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把白糖和信送出去,就不去想李治會有什麽反應。


    李治會不會迴禮?


    送田還是送人?


    太子殿下看著辦吧!


    都可以的~~


    收完甘蔗熬完糖,他給農學堂的學生們放假了。


    農學堂教的第一項技能就是熬糖!


    有這個本事,將來種幾畝甘蔗,自家熬糖賣,也能掙錢。


    關注農學堂的人知道此事,驚訝又敬佩。


    “一開始聽說張川柏辦農學堂,我以為他隻是沽名釣譽,講些所有人都聽不懂的化學,故弄玄虛。”


    “我也是這麽想的。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他怎麽可能傳授真本事呢?就不怕學生搶他的飯碗?”


    然而,現實“啪啪”地打臉。


    張朝散郎·太子侍讀,就是那麽心胸廣闊,不怕被人搶飯碗。


    驚訝過後,這些人家也嚐試自己榨甘蔗汁、熬糖……沒有種甘蔗的隻能買,一時之間揚州甘蔗價格上漲。


    張家灣。


    張大河眉開眼笑:“我家要榨油,沒空熬糖,正想把甘蔗都賣給三郎。沒想到有人出高價來收,就為了親手做什麽實驗!”


    族老張大有問:“你明知三郎收甘蔗,你還賣給別人?”


    張大河哈哈笑道:“我問過三郎啦!他說有這樣的冤大頭,為什麽不賣?明年種甘蔗的人多了,價格就會下跌。”


    最高興的是種了甘蔗的人,最鬱悶的就是大寺廟。


    往年,他們自己種甘蔗熬糖,也會收購農人的甘蔗。


    這一波全民熬糖,把甘蔗價格抬上去,買糖的人卻少了。


    “罷了!明年我們自己多種些甘蔗!石炭渣不是能肥田嗎?我們也尋一船迴來。”


    寺廟收入降低,卻不能指責張川柏。


    畢竟,出家人對錢財斤斤計較,說出去不好聽啊!


    張川柏沒有管外界的種種聲音。


    他留了一些甘蔗,過年的時候啃,其他的直接榨蔗漿,盡量多做白糖。


    不跟和尚競爭黑糖市場,走高端路線!


    第一個買白糖的大客戶,就是越王李貞。


    想到自己比阿耶和老九更早吃到白糖,李貞有一種微妙的得意。


    離小神童近,有好處!


    今年發生了一係列的事,李貞本來會被調任相州刺史,最後能留下來,是因為張川柏。


    皇帝聽聞李貞幫張川柏尋找石炭渣,竟然讓其留任。


    李貞從母親那裏得知內情,心情非常複雜。


    本王竟然是沾了張三郎的光嗎?


    到底誰才是阿耶親生的?


    要不讓張三郎改姓李,我改姓張?


    ……


    “哢嚓哢嚓!”


    張川柏歪著頭,像竹熊一樣抱著甘蔗,在院子裏啃。


    他啃得很認真,仿佛這就是最重要的事。


    “叮叮當當!”


    陸嬌嬌、柱子在數錢,一枚一枚用繩子串起來。


    白糖賣給越王、蕭郎這些有錢人,屬於大宗交易,收的是絹帛。


    這些銅錢是零散掙的。


    手工做糖,出品也看手氣。


    即便張川柏有金手指,也不能保證每一鍋蔗漿最後都析出晶瑩如雪的白糖。


    質量不那麽好的,就做肥宅快樂水,提高附加值之後,由小夥伴們在廟會上賣。


    然後再分錢。


    “表兄,你真的不用自己數嗎?”陸嬌嬌眨巴著大眼睛,“數錢數得我手指發抖了。”


    名副其實的數錢數到手抽筋。


    張川柏說:“你們數就行啦,我在思考人生大事!”


    “什麽大事?”


    “就是……錢太多了花不完怎麽辦?挖個地窖藏起來,又怕生鏽。”


    小夥伴們“嘖嘖”兩聲,難以理解神童的煩惱。


    柱子說:“有錢好辦啊!你繼續買地,買奴仆,蓋房子建莊園。然後娶新娘子,生一群孩子。


    每個孩子繼承一個莊園。江東張氏蓋過蘭陵蕭氏、範陽盧氏,就在這一代!”


    “這話不像是你說的。”張川柏驚訝地看著柱子。


    “哦……”柱子撓撓頭,“我阿耶喝了一壺酒,興奮得滿臉通紅時說的。”


    “那他說這話時,還記得自己姓什麽嗎?”


    “記得啊!我們家也是江東張氏!”柱子樂嗬嗬。


    為什麽跟蘭陵蕭氏、範陽盧氏比?


    因為他們見過這兩家的郎君啊!


    張川柏搖搖頭,“我喜歡種地,但是生一群孩子就算了吧!我看過大兄給有米接生,太嚇人了。”


    “又不是你生!”


    “啊!不對,你又不是牛!”


    陸嬌嬌若有所思:“我覺得表兄說得有道理!有米生萌萌的時候,真的好可怕。”


    “有的牛產後癱瘓,要燒牛屁股,稱為‘火燒赤壁’。”張川柏煞有介事。


    “好可怕!我阿娘生我,也是這樣的嗎?”陸嬌嬌淚汪汪。


    小孩子們數著錢,從娶妻生子說到母牛產子。


    吳秀剛走到院子門口,聽到這裏,默默退迴去。


    這個話題,挺尷尬的。


    ……


    臘月一到,元日的腳步一天天接近。


    張川柏的“義子”們都來送節禮。


    雖然張夫子說不收束修,可他們學到了真本事,心裏非常感激。


    有臘肉的送臘肉,沒有臘肉的就自家做的酸菜。


    酸薤、泡薑、泡蘿卜和菹,都是張三郎很喜歡的。


    最令張川柏意外的是,拜了義父就不見人影的大義子吳平,送來了一壇子野豬鮓。


    “今年我沒跟你們去獵野豬,你怎麽還給我送肉?”張川柏問。


    吳平說:“我想起義父愛吃野豬鮓,就送過來了。”


    人家拜大柳樹做義父的,每年還去掛一塊紅布呢。


    張川柏不知道自己等同於大柳樹了,和藹地說:“難為你記著,帶兩斤紅糖迴去,過年做糖糕吃吧!你們小孩子,都喜歡吃糖。”


    “是,是。”吳平低頭忍著笑。


    哎呀呀!


    小義父一本正經的樣子真可愛啊!


    吳平拎著糖走了,張川柏還一副老懷寬慰的神色。


    好為人父呀!


    除了吃的,他還收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不知誰傳出他喜歡鵝毛,村裏的鵝都被追著拔毛。


    橫行霸道的村霸大鵝,第一次受這種屈辱。


    還有人逮到大雁,用大雁毛冒充鵝毛,送給三郎。


    不管是什麽,他都覺得很有意思。


    張川柏樂滋滋地擺弄自己的收獲,又跟阿娘說:“過年要吃野豬鮓,還要鐵鍋燉大鵝。”


    “好好好!”吳秀笑著答應。


    外麵很少人知道,張川柏這一年掙了多少錢。


    但張家裏裏外外煥然一新,連被褥都是全絲,不再墊稻草!


    小三郎隻是想吃燉大鵝而已,要求真是太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