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一份簡單的公文從洛陽送達揚州,隻說張川柏在獵場有功,授三轉飛騎尉,賜田十頃。


    一聽是策勳,就知道跟作戰有關。


    江都的人聽了,都在猜測張川柏殺了幾個人。


    “聽說是有刺客……張川柏手起刀落,像殺鴨子一樣一刀一個。劈裏啪啦,殺了十個八個!”


    “嗷嗷!我們江都侯是人屠啊!”


    流言越傳越離譜。


    張園的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增加種種細節,仿佛身臨其境。


    表妹陸徐之聽著各種流言,都要嚇哭了。


    她是大孩子啦,今後不叫小名嬌嬌,要叫陸徐之!


    “嬌嬌!你去看著阿黃和赤兔!它們假裝打架,打著打著就到糞池了!”長兄陸慎之喊著。


    “就來!”陸徐之答應一聲,去追狗子們。


    這是張園,他們姓陸。


    因為現在是熬糖的時節,親戚們知道三郎不在家,能幫忙的都過來幫忙。


    榨蔗汁的石碾和榨汁凳齊齊啟動,吱吱呀呀響個不停,甘甜的蔗汁倒入鍋中,咕嚕嚕煮成糖漿……


    “授田十頃,就能種更多的甘蔗吧?”


    “阿衍,阿衍?跟你說話呢!”裏正陸明揚提高聲音。


    “啊?哦!”正在忙碌的張衍迴過神,顯然心不在焉。


    陸明揚安慰:“你不用擔心,不是說了,三郎的傷已經好了?他是應召去做軍械,不會有什麽危險。若是我懂器械,我都去呢!”


    朝廷征召能工巧匠做軍械,一旦新發明被采用,有厚賞呢!


    張衍歎道:“我知道他的傷好了,可一旦想到他曾經受傷就心疼。還有大郎,他應征去遼東了。”


    三個兒子,兩個都參與到征高句麗的戰事。


    二郎來信,說奉師命去長安,又不知是什麽事。


    當阿耶阿娘的心,哪裏能不擔心呢!


    陸明揚忽然有了主意:“都說崔明府能通鬼神,你請他派神兵給大郎、三郎送家書?”


    張衍:“……陸翁真是好主意。”


    要照陸翁的主意,都不用打仗了,直接讓崔玨通鬼神,把高句麗人咒死算了。


    “你笑一笑!”陸明揚說,“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什麽事情沒經曆過?這點事算什麽!不就是打高句麗嗎?誰沒有打過!”


    眾人七嘴八舌一說,家裏長輩都有打過高句麗的。


    現在就是故地重遊了!


    “說授田!阿衍,你想好這十頃地要哪裏?前麵有一片地,是蘭陵蕭氏的,跟他們交換一下,就能和原來的地連成一片……”


    “蘭陵蕭氏啊,跟張家是老相識了。可以追溯到漢初……”


    張衍聽著眾人議論,心裏卻有一個想法。


    若是可以,他希望新的十頃地在長安或者洛陽的郊區。


    將來子孫在長安、洛陽,可以就近管理,也能就近獲得補給。


    現在他是揚州囤田監正,跟司農寺體係內各監都有聯係,想從京畿地區獲得一片官田不是不可能。


    至於用來種什麽,因地製宜即可。


    陸徐之聞到糖的香味,帶著狗子們跑迴來了,大聲說:“舅舅!一會兒,我去給曹夫子送糖吧!”


    “好!辛苦我們小嬌嬌專門跑一趟。”張衍笑道。


    不羨生男羨生女,若是生個女兒,就不會跑到天邊去了。


    ……


    曹憲麵前放著幾張紙,是三個弟子寫的字。


    按照約定,正月一日,三個弟子都得交一幅字。如今看來,至少三郎那一幅,恐怕是送不迴來了。


    “隨駕狩獵,就授三轉飛騎尉,誰像三郎這麽勇武啊!”曹憲感到欣慰。


    他真的很想看看,十年之後的三郎是什麽樣的。


    “夫子!夫子!”


    陸徐之和張園的幾個孩子,一起帶著糖過來了。


    曹門三傑不在,他們就常常過來探望夫子,聽夫子講道理,可以變得更聰明哦!


    三郎就是拜曹夫子為師,才變得越來越神的!


    曹憲喜歡小孩子,見到一個個帶著甜香的孩子,露出和藹的笑容。


    “哪裏來了一群小糖人啊?”


    “夫子!我們都是唐人!我們還會吹糖人呢!”


    “夫子,明年這個時候,川柏能迴來了嗎?”小孩子們問。


    “明年?可以迴來了。”


    曹憲望著院子裏的樹木魚池。


    小孩子們是一年年長大的,老人卻會一個個離去。


    曹家嘰嘰喳喳,樹上的喜鵲被吵得捂住耳朵……還以為張三不在,這個家會變得安靜,原來不行啊!


    小孩子真是世界上最吵鬧的生靈。


    ……


    張川柏在工地裏忙得不計時日,竟然就要過年了。


    過年,就意味著各種熱鬧啊!


    可惜,今年的熱鬧,跟往年不一樣。


    工地裏乒呤乓啷的響聲,隻當是節日的鑼鼓聲。


    “如果是在長安,我要參加元日大朝會的。大朝會的廊下食,有特別的加菜。”


    張川柏裹著猞猁皮裘,像一隻大貓,暢想著廊下食的各種好菜。


    李畋說:“天氣冷,大朝會之後的菜都是涼的,其實沒什麽好吃。有人打到野兔,我們吃兔肉火鍋吧!”


    就算是百忙之中,也可以聚在一起過個年。


    其他炒火藥的人也笑道:“明年今日,我們就不一定在一起了。在一起過年就是一家人,豈曰無衣,那什麽什麽……”


    咱們是粗人,記不清濕的幹的。


    “先不管什麽什麽!兔肉火鍋?那就是撥霞供了!”張川柏興高采烈。


    “撥霞供?這是什麽說法?”李畋好奇地問。


    張川柏搖頭晃腦掉書袋:“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兔肉片在熱湯中翻滾,色澤宛如雲霞,美不勝收。”


    “不愧是江都曹公的弟子,對吃的都有一套!”眾人取笑。


    在這種地方,也能一起說笑。


    因為我們有必勝的信念!


    ……


    貞觀十九年正月庚戌日,皇帝親自率領軍隊從洛陽出發,任命特進蕭瑀為洛陽宮留守。


    “從前隋朝征討高句麗,人們折斷手腳逃避兵役,楊玄感率領運送糧草的士兵在黎陽反叛,這些都不是戎狄興起的禍患。朕現在征討高句麗,都是選擇自願從軍的。招募十人得到百人,招募百人得到千人……和隋朝東征時,百姓的怨恨不一樣。”


    這一次戰爭,調用的兵力在十萬人左右,跟隋朝動不動就發兵百萬相比,人數上不能比。


    但李世民的目標,就是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果!


    用十萬人,滅掉盤踞東北許久的高句麗!


    為後世子孫鏟除一個禍患!


    這種信心,在看到新的攻城器械時,達到一個頂峰。


    安蘿山造軍械的人奔走相告:陛下來了!陛下他真的來了!


    說好的要親自來挑選軍械,沒有食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