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張川柏來說,誰登淩煙閣,誰當開府儀同三司,都沒有地裏的活重要。


    畢竟,長孫無忌登上淩煙閣第一,也不會給他送米。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秧苗三帶,帶土帶藥帶肥。”


    張家灣的小孩子見麵都會問候:“你攪屎了嗎?”


    不提前攪屎燒糞,種莊稼的時候沒有肥,哭都沒有用哦!


    張川柏預訂了矽肥,同樣也忙著做尿素、氨水,不可以喜新厭舊呢~~


    誰會嫌棄屎尿多呢?


    見到一塊牛糞,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踩一腳確定歸屬!


    “你挑著糞,我牽著驢~啦啦,啦啦啦~”


    一首奇怪的歌謠,飄蕩在霧色靄靄的江都田野。


    ……


    除了種甘蔗、做肥料農藥,張川柏還忙著過節。


    三月最重要的節日,是寒食和清明。


    寒食在清明前一天或兩天,人們會去踏青、遊春、上墳。


    官府也放假,阿耶也在家呢!


    這個節日,還有蕩秋千、鬥雞、鬥草、放風箏、蹴鞠等活動。


    無論大孩子還是小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遊戲。


    而寒食節有一個習俗,就是當日不生火,隻吃冷的食物。


    所以,人們會提前做好各種點心,踏青的時候,帶出去吃。


    吳秀和家人商量熬寒食粥、做點心時……


    張川柏靈光一閃,興致勃勃:“阿娘,我們做子推蒸餅吧!”


    子推蒸餅,是紀念介子推的寒食應節食物,主要在並州一帶流傳。


    張家以前沒有做過。


    兒子有興致,阿娘從不掃興。


    吳秀笑盈盈地說:“你說吧!要怎麽做?”


    “要用到麵粉、豬油、蔥花,若是有花椒就更好了。先要揉麵、餳發……”


    子推蒸餅,是一層層卷起來,還撒蔥花。


    在張川柏想象中,大概就是蔥花卷的味道……


    麵香和蔥香結合,還加了豬油,一定很好吃!


    吳秀聽完,吩咐仆婦:“家裏麵粉不多了,牽著小黑去,買一些背迴來。再到肉市,買肥肉迴來熬油。”


    仆婦一一應下。


    張家真的是慣孩子啊!


    說要什麽就做什麽。


    不過……誰家小郎君這樣聰明可愛又當官,也會被耶娘慣著吧?


    ……


    寒食節,張川柏和師兄們、同村小夥伴一起去踏青。


    李善的籃子裏是“寒具”——油炸饊子。


    柱子等人都羨慕:“李兄真富裕,家人給你做寒具。”


    又是麵粉,又要油炸。


    據說好吃的寒具,還會加糖。


    太奢侈了!


    李善大方地分享:“你們也吃吧!”


    張川柏接過一根。


    “哢嚓哢嚓”,脆脆的、滿口都是油炸食物的香氣。


    禮尚往來,張川柏也拿出自家做的子推蒸餅。


    “你們要不要?”


    “要要要!”


    小夥伴們歡唿。


    盧照鄰說:“你家也會做子推蒸餅啊!我以為並州人才愛吃這個。”


    “隻要是好吃的,我都略懂!”


    張川柏又不謙虛了~~


    為了增添樂趣,小孩子們將自己帶的點心都擺出來,鬥草贏美食。


    鬥草的規則很簡單,各自拿一根草牽拉,誰的先斷就輸。


    張川柏夢中聽說,李治的孫女安樂公主鬥草的時候出老千,在草葉上粘貼胡須。


    這是一個不錯的作弊方法?


    但玩遊戲圖一樂,又何必那麽在意輸贏。


    “來!看我的三葉草將軍!”張川柏拔了一根草。


    “看我的!鬥草還是我的強!”柱子嚷嚷,“我可不會讓著老大!”


    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張川柏覺得很快樂。


    他就是小孩子嘛!


    嬉鬧了一會兒,李善說:“我有一個朋友,組織人打驢鞠,有驢的都可以參與,你們玩不玩?”


    張川柏連連搖頭:“不行不行,好歹讓我家四郎歇歇吧!”


    “你天天騎著它到處跑,叫它小黑。一說打馬球,它就成四郎了?”李善打趣。


    “反正,沒必要讓四郎遭罪。我們蹴鞠吧!蹴鞠很有前途的!”張川柏提議。


    他不是狐說魃道哦~~


    江湖傳聞,另一時空的大宋,有個叫高俅的人,因為擅長蹴鞠當上太尉!


    “那就蹴鞠!鬥草是你們小孩子才玩的,蹴鞠才是我們男子漢玩的。”


    李善招唿著夥伴們,換一個開闊的地方蹴鞠。


    盧照鄰也轟然響應。


    他是少年郎啦!


    不是師弟那種小娃娃。


    途經一戶人家,他們聽到一陣笑聲。


    轉頭一看,有人蕩秋千蕩得高高的。


    李善和盧照鄰都愣住了。


    張川柏一左一右拉住師兄們:“走啦走啦!蹴鞠蹴鞠!”


    時間過得真快啊!


    師兄們也長大啦!


    十三四歲的少年,正是情思懵懂的的時候。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東坡把春景春情,寫得多麽生動活潑。


    ……


    城裏的鬥雞攤,此時也格外熱鬧。


    認真說起來,寒食和清明,才是鬥雞的盛會。


    據說是春天到了,公雞格外興奮好鬥。


    初唐詩人杜淹就說過,武德年間,每到寒食節,長安道旁聚滿鬥雞之徒。


    江都的鬥雞界,流傳著張家神童一戰成名的故事……但遺憾的是,那一戰之後,張川柏隱退了。


    鬥雞陳十一郎尤其鬱悶。


    他摩拳擦掌,養了一隻最威武的鬥雞,裝備的刀片、頭甲,想著一雪前恥。


    沒想到張川柏不出現。


    他等了大半天,始終沒見到張川柏的身影。


    “贏來就不來了?賭品真差。”陳十一郎嘀咕。


    正在這時,有個年輕郎君抱著一隻雞走過來:“你就是陳十一郎?本……咳咳,我跟你鬥。你還有寶劍嗎?”


    張川柏常常佩著劍進進出出,朋友們都見過。


    李貞不至於羨慕這把劍。


    但白得的東西,誰不喜歡?


    陳十一見年輕人一開口就是寶劍,氣唿唿地說:“你以為我是販劍的?”


    “不,我以為你是送劍的。”李貞一本正經。


    “你!”陳十一想發脾氣。


    但是他一捋袖子,附近幾個壯漢齊齊動了,兇狠而警惕地看過來。


    陳十一毫不懷疑,他要是敢對這年輕人動手,立刻就會血濺當場。


    惹不起,惹不起。


    這家夥背景強大!


    但賭徒嘛,沒有不貪心的。


    “我跟你賭,賭你的佩劍!”陳十一豪氣地說。


    “好。”李貞答應。


    心裏有一件煩悶的事,出來尋開心解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