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帶師兄們參觀自己的侯府。
有關部門精心改建的。
非常拿得出手。
至少是太子來了,也不會覺得太失禮。
“禮部許尚書真是大好人,有空介紹他給你們認識。”張川柏笑眯眯地說:“每次我一臉真誠誇他是大好人,他就嘴角抽搐。”
這不是有病嗎?
怎麽有人不喜歡被誇?
李善和盧照鄰沒見過許敬宗,但也聽說過這是一個名士,才華橫溢。
盧照鄰的同族盧承慶,襲爵範陽郡公,是見過世麵的。
讓他來說,還是張川柏的侯府更令人驚訝。
“你不要告訴我,房梁上盤著的那條就是小青。”
盧照鄰退後半步。
張川柏滿臉無奈:“其他的小動物都是我的,隻有小青是大兄的。”
盧照鄰又轉過頭,佩服地看向張遠誌。
大兄就是大兄,膽子大。
一路逛著,看到馬棚旁邊的羊圈。
“這就是你領迴來的俸祿?”
盧照鄰對這些肥羊很感興趣。
眾所周知,你約一個幽州人宰小肥羊,他半夜就磨刀了。
“你不擅長吃羊吧?我是來對了。”盧照鄰很高興,“我知道很多種吃法。”
張川柏:“好好好,請二師兄教我。”
傳說中的刺蝟、黃鼠狼和枯樹精,李善和盧照鄰都圍觀了。
“人傑地靈,好風水。”
他們都很期待。
在這裏住,一定可以一年升三階。
張川柏又讓奴仆出來認人。
“我和大兄若不在家,家裏就是這兩位郎君說了算。”
“是。”奴仆們齊聲應道。
張家的奴仆中,有幾個一看就不是中原人。
這就是盛世大唐。
或是因為戰爭被俘虜,或是被賣,許多外族在大唐為奴為婢。
對於這些人來說,在大唐為奴也比家鄉好,所以他們大多溫順聽話。
“表妹之前說,明年一起養蠶,你還能迴去嗎?”盧照鄰忽然想起來一件事。
張川柏搖頭:“明年春天,我可能還在安蘿山炒火藥、做木工活呢!”
盧照鄰遺憾:“你可好長時間都不能迴去了!夫子提醒我們,無論何時都要保全自身。”
“我知道!我隻是灑熱血,又不想拋頭顱。”
活著很好,暫時還不想跑路。
大師兄和二師兄到了,張川柏吩咐庖廚宰羊。
“羊皮剝好之後鞣製好,做成羊皮襖子或小靴子。大兄去遼東可以穿。”
鞣製皮革,張川柏也是專業的。
李善和盧照鄰這才知道張遠誌請命去遼東,紛紛露出敬佩的神色。
張遠誌還未滿二十一歲,上不了征兵名冊。
少年壯誌、主動請纓。
張遠誌笑著說:“不用太敬佩,我是瘡腫外科的,在軍中有更多用武之地。”
少年人心中都有一個做英雄的夢想。
他想做英雄,但並不想壯烈犧牲。
他還有功利心,想得一個多少轉的軍功,讓家人引以為榮,迴去娶親也更體麵。
讓全城的小娘子都羨慕阿玉。
……
圍爐烤全羊的時候,盧照鄰跟張家兄弟講幽州和遼西的事。
“北地比南方要冷,你們要做好禦寒。冬日要是見到凍得硬邦邦的冰棍,可以用舌頭舔一舔,甜甜的有鐵鏽味呢!”
他眼珠一轉,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二師兄壞壞的。你這麽說,大兄會當真的。”張川柏生動地翻白眼,“舌頭粘在冰棍上拔不下來啦!”
按照氣象史來說,初唐處於溫暖時期。
對農耕民族來說是發展的好時期。
而東北也沒有其他時間那麽酷寒,高句麗、契丹、靺鞨、奚等陸續興盛,其中高句麗也是農耕文明。
拿下高句麗之後,就要考慮經略遼東。
張川柏想東北有什麽好的礦產,可以做什麽農肥,種植什麽作物……
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李善:“……你想得真遠。”
“不遠。”張川柏正色說,“討伐高句麗一定會獲勝,大唐的疆域進一步擴大。打下來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則用武力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兄長們:“……”
三郎魔改聖人的話!
