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大鵝被羞辱了,謀劃下次趁張川柏不備,發起襲擊。
張川柏沒有動物讀心術,還在洋洋得意地舉著羽毛。
師兄們拔翅膀上的毛,做羽毛筆最好的就是翅膀上最大的五根羽毛?。
他拔屁股上的,純屬私人恩怨……這鵝每次趁他練武,就過來偷襲。
“來叔,那隻鵝不漂亮了,不如鐵鍋燉大鵝吧?”張川柏興致勃勃地提議。
來濟笑著說:“我留著它給你陪練。你真是小孩子,跟一隻鵝較勁。”
他又看向李善和盧照鄰,語氣溫和:“你們兩個初來乍到,官場的事要慢慢學,公務有什麽不懂的嗎?”
“還好。”李善迴答,“我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要有休沐日。當官那麽有意思,可以不用休息的。”
盧照鄰重重點頭:“我不需要休沐日,能多刻一版。”
來濟:“……”
一言難盡。
雖然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們也不能燒到其他人身上啊!
張川柏目瞪口呆:“你們認真的?休沐日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啊!《漢律》規定‘每五日洗沐歸謁親’,每工作五日,第六日為休沐日,供人沐浴和休息。別說人,就連我家小黑都得有休沐日啊!”
“你確定小黑有?”盧照鄰反問。
張川柏停滯一瞬,尷尬地說:“以前是沒有,現在有啊!家裏多了幾頭大牲口,它這樣的元老可以休息了。”
見兩位師兄工作熱情十足,張川柏說:“你們可千萬別提什麽休沐日加班啊,不然其他同僚暗地裏會罵罵咧咧。”
“我們知道,我們又不傻。”李善說,“我們就是疑惑而已。”
張川柏搖頭:“幹個一年半載,你就懂了。”
實際上,三郎也挺喜歡摸魚的。
勞逸結合,才能活得長長久久啊!
來濟叮囑:“你們多跟三郎學一學。他有一種本事,跟誰都聊得來。鄂國公不怎麽跟年輕官員來往了,隻有三郎一個月登三次門。”
李善和盧照鄰絲毫不驚訝……三郎有“一迴生二迴熟”的本事。
誰能像三郎啊,第一次見到李善,就自來熟地拉去攪拌糞便。
張川柏得意地說:“趁我還在長安,帶你們走動走動。我這次隨聖駕出門,會離開比較久。我不在家,若是有什麽事,你們能找人幫忙。”
他說這話的語氣,十足十的“大人”。
十歲的大人,也不是很奇怪啦~~
此時的貴人習慣早婚,有的人十二三歲就當父親的。
在來濟家裏吃了一碗肉沫拌麵,曹門三傑腆著圓鼓鼓的肚子,帶著鵝毛心滿意足地離開。
張川柏仰著頭說:“這種肉沫拌麵,是夢中神仙教我,我教庖廚做的。濃濃的醬香、肉沫加上炸豆子,很香吧?”
“神仙為什麽還教做飯?”李善好奇地問。
張川柏理直氣壯:“神仙也要吃飯的!”
反正師兄們都沒有見過神仙,三郎說了算。
……
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就帶著師兄們去拜山頭。
先去最熟悉孟詵家中,在此遇見神醫孫思邈。
孫思邈有時候會出去采藥,有時會到其他地方行醫,能夠遇上是幸運。
少年郎齊齊向老神仙行禮。
孫思邈和煦地抬抬手:“我很久沒見到你們夫子了,曹大夫如今吃飯如何?”
“夫子一頓吃半碗飯或者湯餅,肉食用得不多,喜歡吃蘑菇、蔬菜,喝一點茶。”李善迴答。
盧照鄰補充:“夫子每日還要看一個時辰的書,有時會去市井走走,有時去田莊放牛看鴨子。”
孫思邈讚歎:“曹大夫的身體還很健朗,是你們照顧得好。”
一百多歲的人,能有曹憲這樣的精神和食量,已經很不錯了。
孫思邈看向盧照鄰,和藹地說:“我上次見到你,你麵有病容,這次看著好多了。我給你把脈,你跟我來。”
盧照鄰乖巧點頭,跟著孫思邈去另一間屋子。
張川柏打聽到孟詵在藥房忙活,和李善去找孟詵說話。
“孟兄,你在做什麽?”張川柏跑過來問。
孟詵一邊擺弄藥材,一邊迴答:“有個貴人寢寐難安,我在研究一種新的安神湯。許多醫者的安神湯用鉛,我覺得不妥。”
從青銅器時期,古人就廣泛應用鉛製作器物。
到如今,女子用鉛做化妝品,稱為“鉛粉”、“鉛華”;有人用鉛做安神湯,也能起到好的藥效。
“孟兄開始給貴人看診了?”張川柏問。
“師父不在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請我。”孟詵低著頭忙碌。
“你發現了鉛有毒?”張川柏又問。
“我覺得不妥,還沒有證據。”孟詵唉聲歎氣。
在這個時代,能用上含鉛的器具、敷鉛粉的多數是有錢人,黎庶沒那個機會。
有錢人廣泛用鉛,孟詵卻要說鉛有毒,是挑戰傳統。
“你覺得呢?”孟詵轉過頭看著張川柏。
張川柏正色說:“我也覺得鉛有毒,可以捉一隻老鼠做實驗?”
