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帶著師兄們熟悉了一圈京城的山頭,就該啟程了。
貞觀十八年十月甲寅日,皇帝出行洛陽,命令房玄齡留守長安,右衛大將軍、工部尚書李大亮輔佐。
……右衛大將軍和工部尚書是一個人,武職、文職一肩挑,乃大唐特色。
漢唐士人的要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在浩浩蕩蕩的出城隊伍中,張川柏騎著馬,披著小美牌圍脖,在幾個隨從的簇擁下前行,行李在身後的一架馬車中。
皇帝出行的排場很大,綿延的隊伍揚起陣陣塵埃,跟在最後方的隻能吃土。
張川柏跟一眾東宮官員都在太子的儀仗後,方便太子隨時召見。
途中休息時,另一個太子侍讀李敬玄過來跟張川柏說閑話:“這一次去洛陽,走的是北路。先到硤石關,過澠池,澠池狩獵後,再前往洛陽……人人都說你箭法好,這次要給我們見識見識吧?”
張川柏謙虛地說:“有陛下、太子殿下和諸位將軍在,我就是湊數的,哪裏打得到獵物。”
“說得也是。”李敬玄望望小個子的張川柏,誠摯地點頭。
張川柏:“……”
啊?
我可以謙虛,你不可以瞧不起我啊!
聊不下去了。
一同入選太子侍讀,李敬玄對張川柏有一點點嫉妒。
看張川柏被懟得沉默不語,李敬玄有種微妙的高興。
但見張川柏扭過頭,他又覺得自己過分了,轉移話題緩和氣氛:“張侍讀,你猜我們哪天可以到洛陽?”
“猜中有獎嗎?”張川柏沒好氣地問。
同行的人聽到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轉過頭聽。
李敬玄被人看著有些尷尬,以哄小孩子的語氣說:“有獎!你若猜中了,我……我輸給你金餅百兩!要具體日子哦!”
張川柏裝模作樣地點了點手指頭,問了一句:“猜錯我要輸什麽嗎?”
“不用。我們又不是對賭。你若猜不中,就自罰三杯酒吧!”李敬玄說。
“那我就放心大膽猜了!”張川柏眉開眼笑,“十一月壬申日,聖駕抵達洛陽。”
這是一次“刻舟求劍”。
用後世史書記載的日期,來賭金餅百兩。
不講武德。
你看不起小孩子,我就不講武德。
反正刻舟求劍失敗,也沒有什麽損失。
李敬玄聽到張川柏說的日期,在內心算了算,覺得張川柏的罰酒喝定了。
因為張川柏說的天數是四十八日。
之前皇帝去過洛陽好多次,都沒用那麽久。
比如貞觀十一年二月那次,用時二十四日。
每次去洛陽,中途都是有點別的事的,這次即便是打獵,也不會讓日程翻倍……
除非,還有其他事情。
有這樣的小插曲,張川柏這一路沒有那麽無聊。
他其實挺不喜歡在路上。
無論是騎馬還是坐馬車,都不是太好的體驗。
跟著大隊伍走不快,總會跟在別的馬屁股後麵。
馬是邊走邊拉屎的,尾巴掃一掃,那氣味簡直銷魂。
這麽多的馬一起行進,味道更是可想而知。
幸好如今是十月,若是三伏天。
天啊!
比一百隻小美在一起還可怕!
這一路上,小美很乖巧地充當圍脖、抱枕、裝飾品,也能“嚶嚶”撒嬌,但畢竟人獸殊途,沒法交流。
跟李敬玄麵和心不和地懟幾句,隻當是打發時間。
……
在行宮停留時,太子李治召見太子侍讀們,順口問張川柏:“你怎麽讓馬車拉行李,自己騎馬呢?騎那麽多天的馬,不會很累嗎?”
張川柏說:“我的馬車比較簡陋,坐在上麵顛簸多日,骨頭都要散架。”
他想說腚疼,但是太不雅了。
現在豪華型的馬車,也不會太顛簸。
古人對於馬車減震,有多種方法。
在周代,就有一種叫做“伏兔”的裝置,安裝在車輿與車軸之間,形狀類似於趴著的兔子,能夠起到減震作用?。
此外,還會在車輪上包裹皮革,通過增加柔軟度來減少顛簸?。
更富裕的,在車廂底板和車軸之間使用皮革等材料,以增強減震效果?。
至於車內鋪上厚褥子或軟墊,更是常見的方法。
太子乘坐的馬車,全方位減震措施到位,據說在車內擺棋牌下棋都可以。
李治這才想到,張川柏的馬車跟自己的沒法比。
“你現在是侯爵,在不違反規製下,可以置辦兩架好的馬車,出行更舒適啊!”李治真心勸說。
張川柏點頭:“殿下所言極是。我是沒來得及置辦,將來返迴長安,就置辦一架。”
該省省,該花花~~
常出門的人,置辦豪車也是必要的~~
正好,贏了李敬玄一筆錢,就用來置辦新馬車。
……
很快,李敬玄知道行程為什麽會拖長了。
聖駕在行宮入住後,之前派人送捷報的安西都護郭孝恪將焉耆王及其妻兒押送到行宮獻俘。
張川柏見證了一場小型的獻俘儀式。
焉耆人的長相和中原人有明顯的區別。
一排異域長相的人,被鐵鏈綁縛著,像喪家之犬一樣,跪倒在大唐皇帝和文武官員麵前。
他們戰戰兢兢地請罪,哭訴自己不該叛變,不該怠慢大唐,懇請大唐皇帝赦免。
脖子被係住,雙手被捆住,如牛羊一般。
在泱泱大唐麵前,怠慢不恭就是死罪!