……
飯後休息,李善和盧照鄰又興衝衝地穿上官服。
“是不是像湖水一樣綠?綠得生機勃勃?”盧照鄰高興地轉圈。
“我早就知道我穿官服好看,沒想到如此好看。”李善很是自戀。
他長得是不錯。
將來他的兒子,北海太守李邕也是一表人才。
張川柏左看右看,點點頭:“很不錯,綠色是好看。”
綠色象征著春天,象征著少年人的朝氣蓬勃。
“你的江都縣開國侯官服是怎麽樣的?全套穿來給我們看看吧。”盧照鄰問。
張川柏就等這句話了!
他走進房裏,拿出準備好的牟冠、官服,一一穿上。
定製版的小套官服,穿在他身上正正好,顯得威武又得體。
他一走出,盧照鄰看看他的頭頂,“師弟,你要加冠了。”
一般是二十弱冠,但當官了可以提前加冠取字,就是長大成人了。
張川柏目光一亮。
果然可以一夜之間長大!
……
兩個年少的秘書郎來上任,在繁忙的朝堂中不是特別起眼。
同一個官職,有些人權力大,有些人權力小。
這也是大唐的一個特色。
比如上官儀擔任秘書郎的時候,因為文章寫得華麗,常常跟隨皇帝身邊伺候宴席、寫詩詞歌賦。
和其他專業整理書籍的秘書郎相比,上官儀不務正業卻很得聖眷。
李善和盧照鄰是專業印書的。
他們不去羨慕以前的上官儀。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上官儀是吃過苦頭的。
讓他們拿上官儀的開局,很難走到今天這一步。
……
休沐日,他們一起去來濟家。
拔鵝毛!
“來叔!我需要鵝毛!”張川柏響亮地說。
“自己去拔。”來濟很淡定。
“來叔!陛下出行洛陽,你也要一起去吧?”
“嗯。”
“來叔,我要去做攻城的器械,你猜猜我有沒有好的主意?”
“來叔……”
張川柏嘰嘰呱呱地說,來濟一一迴應。
自從張川柏來了長安,他就很難耳根清淨。
他對這種吵鬧並不討厭。
很多年以前,張衍給他一個餅,連姓名都沒有問,沒想著要迴報。
他一開始教張川柏武藝,隻想著報一餅之恩。
現在卻是真心喜歡這個小兒郎。
張川柏一馬當先,壓住兇神惡煞的大肥鵝……
“師兄!師兄!快來拔毛!”
整個來家,都是少年郎的笑聲和大鵝淒厲的唿聲。
最後,大鵝護著光溜溜的屁股,悲憤地落荒而逃。
有關部門精心改建的。
非常拿得出手。
至少是太子來了,也不會覺得太失禮。
“禮部許尚書真是大好人,有空介紹他給你們認識。”張川柏笑眯眯地說:“每次我一臉真誠誇他是大好人,他就嘴角抽搐。”
這不是有病嗎?
怎麽有人不喜歡被誇?
李善和盧照鄰沒見過許敬宗,但也聽說過這是一個名士,才華橫溢。
盧照鄰的同族盧承慶,襲爵範陽郡公,是見過世麵的。
讓他來說,還是張川柏的侯府更令人驚訝。
“你不要告訴我,房梁上盤著的那條就是小青。”
盧照鄰退後半步。
張川柏滿臉無奈:“其他的小動物都是我的,隻有小青是大兄的。”
盧照鄰又轉過頭,佩服地看向張遠誌。
大兄就是大兄,膽子大。
一路逛著,看到馬棚旁邊的羊圈。
“這就是你領迴來的俸祿?”
盧照鄰對這些肥羊很感興趣。
眾所周知,你約一個幽州人宰小肥羊,他半夜就磨刀了。
“你不擅長吃羊吧?我是來對了。”盧照鄰很高興,“我知道很多種吃法。”
張川柏:“好好好,請二師兄教我。”
傳說中的刺蝟、黃鼠狼和枯樹精,李善和盧照鄰都圍觀了。
“人傑地靈,好風水。”
他們都很期待。
在這裏住,一定可以一年升三階。
張川柏又讓奴仆出來認人。
“我和大兄若不在家,家裏就是這兩位郎君說了算。”
“是。”奴仆們齊聲應道。
張家的奴仆中,有幾個一看就不是中原人。
這就是盛世大唐。
或是因為戰爭被俘虜,或是被賣,許多外族在大唐為奴為婢。
對於這些人來說,在大唐為奴也比家鄉好,所以他們大多溫順聽話。
“表妹之前說,明年一起養蠶,你還能迴去嗎?”盧照鄰忽然想起來一件事。
張川柏搖頭:“明年春天,我可能還在安蘿山炒火藥、做木工活呢!”