“又是用老鼠,用雞鴨不行嗎?我配的新藥是無毒的,但還沒有實驗過,你要不要幫我試試?”孟詵發出試藥邀請。
“我不要。”張川柏退後半步。
誰要做你們的小白鼠啊!
孟詵淡定的說:“我請你大兄試藥。之前我幫他試過,現在他要幫我試。”
“你這副藥的配方是什麽?可以告訴我嗎?”張川柏好奇地問。
“還沒完全配好,等我形成配方再告訴你。”孟詵大方地說。
孟詵看向李善:“上次洛陽相見,你還在四處投行卷,今日就是秘書郎了,真是令人感慨。苟富貴,勿相忘啊!”
李善連忙說:“我沾了三郎的光,又蒙皇恩浩蕩,其實沒有什麽功勞。一直聽三郎說孟兄博學多才,還請孟兄多指教。”
兩人客套了幾句,一迴頭,隻見三郎打開一瓶藥水聞了聞,兩隻眼睛開始轉圈圈。
“你這是什……”
三郎一句話未說完,已經向後倒。
孟詵接住三郎,歎道:“剛剛才說不試藥,轉眼就主動試藥……小孩子啊!”
“這是什麽藥?三郎怎麽樣了?”李善擔憂地問。
孟詵說:“是改良過的麻沸散,他隻是聞了聞,暈一下就會醒。之前張大郎服用了一劑,暈了半天。我本來想著,張家兄弟離開長安,我會很寂寞,幸好你和照鄰來了。”
李善:“……
我懷疑你圖謀不軌,但我沒有證據。
張川柏沒有動物讀心術,還在洋洋得意地舉著羽毛。
師兄們拔翅膀上的毛,做羽毛筆最好的就是翅膀上最大的五根羽毛?。
他拔屁股上的,純屬私人恩怨……這鵝每次趁他練武,就過來偷襲。
“來叔,那隻鵝不漂亮了,不如鐵鍋燉大鵝吧?”張川柏興致勃勃地提議。
來濟笑著說:“我留著它給你陪練。你真是小孩子,跟一隻鵝較勁。”
他又看向李善和盧照鄰,語氣溫和:“你們兩個初來乍到,官場的事要慢慢學,公務有什麽不懂的嗎?”
“還好。”李善迴答,“我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要有休沐日。當官那麽有意思,可以不用休息的。”
盧照鄰重重點頭:“我不需要休沐日,能多刻一版。”
來濟:“……”
一言難盡。
雖然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們也不能燒到其他人身上啊!
張川柏目瞪口呆:“你們認真的?休沐日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啊!《漢律》規定‘每五日洗沐歸謁親’,每工作五日,第六日為休沐日,供人沐浴和休息。別說人,就連我家小黑都得有休沐日啊!”
“你確定小黑有?”盧照鄰反問。
張川柏停滯一瞬,尷尬地說:“以前是沒有,現在有啊!家裏多了幾頭大牲口,它這樣的元老可以休息了。”
見兩位師兄工作熱情十足,張川柏說:“你們可千萬別提什麽休沐日加班啊,不然其他同僚暗地裏會罵罵咧咧。”
“我們知道,我們又不傻。”李善說,“我們就是疑惑而已。”
張川柏搖頭:“幹個一年半載,你就懂了。”
實際上,三郎也挺喜歡摸魚的。
勞逸結合,才能活得長長久久啊!