焉耆倒向西突厥,對大唐不恭敬,就遭致一場滅國的討伐。
大唐甚至沒有出動太多的兵力,隻需要安西都護府發兵,總共十一天,一個國就拿下了。
張川柏看著這些人,想到家中膚色各異的奴仆,為身為大唐的一員而驕傲。
看向皇帝的目光更加崇拜。
他願意做地表最強的皇帝陛下的忠臣!
獻俘的儀式有點長,結束後,皇帝還在行宮安排宴席招待郭孝恪等將士。
同樣旁觀獻俘儀式的李敬玄走到張川柏身邊,歎服地說:“難怪你說要四十八日,你是把獻俘的時日算進去了?”
“是的!之前郭都護派人送捷報,不是說會獻俘嗎?”張川柏笑眯眯的。
李敬玄說:“我以為,他會去長安獻俘,怎麽會追著聖駕半路獻俘……多折騰啊!”
想想啊!郭孝恪用鐵鏈繩索綁著俘虜,一路追著聖駕跑。
郭孝恪是不怎麽樣,被拖著跑的俘虜內心肯定罵罵咧咧。
張川柏笑著說:“獻俘,當然要獻給陛下啊!”
有功勞,要當麵呈給最高領導!
皇帝和太子都不在長安,去長安獻俘,獻給房玄齡嗎?
李敬玄看懂了張川柏的笑容,恍然:“多謝教導!有張侍讀這句話,我輸給你百兩金餅不虧。”
“別急,時間還沒到。”張川柏昂首挺胸,“我要靠本事贏,可不是用一句話換來的!”
小孩子,對遊戲可認真了!輸贏都要按照規則來!
貞觀十八年十月甲寅日,皇帝出行洛陽,命令房玄齡留守長安,右衛大將軍、工部尚書李大亮輔佐。
……右衛大將軍和工部尚書是一個人,武職、文職一肩挑,乃大唐特色。
漢唐士人的要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在浩浩蕩蕩的出城隊伍中,張川柏騎著馬,披著小美牌圍脖,在幾個隨從的簇擁下前行,行李在身後的一架馬車中。
皇帝出行的排場很大,綿延的隊伍揚起陣陣塵埃,跟在最後方的隻能吃土。
張川柏跟一眾東宮官員都在太子的儀仗後,方便太子隨時召見。
途中休息時,另一個太子侍讀李敬玄過來跟張川柏說閑話:“這一次去洛陽,走的是北路。先到硤石關,過澠池,澠池狩獵後,再前往洛陽……人人都說你箭法好,這次要給我們見識見識吧?”
張川柏謙虛地說:“有陛下、太子殿下和諸位將軍在,我就是湊數的,哪裏打得到獵物。”
“說得也是。”李敬玄望望小個子的張川柏,誠摯地點頭。
張川柏:“……”
啊?
我可以謙虛,你不可以瞧不起我啊!
聊不下去了。
一同入選太子侍讀,李敬玄對張川柏有一點點嫉妒。
看張川柏被懟得沉默不語,李敬玄有種微妙的高興。
但見張川柏扭過頭,他又覺得自己過分了,轉移話題緩和氣氛:“張侍讀,你猜我們哪天可以到洛陽?”
“猜中有獎嗎?”張川柏沒好氣地問。
同行的人聽到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轉過頭聽。
李敬玄被人看著有些尷尬,以哄小孩子的語氣說:“有獎!你若猜中了,我……我輸給你金餅百兩!要具體日子哦!”
張川柏裝模作樣地點了點手指頭,問了一句:“猜錯我要輸什麽嗎?”
