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齊州都督的齊王李佑反了!


    反了!


    老五反了!


    這件事對越王李貞來說,是一個霹靂。


    之前,齊王長史權萬紀彈劾齊王及其親信有不法行為。


    皇帝詔令李佑和權萬紀一起入朝。


    二月底,權萬紀領命出發。


    李佑心裏有鬼不敢去,派人追上權萬紀並殺死。


    一不做二不休,李佑擺明車馬反了!


    朝廷很快反應,詔令兵部尚書、英國公李世積征發九個州的府兵去平叛。


    征兵範圍不包括揚州。


    一切事情仿佛就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


    人們還沒從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熱議中迴過神,就被驚雷打懵了。


    在李貞看來,五兄是被髒東西纏上,瘋了傻了才會找死。


    他們阿耶是什麽人?


    若讓張川柏來誇,能誇三千字不一樣的。


    五兄謀反,就是趕著去重新投胎。


    按理,這件事應該牽連不到自己。


    但……阿耶會很難過吧?


    五兄肯定會失敗,之後呢?


    會被處死吧?


    讓阿耶親自下令處死兒子?


    越想越煩躁。


    “殺!殺得它片甲不留!”李貞握著拳頭,給自己的公雞助威。


    陳十一瑟瑟發抖。


    這個人殺氣很重。


    難道……我新買迴來的鎮場之寶,又要輸出去了?


    我真是販劍的?


    他鼓起勇氣:“大將軍!不要怕!它就是個麵子貨。你看它那麽兇,其實膽子小!揮舞你的利爪,衝啊!”


    李貞:“……”


    他是說雞呢?還是說本王?


    我膽子小?


    可惡!被說中了!


    ……


    清明節之後,張川柏竟然在家門口見到李貞。


    “大王有事找我?讓人召我前去即可。”


    張川柏說著,請李貞和隨行的人入座,又讓仆婦上茶。


    “我家買了一些新鮮茶葉,自己炒了茶,直接衝泡,跟煎茶和點茶又有不同。招待不周,請大王和諸君海涵。”


    李貞說:“你家的茶,誰喝過都誇,不必過謙。我想告訴你,我寒食節那天,在鬥雞陳十一那裏贏了一把劍。”


    小小炫耀一下。


    “大王也贏了一把劍?”張川柏笑道:“陳十一怕是心態崩了,要改行。”


    “不會。”李貞無奈歎氣,“我贏的這柄劍虛有其表,其實不值錢。”


    張川柏:“……”


    有沒有可能,是大王的眼光太高呢?


    李貞停頓片刻,似乎不經意地問:“齊王反了,你知道吧?”


    “是有這麽一件事,夫子和家父都說了。”


    正說著,仆婦端了茶水出來,張川柏親自給客人倒茶。


    “我們都認為,叛亂波及不到揚州。甚至不等英國公的大軍到,叛亂就會結束。”


    “何以見得?”李貞抿了一口茶,有點澀有點苦。


    應該多加奶加糖。


    張川柏一本正經侃侃而談:“我若是齊王的兵曹或者侍從,平日跟著大王遊獵、吃喝玩樂,自然是沒問題。


    可要我跟著齊王幹掉腦袋的事,我隻好把齊王綁了將功贖罪。”


    “曹夫子說的?”李貞問。


    “我自己想的,大王覺得對不對?”


    “很對。”李貞覺得茶更加苦澀。


    雖然覺得李佑腦子有問題,但想到李佑會死,多少有些難過。


    畢竟是親兄弟。


    李貞勉強笑著說:“之前,你們不是討論,有什麽辦法可以一夜之間,從朝散郎升開府儀同三司嗎?


    齊王造反,加封親信為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


    地獄笑話了。


    張川柏嘖嘖兩聲:“這算什麽好事呢?隻怕沒命享這個稱號。”


    見李貞悶悶不樂,張川柏又說:“皇帝陛下威武蓋世、愛民如子,萬民受陛下恩德,景仰如天。


    齊王忽然帶著幾百個人,就要叛逆作亂冒犯君父。


    如此不忠不孝不智,和用一隻手就想撼動泰山有何區別?不自量力,滅亡隻在頃刻之間。”


    “嗯。”李貞慢慢點頭。


    習慣了!


    張三郎誇皇帝,總是滔滔不絕。


    李貞忽然不想再說造反的事。


    他話鋒一轉:“賀蘭在揚州的大冶鐵坊找到燒石炭的煤渣,已經收集裝船,明日給你送去。


    現在各地戒嚴不好進出,等叛亂平息後,再去外地給你找更多的。”


    “多謝大王費心!我明日一早去張家灣等候。”張川柏誠摯地道謝。


    李貞微微歎道:“你好好種地吧!把地種好,就是最重要的事。”


    “我也是這麽想的。”張川柏深有同感。


    誰做皇帝,都不會不允許種地吧?


    李貞進門的時候心情煩躁,喝了一杯苦澀的茶之後,卻平靜了許多。


    “我先走了,下次請你給我點茶吧,我喜歡點茶。”李貞站起來。


    他來得忽然,告辭得也忽然。


    吳秀走出來,挽留:“大王難得來一趟,請留下吃飯吧?”


    ……那語氣,跟留其他賢侄的時候一模一樣,既親切又自然。


    李貞微笑:“近來雨水多,怕一會兒又下雨,我先迴去了。”


    近來天氣不好啊!


    風雲突變。


    “那請大王路上慢點,注意安全。”吳秀和藹地說,“我家會做酥油泡螺,下次大王來喝茶,可以做出來配茶。”


    “好。”李貞答應,吩咐隨從:“迴去讓人送些牛乳來。”


    張川柏歎為觀止。


    阿娘幾句話下來,真是一迴生二迴熟了。


    原來我的人緣好,都是遺傳阿娘的啊!


    ……


    李貞離開之後,張衍才趕迴來。


    “越王走得那麽快?他來做什麽?”


    “說煤渣找到了,又說了齊王的事。”


    “越王跟齊王關係好嗎?”張衍驚訝。


    “不好不壞吧。這位大王,跟所有兄弟的關係全部不好不壞。越王還跟陳十一鬥雞,也贏了一把劍。”


    張衍:“……此事不要到處說。”


    張川柏詫異:“鬥雞是皇子王孫們常玩的遊戲。又是寒食節,應節日習俗玩一玩,不算什麽錯吧?”


    “現在這麽敏感的時刻,說不好……”張衍提醒。


    “我知道了。”張川柏鄭重點頭,“他不應該告訴我。”


    “他相信你。”


    三郎這孩子,上至皇子王孫,下至販夫走卒,都可以做朋友。


    張衍又叮囑:“叛亂雖然波及不到我們這,也得防範有人趁機生亂,你進進出出帶著隨從,多加小心。


    今年又有一批新落籍的人,我得去他們住的地方查看。”


    多事之秋,小心為上。


    張川柏眼前一亮:“若是有人送鱉送魚,阿耶幫我收下,我們用油鹽交換。”


    “知道了。”張衍笑著答應。


    剛剛覺得小三郎已經長大,能冷靜分析叛亂這種大事。


    轉眼之間,又是一個惦記美食的好吃小狸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