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發現,封侯之後進入了另一個圈子。


    尉遲恭、秦懷道都打卡了。


    同住一坊的高陽駙馬房遺愛,也過來說了幾句話……聽說你家有狐狸精,我來瞧瞧。


    狐狸精是沒有的。


    圓臉三色狐有一隻。


    高陽駙馬對雜毛醜狐狸不感興趣,又去跟張遠誌說話……


    “新興公主跟高陽說,你會治鬱症,你最近有去給新興公主看診嗎?”


    張遠誌說:“我是瘡腫科醫學生而已,公主過獎了。我最近在申請去遼東,忙著做新藥,沒有見過公主。”


    房遺愛笑了笑:“那就祝你如願以償去遼東吧!”


    客人來來往往,修侯府的人進進出出。


    “人隻有上到一個層次,才能接觸那個層次的人。”小三郎一天一個新感悟。


    ……


    而關於他封侯的公文、張衍升官、吳秀的誥命,都在接連送往江都。


    唐代驛傳製度很發達。


    《唐六典》記載,唐朝時全國的驛站數量,巔峰期曾高達1639 個。


    除了傳統的陸驛之外,還開拓了近三百個水驛,水陸交織,將廣闊的疆土籠罩在內。


    西州和安南的孩童,同樣學聖賢書,和長安的孩子一樣有做功課的煩惱。


    政令通達,使大唐對廣闊的疆域有實際的掌控。


    未來詩人岑參作詩“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來描述驛路的繁忙。


    《舊唐書》卷四十《地理誌》稱,揚州“在京師東南二千七百五十三裏”。


    從長安到揚州的公文,可以陸驛加水驛。


    陸驛:快馬180裏\/日,加急快馬300裏\/日,特急快馬500裏\/日;


    水驛:逆水重舟:河行30裏\/日、江行40裏\/日;逆水空舟 河行40裏\/日、江行50裏\/日;順水 100—150裏\/日。


    正常情況下,一份普通的公文,二十多日能下達到揚州。


    張家的好消息,也隻需要二十日,就能從長安送到揚州。


    ……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


    張衍和往常一樣,去州府抄錄公文。


    縣主簿的主要職責之一,上傳下達公文,將朝廷的指示下達落實。


    主簿的工作,張衍從小就見慣,幹起來得心應手。


    不久前,江都收到調糧的公文。


    黃河以南各州,受太仆少卿蕭銳調度,運送軍糧到北方。


    蕭銳是蕭瑀的兒子,出身蘭陵蕭氏,在南方很有影響力。


    公文是下來了,可糧食不會自己長腿。


    從上至下立刻行動起來。


    征發民夫,將官倉的糧食運到指定的地方、裝船、運輸……


    大唐帝國的各級部門,像一台精密的機器,有條不紊地運作。


    這種強大的行政能力,是小國無法想象的。


    基層官吏,忙得腳不沾地。


    壓力層層下壓。


    運糧出了問題,首先問罪的是蕭銳。


    但蕭銳不一定喪命,底下背鍋的卻可能喪命。


    張衍累得倒下就能睡著,連夢都少了,沒精力掛念三個兒子。


    今日,他到了州府,發現眾人眼神都奇奇怪怪。


    跟發現阿黃是哮天犬似的。


    “是軍糧的事嗎?江都沒有拖啊……”


    張衍狐疑著上前,客氣地跟眾同僚打招唿,又問:“新公文說什麽?要征兵了嗎?”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調糧之後就是征兵,這是慣例。


    來得早一點的江陽主簿顧百裏跟張衍最熟,笑嗬嗬地說:“征兵的公文沒到。但是,我們江都神童三郎封江都開國縣侯、實封二百戶的文書到了。”


    “啊?!”


    張衍是受過訓練的,一般不驚唿,但實在沒忍住。


    算算時間,好像,真的,應該送來的。


    封侯非我意?


    封侯合我意。


    看到正式的公文,張衍的心像是飄到雲端,又慢慢落迴心口。


    十年前,小三郎呱呱落地時,他絕對沒有這麽遠大的理想。


    他隻是希望通過祖輩的餘蔭,將三郎送去讀書,最好能當個主簿,就是重振家業了。


    “張主簿,你一直瞞著我們啊!令郎去長安做什麽,你一點都不透露。”


    州府的官員、各縣主簿們圍著張衍,既羨慕又酸。


    本來應該先賀喜,可是真的酸啊!


    同樣都是當阿耶的,怎麽張衍就能養出那麽出息的兒子?


    過了一會兒,有人說:“等等……還有公文,是一起送來的,先看完再說!”


    其他公文,會不會有自己的好消息?


    好消息是張衍的。


    提拔為揚州屯田監。


    前麵說過,縣主簿一職,在貞觀年間沒有品階,直到唐高宗時才入品。


    沒有品階,就是“不入流”的“流外官”。


    但屯田監,是有品階的朝廷命官。


    用後世的話來說,張衍正式入公務員編製~~


    在這個看出身門第的時代,這一步,很多人一輩子都跨不過。


    張衍高興歸高興,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原揚州屯田監相裏長河,是不是要調任?


    相裏長河:我說你是天選司農卿,沒想你做屯田監,因為我是啊!


    調任其他地方,哪裏有揚州好?


    捶胸頓足了!


    其他的公文,升朝散大夫曹憲為中大夫、征李善和盧照鄰為秘書郎……


    州府的官員看向張衍,忽然問:“你們家的那條巷子,還有空宅嗎?”


    “什麽?”


    “我說!我想跟你做鄰居!”


    曹李張巷風水好啊!


    張衍感謝眾人善意的調侃,領完所有公文,在各種目光注視下離開。


    公文中,還有幾道更重要的朝廷人事變動。


    對別人來說更重要,可對張家來說……


    誰當中書令,都沒有自家兒子封侯來得重要。


    ……


    吳秀帶著奴仆在家裏做麥豉。


    就是《齊民要術》中記載的,用麵做的醬。


    買醬雖然也行,但三郎總說阿娘做的醬比買的好吃,有一種家的味道。


    三郎最會吃。


    張家的壇子總不會閑著。


    除了做醬,一年四季都做酸菜。


    像酸藠頭,也是三郎的最愛。


    見到張衍迴來,吳秀隨口說:“今日迴來得挺早?”


    張衍笑道:“去州府抄錄公文,迴來之後,崔明府讓我先迴家分享好消息。你猜猜?”


    “嗯?聽你這語氣?三郎升官了?”吳秀放下手裏的活,抬頭問。


    她幹活幹得滿頭汗,臉紅撲撲的,像擦了胭脂。


    “也不算升官……散官的品階沒有升,就是封侯了。”


    張衍很想謙虛,但實力不允許。


    “喔喔喔!”


    花花飛到屋後召喚後宮嬪妃。


    “咯咯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家的雞要飛升啦!


    吳秀在一片雞叫聲中迴過神,默默放下手裏的活,又去洗手……


    “你怎麽了?”張衍亦步亦趨跟著問,“高興傻了?”


    “才不是!”吳秀昂首挺胸,“我要準備祭菜,去祭祖!感謝列祖列宗保佑!感謝神仙保佑!”


    “哦……對對對。”張衍喜滋滋地說,“我都高興糊塗了,沒想到這個。”


    唉呀!


    你,我……


    夫妻倆忽然抱在一起大笑。


    是小三郎啊!不斷製造驚喜的小三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