來濟叮囑:“你們多跟三郎學一學。他有一種本事,跟誰都聊得來。鄂國公不怎麽跟年輕官員來往了,隻有三郎一個月登三次門。”
李善和盧照鄰絲毫不驚訝……三郎有“一迴生二迴熟”的本事。
誰能像三郎啊,第一次見到李善,就自來熟地拉去攪拌糞便。
張川柏得意地說:“趁我還在長安,帶你們走動走動。我這次隨聖駕出門,會離開比較久。我不在家,若是有什麽事,你們能找人幫忙。”
他說這話的語氣,十足十的“大人”。
十歲的大人,也不是很奇怪啦~~
此時的貴人習慣早婚,有的人十二三歲就當父親的。
在來濟家裏吃了一碗肉沫拌麵,曹門三傑腆著圓鼓鼓的肚子,帶著鵝毛心滿意足地離開。
張川柏仰著頭說:“這種肉沫拌麵,是夢中神仙教我,我教庖廚做的。濃濃的醬香、肉沫加上炸豆子,很香吧?”
“神仙為什麽還教做飯?”李善好奇地問。
張川柏理直氣壯:“神仙也要吃飯的!”
反正師兄們都沒有見過神仙,三郎說了算。
……
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就帶著師兄們去拜山頭。
先去最熟悉孟詵家中,在此遇見神醫孫思邈。
孫思邈有時候會出去采藥,有時會到其他地方行醫,能夠遇上是幸運。
少年郎齊齊向老神仙行禮。
孫思邈和煦地抬抬手:“我很久沒見到你們夫子了,曹大夫如今吃飯如何?”
“夫子一頓吃半碗飯或者湯餅,肉食用得不多,喜歡吃蘑菇、蔬菜,喝一點茶。”李善迴答。
盧照鄰補充:“夫子每日還要看一個時辰的書,有時會去市井走走,有時去田莊放牛看鴨子。”
孫思邈讚歎:“曹大夫的身體還很健朗,是你們照顧得好。”
一百多歲的人,能有曹憲這樣的精神和食量,已經很不錯了。
孫思邈看向盧照鄰,和藹地說:“我上次見到你,你麵有病容,這次看著好多了。我給你把脈,你跟我來。”
盧照鄰乖巧點頭,跟著孫思邈去另一間屋子。
張川柏打聽到孟詵在藥房忙活,和李善去找孟詵說話。
“孟兄,你在做什麽?”張川柏跑過來問。
孟詵一邊擺弄藥材,一邊迴答:“有個貴人寢寐難安,我在研究一種新的安神湯。許多醫者的安神湯用鉛,我覺得不妥。”
從青銅器時期,古人就廣泛應用鉛製作器物。
到如今,女子用鉛做化妝品,稱為“鉛粉”、“鉛華”;有人用鉛做安神湯,也能起到好的藥效。
“孟兄開始給貴人看診了?”張川柏問。
“師父不在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請我。”孟詵低著頭忙碌。
“你發現了鉛有毒?”張川柏又問。
“我覺得不妥,還沒有證據。”孟詵唉聲歎氣。
在這個時代,能用上含鉛的器具、敷鉛粉的多數是有錢人,黎庶沒那個機會。
有錢人廣泛用鉛,孟詵卻要說鉛有毒,是挑戰傳統。
“你覺得呢?”孟詵轉過頭看著張川柏。
張川柏正色說:“我也覺得鉛有毒,可以捉一隻老鼠做實驗?”
“又是用老鼠,用雞鴨不行嗎?我配的新藥是無毒的,但還沒有實驗過,你要不要幫我試試?”孟詵發出試藥邀請。
“我不要。”張川柏退後半步。
誰要做你們的小白鼠啊!
孟詵淡定的說:“我請你大兄試藥。之前我幫他試過,現在他要幫我試。”
“你這副藥的配方是什麽?可以告訴我嗎?”張川柏好奇地問。
“還沒完全配好,等我形成配方再告訴你。”孟詵大方地說。
孟詵看向李善:“上次洛陽相見,你還在四處投行卷,今日就是秘書郎了,真是令人感慨。苟富貴,勿相忘啊!”
李善連忙說:“我沾了三郎的光,又蒙皇恩浩蕩,其實沒有什麽功勞。一直聽三郎說孟兄博學多才,還請孟兄多指教。”
兩人客套了幾句,一迴頭,隻見三郎打開一瓶藥水聞了聞,兩隻眼睛開始轉圈圈。
“你這是什……”
三郎一句話未說完,已經向後倒。
孟詵接住三郎,歎道:“剛剛才說不試藥,轉眼就主動試藥……小孩子啊!”
“這是什麽藥?三郎怎麽樣了?”李善擔憂地問。
孟詵說:“是改良過的麻沸散,他隻是聞了聞,暈一下就會醒。之前張大郎服用了一劑,暈了半天。我本來想著,張家兄弟離開長安,我會很寂寞,幸好你和照鄰來了。”
李善:“……
我懷疑你圖謀不軌,但我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