是對太子委以重任,你怎麽能隻顧著自己悲傷哭泣呢?太子要努力啊!”
“是。”李治點點頭,“現在要做什麽,請太傅教我。”
他又命人給高士廉另外設置桌案。
一通忙碌下來,好像真的,忘記怎麽哭了。
……
張川柏望了望晴朗的天空,走到另一間屋子。
和嘈雜的軍械工地相比,定州這處臨時行宮,顯得過分安靜。
另一個太子侍讀李敬玄忙著處理各種文書,見張川柏悠哉悠哉走進來,不由得說:“我真羨慕你啊!你怎麽不用忙?”
張川柏說:“我的事已經忙完啦!我前段時間忙得,連過年都沒有好好過!你看我的頭發,都被燒焦了一些。”
李敬玄看看張川柏的頭發,確實有燒焦的痕跡,又有些同情。
小孩子也挺不容易的。
不是手臂受傷,就是頭發受傷。
這樣都不哭,就更難得了……哭哭啼啼的小孩子,最讓人頭疼。
因為金餅的關係,兩人也算一迴生二迴熟了。
李敬玄招招手,跟張川柏說:“前些時候,有人被腰斬,你看到沒有?”
“看到了。”
“怕不怕?”
“你明知我怕,你還問?”張川柏不禮貌地翻了個白眼。
腰斬事件是這樣的。
之前皇帝命房玄齡留守長安,說可以隨機行事,不用另外上奏請示。
長安有人告房玄齡陰謀不軌,房玄齡把人送到行宮,讓皇帝處置……那時皇帝還沒走。
皇帝見到告密人非常生氣,喝令將此人腰斬。
並下發詔書責備房玄齡不自信:說好的讓你獨斷處置,你為什麽要把人送來給我?
“砍頭呢,一刀下去人就死了。腰斬,一刀下去人死不了,還在那裏哀嚎。”張川柏摸了摸腰,小聲說:“李兄,你說,是不是很疼啊?”
李敬玄下意識地摸摸後腰:“……我不知道。”
可惡!
竟然被小孩子嚇到了,腰隱隱作痛。
張川柏捂嘴偷笑,像隻佛前偷燈油的老鼠……讓你嚇唬我,我就嚇唬迴去。
李敬玄覺得小同僚太得意了,挑眉問:“你的醜狐狸呢?不見你圍在脖子上,當心它被人逮住了。”
張川柏笑容一滯,跑出去找自己的小美。
小美那家夥野性難馴,時不時就要出去打野食,搞不好真的被人當獵物打了!
見張川柏跑掉,屋內其他太子屬官不讚同地看著李敬玄:“你何必嚇唬張侍讀?他在太子麵前最說得上話,當心他告你的狀。”
李敬玄淡淡地說:“我覺得你的話,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我喜不喜歡張川柏是一迴事,你挑撥離間是你不對。
現在房玄齡在長安、蕭瑀在洛陽,太子在定州,陛下率領大軍在外……正是要小心的時候。
否則,就可能被其中一方開刀,成為被腰斬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