盧照鄰遺憾:“你可好長時間都不能迴去了!夫子提醒我們,無論何時都要保全自身。”
“我知道!我隻是灑熱血,又不想拋頭顱。”
活著很好,暫時還不想跑路。
大師兄和二師兄到了,張川柏吩咐庖廚宰羊。
“羊皮剝好之後鞣製好,做成羊皮襖子或小靴子。大兄去遼東可以穿。”
鞣製皮革,張川柏也是專業的。
李善和盧照鄰這才知道張遠誌請命去遼東,紛紛露出敬佩的神色。
張遠誌還未滿二十一歲,上不了征兵名冊。
少年壯誌、主動請纓。
張遠誌笑著說:“不用太敬佩,我是瘡腫外科的,在軍中有更多用武之地。”
少年人心中都有一個做英雄的夢想。
他想做英雄,但並不想壯烈犧牲。
他還有功利心,想得一個多少轉的軍功,讓家人引以為榮,迴去娶親也更體麵。
讓全城的小娘子都羨慕阿玉。
……
圍爐烤全羊的時候,盧照鄰跟張家兄弟講幽州和遼西的事。
“北地比南方要冷,你們要做好禦寒。冬日要是見到凍得硬邦邦的冰棍,可以用舌頭舔一舔,甜甜的有鐵鏽味呢!”
他眼珠一轉,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二師兄壞壞的。你這麽說,大兄會當真的。”張川柏生動地翻白眼,“舌頭粘在冰棍上拔不下來啦!”
按照氣象史來說,初唐處於溫暖時期。
對農耕民族來說是發展的好時期。
而東北也沒有其他時間那麽酷寒,高句麗、契丹、靺鞨、奚等陸續興盛,其中高句麗也是農耕文明。
拿下高句麗之後,就要考慮經略遼東。
張川柏想東北有什麽好的礦產,可以做什麽農肥,種植什麽作物……
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李善:“……你想得真遠。”
“不遠。”張川柏正色說,“討伐高句麗一定會獲勝,大唐的疆域進一步擴大。打下來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則用武力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兄長們:“……”
三郎魔改聖人的話!
……
飯後休息,李善和盧照鄰又興衝衝地穿上官服。
“是不是像湖水一樣綠?綠得生機勃勃?”盧照鄰高興地轉圈。
“我早就知道我穿官服好看,沒想到如此好看。”李善很是自戀。
他長得是不錯。
將來他的兒子,北海太守李邕也是一表人才。
張川柏左看右看,點點頭:“很不錯,綠色是好看。”
綠色象征著春天,象征著少年人的朝氣蓬勃。
“你的江都縣開國侯官服是怎麽樣的?全套穿來給我們看看吧。”盧照鄰問。
張川柏就等這句話了!
他走進房裏,拿出準備好的牟冠、官服,一一穿上。
定製版的小套官服,穿在他身上正正好,顯得威武又得體。
他一走出,盧照鄰看看他的頭頂,“師弟,你要加冠了。”
一般是二十弱冠,但當官了可以提前加冠取字,就是長大成人了。
張川柏目光一亮。
果然可以一夜之間長大!
……
兩個年少的秘書郎來上任,在繁忙的朝堂中不是特別起眼。
同一個官職,有些人權力大,有些人權力小。
這也是大唐的一個特色。
比如上官儀擔任秘書郎的時候,因為文章寫得華麗,常常跟隨皇帝身邊伺候宴席、寫詩詞歌賦。
和其他專業整理書籍的秘書郎相比,上官儀不務正業卻很得聖眷。
李善和盧照鄰是專業印書的。
他們不去羨慕以前的上官儀。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上官儀是吃過苦頭的。
讓他們拿上官儀的開局,很難走到今天這一步。
……
休沐日,他們一起去來濟家。
拔鵝毛!
“來叔!我需要鵝毛!”張川柏響亮地說。
“自己去拔。”來濟很淡定。
“來叔!陛下出行洛陽,你也要一起去吧?”
“嗯。”
“來叔,我要去做攻城的器械,你猜猜我有沒有好的主意?”
“來叔……”
張川柏嘰嘰呱呱地說,來濟一一迴應。
自從張川柏來了長安,他就很難耳根清淨。
他對這種吵鬧並不討厭。
很多年以前,張衍給他一個餅,連姓名都沒有問,沒想著要迴報。
他一開始教張川柏武藝,隻想著報一餅之恩。
現在卻是真心喜歡這個小兒郎。
張川柏一馬當先,壓住兇神惡煞的大肥鵝……
“師兄!師兄!快來拔毛!”
整個來家,都是少年郎的笑聲和大鵝淒厲的唿聲。
最後,大鵝護著光溜溜的屁股,悲憤地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