“不用。我們又不是對賭。你若猜不中,就自罰三杯酒吧!”李敬玄說。
“那我就放心大膽猜了!”張川柏眉開眼笑,“十一月壬申日,聖駕抵達洛陽。”
這是一次“刻舟求劍”。
用後世史書記載的日期,來賭金餅百兩。
不講武德。
你看不起小孩子,我就不講武德。
反正刻舟求劍失敗,也沒有什麽損失。
李敬玄聽到張川柏說的日期,在內心算了算,覺得張川柏的罰酒喝定了。
因為張川柏說的天數是四十八日。
之前皇帝去過洛陽好多次,都沒用那麽久。
比如貞觀十一年二月那次,用時二十四日。
每次去洛陽,中途都是有點別的事的,這次即便是打獵,也不會讓日程翻倍……
除非,還有其他事情。
有這樣的小插曲,張川柏這一路沒有那麽無聊。
他其實挺不喜歡在路上。
無論是騎馬還是坐馬車,都不是太好的體驗。
跟著大隊伍走不快,總會跟在別的馬屁股後麵。
馬是邊走邊拉屎的,尾巴掃一掃,那氣味簡直銷魂。
這麽多的馬一起行進,味道更是可想而知。
幸好如今是十月,若是三伏天。
天啊!
比一百隻小美在一起還可怕!
這一路上,小美很乖巧地充當圍脖、抱枕、裝飾品,也能“嚶嚶”撒嬌,但畢竟人獸殊途,沒法交流。
跟李敬玄麵和心不和地懟幾句,隻當是打發時間。
……
在行宮停留時,太子李治召見太子侍讀們,順口問張川柏:“你怎麽讓馬車拉行李,自己騎馬呢?騎那麽多天的馬,不會很累嗎?”
張川柏說:“我的馬車比較簡陋,坐在上麵顛簸多日,骨頭都要散架。”
他想說腚疼,但是太不雅了。
現在豪華型的馬車,也不會太顛簸。
古人對於馬車減震,有多種方法。
在周代,就有一種叫做“伏兔”的裝置,安裝在車輿與車軸之間,形狀類似於趴著的兔子,能夠起到減震作用?。
此外,還會在車輪上包裹皮革,通過增加柔軟度來減少顛簸?。
更富裕的,在車廂底板和車軸之間使用皮革等材料,以增強減震效果?。
至於車內鋪上厚褥子或軟墊,更是常見的方法。
太子乘坐的馬車,全方位減震措施到位,據說在車內擺棋牌下棋都可以。
李治這才想到,張川柏的馬車跟自己的沒法比。
“你現在是侯爵,在不違反規製下,可以置辦兩架好的馬車,出行更舒適啊!”李治真心勸說。
張川柏點頭:“殿下所言極是。我是沒來得及置辦,將來返迴長安,就置辦一架。”
該省省,該花花~~
常出門的人,置辦豪車也是必要的~~
正好,贏了李敬玄一筆錢,就用來置辦新馬車。
……
很快,李敬玄知道行程為什麽會拖長了。
聖駕在行宮入住後,之前派人送捷報的安西都護郭孝恪將焉耆王及其妻兒押送到行宮獻俘。
張川柏見證了一場小型的獻俘儀式。
焉耆人的長相和中原人有明顯的區別。
一排異域長相的人,被鐵鏈綁縛著,像喪家之犬一樣,跪倒在大唐皇帝和文武官員麵前。
他們戰戰兢兢地請罪,哭訴自己不該叛變,不該怠慢大唐,懇請大唐皇帝赦免。
脖子被係住,雙手被捆住,如牛羊一般。
在泱泱大唐麵前,怠慢不恭就是死罪!
焉耆倒向西突厥,對大唐不恭敬,就遭致一場滅國的討伐。
大唐甚至沒有出動太多的兵力,隻需要安西都護府發兵,總共十一天,一個國就拿下了。
張川柏看著這些人,想到家中膚色各異的奴仆,為身為大唐的一員而驕傲。
看向皇帝的目光更加崇拜。
他願意做地表最強的皇帝陛下的忠臣!
獻俘的儀式有點長,結束後,皇帝還在行宮安排宴席招待郭孝恪等將士。
同樣旁觀獻俘儀式的李敬玄走到張川柏身邊,歎服地說:“難怪你說要四十八日,你是把獻俘的時日算進去了?”
“是的!之前郭都護派人送捷報,不是說會獻俘嗎?”張川柏笑眯眯的。
李敬玄說:“我以為,他會去長安獻俘,怎麽會追著聖駕半路獻俘……多折騰啊!”
想想啊!郭孝恪用鐵鏈繩索綁著俘虜,一路追著聖駕跑。
郭孝恪是不怎麽樣,被拖著跑的俘虜內心肯定罵罵咧咧。
張川柏笑著說:“獻俘,當然要獻給陛下啊!”
有功勞,要當麵呈給最高領導!
皇帝和太子都不在長安,去長安獻俘,獻給房玄齡嗎?
李敬玄看懂了張川柏的笑容,恍然:“多謝教導!有張侍讀這句話,我輸給你百兩金餅不虧。”
“別急,時間還沒到。”張川柏昂首挺胸,“我要靠本事贏,可不是用一句話換來的!”
小孩子,對遊戲可認真了!輸贏都要按照規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